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民之意短而求上之意急谋身之
术胜而取民之计多百姓何利于是哉愚案天顺以前
官多久任而致绩效如周忱之巡抚 苏松
自侍郎而至
尚书凡二十二年王翱之提督辽东自佥都历升副都
左右都凡十一年于谦之兼镇河南山西一十八年此 (第 29b 页)
  巡抚一
增明雷礼列卿纪曰永乐十九年命侍即郭敦给事中

陶衎往顺天等府安抚军民考察官吏于是有巡抚之
命然事罢则止未有专职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命都
察院右佥都御史邹来学巡抚顺天永平二府紫荆等
关景泰五年命副都御史李宾巡抚顺天永平二府天
顺元年革巡抚成化二年复以佥都御史阎本巡抚顺
天永平兼抚河间保定七年又命副都御史杨璿巡抚
增大名顺德广平凡八府成化八年据居庸关中分设
二巡抚于是有整饬蓟州山海等处边备巡抚顺天永

平二府地方之命设行院于遵化以后相沿不改 又
曰正统元年遣都御史李璿出抚辽东遂为定制 又
曰洪熙元年宣皇嗣位命大理卿胡槩巡抚 苏松
等府
并两浙地方宣德五年擢长史周忱为工部侍即总督
税粮兼巡抚应天等处遂为定制 又曰正统十三年
土木之 …… (第 31a 页)
十六年
复旧嘉靖三十六年又改各设一员四十年复旧
  巡抚二
增明雷礼列卿纪曰周忱宣德中巡抚南直𨽻时 苏松

纳粮粮长私造大斛忱令铸造铁斛发属县依造立济
农仓将递年拨运剩米运入以备赈济又脩葺学校先
贤祠桥梁浚治 …… (第 33b 页)
帝)
(常录夔名于屏/风曰此可大用) 发未起运米 奏豁无徵粮(明列卿/纪曰何)
(鉴弘治中巡抚应天值 苏松
大水民饥鉴以便宜发未/起运米十五万石遣官分赈 又曰朱瑄弘治中巡抚)
(应天奏查嘉定华亭等县坍/竭等 (第 40b 页)
 增宋史曰宋初不置丞天圣中因苏耆请开封两县
始各置丞一员在簿尉之上仍于有出身幕职令录内
𨕖充熙宁四年编脩条例所言诸路州军繁剧县令户

二万已上增置丞一员后罢置不一建炎元年诏万户
处存留一员馀并罢嘉定后小邑不置丞以簿兼 续
文献通考曰明制县丞主簿为之贰县丞管马管河管
粮 通纪曰成化九年添设 苏松
常镇湖州五府劝农
通判县丞各一员寻复添设北直隶七十三州县江西
二十县湖广十州县河南十三州县各州判县丞 (第 3a 页)
之遂图其
田之方圆大小次书其主名及田之四至编汇为册号
曰鱼鳞册洪武丁卯册成进之 三年上谕中书省臣
苏松
嘉湖杭五郡地窄民众细民无田往往逐末利
而食不给临濠朕故乡也田多未辟土有遗利宜令五
郡民无田产者往临濠 (第 38b 页)
元年令浙江江西湖广直𨽻 苏松
等府县该起运南京
粮米愿纳折色者折纳布绢银两广东广西福建折色
税粮布匹愿纳银两者每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 …… (第 43a 页)
自有馀饶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
(给人足毋事/聚敛伤国体) 税粮减额(又曰洪武十三年命户部减 苏松
嘉湖四府重税粮额初)
(王师围姑苏久不下上怒其民附寇且困于富室而更/为死守因取诸豪族租簿田历付有司俾 (第 49a 页)
者是也十三年会通河成令浙江嘉湖杭直隶 苏松

镇等秋粮运淮安仓交收扬州凤阳淮安秋粮运至徐
州仓交收山东兖州府秋粮运至济宁仓交收河南山
东税粮运 (第 23b 页)
 国朝定天下为两京十四省直隶(即京/师)盛京(即辽/东)

