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小學類
經解類
易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儒家類
 大宗百代不绝

 吕氏祖谦曰别子为祖如鲁桓公生四子庄公既立
 为君则 庆父
叔牙季友为别子继别为宗如公孙敖
 继庆父是为大宗继祢者为小宗如季武子立悼子
 悼子之兄曰公弥悼子既为 (第 6a 页)
 (高平昌邑县西南今曹州府城武县东北三十里有/梁邱城盖齐宋接界处榖梁云梁邱在曹邾之间去)
 (齐八百里其地近宋/见齐桓之能执谦)(闵二年 共仲
归及密乃缢杜/注鲁地琅琊费县北有密如) …… (第 10b 页)
 (府新泰县西南四十里诗云奄有龟蒙/即此龟山也又夫子去鲁作龟山之操)莱柞(昭七年/季孙以)
 (桃易 孟氏
之成其臣谢息辞以无山与之莱柞莱柞/在今泰安府莱芜县应劭曰鲁之莱柞邑盖邑有二)
 (小山也莱/柞二山名 (第 12b 页)
 以旁亲之首尊者尊之圣人之度量权衡夫岂苟哉
传曰何以期也不贰斩也何以不贰斩也持重于大宗
者降其小宗也(疏此问虽兼母荅专据父故以斩而言/案丧服小记云别子为祖继别为大宗)
(谓若鲁桓公适夫人文姜生太子名同后为君次子 庆/父
叔牙季友此三子谓之别子别子者皆以臣道事君)
(无兄弟相宗之法与太子有别又与后世为始故称别/子也大宗有 (第 23a 页)
 字而言若孔子生于周代从周礼呼尼父至五十去
 甫以尼配仲而呼之曰仲尼是也若二十以后死虽
 未满五十即呼伯仲如 庆父
乃庄公之弟桓六年庄
 公生闵二年 (第 7a 页)
庆父
死时未五十号曰 (第 7a 页)
共仲
是死时虽
 未五十得呼仲叔季也(仪礼/疏)
 新安朱氏曰孔疏与贾疏不同疑孔疏是 又曰古
 者初冠而字 (第 7a 页)
 礼云夷狄虽大曰子此乃称王首尾矛盾

滕成公之丧使子叔敬叔吊进书子服惠伯为介及郊
为懿伯之忌不入惠伯曰政也不可以叔父之私不将
公事遂入
 郑氏曰成公丧在鲁昭三年子叔敬叔鲁宣公弟叔
 肸之曾孙叔弓也进书奉君吊书也惠伯 庆父
玄孙
 之子名椒介副也郊滕之近郊懿伯惠伯之叔父忌
 怨也敬叔有怨于懿伯难惠伯也春秋传曰敬叔不
 入政 …… (第 16a 页)
 齐衰服故举大夫贵妾缌以对之耳哀公文过谓鲁

 人以我无夫人皆以为我妻不得不服也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请庚之子皋曰 孟氏
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弃予以吾为邑长于斯
也买道而葬后难继也
 郑氏曰季子皋孔子弟子高柴 (第 21b 页)
孟氏
之成邑宰或氏
 季犯躐也申祥子张子庚偿也皋恃宠虐民非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高柴非礼之事高柴字子皋论语 (第 21b 页)
 作子羔古字通用子皋见申祥请偿故拒之云 孟氏

 
不以是犯禾之事罪责于我以 (第 21b 页)
孟氏
自为奢暴故也
 朋友不以是犯禾之事离弃于我以其小失非大故
 也斯此也以吾为邑长于此成邑乃买道而葬清俭 …… (第 22a 页)
 严陵方氏曰恃己之贵而虐民之贱非所以为仁殉
 己之利而忘民之害非所以为恕不仁不恕且长民
 于邑焉则天下之公法不容而在所罪矣岂必 孟氏
 
罪之然后为罪哉天下之公义不与而在所弃矣岂 (第 22a 页)
 必朋友弃之然后为弃哉子皋昧于此宜虑后之难
 继焉所谓顺非而泽也 孟氏
执政者也故以法言罪
 朋友同等者也故以义言弃
仕而未有禄者君有馈焉曰献使焉曰寡君违而君薨
弗为服也 (第 22b 页)
 山阴陆氏曰匍匐手行也

