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類
藝術類
日昧/爽已前大辟罪已下罪无轻重咸赦除之惟丨丨死罪不在此限)
济恶(宋史理宗纪左司谏沈炎言余晦坏蜀幕属 李卓 王克已丨/丨敛怨诏晦卓克己各夺两官元稹蛒蜂诗可怜相丨丨勿)
(谓祸/无馀)鄙恶(宋史毕士安传咸平初诏 (第 81b 页)
济恶(宋史理宗纪左司谏沈炎言余晦坏蜀幕属 李卓 王克已丨/丨敛怨诏晦卓克己各夺两官元稹蛒蜂诗可怜相丨丨勿)
(谓祸/无馀)鄙恶(宋史毕士安传咸平初诏 (第 81b 页)
欲差官丨丨充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
两官(宋史理宗纪开庆元年春正月癸亥左司諌沈炎/言余晦坏蜀幕属 李卓 王克己济恶敛怨诏晦卓)
(克己各/夺丨丨)
两资(宋史理宗纪景定五年顺化人杨嗣光等奉太宗/真宗仁宗英 (第 17a 页)
两官(宋史理宗纪开庆元年春正月癸亥左司諌沈炎/言余晦坏蜀幕属 李卓 王克己济恶敛怨诏晦卓)
(克己各/夺丨丨)
两资(宋史理宗纪景定五年顺化人杨嗣光等奉太宗/真宗仁宗英 (第 17a 页)
故徵试博士(下阙)故华长苏真(下阙)故华长戴耀(下阙)故上计
(下阙)故郎中计宏叔宠三百故兖州从事仇审季(下阙)三百
故(下阙)事君仇方孟饬三百故外黄守令尹松大德五百
故雍邱守令李保世德三百故雍邱守令(下阙)穆元宪三
百故外黄守令 李卓 卓异三百故守东昏长苏胜德阳
二百故五百掾王暹宜孟三百故雍邱守令王习叔河
三百故督邮左位宣高二百故督邮 (第 25a 页)
(下阙)故郎中计宏叔宠三百故兖州从事仇审季(下阙)三百
故(下阙)事君仇方孟饬三百故外黄守令尹松大德五百
故雍邱守令李保世德三百故雍邱守令(下阙)穆元宪三
百故外黄守令 李卓 卓异三百故守东昏长苏胜德阳
二百故五百掾王暹宜孟三百故雍邱守令王习叔河
三百故督邮左位宣高二百故督邮 (第 25a 页)
节妇诗一首
朱丝托宝瑟流萍寄绿水水枯萍尚在瑟碎弦不弛忆
昨箕帚初结言共终始锦衾几何时潜寐(阙/)不起罗襟
为谁开鬒发为谁理蹇脩何为来悲啸发皓齿飞藿不
再阳岂无桃与李保此冰玉身见彼黄泉里浔阳张来
仪
荼生根不移菊谢枝不离妇天一醮终不改天且可改
三纲隳伤哉古道久凋丧况乃造昧云雷时昔为东邻
妇今作西家妻小草有贞性人反禽犊为世无障川手
澜倒焉能支彼美节妇 李卓 卓见所希早岁事良人举 (第 58a 页)
朱丝托宝瑟流萍寄绿水水枯萍尚在瑟碎弦不弛忆
昨箕帚初结言共终始锦衾几何时潜寐(阙/)不起罗襟
为谁开鬒发为谁理蹇脩何为来悲啸发皓齿飞藿不
再阳岂无桃与李保此冰玉身见彼黄泉里浔阳张来
仪
荼生根不移菊谢枝不离妇天一醮终不改天且可改
三纲隳伤哉古道久凋丧况乃造昧云雷时昔为东邻
妇今作西家妻小草有贞性人反禽犊为世无障川手
澜倒焉能支彼美节妇 李卓 卓见所希早岁事良人举 (第 58a 页)
伤哉古道久凋丧况乃造昧云雷时昔为东家
妇今作西家妻小草有贞性人反禽犊为世无障川手
澜倒谁能支彼美节妇 李卓 卓见所稀早岁事良人举
案与眉齐一朝破镜飞上天二十四载甘空闺不事治
容妆不着嫁时衣皎皎玉雪操暗室生光辉 (第 32b 页)
妇今作西家妻小草有贞性人反禽犊为世无障川手
澜倒谁能支彼美节妇 李卓 卓见所稀早岁事良人举
案与眉齐一朝破镜飞上天二十四载甘空闺不事治
容妆不着嫁时衣皎皎玉雪操暗室生光辉 (第 32b 页)
节妇诗一首
朱丝托宝瑟流萍寄绿水水枯萍尚在瑟碎弦不弛忆
昨箕帚初结言共终始锦衾几何时潜寐长不起罗襟
为谁开鬓发为谁理蹇修何为来悲啸发皓齿飞藿不
再扬岂无桃与李保此冰玉身见彼黄泉里寻阳张来
仪
茶生根不移菊谢枝不离妇人一醮终不改天且可改
三纲隳伤哉古道久凋丧况乃造昧云雷时昔为东邻
妇今作西家妻小草有贞性人反禽犊为世无障川手
澜倒焉能支彼美节妇 李卓 卓见所希早岁事良人举
案与齐眉一朝破镜飞上天二十四载甘空闺不事冶 (第 81a 页)
朱丝托宝瑟流萍寄绿水水枯萍尚在瑟碎弦不弛忆
昨箕帚初结言共终始锦衾几何时潜寐长不起罗襟
为谁开鬓发为谁理蹇修何为来悲啸发皓齿飞藿不
再扬岂无桃与李保此冰玉身见彼黄泉里寻阳张来
仪
茶生根不移菊谢枝不离妇人一醮终不改天且可改
