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王邑/二千户)
高阳王雍献文子太和九年封颍川王久之改封高阳
五等开建食邑二千户灵太后增雍封一千户(雍 孙端/
封安德) (第 33a 页)
安定王休为外都大官时蠕蠕犯塞出为使持节征北
大将军抚冥镇大将休身先将士击虏退之
高阳王雍 孙端
为镇军将军兖州刺史时梁将复寇徐
兖围逼州城端率文武拒守以功封安德县开国公食
邑五百户
章武王融宣帝时 (第 26b 页)
禄资累五万亿而性谦俭爱人好施士以此称之(又云/窦固)
(为卫尉两宫宿卫见重当/时仁让谦恭甚有名称) 孙端
字君荣世为学门端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仕
至大司农为国三老每三公缺端尝在选中太尉周忠
皇甫嵩司徒淳于嘉 (第 3a 页)
 玉海曰唐贞观十一年封孔子裔德伦为褒圣侯开
元二十七年以其嗣为文宣公任州长史代代勿绝
续文献通考曰孔子四十代孙振唐懿宗咸通四年状
元及第仕至刑部员外郎袭封文宣公 册府元龟曰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诏曰皇帝御宇礼三恪而为宾烈
士敦风赖五帝而济世当宜崇封后裔钦奉前修应前
代二王三恪及文宣王之后并可各令继绝 玉海曰
太平兴国三年以孔宜袭封文宣公 续文献通考曰

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孟子后得宁荐于朝
授邹县主簿 又曰孔子四十八代 孙端
友字子交宋
崇宁三年袭封衍圣公端友于建炎初偕叔父孔傅侄
孔玠扈从高宗南渡寓三衢 又曰理宗淳祐元年追 (第 4a 页)
而问焉余窃哀之虽老矣犹欲
与后生共讲习此故先为此五音韵谱且叙其指意
云 又后序曰某在武陵尝与贾直孺之 孙端
修因
徐楚金兄弟说文解字韵谱别以类编所次五音先 (第 11a 页)
  右唐秘书监李邕字太和墨迹五十字易于吕文靖

丞相家户部尚书稚卿之 孙端
问有三帖第一帖有
张子有字淡墨昏第二帖有晋云字纸揭帧此第三
帖也精彩动人墨渴笔劲想运笔神助丁丑岁涟漪 (第 6a 页)
  跋江邻几墨迹


  往时见欧阳永叔梅圣俞石曼卿苏子美诗善称道
江邻几常想见其人后二十馀年乃得与起居君之 孙端
礼季共游季共甚艺而强于学盖前人之风声
气习犹在也今又得起居遗墨观之忠厚之气蔼然
江氏当宝传之(山谷集 (第 16a 页)
  唐司议郎陆柬之书头陀寺碑前少两幅获于吴郡
世末有此书内空山字后笔以氏族志检之父名
山才及王诜处收钱氏临陆兰亭皆空山字王仲
孜收兰亭诗一卷余以头陀碑一幅及智永帖换
宗室令穰欧书语箴一幅与薛绍彭分收

  李邕胜和帖余以六朝画古贤韩马银博山金华洞
天石古鼎复忘记数物易得于吕公孺 孙端
问处 (第 31b 页)
又曰董卓虽亲爱吕布然时醉则骂以刀剑击之不中
而后止布恐终被害乃私与司徒王允及尚书仆射
谋养死士于窟室三年四月天子疾瘳卓诣宫贺布
先置死士以邀卓严驾出马踬不肯行心怪之欲还布
劝使行到宫门入 (第 3a 页)
   唐李邕胜和帖
右唐袐书监李邕字太和墨迹五十字易于吕文靖丞

相家户部尚书稚卿之 孙端
问有三帖第一帖有张子
有字淡墨昏第二帖有晋云字纸揭帧此第三帖也精
彩动人墨渴笔劲想运笔神助丁丑岁涟漪 (第 17b 页)
  宋江休复墨迹
往时见欧阳永叔梅圣喻石曼卿苏子美诗喜称道江
邻几常想见其人后二十馀年乃得与起居君之 孙端