(江南分二布政司一辖江宁 苏松
常镇淮扬七府徐/州一州一辖安庆徽宁池太庐凤七府滁和广德三)
(州/)山东山西河南陜西(陜西分二布政司 (第 16b 页)
 通震泽西则接天都连信郡而东望沧溟亦宇内要津
 也 又曰杭州当山川江海之会南宋都焉然地鲜储
 积恒仰给他郡嘉湖称泽国赋役与 苏松
相埒浙西三 (第 1a 页)
 又曰孟简为常州刺史州有孟渎久淤简治导溉田
凡四千顷 又曰杜佑𣲺雷陂以广灌溉斥海滨弃地
为田积米至五十万斛 续文献通考曰宋赵抃以崇
安多水乃从县西凿陂于星阳溉田甚广人怀其惠久

而不忘因取其谥名清献陂 又曰元太宗时刘冲禄
言牙梳口若不修堤固护恐贪禄之人益𣲺溉田请令
禁之即命刘冲禄主领毋致冲塌 又曰明永乐中上
命户部尚书夏原吉往 苏松
诸郡相度水田
  水田三
原作塘 均水(上详/叙事) 沟防 蓄泄(上详叙事蓄/贮水泄放水) 沃
野  (第 19a 页)
亭川关)
(水洛赤城南使统之清泉温泉西使统之丨/丨北使统之木硖万福东使统之它皆失传)
乌童(雚经浙江 苏松
之/间或曰丨丨雚)
乌孤(晋书秃发丨丨载记秃发丨丨河西鲜卑人也其/母因寝而产于被中鲜卑谓被为秃发因而 (第 26b 页)
 常湖为三吴其说不同九修稿云春秋之吴都苏常
 之间汉封之吴都会稽(即苏常嘉杭非/绍兴之会稽也)三国之吴初
 为会稽太守封吴侯即 苏松
常镇杭嘉湖之地备记之
  三梁谓南梁大梁少梁 三蔡谓新蔡上蔡下蔡
  三苗在尧时为夷地在今日则为中国 (第 36b 页)
  处置

 南都根本重地应天役重赋繁颇为难治 苏松
常均
 称繁剧苏为最松次之常又次之至于岁遭水患时
 增军饷则郡之通患也镇江太平宁国池州安庆民
 业差 …… (第 13a 页)
 邳俗悍业盐水陆孔道州邑疲弊一望萧条不当以

 江北简易例也
  江南北赋役交困
 江北徐沛邳淮濠扬滁泗苦当冲衢殊困于役江南
  苏松
赋额故重重以多事且有倭警则南北并多故
 矣一切科敛率从丁田而又不时穫财与力盖两诎
 焉劳来拊循全赖牧 (第 13b 页)
 忬经略未几群盗总至势益猖獗三十二年大猷出

 洋焚贼巢群贼乘风奔突倏忽千里遍略温台宁绍
 杭嘉 苏松
淮扬十郡破昌国临山霩□乍浦清村南
 汇吴淞江诸卫三十三年遂犯江北海门如皋通州
 皆被杀掠是时复用卢镗 (第 56a 页)
  名田

 邓艾垦淮扬荒废为屯筑塘灌溉几成陆海王介甫
 议垦大湖后人开白茅港输海遂成 苏松
之富虞集
 议濒海沃壤募浙人种稻至托克托始垦直沽遗海口
 之饶三公之策创于盛世顾行穷蹙之时具有成效 (第 175b 页)
 者得中策出外列阵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
 至守城则无策矣臣周行海壖分有信地视吴松所
 乃水陆之要冲 苏松
之喉吭也提兵南向可以援金
 山之急扬帆北哨可以扼长江之险以副总兵统兵
 镇之自吴淞而北为刘家河七了港 …… (第 33a 页)
 入寇之路以蔽吴淞江定海内地港口也国初设县
 置卫最有深意而沈家门分哨之制至今可考合无
 春汛𦂳急时月 苏松
兵备暂驻崇明宁绍兵备或海
 道择推一人暂驻舟山而总兵副总兵常居海中严
 督各把总分定海面南北会哨昼夜 …… (第 40b 页)
 万人不待取给于外非若普陀诸山比也国初置昌
 国卫于其上屯兵戍守诚至计也信国经略海上以
 其民孤悬徙之内地改𨽻象山识其小而未见其大
 也 苏松
为畿辅望郡滨于大海自吴淞江口以南黄
 浦以东海壖数百里一望平坦皆贼径道因不能禦
 之于海致贼深入其祸 (第 60b 页)
 永图而速进者得以惑其意是使天下无诚心为民

