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書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四書類
 (无嫉妒之心故从父母所子/而称季姜化天下以妇道也)
庄公十八年左氏传虢公晋侯郑伯使原庄公逆王后
于陈陈妫归于京师实惠后(注虢晋朝王郑伯又以齐/执其卿故求王为援皆在)
(周倡义为王定昏陈人敬从得同姓宗国之/礼故传详其事不书不告陈妫后号惠后)
宣公六年左氏传夏定王使子服求后于齐(注子服/周大夫)
召桓公逆王后于齐
襄公十二年左氏传灵王求后于齐齐侯问对于 晏桓

(第 38a 页)
桓子
对曰先王之礼辞有之天子求后于诸侯诸侯
对曰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人无女而有姊
妹及姑姊妹则曰先守 (第 38b 页)
成帝将纳杜后太常华恒始与博士参定其仪
据杜预左氏传说主昏是供其昏礼之币而已又周灵
王求昏于齐齐侯问于 晏桓子
桓子对曰夫妇所生若
如人姑姊妹则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如人此则天子 (第 10a 页)
纳杜后太常华恒始与博士参定其仪
据杜预左氏传说主昏是供其昏礼之币而已又周灵
王求昏于齐齐侯问于晏桓子 桓子
对曰夫妇所生若
如人姑姊妹则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如人此则天子 (第 10a 页)
 周首(文十一年传齐王子成父获长狄侨如弟荣如/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门杜注齐邑济北谷城东)
 (北有周首亭在今泰安府东/阿县东近济南府长清县界)(宣十四年 晏桓子
今/济南府齐河县北有)
 (晏城志云/晏婴采邑)石窌(成二年齐侯以辟司徒之妻有礼予/之石窌杜注邑名济 …… (第 22b 页)
 (逼齐/都矣)上鄍(公会晋师于上鄍杜注地阙当在今/兖州府阳谷县境盖齐卫境上之邑)(成/十)
 (七年齐侯使国胜告难杜注阳平乐/平县今东昌府堂邑县东南有清城)东阳(襄二年 晏/弱
城东阳) …… (第 22b 页)
 (益之晏子本封于晏在今济南府齐河县境邶殿当/亦在此都昌之说不可通余谓高氏之言非也皇舆)
 (表以高密为晏子封邑高密县属莱州府盖以 晏弱/
灭莱棠之故太史公亦谓晏子为莱之潍夷人昌邑)
 (与高密为接壤则其增封非无据晏城/之为晏或其未封高密时 …… (第 24a 页)
 (县西南/有向城)瓜衍之县(宣十五年晋赏士伯以瓜衍之县/吴氏曰今汾州府孝义县北十里)
 (有瓜城晋灭虞/虢迁其民于此)(宣十七年苗贲皇使见 晏桓子
杜/注贲皇食邑于苗今河南怀庆府) …… (第 34b 页)
 (今山西绛州稷山县南五十里有稷/神山山下有稷亭即晋侯治兵处也)断道(宣十七年/同盟于断)
 (道杜注晋地传云卷楚一地/二名今沁州东有断梁城)野王(晋人执 晏弱
于野/王杜注野王县属)
 (河内今为河南怀/庆府治河内县)赤棘(成元年盟于赤/棘杜注晋地)交刚(成十 (第 41b 页)
 (东至于纪酅盖特存之案齐都临淄而酅即在临淄/之境则知桓公初年齐之东向地甚狭管仲云东至)
 (于海特夸词耳迨灭纪灭郕后复稍并莒纪之地以/自益至襄六年 晏弱
灭莱棠则尽有登莱之地东至)
 (于海矣杜注酅纪邑在齐国东安平县今临/淄东十九里有安平城又酅亭亦在县东 …… (第 8b 页)
 战国策载靖郭君将城薛矣以客海大鱼之諌乃辍
 城薛何妨至是复欲城且将之为辞事未定也孟献
 城虎牢而郑人惧 晏弱
城东阳而莱子服文公焉得
 而不恐哉
 微仲微畿内国名孔安国传亦云尝思微子既国于
 此其长子应曰微伯蚤 (第 36a 页)
 丧服如士服士为其父母兄弟之为大夫者之丧服
 如士服大夫之适子服大夫之服大夫之庶子为大
 夫则为其父母服大夫服春秋襄十七年左氏传
 晏桓子
卒晏婴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
 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夫据
 此则大夫丧服有与士 (第 20b 页)
 数也杂记曰遣车视牢具曾子言时齐方奢矫之是