鲁庄公之丧既葬而绖不入库门士大夫既卒哭麻不

 郑氏曰时子般弑 庆父
作乱闵公不敢居丧葬己吉
 服而反正君臣欲以防遏之微弱之至也闵公既吉
 服不与虞卒哭群臣毕虞卒哭亦除丧 (第 17a 页)
也麻犹绖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礼变所由也庄公闵公父也庄公
 薨太子般即位 庆父
贼子般于党氏闵公年八岁绖
 葛绖也诸侯弁绖葛而葬鲁之库门周之皋门也鲁 …… (第 17a 页)
 所为也
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
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
子皋为之衰

 郑氏曰范蜂也蝉蜩也緌谓蜩喙长在腹下
 孔氏曰此一节论成人无礼之事成 孟氏
所食采地
 即前犯禾之邑也此邑中民有兄死而弟不为兄制
 服者闻子皋至孝来为成宰恐其罪已乃制衰服故
  (第 26b 页)
 计之视古时卿四大夫之禄之制亦大相辽绝矣宋

 之盟公与左师邑六十子罕削而授之齐 庆父
之变
 公与晏子邑六十晏子辞而复之此惟惧其足以召
 祸故却而不受有如先生之制不暇论矣卫免馀言
 于卫 (第 21b 页)
 臣无外交而不贰君也
大夫而飨君非礼也大夫强而君杀之义也由三桓始
也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焉君适其臣升自阼阶不敢
有其室也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

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
 郑氏曰大夫飨君由强且富也三桓鲁桓公之子庄
 公之弟公子 庆父公子
牙公子友 (第 10b 页)
庆父
与牙通于夫
 人以胁公季友以君命鸩牙 (第 10b 页)
庆父
弑二君又死也
 天子无客礼君适其臣升自阼阶不敢有其室明飨
 君非礼也天子不下堂见诸侯正君臣也夷王周康 …… (第 10b 页)
 者盖前乎三桓者为乱而不止于强及三桓之事则
 强而未至于乱是以齐杀无知卫杀州吁宋杀长万
 陈杀二庆是皆以其祸乱一国而不止于强也叔牙
 之欲立 庆父
则恃强而已而未至于祸乱一国此记
 者所以言大夫强而君杀之由三桓始也春夏万物 …… (第 12a 页)
 独始于三桓盖三桓以鲁言也夷王下堂而见诸侯
 周之王业卒至于不可复兴其失礼之害也如此
 山阴陆氏曰三桓盖公子 庆父公子
牙公子季友之 (第 13a 页)
 后子孙执国政者也郑氏谓季友以君命鸩牙后
 父
弑二君又死也案季友鸩牙使若托以疾死然其
 于 (第 13b 页)
庆父
缓追逸贼皆亲亲之道即非以君命杀之又
 季友不应在三桓之列且古者杀大夫非义也大夫
 见杀非智也其或有罪 …… (第 13b 页)
 曰公庙之设于私家非礼也由三桓始也春秋传曰

 阳虎欲去三桓以季寤更季氏以叔孙辄更叔孙氏
 以己更 孟氏
知三桓非公子友等亦明矣不信由夷
 王始则夷王以下莫不然也其所谓始者能为之始
 而已后有不皆也据孔氏之 (第 14a 页)
 姓也云姓正姓者对氏族为正姓也云始祖为正姓
 者若炎帝姓姜黄帝姓姬周姓姬本于黄帝齐姓姜
 本于炎帝宋姓子本于契是也云高祖为庶姓者若
 鲁之三桓 庆父
叔牙季友之后及郑之七穆子游子
 国之后为游氏国氏之等云若今宗室属籍者汉同
 宗有属籍也
 长乐陈氏曰 …… (第 2b 页)
 出即国君也其可宗乎榖梁曰燕周之分子也分子
 即别子也
 东莱吕氏曰别子为祖如鲁桓公生四子庄公既立
 为君则 庆父
叔牙季友为别子继别为宗如公孙敖
 继 (第 23a 页)
庆父
是为大宗继祢者为小宗如季武子立悼子
 悼子之兄曰公弥悼子既为大宗则继公弥者为小
 宗所以谓之继祢者盖 (第 23a 页)
 陈葬原仲传曰君子辟内难而不辟外难

