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县有亳亭是也杜城今在长安南故太史公云禹兴/西𦍑汤起亳也及汤有天下始居宋地复命以亳今)
 (南京谷熟是也书正义契至汤八迁契居 商昭明
居/砥石相土居商邱汤居亳有此四迁其馀四迁未详)
 (闻/也)仲丁迁于嚣世纪今河南之敖仓是也(史说迁于 (第 6a 页)
 (昭禹曰直而自遂之谓肆尸以象乎神则/有直而自遂之意故尸出入则奏肆夏)二祼之后
 王出迎牲入而告牲乃出而杀之皆奏昭 夏昭明

 明祖先有硕大之德故用是牲(○王昭禹曰神散而/为明明散而为昭牲)
 (以致味行吾忧勤而亲鬼神者在 (第 2a 页)
 若以执竞降福穰穰为遏思文配天为渠皆为二夏

 则恐不可牵合也牲出入所奏者昭 夏昭明
也昭明
 神德之大故得以用此牲也四方宾来所奏者纳夏
 言人君之德如海之纳所以能容受四方朝聘之宾
 也 (第 11a 页)
 (以为一经若周公无法史官妄说仲尼何所可冯斯/文何足为典得与诸书礼乐诗易并称经哉以此知)
 (周公旧有定制/韩子所见是也)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音义(告古毒反一音古报反/崩薨曰赴祸福曰告)
 所记注音义(注张住反/字或作注)多违旧章 …… (第 32a 页)
 (如守官是言人臣为官各有所守周德既衰邦国无/法群小在位故官人失其所守也虽广言众官失职)
 (要其本意是言史官失其所掌也昭三十一年传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 春秋昭明
注)
 (云上之人谓在位者也彼谓贤德之人在天子诸侯/之位能使春秋褒贬劝戒昭明周德既衰主掌之官)
 ( (第 32b 页)
  也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

  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韩子所见盖周
  之旧典礼经也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
  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
  遗制下以明将来之 (第 1b 页)
 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韩子所见盖周

 之旧典礼经也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
 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
 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 (第 30b 页)
定是非明真伪者矣何必观汲
冢而后信者乎以此而言则三传之优劣见矣
杜预氏曰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
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
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 (第 91a 页)
  春秋左传原序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
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
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
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
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巳孟子曰楚谓之梼
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韩宣子适鲁见

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
与周之所以王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德既
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所
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
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 (第 3b 页)
 彼四海也 虞惇按书序自契至成汤八迁孔氏云

 契居 商昭明
居砥石相土居商丘汤居亳见经传者
 四其四未闻梦麟顾氏云按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
 圉曹圉生冥竹书夏少康十 (第 13a 页)
  晋杜预左氏传序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
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
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
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
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孟子曰楚谓之梼
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韩宣子适鲁见

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
与周之所以王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德既
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所
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
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 (第 7b 页)
  晋杜预春秋左传序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
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
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礼有史官掌邦
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于策
小事简牍而已孟子曰楚谓之梼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

秋其实一也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
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韩子所见盖周之旧
典礼经也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
真伪而志其曲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
其教 (第 1b 页)
  左氏传序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
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
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
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
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孟子曰楚谓之梼
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韩宣子适鲁见

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
与周之所以王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德既
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所
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
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 (第 5b 页)
序云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叹曰
周礼尽在鲁矣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德既
衰官失其序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所
记注多违旧章仲尼上遵周公之遗训刋而正之以示
劝戒云云其语俱不甚允惬周公佐武王定天下制礼 …… (第 12a 页)
周公遗训恐不在兹 春秋昭明
语更鹘突周德既衰惟
是礼乐征伐不自天子出耳赴告策书现存旧章何至
违异彼其所以为此语者总由误以圣人为鲁 (第 12b 页)
 也(王昭禹曰直而/自遂谓之肆)尸以象神奏肆夏以乐之欲其神
 之安肆也二祼之后王出迎牲入而告硕乃出而杀
 之皆奏昭 夏昭明
也明祖宗有硕大之德故用是牲
 也 刘氏曰九夏乃有声无辞者或问大司乐九夏
 注疏以为颂诗篇临江刘氏不取 (第 28a 页)
  (丘迁焉故曰从先王居阚骃曰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
  (乡亭是也郑康成亦云今河南偃师县有汤亭依/此则偃师为西亳定矣八迁古无其目世本云契)
  (居 商昭明
居砥石相土居商丘与亳为四今益以/南北二亳亦得六矣二亳皆在商丘境故曰自商)
  (丘徙也左传椒举对楚子 (第 6b 页)
 迁于相迁于耿迁于朝歌而殷商之名未始偏废以

 开国命受之祖所以命也
商 商丘
 契封商子昭明居砥石复迁 商昭明
子相土居商丘
 帝喾四后次妃有娀女曰简狄简亦作柬狄亦作翟
 感乙致胎副而生契乙者燕也副者胸剖而生也副 (第 9b 页)
 如此则无俱焚之失
呜呼威(振厉/奋发)(胜/)厥爱(私爱/姑息)(信/)(集/成)爱克厥威允罔
功其尔众士懋(勉/)(警/)
自契至于成汤(契十四/世至汤)八迁(契居 商昭明
居砥石相土/居商丘汤居亳馀四迁未)
(详/)汤始居亳从先王(契父帝/喾居亳)居作帝学釐(治/)(沃 (第 25b 页)
陈其诗亦示无贬黜客之义也又问曰周太
师何由得商颂曰周用六代之乐故有之 书序自契
至成汤八迁孔氏曰契居 商昭明
居砥石相土居商丘
汤居亳见经传有四其四未闻(商在商州商洛县砥石/或曰即砥柱在陜州陜)
(县商丘在应天 (第 17b 页)
经也(〇宣子名起晋大夫适鲁在昭二年/尽津忍反后放此王于况反又如字)〇周德既衰官
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 春秋昭明
赴告策书诸
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
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
将来之法其教 (第 1b 页)
人失其所守也虽广言众官失职要其
本意是言史官失其所掌也昭三十一年传曰春秋之称微而显
婉而辨上之人能使 春秋昭明
注云上之人谓在位者也彼谓䝨
德之人在天子诸侯之位能使春秋褒贬劝戒昭明周德既衰主掌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