 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晏子故为非礼以矫齐之事狐裘
 贵在轻新而晏子一裘三十年其父 晏桓子
是大夫
 大夫遣车五乘而晏子止以一乘葬其父案既夕礼
 乃窆主人哭踊袭赠用制币拜稽颡踊如初卒袒拜
 宾 (第 17a 页)
 郑氏曰大夫虽尊不以其服服父母兄弟嫌若踰之
 也士谓大夫庶子为士者也已卑又不敢服尊者之
 服今大夫丧礼逸与士异者未得而备闻也春秋傅
 曰 齐晏桓子
卒晏婴粗衰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
 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
 夫此平仲之谦也言已非大 …… (第 12b 页)
 己之是駮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也其大夫与士异者
 大夫以上在丧敛时弁经士冠素委貌
 石林叶氏曰古者丧服大夫士必有异制礼经皆不
 载郑氏引晏平仲居 桓子
丧其老以为非大夫礼为
 證父母兄弟之未为大夫者服士服盖不欲以尊踰 (第 15a 页)
 之也而 桓子
亦大夫矣晏氏之老以为非大夫礼则
 平仲之服士服也故疑其为过也由是言之大夫与
 士之礼其必以精粗为辨欤 (第 15b 页)
 视牢具曾子言时齐方奢矫之是也 孔氏颖达曰
 此论晏子故为非礼以矫齐之事狐裘贵在轻新而
 晏子一裘三十年其父 晏桓子
是大夫诸侯之大夫
 虽未三命以其位尊得有遣车五乘而晏子止以一
 乘葬其父有子更举国君大夫正礼以證之七 …… (第 6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亵衣非上服陈之将以敛也敬姜
 言四方之宾严于舅姑敬姜者康子从祖母(孔疏案/世本悼)
 (子纥生平子意如意如生 桓子
斯斯生康子肥世本/又云悼子纥生穆伯靖靖与意如是亲兄弟意如是)
 (康子祖穆伯是康子祖之兄弟敬姜/是穆 (第 11a 页)
 (夫之服即/下文是也)已卑又不敢服尊者之服今大夫丧礼逸
 与士异者未得而傋闻也(孔疏欲见大夫士丧/礼殊异未甚分明)春秋
 传曰 齐晏桓子
卒晏婴粗衰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
 居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
 大夫(孔疏皆左传襄十七年 (第 14a 页)
 (悦服则以人心之所同然者自我发之而彼之心悦/诚服亦有所不期然而然者人性之善岂不信哉)

丧服小记大夫降其庶子其孙不降其父(疏大夫降其/庶子故为其)
(庶子不为大夫者服大功也而丧服条例云父之不服/子亦不敢服大夫不服其妾故妾子为母大功也今嫌)
(既降其子亦厌其孙故此明虽降庶子而不厌/降其孙矣庶子之子不降其父犹为三年也)
杂记大夫为其父母兄弟之未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
服士为其父母兄弟之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注大/夫虽)
(尊不以其服服父母兄弟嫌若踰之也士谓大夫庶子/为士者也已卑乂不敢服尊者之服今大夫丧服礼逸)
(与士异者未得而备闻也春秋传曰 齐晏桓子
卒晏婴/粗衰斩苴绖带杖管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
(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夫此平仲之谦也言已非 …… (第 12a 页)
 (叶梦得曰古者丧服大夫士必有异制礼经皆不载/郑氏引晏平仲居丧證父母兄弟之未为大夫者服)
 (士服盖不欲以尊踰之也而 桓子
亦大夫矣晏氏之/老以为非大夫礼则平仲之服士服也当时诸国盖)
 (多行短丧而况其服是以平仲矫之不欲斥人 …… (第 14a 页)
 (位犹与未为大夫者齿盖长/幼之序不可以贵贱废故也)

