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藝術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兵家類
  洪迈隶续序云自篆捷于汉而为隶变于魏八分于
晋宋隋唐之间以分视𨽻犹康瓠之与周鼎也而唐
人笃好之汉法益亡其言似是而实非晋宋隋唐之
间名𨽻为八分非造为八分也冯班杂录云顾苓谓

唐人分书极学汉人此论极佳可破惑者则汉法以
唐人之笃好而传岂以唐人之笃好而亡耶唐人八
分今亦谓之 唐隶
赵宧光绪纶云唐𨽻视汉似古而
体稍不雅然法度实备取裁可也言亦可采第云视
汉似古则犹为谬论耳

  张 (第 14b 页)
  隶书中一曰飞白篆法将变正则杂出燥润相宜故曰

飞曰白后世失传飞而不白者似隶白而不飞者似篆
皆飞白之流别也一曰分隶隶法初成十一蹈但用笔
背分与篆分途矣一曰汉隶如钟元常诸帖之类此隶
书之最也一曰 唐隶
视汉似古而体稍不雅然法度实
备取裁可也一曰徒隶六朝诸碑文多作此字绝似童
子初执笔不成文者然时有古色披 (第 28b 页)
  阳冰篆法直接斯喜以其圆且劲也笔不折不圆神不
清不劲能圆能劲而出之虚和不使脉兴血作然后
能离方遁圆各尽变化一用智巧以我意消息之即
安排有迹而字如算子矣有明一代解此语者绝少
所以篆法无一可观

  隶书

  汉 唐隶
法体貌不同要皆以沉劲为本唯沉劲斯健古
为不失汉人遗意结体勿论也不能沉劲无论为汉 (第 9a 页)
  裴懿公漼书少林寺碑


  李北海书法华寺碑(伏灵芝刻)东林寺碑岳麓寺碑娑
罗树碑云麾将军碑

   唐隶夫子
庙碑(李邕撰文张廷圭书)

  韩少卿秀弼书臧希晏碑

  李阳冰书三坟碑又篆书谦卦

  僧怀恽实 (第 16a 页)
束安闲不比孝经之多肉少骨若 唐隶
尽如此何惭汉
碑碣乎山高四千九百丈二尺行旅出于途者车前马
首仰视略可睹岁在己酉五宿兹山之麓未克叩天关 (第 15b 页)
 匪躬检校京苑(元和二年少府监金忠义以机巧进)孔戢张廷圭 源乾曜李翱为少监 胡珦拜少府 
(监兼知内中尚)总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五署丞六人掌判
监事主簿二人录事二人武德初废监贞观元年五月
复置(通将作国子为三监)龙朔二年改曰内府监垂拱元年改尚
方监(宋之问为丞)神龙元年复(永徽六年十一月戊子诏少府监非军国宗庙之用并不)

(饰珠玉) 中尚署供郊祀圭璧及天子器玩 左尚署供
翟扇盖伞五路五副七辇十二车 右尚署供十二闲
马之辔领皮毛之工 织染署(汉织室)掌供冠冕组绶(后周)
(司织) 掌冶署掌范镕(周攻金之工) 诸冶监掌铸兵农之器
(汉铁官长丞) 铸钱监(周泉府) 互市监(隋以监隶四方馆 唐隶
少府贞观六年改)
(交市监曰互市监垂拱元年曰通市监)

唐将作监 (第 21b 页)
禁中起居注自魏至晋起居之职归
著作后魏始置起居令史后周别置起居注二人北齐
有起居省隋置舍人二人掌内史 唐隶
于门下显庆中
郎舍人分属两省起居注季终授史官以俟笔削请自
令百官封拜除改沿革具条件报起居院以备编录月 (第 23b 页)
 奇标殊状亚于五岳上有灵境仙真之所治也号称
 洞天福地其秩祀始于元封幽胜著于大元祠庙盛
 于开元竟两汉及晋山皆隶柴桑县隋隶湓城县
 隶
浔阳县五代吴时隶德化县而以山南为星子镇 (第 1b 页)
   宋绍兴五体书 六体书 七体书

   宋朱熹论仓颉书
   宋张栻论草书
   宋洪适论汉 唐隶

   宋洪适论西京隶书
   宋洪迈论隶书
   宋王应麟论隶书
   宋张表臣论虫鸟书
    …… (第 3a 页)
   宋张栻论草书
草书不必近代有之必自笔劄已来便有之但写得不
谨便成草书其传已久只是法备于右军附以已书为

