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丨丨丨丨徐陵书陆琼见识优敏丨丨丨丨)
鞭不用(南史 崔景真
位平昌太守/有惠政常悬丨丨而丨丨)石田无用(刘向文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 (第 6b 页)
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卒梁武帝受禅诏
为俭立碑梁萧昱为晋陵守暴疾卒百姓号哭市井为
之喧沸又相率为立庙建碑 崔景真
为平昌太守有惠政尝悬一蒲鞭而未尝用去 (第 13a 页)
敬容曰萧介甚贫可以处一郡复曰始兴郡频无良守
可以介为之由是出为始兴太守
齐春秋曰崔元祖 父景真
为平昌太守有惠政常悬一
蒲鞭而未尝用
梁书曰褚翔为义兴太守翔在政洁已省繁苛去游费
百姓安之郡之西亭有 (第 9a 页)
失羊为羊
主所责将鬻己以偿之东郡许子章敏达之士也闻而嘉
之代育偿羊给其衣食与子同学遂博通经史
齐书曰 崔景真
为平昌太守有异政常悬一蒲鞭而未
尝用去任之日土人思之为立祠焉
北齐书曰尉瑾少威仪子德载尝以蒲鞭责之便 (第 8a 页)
 崔挺(辩从父少好学五世同居魏孝文帝拜光州刺史风化大行及卒州故吏闻者莫不悲感挺历)

(官三十馀年家资不益子孝芬早有才识累官尚书东道行台孝伟为赵郡太守有惠政)

  崔景真(琰六世孙仕北齐为平昌太守有惠政及去民立祠祀之侄祖思有志气好读书仕为内)

(史屡陈政事官至青冀二州刺史为政清勤)


(第 4b 页)
 菜食租入不毕安听使输芋曰百姓饥困长何得食
 榖先自引芋吏皆从之
蒲鞭
苇杖
 后汉书刘宽历典三郡吏民有过蒲鞭示辱 又异
 苑 崔景真
守平昌有惠政常悬一蒲鞭而未尝用
 文选安陆王碑南阳苇杖未足比其仁 曹子建诗
 蒲鞭苇杖示有刑 (第 22b 页)
守用蒲鞭(后/) 崔景真
为平昌太守用蒲鞭(南/史)许商四至
九卿(汲黯/传)梁刘凝之为人认所著履即予之沈麟士为
邻人认所著履 (第 2b 页)
   乞为奴
杜诗不敢长语临交衢但道困苦乞为奴南史齐武子
真明帝遣杀之子真走入床下叩头乞为奴赎死不许(本/传)
   有鞭不施安用蒲 崔景真
为平昌太守有惠政常垂一蒲鞭而未尝用东
坡送彭州诗曰有鞭不施安用蒲(祖思/传)
   早时金碗出人间 (第 10a 页)
波斯国人皆以麝香如苏涂须点额及于耳鼻用以为

崔元祖 父景真
为平昌太守有惠政常悬一蒲鞭而未
尝用
郁林王好斗鸡密买鸡至数千价
东昏侯在位置射雉场二百九十六处殿中 (第 45a 页)
 (氏英/贤门)
事类母淑德(后崔寔字子真举至孝独行除为郎明于/政体史才有馀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绩织)

(纴民以免寒苦母刘氏有丨仪丨丨博览书傅常训寔/以临民之政寔之善绩母有助焉又崔氏世有美才兼)
(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之林)母贤明(郑善果丨崔氏性丨丨有节操/善果出听事母坐胡床于鄣后)
(察之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允乃/蒙袂而泣终日不食善果由此克己号为清吏)清厉显
(晋崔洪字良伯博陵人少以丨丨丨丨骨鲠不同于/物人之有过辄面折之为尚书左丞语曰丛生荆刺)
(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蒲鞭不用(南史 崔景真
位平昌太守有/惠政常悬一丨丨而未尝用)
(去任之日土人/思之为立祠)冀州神童(北史崔宏字玄伯少有/隽 (第 10a 页)
     崔諲
  崔灵和      崔灵延
  崔元孙      崔构
  崔系之
  南齐
   崔景真      
崔祖思
  崔文仲      崔慧景
  崔恭祖      崔怀慎
  崔庆绪      崔慰祖
  ……南齐书·崔慧景传》:慧景祖构,奉朝请。
崔系之
按《南齐书·崔慧景传》:慧景父系之,州别驾。
南齐 崔景真
按《南史·崔祖思传》:祖思叔父 景真,
位平昌太守,有惠政。去任之日,土人思之为立祠。
崔祖思
按《南齐书·崔祖思传》:祖思,字敬元,清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