礼季共游季共甚艺而强于学盖前人之风声气习犹
在也今又得起居遗墨观之忠厚之气蔼然江氏当宝
传之(山谷集 (第 60b 页)
 欧书语箴一幅与薛绍彭分收
李邕胜和帖余以六朝画古贤韩马银博山金华洞天
 石古鼎复忘记数物易得于吕公孺 孙端
问处余尝 (第 59a 页)
陀寺帖(见柬之本/帖外录)
李邕胜和帖余以六朝画古贤韩马银博山金华洞天
石古鼎复忘记数物易得于吕公孺 孙端
问处余尝以
碧笺临李三帖与真无异吕携去装褫矣
朱巨川告颜书其孙灌园屡持入秀州崇德邑中不用
为荫余以金 (第 61a 页)
 外录

  宝晋英光集云右唐秘书监李邕字太和墨迹五
  十字易于吕文靖丞相家户部尚书稚卿之 孙端
  
问有三帖第一帖有张子有字淡墨昏第二帖有
  缙云字纸揭损此第三帖也精彩动人墨渴笔劲
  想运笔神助丁 (第 99b 页)
 崔泾(静海人为儿时见蚁出穴不敢践及长见蝇蝶投网必与救脱见网罟者多与之钱令其改业)

(又率乡人共为放生会其后子为郡文学二 孙端
礼端诗皆登进士)

 崔颐正(封丘人与弟偓佺并举进士颐正初为高密尉以孔维荐为国子直讲刋正诸经音疏真) (第 23a 页)
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孝明皇帝始有扑罚皆非古典帝从而改之其后)
(九卿无复/捶扑者)学问博通(王 孙端
学问博/通为大司农)治行第一(宣帝地/节四年)
(北海太守朱邑以治/行第一为大司农)盗田自杀(田延年 (第 11b 页)
 氏

李邕帖赞(有序/) 右唐秘书李邕字泰和书光王琚玄
宗皇帝之子濮王峤太宗皇帝之曾孙故紫微舍人石
昌言所藏元祐丁卯过甬上遇紫微孙夷庚字坦夫以
张萱六画徐浩二古帖易得尚有厉少府求地黄帖白
麻纸在石氏坦夫幼安长子书画号苑翰林苏子瞻为
之序此帖飘纵后帖严谨予欲此帖坦夫惜不与幼安
程夫人于户间使以归予焉六月甲申南都舟中装赞
曰蓬监皇皇才高气方张说妒善杜甫扬光子敬储逸

僧虔与详润分玉莹秀溢春芳襄阳米芾审定真迹秘

跋李邕胜和帖 右唐秘书监李邕字太和墨迹五十
字易于吕文靖丞相家户部尚书稚卿之 孙端
问有三
帖第一帖有张子有字淡墨昏第二帖有缙云字纸揭
损此第三帖也精彩动人墨渴笔劲想运笔神助丁丑
岁涟 …… (第 56b 页)
  李邕
吕公孺处李邕三帖第一段少传帖深黄麻纸淡墨淳
古如子敬第二缙云帖淡黄麻纸第三碧笺胜和帖以
尚书户部印印缝古印有陈氏图书勾德元图书记唐
氏杂迹印丙子岁第一归薛绍彭第二归高公绘第三
余以六朝画古贤韩马银博山金华洞天石古鼎复忘
记数种物易得于其 孙端
问余尝以碧笺临三帖与真
无异吕复携去装褫矣(米氏/书史) (第 89b 页)
 顾文元及钱文僖各赐一朵又常侍宴赐禁中名花

 故事惟亲王宰臣即中使为插花馀皆自戴上忽顾
 公令内侍为戴花观者荣之其 孙端
禀尝为余言
咸平三年大理寺上言曰本寺案牍未决者常几百事
 近日逾月并无公案汉文决死刑四百唐太宗决死 (第 3b 页)
 其后听于静中若铃声远闻耆年之后愈觉清彻公
 名之曰三妙音一曰幽泉漱玉二曰清声摇空三曰
 秋蝉曳绪尝闻其裔 孙端
礼云
景德中朝廷始与契丹通好诏遣使将以北朝呼之王
 沂公以为太重请但称契丹本号可也真宗激赏再 (第 4a 页)

丙子岁第一归薛绍彭第二归高公绘第三余以六朝
画古贤韩马银慱山金华洞天石古鼎复忘记数种物
易得于其 孙端
问余尝以碧笺临三帖与真无异吕复
携去装禠矣陈氏台仙勾德元唐氏三人者大是一赏
鉴人世之名书上无不有其书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