说既有草书则经中之字传写失其真者多矣以此诗
书之中字尽有不可通者(南轩文集/)
   宋洪适论汉 唐隶

今之言汉字者则谓之隶言唐字者则谓之分殆不知
在秦汉时分隶已兼有之唐张怀瓘云张昶八分碑在
华阴今华 …… (第 22b 页)
书之最也一曰 唐隶
视汉似古而体稍不雅然法度实
备取裁可也一曰徒隶六朝诸碑文多作此字绝似童
子初执笔不成文者然时有古色披 (第 50a 页)
   王砺
王砺其先太原祁人迁应天宋城洙之父也赠太师中
书令兼尚书令(欧阳文忠公集/)
王洙曰先公素不习隶书初但微作八分皇祐中受诏
书献穆公主碑李氏求以古隶写于是始作隶书既出
人竞爱宋丞相曰近世人家桓楹之刻所未及也君谟

亦云君隶字乃得汉世旧法仆所作但 唐隶
耳公受诏
与君谟分写迩英阁二图公书无逸篇君谟真字书孝
经既成上作飞白二轴荅之后又受诏分写集禧观诸
殿 (第 52b 页)
   唐王子言任城县桥亭记

右任城县桥亭记唐开元廿六年任城尉游芳撰王子
言隶书虽出唐人古意苍然后之人能若此者甚少吾
唐隶
独有纪信及此二碑耳(东里续集/)
   唐邬繇杨仲昌碑
右唐杨仲昌碑席豫撰邬繇篆仲昌有两碑其一韩择 (第 35b 页)
 官壁记又肚痛帖
王缙书清源公忠嗣碑
裴懿公淮书少林寺碑
李北海书法华寺碑东林寺碑岳麓寺碑娑罗树碑云
 麾将军碑 唐隶夫子
庙碑(张廷/圭书)
韩少卿秀弼书臧希晏碑 (第 55b 页)
 裴懿公㴶书少
林寺碑 李北海书法华寺碑(伏灵/芝刻) 东林寺碑 岳
麓寺碑 娑罗树碑 云麾将军碑  唐隶夫子
庙碑
(李邕撰文/张廷圭书) 韩少卿秀弼书臧希晏碑 李阳冰书三
坟碑又篆书谦卦 僧怀煇实际碑(犬/宝 (第 107b 页)
帝三年国绝与楚元王
交都彭城王三十六县者不相属自宋建炎来城中即
有楚元王庙颇著灵异未详所始楚州淮阴郡 唐隶

南道非江南也武后垂拱四年狄仁杰为江南道巡抚 (第 72b 页)
  里北至金州城界八里
文州 在州西七百二十里
兰州 在州西六百五十里
安化州 在州西北百八十里本抚水州 唐隶
黔南在 (第 23a 页)
,三监废。

互市监每监监一人,从六品下;丞一人,正八品下。掌蕃国交易之事。
〈注〉隋以监隶四方馆。 唐隶
少府。贞观六年,改交市曰互市监,副监曰丞,武后垂拱元年曰通市监。有录事一人,府二人,史四人,价人四人
亦曰玉女洗头盆也。自是左折而上里许,曰岳帝祠,陋,不能胜香火。其后峭壁造天,左为开元帝纪《泰山铭》, 唐隶,
径可二寸,而嬴势若飞动。右为苏颋《东封颂》,字形颇秀媚,尚可辨。又有颜鲁公题名。自是益北上数百武,为
二尺许,亦曰玉女洗头盆也。自是左折而上里许,曰岳帝祠,陋不能胜香火。其后峭壁造天,左为开元帝纪泰山铭 唐隶,
径可二寸,而嬴势若飞动,惜其下三尺许为榻碑者,冬月篝火蚀之,遂不全。右为苏颋东封颂,字形颇秀媚,尚可 ……又右石三尺许,为李斯断碑,自是秦以前物。折而东北,至岳神祠。祠后有磨崖碑,为开元帝纪泰山铭,甚奇峻, 唐隶
径可如掌,虽剥皴不完而雄势飞动,可念右为苏颋东封颂,庶几伯仲圣教序。又颜鲁公题名,惜皆为近代俗子劖毁
真图建立祠庙。《山疏》云:庐山君故有庙。敕建则自唐明皇始。

竟两汉及晋,山皆隶柴桑县,隋隶湓城县, 唐隶
浔阳县,五代吴时隶德化县,而以山南为星子镇。宋太平兴国中,析星子镇为县,属南康府。而庐山始隶二境,今
郁林郡。
太平府,古南粤地;汉属交趾郡;晋以来夷獠居之;唐为羁縻州。
田州府,古百粤地。汉属交趾郡; 唐隶
邕州。
思明府,古百粤地。汉属交趾郡;唐置思明州,隶邕州。思恩府,古百粤地。汉属交趾郡 唐隶
邕州。
镇安府,古百粤地。属交趾。
泗城府,古百粤地。属交趾;宋隶邕州。
利州,古百粤地。汉属交趾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