左传襄公十七年齐 晏桓子
卒晏婴粗衰斩(社预注斩/不缉之也)
(衰在胸前/粗三升布)苴绖带杖菅屦(陆德明释文以苴为绖及带/杖竹 …… (第 15a 页)
一等其缕数与大夫同但杂记之)
(文记当时之制以当时大夫与/士有异故为此解非杜义也)
 晏子春秋晏子居 晏桓子
之丧粗衰斩苴绖带杖菅
 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其家老曰非大夫丧父之
 礼也晏子曰唯卿为大夫曾子以问孔子 (第 15b 页)
 

周礼春官巾车大丧饰遣车遂廞之行之(注遣车一曰/鸾车廞兴也)
(谓陈驾之行之使人以次举之以如墓也小疏遣车/言饰还以金象革饰之如生存之车但粗 为之耳)
夏官虎贲氏及葬从遣车而哭(注遣车王之魂魄所凭/依 疏遣车将葬盛所)
(苞奠遣送之车其车内既/皆有牲体故云魂魄所依)
校人大丧饰遣车之马
檀弓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
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
(注言其太俭偪下非之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遣/车之差大夫五诸侯七则天子九个谓所苞遣奠牲体)

(之数也唯疏晏子 父桓子
是大夫遣车/五乘而 用一乘以葬故郑云偪下也)
杂记遣车视牢具疏布輤四面有章置于四隅(注言车/多少各 (第 18a 页)
 如士服士为其父母兄弟之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
 服大夫之适子服大夫之服大夫之庶子为大夫则
 为其父母服大夫服春秋襄十七年左氏传 齐晏桓
 子
卒晏婴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寝苫 (第 28a 页)
 盖元人所开也(又堌古冢也山东考古录曹县有冉堌乃穰侯魏冉冢今以为仲弓云)(正字通都脱切音掇)
(人名王□同蜀守李冰穿二江者)(说文培本字)(集韵以者切音也泥淖也)(五音)

(集韵俗泥字详水部)(集韵墺古作注详十三画)(字汇补古迷切音基裂也)(佩觿集与域同)
(戈部戜字异戜音耋从戈从口从王音棫此从或从土)𡌴(字汇补与埴同人名宋谢𡌴寿和太后之侄封节度使)
九突(广韵陀骨切集韵陀没切𡘋音突灶窗谓之突汉书作突)(广韵同圼)(集韵神陵切音)
(乘稻田畦也畻塍塍𡘋同)(集韵仕懈切同砦藩落也正字通俗柴字柴即寨本字)(类篇同堙塞也左传)
 襄六年 晏弱
城东阳而遂围莱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又土山也公羊传宣十五年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又距堙登城之 
(具也孙武 (第 24a 页)
 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又韵会朴野论语质胜文则野礼檀弓故骚骚尔则野疏田野之人急切无礼)又 

