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小學類
 (之郧县房县俱属郧阳府为接壤庸灭而/麇亦不复存矣今与陜西四川俱接界) 麇地防
 渚(文十一年楚子伐麇 成大心
败麇师于防渚杜注/麇地杜佑曰房陵即春秋时麇国地所谓防渚者)
 (也秦始皇徙赵王迁于房陵即此建安十四年 (第 13a 页)
 故曰礼疏(正义曰传举二事以一礼结之则含赗会/葬皆得礼也释例称赗赙襚含总谓之赠)
 (言以夫人礼赠/之指为赗含也)○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
 入鄀○六人叛楚即东夷秋 楚成大心
仲归帅师灭
 六注仲归子家○冬楚子燮灭蓼注蓼国今安礼蓼
 县音义(燮息例反蓼音了/字或作鄝音同)臧文 (第 3a 页)
   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
经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注讨前年逃厥貉会音义(麇/九)
(伦/反)
夏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注承筐宋地在陈留襄
邑县西彭生叔仲惠伯郤缺冀缺音义(叔仲彭生叔又/作州夲或作叔)
(彭生仲衍字/缺丘悦反)

秋曹伯来朝
公子遂如宋
狄侵齐
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注咸鲁地音义(咸音/咸)
 传十一年春楚子伐麇 成大心
败麇师于防渚注 (第 1b 页)

 大心
子玉之子大孙伯也防渚麇地潘崇复伐麇至
 于锡冗注锡冗麇地音义(复扶又反锡音羊/或作锡星历反)○夏叔 (第 1b 页)
 (以窥楚也非晋迫其东/则其肆行岂在楚下哉)
秋楚人灭六(六杜注六国庐江六县今/在江南庐州府六安州北)
 左传(六人叛楚即东夷秋 楚成大心
仲归帅师灭六/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
 (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第 43b 页)
 (陈共十六年把桓二十一年宋/昭四年秦康五年楚穆十年)
春楚子伐麇(麇俱伦反公作圈/ 楚始书君将)
 左传(十一年春楚子伐麇 成大心
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 (第 17a 页)
     麇地释名
(文十一/年下同)

 传楚子伐麇 成大心
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
 于锡穴今均州故麇地于郧乡房州为近而庾仲雍
 荆州记云荆门军当阳县本楚之旧 (第 12b 页)
  嬴姓子爵近楚今均州郧乡县
文公传十年冬楚及蔡侯次于厥貉厥貉之会麇子逃

经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
传十一年春楚子伐麇 成大心
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 (第 9a 页)
  嬴姓楚与国在今光州定城县
    六
  偃姓亡爵在今庐州舒城县
文公经五年秋楚人灭六
传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 楚成大心
仲归帅师灭 (第 8b 页)
 舍子济而陈(欲辟楚使渡/成陈而后战)迟速唯命不然纾我(纾缓/也)

 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乃驾以待子上欲涉大孙伯曰
 (大孙伯即 成大心)
不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不
 如纾之乃退舍(楚退欲/使晋渡)阳子宣言曰楚师遁矣遂归
 楚师亦归 (第 27b 页)
  国之无罪而就灭亡如此可哀也夫
秋楚人灭六(六杜注六国庐江六县/在今江南六安州北)
 (左/传)六人叛楚即东夷秋 楚成大心
仲归帅师灭六(仲/归)
 (子/家) 冬楚公子燮灭蓼(蓼杜注蓼国安丰蓼县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城岗即其 (第 3a 页)
  序于楚下以示讥书爵者斥言以罪其人也
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麇公羊作圈/楚始书君将)
 (左/传)十一年春楚子伐麇 成大心
败麇师于防渚(防渚/杜注)
 (麇地今湖/广房县)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锡穴杜注麇地今/湖广郧阳府治) (第 4b 页)
 (天/乎)
夏公孙敖如晋
(高氏曰王含且赗又来会葬矣舍天王而谨事晋不待/贬而恶见也临川吴氏曰三年之冬公朝晋今又使往)
(聘焉鲁之谨于事霸主也鲁臣如晋聘凡二十四致遂/会葬者又四焉始于公子遂而终于季孙斯仲孙何忌)