 孔氏曰此经明卿大夫辟内难之事引春秋庄二十
 七年公羊传文案彼云大夫不书葬此何以书公子
  庆父公子
牙通乎夫人以胁公季子起而治之则不
 得与干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故请至于陈葬原仲
 至庄三十二年季子与国 (第 30a 页)
政故逐 庆父
酖叔牙也此
 注力不能讨亦谓不与国政若与国政力能讨而不
 讨则责之宣二年晋史董狐书赵盾以弑君是也
  (第 30a 页)
 至五十去甫以尼配仲而呼之曰仲尼是也若二十
 以后死虽未满五十即呼伯仲如庆父乃庄公之弟
 桓六年庄公生闵二年 庆父
死时未五十号曰 (第 51b 页)
共仲
 
是死时虽未五十得呼仲叔季也
 辨正朱子曰古者初冠而字便曰伯某父仲某父五
 十称伯仲除下两字犹今人不敢 (第 5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闵公吉服不与虞卒哭群臣毕虞
 卒哭亦除丧也麻犹绖也 孔氏颖达曰此论礼变
 所由也庄公闵公父也庄公薨太子般即位 庆父

 子般于党氏闵公年八岁绖葛绖也诸侯弁绖葛而
 葬鲁有三门库雉路库门最在外以从外来故至库 …… (第 34b 页)
 通论方氏悫曰君以葬为节臣以卒哭为节者君先
 除而后臣敢除也此皆不能三年失礼之甚 吴氏
 澄曰庄公薨历十一月始葬时闵公幼弱庄夫人外
 淫 庆父
谋篡立不君生君因亦不天死君故不令闵 …… (第 35a 页)
 公服父丧三年至闵二年五月距庄公之薨二十二
 月遽行吉禘后年八月庆父弑闵公矣
 存疑郑氏康成曰时子般弑 庆父
作乱闵公不敢居
 丧葬已吉服而反正君臣欲以防遏之微弱之至也
  孔氏颖达曰闵公既葬须即位正君臣故既葬 (第 35b 页)

 除群臣须行虞卒哭之祭故卒哭乃除之
 案闵公止八岁其绖不入 庆父
使之也闵公何知即
 位以正君臣而防 (第 35b 页)
庆父
哉 …… (第 35b 页)
 蟹有匡不为蚕之绩蝉有緌不为范之冠也范蜂也
 (孔疏蜂头上/有物似冠)蝉蜩也緌谓蜩喙长在腹下(孔疏似/冠之緌)
 孔氏颖达曰此论成人无礼之事成 孟氏
所食采地
 即前犯禾之邑也此邑中民有兄死而弟不为兄制
 服者闻子皋至孝来为成宰恐其罪己乃制衰服故
  (第 43b 页)
 礼也
大夫而飨君非礼也大夫强而君杀之义也由三桓始
也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焉君适其臣升自阼阶不敢
有其室也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
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阼才/路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大夫飨君由强且富也三桓鲁桓
 公之子庄公之弟公子 庆父公子
牙公子 (第 29a 页)
庆父