(官名左传昭十七年使野司寇各保其徵注野司寇县士也礼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祏注野虞谓主田及山林之官)
 (又地名书禹贡原隰㡳绩至于猪野传猪野地名左传宣十七年晋人执 晏弱
于野王注野王县今属河内又昭二十五年)
(齐侯唁公于野井注济南祝阿县东有野井亭又钜野县名见前汉地理志) (第 124a 页)
  何自我言纪父母之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
  姜(明子尊不加于父母书纪姜归者明/鲁为媒当有送迎之礼 公羊传) 灵王求
  后于齐齐侯问对于 晏桓子
(第 12a 页)
桓子
对曰先王之礼
  有之天子求后于诸侯诸侯对曰夫妇所生若而
  人(不敢誉亦不敢/毁故曰若而人)妾妇之 (第 12a 页)
 (大夫虽尊不以其服服父母兄弟嫌若踚之也士谓/大夫庶子为士者也已卑又不敢服尊者之服今大)
 (夫丧礼逸与士异者未得而备闻也春秋传曰 齐晏/桓子
卒晏婴粗衰斩苴绖带杖菅履食粥居倚庐寝)
 (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礼也曰唯卿为大夫此平仲/之谦也言已非大 …… (第 3b 页)
 (杂记母本章为人后者齐衰三年章父/卒为 齐衰杖期章父在为母通用) 大夫降其
 庶子其孙不降其父(祖不厌孙也大夫为庶/子大功 丧服小记) 齐
 桓子
卒晏婴粗缞斩(斩不缉之也缞在/胸前粗三升布)苴绖带杖菅
 屦(以苴为绖及带杖竹杖/也礼记云苴杖竹也) (第 4a 页)
  诸侯礼也中庸云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

  乎天子诸侯以上绝旁期至于为高曾祖父母父
  母妻长子之属则贵贱一而已春秋传云 齐晏桓
  子
卒晏婴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寝
  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夫杂
  记云大夫为其父 (第 7b 页)
晏子知礼故举晏子不知礼/之事以拒曾子也狐裘贵在轻新而晏子一狐裘三十)
(年是俭不知礼也遣车一乘者其父 晏桓子
是大夫大/夫遣车五乘其葬父唯用一乘又是俭失礼也及墓而)
(反者及墓谓葬时也礼窆后孝子赠币辞亲辞亲毕而 …… (第 33a 页)
之注言四方之宾严于舅姑敬姜者康
子从祖母音义(从才/用反)(注正义曰案世本悼子纥生平/子意如意如生 桓子
斯斯生康) (第 35b 页)
兄弟嫌若踰之也士谓大夫庶子
为士者也已卑又不敢服尊者之服今大夫丧服礼逸
与士异者未得而备闻也春秋传曰 齐晏桓子
卒晏婴
粗衰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
非大夫之礼也曰惟卿为大夫此平仲之谦也言己非 …… (第 11a 页)
闻也者欲见大/夫与士丧礼殊异未甚分明引春秋传者欲證大夫与)
(士之丧服不同所引传者襄十七年左传文云齐 晏桓/子
卒至唯卿为大夫皆左传辞也 (第 12a 页)
晏桓子
卒者是晏) …… (第 12a 页)
(婴之父 晏弱
谥曰 (第 12b 页)
桓子
也云晏婴粗衰斩者 (第 12b 页)
桓子
之子/晏婴身服粗衰而斩云苴绖带杖者以苴麻为首绖要)
(带以苴色之竹为杖云菅屦者以菅蓖为屦云食粥居/倚 (第 12b 页)
  地南至于穆陵盖齐之南境止此过此为莒鲁二
  国境
 又杜氏通典临朐县东有东阳城为齐东阳邑襄二
  年 晏弱
城东阳以逼莱子即此案此系齐地与晋 …… (第 35b 页)
  有介亭盖高密与胶州连壤也

 即墨县有棠乡为莱之棠邑左传齐入莱莱共公奔
  棠 晏弱
围棠灭之按史记营邱边莱莱地甚广亘
  登莱二府之境自是齐地东尽于海矣
 又高密县为晏子封邑盖亦以 (第 38a 页)
晏弱
灭莱棠之故
 又高密县东四十里有计斤城春秋时谓之介根莒
  兹舆期始封邑也春秋初徙于莒此为莒别邑襄 …… (第 38a 页)
  府曹县东北杜明注两国不可混
鲁齐晋俱有东阳

 哀八年吴伐我克东阳而进东阳为鲁邑在今费县
  西南七十里
 襄二年 晏弱
城东阳以逼莱子此东阳为齐竟上邑
  今青州府临朐县东有东阳城
 襄二十三年齐侯伐晋赵胜帅东阳之师以追 (第 1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