(或疏或数或无所为或有所/为考其时与事而得失见矣)
秦人入鄀(音/若)
(左传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鄀杜氏曰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迁于南郡鄀县高氏曰鄀盖)
(微国秦以其叛而入之后遂为楚所并楚/昭王复国之后畏吴之强去郢而都鄀矣)
秋楚人灭江
(左传六人叛楚即东夷秋 楚成大心
仲归帅师灭六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
(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汪氏捕曰地谱 (第 44b 页)
 (之时/也)
(乙顷王/巳三年)十有一年(晋灵五齐昭十七卫成十九蔡庄三/十郑穆十二曹文二陈共十六杞桓)
(二十一宋昭四/秦康五楚穆十)

春楚子伐麇(麇俱伦反/公作圈)
(楚始书君将左传春楚子伐麇 成大心
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于锡冗襄陵许氏曰楚侵伐书爵始此)
(中国日替矣高氏曰自会蜀之后虽其大夫帅师 (第 17a 页)
 (去天/乎)
夏公孙敖如晋(襄高氏曰王含且赗又来会葬矣舍天/王而谨事晋不待贬而恶见也临川吴)
(氏曰三年之冬公朝晋今又使卿往聘焉鲁之谨于事/霸王也鲁臣如晋聘者二十四致禭会葬者又四焉始)
(于公子遂而终于季孙斯仲孙何忌或疏或数/或无所为或有所为考其时与事而得失见矣)○秦(穆/)
人入鄀(音若左传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鄀杜氏曰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迁于南)
(郡鄀县张氏曰今襄阳宜城县地有鄀故城愚按鄀本/国今汴梁路钧州密县后迁襄阳路宜城县高氏曰鄀)
(盖微国秦以其叛而入之后遂为楚所并楚/昭王复国之后畏吴之强去郢而都鄀矣)○秋楚(穆/)
人灭六(左传六人叛楚即东夷秋 楚成大心
仲归帅师/灭六冬楚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 (第 38b 页)
 (孙氏曰厥貉之次遂称楚子而明年伐麇又以爵/书自是与中国等僭乱益强而中国之衰益甚矣)
(乙顷王/巳三年)十有一年(晋灵五齐昭十七卫成十九蔡庄三/十郑穆十二曹文二陈共十六把桓)
(二十一宋昭四/秦康五楚穆十)春楚子(穆/)伐麇(麇俱伦反公作圈楚始/书君将左传厥貉之会)

(麇子逃归楚子伐麇 成大心
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于锡冗襄陵许氏曰楚侵伐书爵如此中国日替)
(矣高氏曰自会蜀之后虽其大夫帅师 (第 14b 页)
 之可乎交讥并罪不可逃矣
秋楚人灭六

 正传曰六小国在寿州安丰县书楚人灭六著蛮夷
 之猾夏而霸业之不竞也左氏曰六人叛楚即东夷
 秋 楚成大心
仲归帅师灭六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
 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
 之无援哀哉吴氏曰晋襄公 (第 27b 页)
 正传曰麇小国近楚书楚子伐麇则蛮夷陵暴之罪
 见矣左传言麇子逃归故楚伐之为其逃也左氏又
 曰楚子伐麇 成大心
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
 于锡冗愚谓厥貉之会诸侯从蛮夷以陵霸国本非
 义也麇子逃归不得为非而楚穷伐 (第 10b 页)
纾/缓也)老师费财亦无益也(杜师久/为老)乃驾
以待(林驾马于车/以待楚之命)子上欲涉大孙伯曰(林即 成大心/
子玉之子)
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不如纾之乃退舍
(杜楚退欲/使晋渡)阳子宣言曰楚师遁矣遂归 (第 15b 页)
○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
(林鄀楚属国故叛楚就秦/既即秦又有贰心而从楚)夏秦人入鄀○六人叛楚
即东夷秋 楚成大心
仲归帅师灭六(杜六楚属国/林仲归子家)(第 16a 页)
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杜咸鲁地○/咸音咸)
传十一年春楚子伐麇 成大心
败麇师于陈渚(杜 (第 13b 页)
成大/心
子玉)
(之子大孙伯/也陈渚麇地)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林潘崇楚大师锡/穴麇地麇未服故)
(○复扶又反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