 者矣愚按天顺以前官多久任而致绩效如周忱之
 巡抚 苏松
自侍郎而至尚书凡一十二年王翱之提
 督辽东自佥都历升副都左右都凡十一年于谦之
 兼镇河南山西一十八年 (第 24a 页)
 百馀万缗是时租赋之所入不过千二百万而江南
 之利实居其半
 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
 又居江南十九而 苏松
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
 也今国家都燕岁漕江南米四百馀万不以实京师
 而此五郡者几居江西湖广南直𨽻 …… (第 27b 页)
 何底极也

 一日海运 洪武末及永乐初 苏松
浙江等处岁粮
 俱输纳大仓(苏州/地方)由海道以达直沽洪武三十年永
 乐六年十二年海运粮俱有数见岁运 …… (第 58a 页)
 参将吴亮言江西浙江湖广江南船各回附近水次

 领兑南京江北船于瓜淮领兑其淮徐临德诸仓仍
 支运十分之四浙江 苏松
等船本各司府地方领兑
 不尽者仍于瓜淮交兑其北边一带如河南彰德府
 于小滩山东济南州县于济宁其馀水次 (第 60a 页)
 臣治湖州府武康县时尝查成化年间节该奏行田
 粮事例官为一则民为一则申府而该府七州县行
 之屡年民甚称便今 苏松
常镇杭嘉等府州县莫不
 欲如湖州府者臣治广平府成安县时尝查奏行事
 例将屯社之地地粮顷亩一其科差行之 (第 42b 页)
 人以祛水害是故田野之所由辟而积贮之所由充
 也井田既坏此法不传盖自汉唐以迄于今日而公
 私之积皆可哀痛矣迩年以来 苏松
之水溢为巨浸
 江浙之旱赤地千里一苗半穗民命尽矣兼之以贪
 墨之侵渔豪强之兼并缁黄之靡食赋敛之峻削门 …… (第 1b 页)
 板遇沙淤之浅利用刮板不利于爬杓
  岸塍(岸塍所以围田也即一方/而他方皆可以例推矣)
 国家倚辨东南财赋而 苏松
之赋又甲于东南顾地
 处下游古号泽国盖平时既杂受杭嘉毗陵诸路之
 水而湖沙往来之处浦塘又多壅塞故时雨 …… (第 8a 页)
 劳而又不谙埂塍之制不惯于裁插耘耔之方术也
 闻永宁嵩县亦已有水田其民颇称饶裕予方欲募
 召能作水田之人于我 苏松
及永宁嵩县之已有成
 效者以分教乎凡伊洛三川之民兴粳稻之利于此
 一方而惜乎不久即迁官去入闽矣洛民每 …… (第 26b 页)
 疏欲与汝南道丈地而均粮格不行予尝为之请轻
 折而方伯公靳不许每叹之倘水田之利成每亩可
 收榖三四种其每亩所上粮一斗比之我 苏松
犹为
 轻则尔即不尽水田也以水田与不水田相参错为
 轻重数年以后岁稍多收民间亦或稍致饶裕如永
 宁嵩 …… (第 27a 页)
 (辖缘隔远不能遥制往往侵费以至船只盗卖而潜/逃者成化二十三年御史谢文郎中洪汉奏将镇江)

 (卫浅船比照 苏松
事例归本处成造及将通秦/盐城三所分拨军民一体出办料银伍两)弘治
 间定立江南造船料价限期(先是湖广江 (第 73a 页)
   赵左
赵左字文度华亭人与宋懋晋俱学于宋旭懋晋挥洒
自得而左不轻涉笔其画宗董源兼有黄公望倪瓒之

意神韵逸发为士林所珍(松江志/)
文度山水笔墨雅秀烟云生动烘染得法间用焦墨枯
笔为之 苏松
一派乃其首创门庭也(图绘宝鉴续纂/)
   沈士充
沈士充字子居华亭人出于宋懋晋之门亦学赵左兼
得两 (第 4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