三纲隳伤哉古道久凋丧况乃造昧云雷时昔为东邻
妇今作西家妻小草有贞性人反禽犊为世无障川手
澜倒焉能支彼美节妇 李卓 卓见所希早岁事良人举
案与齐眉一朝破镜飞上天二十四载甘空闺不事冶 (第 81a 页)
李芬妻张氏
王瓒妻寇氏 杨君明妻孟氏
王居一妻胡氏〈李氏附〉 李卓 妻梁氏
张缵妻魏氏 刘元琛妻桂氏
桂泓妻王氏 阚隆云妻余氏〈 ……抱七岁儿元哥及其姑俱死于火。居一甥女李氏,年十五,坠楼欲死,贼执之,以头触石,血溅贼衣,遂亦遇害。 李卓 妻梁氏
按《汝宁府志》:梁氏,上蔡明经 李卓 妻。崇祯壬午城陷,卓携妻他避,所至四面皆贼,梁度不能免,先数日语其夫曰:与其不义而生,曷若清洁而死。
王瓒妻寇氏 杨君明妻孟氏
王居一妻胡氏〈李氏附〉 李卓 妻梁氏
张缵妻魏氏 刘元琛妻桂氏
桂泓妻王氏 阚隆云妻余氏〈 ……抱七岁儿元哥及其姑俱死于火。居一甥女李氏,年十五,坠楼欲死,贼执之,以头触石,血溅贼衣,遂亦遇害。 李卓 妻梁氏
按《汝宁府志》:梁氏,上蔡明经 李卓 妻。崇祯壬午城陷,卓携妻他避,所至四面皆贼,梁度不能免,先数日语其夫曰:与其不义而生,曷若清洁而死。
楚琳必为乱。乃遣屯陇州。楚琳知之,稽故未行。镒以帝在外,心忧惑,谓己亟去,不为备。楚琳夜率其党王汾、 李卓
、牛僧伽等作乱,齐映自窦出,齐抗托佣,皆免。镒缒城走,不及远,与二子为候骑所执,楚琳杀之,属官王沼、
壬戌,监察御史章士元言谢方叔帅蜀误国,诏方叔更与镌秩,其子修窜广南。癸亥,左司谏沈炎言余晦坏蜀,幕属 李卓
、王克己济恶敛怨,诏晦、卓、克己各夺两官。丙寅,印应飞依旧职知鄂州兼湖北转运使。丁卯,贾似道以枢密使
下邳桥逢老父,授良书一编,谓曰:后十三年,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也。良果于此得黄石,后人立祠焉。唐人 李卓
有记。宋元以来设山长奉祀。明洪武知县黄哲景、泰六年知县徐思恭相继增修,常以三月二十八日长吏奉祀,今废
谦没诏立书院,设山长以掌祀事。今书院已废,本地居民伏腊不绝。
望岳楼 在县境张秋镇,通政韩鼎建。
唐 李卓 黄石公碑 在城北黄石公庙。
瑞鹤亭 元学士司允德庐墓,有鹤数百,飞集其上,因以名亭。
行宫 一在县西
望岳楼 在县境张秋镇,通政韩鼎建。
唐 李卓 黄石公碑 在城北黄石公庙。
瑞鹤亭 元学士司允德庐墓,有鹤数百,飞集其上,因以名亭。
行宫 一在县西
县令厅壁记 唐李白
放生池碑 颜真卿
黄石公祠记 李卓
两观铭 陆龟蒙
郓州溪堂诗序 韩愈
欹器赋 ……庸允格,德力无竞,慈悲孔硕,相时传闻尚赖弘益矧在,遭遇其亡,敷锡真卿,勒铭敢告凡百。
《黄石公祠记》 李卓
秦灭六国,遂并区宇。张良哀韩之亡,怒秦之暴,义感天地。降神于圮。神授良之书,良为帝之师,灭秦报韩。成
放生池碑 颜真卿
黄石公祠记 李卓
两观铭 陆龟蒙
郓州溪堂诗序 韩愈
欹器赋 ……庸允格,德力无竞,慈悲孔硕,相时传闻尚赖弘益矧在,遭遇其亡,敷锡真卿,勒铭敢告凡百。
《黄石公祠记》 李卓
秦灭六国,遂并区宇。张良哀韩之亡,怒秦之暴,义感天地。降神于圮。神授良之书,良为帝之师,灭秦报韩。成
宣和间,赐祠额曰江介名祠。元至大加封显应普惠冲祐真君,邑人倪镗记。明洪武三年,资善大夫王溥重建,邑士 李卓
记。三十五年,知县邵真上其事礼部,考定祭祀仪注,视山川之神,置碑位,曰玉真山之神。岁春秋仲月,有司于
。仪门之左为东西学署。先是,宋县学在垆峰山之麓。庆元间,知县赵时琯建。明知县陈撝定、周英、戴冔、教谕 李卓
、何震、李文缵增修。至万历二十八年,学道沈儆炌、知府阎士选、知县滕养志,移建今所。皇清顺治间,知县王
下。
天柱山司命真君庙碑
按《舆地碑目》:在安庆府,大历八年。
黄公石祠记
按《金石录》:大历八年, 李卓 撰,八分书姓名残缺。
徐偃王庙碑
按《金石录》:大历八年徐安贞撰,张宙正书。碑阴记张宙撰,并八分书。
天柱山司命真君庙碑
按《舆地碑目》:在安庆府,大历八年。
黄公石祠记
按《金石录》:大历八年, 李卓 撰,八分书姓名残缺。
徐偃王庙碑
按《金石录》:大历八年徐安贞撰,张宙正书。碑阴记张宙撰,并八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