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孝經類
禮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所生之民即不克负荷上天之历数而中之有关于
 天民也如此尧以此命舜舜以此命禹三圣相授受
 儆戒叮咛若是其谆切者中之外无馀蕴也所以
 执中
而惟上帝之祗也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武建
 中而畏上帝之临也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惓惓乎 …… (第 72b 页)
 天历数而此心有不容自己者在也故仲虺之诰曰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泰誓曰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真有见乎天人一体而汤武善
 承尧舜禹 执中
之传者此也顺天应人易岂虚语哉
 不然揖逊放伐传贤传子若是乎不齐而允执厥中
 胡为乎后先一揆也后之君天 …… (第 73a 页)
 济美帝王非其揖逊放伐不相似也不能体天心立
 民命则大本不立恶足以望唐虞三代之盛哉或曰
 上帝作之君师而学必 执中
于以家四海子万民何
 与哉盖人之生也受中天地自天子至庶人一也故
 曰仁者天地之心苟不能视万物为一体天 …… (第 73b 页)
 何也人受天地之中以有生无二中也二之自绝于

 天自戕其命也志 执中
之学者惟潜神尧曰篇久久
 当自得之
  学大学叙
 尝读易见孔子以大赞乾知大始故也然乾之所以
 知大 (第 75a 页)
 仁岂是不好底知仁之为利而行之不然则以人欲
 为利矣(德明/)
    禹恶旨酒章
问禹恶旨酒好善言 汤执中
文王望道未之见武王不
 泄迩不忘远周公坐以待旦此等气象在圣人则谓
 之兢兢业业纯亦不已在学者则是任重 …… (第 17b 页)
 心惕然而常存也(道夫/)

汤执中
立贤无方莫是 (第 18a 页)
执中
道以立贤否曰不然执
 中自是执中立贤自是立贤只这执中却与子莫之
 执中不同故集注下谓执谓守而不失汤只 (第 18a 页)
 不隔丝毫(闳/祖) 汤执中
立贤无方东晋时所用人才皆中州浮诞者之
 后惟顾荣贺循有人望不得已而用之(人/杰)
王导为相只周旋人过 (第 14a 页)
 块然不动者为是而守之哉

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

 孟子曰 汤执中
○林氏曰德贵乎日新故勉之以懋
 昭大德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惟其因物有迁故陷溺
 而不知返圣人先得人心之所 (第 14b 页)
 说已见前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汤执中
立贤无方文王视
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
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 (第 9b 页)
 于心而所行皆从此出巳字恐未莹曰巳字只作本
 字为佳(荅吴伯丰/○文集)
   禹恶旨酒章
问禹恶旨酒好善言 汤执中
文王望道未之见武王不
 泄迩不忘远周公坐以待旦此等气象在圣人则谓 …… (第 25a 页)
 之兢兢业业纯亦不已在学者则是任重道远死而
 后已之意否曰他本是说圣人又曰读此一篇使人
 心惕然而常存也
汤执中
立贤无方莫是 (第 25b 页)
执中
道以立贤否曰不然执
 中自是 (第 25b 页)
执中
立贤自是立贤只这 (第 25b 页)
执中
却与子莫之
  (第 25b 页)
执中
不同故集注下谓执谓守而不失汤只是要事
 事恰好无过不及而已(以上语/类二条)
不显亦临无射亦保是文王 (第 25b 页)
变九年已行之事擢任累岁不用之人怀私忿而以先
帝为辞大事去矣
徽宗时杨时入对奏曰尧舜曰允执厥中孟子曰 汤执
洪范曰皇建其有极历世圣人由斯道也熙宁之初
大臣文六艺之言以行其私祖宗之法纷更殆尽元祐 …… (第 4b 页)
  者设使元祐初政诚推本于法祖宗以折改父道
  之嫌而与众君子上下议论以求其事可因则因
  可革则革 执中
建极之训早已发之于此时则必
  无有借绍述为翻案者也安石之私心用壮固无
  以逭其责而光之去弊如拯溺 (第 6b 页)
  下之风俗系焉一言一动天下之则效关焉故于
  已为执中而于民则为建中惟能执而后能建孟
  子叙存之之统而曰 汤执中
是即建中之谓也然
  欲建中于民未有不夲于懋昭大德者汤德本大 …… (第 58b 页)
  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是协居与降衷同
  出于天而建极与绥猷功归于后固可以互相发
  明者且夫中者古圣人所以传心而传道也 执中
  