 牙通于夫人以胁公季友以君命鸩牙 (第 29a 页)
庆父
弑二 (第 29a 页)
 辨正郑氏康成曰春秋时三君弑又士之有诔由庄
 公始妇人髽而吊始于台骀云君臣未尝相弑政俗
 未尝相变亦近诬矣(孔疏羽父弑隐公 庆父
弑/子般闵公是三君弑也) 朱
 子曰夏父跻僖公礼之变也季氏舞八佾歌雍诗乐 (第 66b 页)
母/专据父故答以斩而言案丧服小记云别子为祖继别)
(为宗谓若鲁桓公适夫人文姜生太子名同后为君臣/次子 庆父
叔牙季友此三子谓之别子别子者皆以)
(道事君无兄弟相宗之法与太子有别又与后世为始/故称别子也大宗有一 (第 18b 页)
 (顾清制服私议数日来闻诸公议礼区区愚闇窃有/所疑今不敢远引盛际直以春秋之世礼教残缺之)
 (时言之亦自有不然者案檀弓记鲁庄公之丧既葬/绖不入库门士大夫卒哭麻不入传云庄公卒 庆父)
 (
作乱闵公时年八岁既葬遂以吉服即位故曰绖不/入库门士大夫仍麻绖至卒哭乃不以入且曰记祸)
 (乱孔迫礼所 (第 63b 页)
 兄弟相继之主为先君
春秋僖公元年春王正月
 (胡安国曰不书即位内无所承上不请命也闵公薨/夫人孙于邾 庆父
出奔莒于是焉以成风所属而季)
 (子立之内无所承也嗣子定位于初丧而鲁使不告/于周明年正位改元而周使亦 (第 27a 页)
 (张洽曰鲁禘非礼也虽先王所赐而止可用于周公/之庙赵氏陈氏言之祥矣今丧未三年主未迁祔嗣)
 (君幼弱而以吉礼盛乐用于神主忘哀僭上反昜人/心何秉礼之有此盖出于哀姜 庆父
乐哀谋篡而为)
 (之又非他日僭/礼之所得比矣)
 (杨复曰闵公丧未毕窃禘之盛礼以行吉祭又不于/周公 …… (第 4b 页)
    以为三年丧毕之祭得毋与大传之文相背
    乎彼见春秋闵二年书禘于庄公以为庄公
    之丧将毕故禘以致新死者之主不知此特
     庆父
僭乱之所为何尝因庄公之丧乎况庄
    公之卒至是始二十二月其可谓之丧毕乎
    夫以庆公一时犯分 (第 25b 页)
之言)齐人送之书曰齐人归公孙敖之丧为孟氏且国
故也(注为惠叔毁请且国之公/族故听其归殡而书之)葬视 共仲(注制如庆父/皆以罪降)
声已不视帷堂而哭(注声已惠叔母怨/敖从莒女故帷堂)襄仲欲勿哭(注/怨)
(敖取/其妻)惠伯曰丧亲之 (第 15b 页)
送之书曰齐人归公孙敖之丧为孟氏且国
故也(注为惠叔毁请且国之公/族故听其归殡而书之)葬视共仲(注制如 庆父/
皆以罪降)
声已不视帷堂而哭(注声已惠叔母怨/敖从莒女故帷堂)襄仲欲勿哭(注/怨)
(敖取/其妻)(第 15b 页)
    之于礼学精矣固当以其说为正

檀弓鲁庄公之丧既葬而绖不入库门(注时子般弑 庆/父
作乱闵公不)
(敢居丧葬已吉服而反正君/臣欲以防遏之微弱之至)士大夫既卒哭麻不入(注/麻)
(犹绖也 (第 4b 页)
群臣毕虞卒哭亦除丧也闵公既吉服不与虞/卒哭 疏绖葛绖诸侯弁绖葛而葬也鲁之库门天子)
(之皋门也庄公以三十二年薨太子般立十月己未 共/仲
使圉人荦贼子般于党氏立闵公 (第 4b 页)
庆父
作乱闵公时)
(年八岁不敢居丧三年既葬竟除凶服于外吉服反以/正君臣故绖不入库门也鲁有三门库雉路库门最 …… (第 4b 页)
 (吴澄曰春秋庄公三十二年八月癸亥薨薧后五十/七日十月己未所立太子般亦卒乃立幼子闵公庄)
 (公薨历十一月明年六月始葬时闵公幼弱庄夫人/外淫 庆父
谋篡立不君生君因亦不天死君故不令)
 (闵公服父丧三年群臣亦不服君丧三年至闵二年/五月距庄公之薨二十 …… (第 5a 页)
    定耶闵公所以短丧之故吴文正之言得之

    注疏所云吾未敢以为信也
 (万斯同曰是时庆父作乱季友出奔闵公年仅八稔/国之大政皆由 庆父
郑氏谓吉服而反正君臣欲以)
 (防遏之将 (第 6a 页)
庆父
自作乱而自防遏邪不情甚矣其后/闵公二年五月吉禘于庄公丧二十二月而行吉祭)
 (故公羊讥其始不三年由此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