之旨肇自唐虞然危微精一虽包乎性命之理而
  未尝明言之惟汤懋昭大德建中于民直推原上
  天生民生物之 (第 77b 页)
  失之因循而苟安者则为絿有失之夬厉不平与
  选软不断者则为刚与柔而汤皆无之若此者所
  谓中也孟子曰 汤执中
此其实也古之人有董安
  于者性缓佩弦以自急有西门豹者性急佩韦以
  自缓是二人者皆自知其病而思有以 (第 69b 页)
 得君子之乐者当先存君子之畏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汤执中
立贤无方文王视
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
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 (第 4a 页)
 也絿绶也优优宽裕之意言汤之负荷天命在于得

 人而得人之道在得其中而巳故过刚则猛猛则民
 残过柔则宽宽则民慢皆非得中之道也惟 汤执中
 
故其敷政于民者不竞而过于强不絿而不及以缓
 故不竞则不刚矣不絿则不柔矣优优乎大道之中
 此人心之所以 (第 6b 页)
 使圣人寿 使圣人富 使圣人多男子
舜大功二十(左/傅)
 举十六相 去四凶
三王四事
 禹恶旨酒好善言  汤执中
立贤无方 文王视民
 如伤望道未见 武王不泄迩不忘远
六王二公之事(左傅楚子合诸侯于申椒/举言此待择 (第 12b 页)
   吾道源流之正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
汤建中于民

孟子曰 汤执中
  臣按尧舜禹汤数圣相传惟一中道中者何其命
  出于天地民受之以生者也其理散于事事物物
  之间莫不 …… (第 1b 页)
  中圣贤传授道统此其首见于经者然必于危微

  精一用其功然后有以为 执中
之本惟圣明参玩
  焉(见前第/五卷) 此章书言中
洪范(周书/篇名)五皇极(洪范九畴皇极居/五皇君 (第 2a 页)
   七德
禁暴 戢兵 保大 定功 安民 和众 丰财
(左传武/有七德)
   三王四事
禹恶旨酒好善言  汤执中
立贤无方 文王视民如
伤望道而未之见 武王不泄迩不忘远 周公思兼 (第 26a 页)
 是曰既过不及又何执乎曰执犹今之所谓执持使
 不得行也舜执持过不及使民不得行而用其中使
 民行之也又问此执与 汤执中
何如曰执是一个执
 舜执两端是执持而不用 (第 53b 页)
汤执中
而不失将以用之
 也若子 (第 53b 页)
执中
却是子莫见杨墨过不及遂于过不 (第 53b 页)
 及二者之间执之却不知有当摩顶放踵利天下时
 有当拔一毛利天下不为时 执中
而不通变与执一
 无异
季明问君子时中莫是随时否曰是也中字最难识须
 是默识心通且试言一厅则中央为中 (第 54a 页)
望道而未之见言文王视民如伤以纣在上望天下有
道而未之见 汤执中
武王不泄迩非谓武王不能 (第 17a 页)
执中
汤却泄迩盖各因一件事言之人谓各举其最盛者非
也圣人亦无不盛
鲁得用天子礼乐使周公在必不肯受故孔子曰周 (第 17a 页)
 有味圣愚只是倒转过所以恶旨酒好善言然非止

 此二事大率当以此推之 汤执中
立贤无方而今人
 都不识中才说中时便有方了且如一室才指定中
 便是有方圣人于事事物物无不有中惟汤以中 (第 38a 页)
春行赏秋行刑只是举大纲如此如云 汤执中
文王视
民如伤武王不泄迩不忘远不成圣人各只有一事可
称也且据一处言之耳又如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不成 (第 5a 页)
 诗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孟子 汤执中
立贤无方
 史记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
 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
  …… (第 8b 页)
  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日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
  先安之于是还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
  其令四方毋求来献
 
 
 
 
钦定 执中
成宪卷一 (第 29b 页)
 不知道理撞出来后如何处置
月令尽是一部好书未易破他柳子厚破得他不是若
 春行赏秋行刑只是举大纲如此如云 汤执中
文王
 视民如伤武王不泄迩不忘远不成圣人各只有一
 事可称也且据一处言之耳又如冬日则饮汤夏日
 则饮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