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计本原犹欲与英和尝因醉欲亲狎英英故丨)
(丨不纳英由此/遂不复进用)嘉意(吴志孙皓传晋文帝为魏相国遣 徐绍
孙彧/衔命赍书陈事𫝑利害以申喻皓皓遣使随) (第 22a 页)
此五伯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丨丨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吴志)
(孙皓传晋文帝为魏相国遣 徐绍
孙彧衔命赍书陈丨丨利害以/申喻皓又鲁肃传孙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
(此可谓明于丨丨矣李 (第 7b 页)
 (之事皆与彧筹焉操以奇/兵破绍封彧万岁亭侯)孙彧(吴志孙皓传元兴元年晋文帝为/魏相国遣昔吴寿春城降将 徐绍)
 (
丨丨衔命赍书陈事/势利害以申喻皓)崔彧(北史丨丨传彧字文若少逢𨼆沙门教/以素问甲乙遂善医术性仁恕见 (第 47a 页)
五/月平之)
六年八月淮南道行台仆射辅公祏据丹阳反僣称宋
王遣赵郡王孝恭率兵趋江州
九月辅公祏遣其党 徐绍
宗侵海州陈政通侵寿阳诏
赵郡王孝恭水路趋九江岭南道大使李靖引交广泉 (第 4a 页)
会之域必扶老携幼以迎王师必然之理也然
兴动大众犹有劳费宜告谕威德开示仁信使知顺附
和同之利相国参军事 徐绍
水曹掾孙彧昔在寿春并
见虏获绍本伪南陵督才质开壮彧孙权支属忠良见
事其遣绍南还以彧为副宣扬国命告谕吴 (第 20a 页)
危之效隆德保祚去危
即顺屈已以宁四海者仁哲之高致也履危偷安陨德
覆祚而不称于后世者非智者之所居今朝廷 徐绍
(第 28a 页)
不得脱乃曰主上在许有无君之心者可谓非反乎遂
杀之
后主使 徐绍
使魏行至濡须召还杀之徙其家属建安
始有白绍称美中国者故也
张尚为侍郎以言语辨捷见知擢为侍中中书令后主 (第 9b 页)
嘉意(吴志孙皓传晋文帝为魏相国遣 徐绍
孙彧衔命/赍书陈事势利害以申喻皓皓遣使随绍彧报书)
(曰孤以不德阶承统绪思与贤良共济世道/而以壅隔未 (第 53a 页)
  寻以未备重修光宗在位止一月实录先上以三
  案改修盖群奸仗魏逆之势恣行如此首先建议
  者黄承昊也把持涂改者霍维华谢启光 徐绍
(第 21b 页)
  伍宁方著书
吴人伍宁方袁萃撰林居漫录弹园杂志续眉山论诸
书攻李三才自比于苏明允辨奸论而其于当时台谏
所推重定国是者则 徐绍
吉徐兆魁邵辅忠刘廷元数
人也其后熹宗之际皆为阉党兆魁廷元至大司寇辅忠至
大司马绍吉至都御史崇祯初定逆 (第 26b 页)
 甄阜下江兵自东南攻梁丘赐乏食陈溃遂斩阜

 赐唐辅公祏遣其伪将冯惠亮陈当世领水军屯
 于博望山陈正通河间王孝恭 徐绍
宗率步骑军
 于青州山河间王孝恭至坚壁不与斗使奇兵断
 其粮道贼渐馁夜薄我营孝恭安卧不动明日纵
 羸 (第 8a 页)
  节度师次舒州公祏遣将冯惠亮率舟师三万屯

  当涂陈正通 徐绍
宗领步骑二万屯青林山仍于
  梁山连铁索以断江路筑却月城连袤十馀里与
  惠亮等为犄角之势孝恭集诸将 (第 46b 页)
  封陈恢千户引兵而西无不下者

武德中李靖随河间王孝恭讨辅公祐公祐遣将冯惠
  亮率舟师三万屯当涂陈正通 徐绍
宗领步骑二
  万屯青林山仍于梁山连铁锁以断江路筑却月
  城延袤十馀里与惠亮为掎角之势孝恭集诸将 (第 26a 页)
  军大败
武德中辅公祏反命河间王孝恭为行军元帅击之公
  祏遣其伪将马惠亮陈当时领水军屯于博望陈
  正通 徐绍
宗率步骑军于青林山孝恭至坚壁不
  与斗使奇兵断其粮道贼渐馁夜薄我营孝恭安
  卧不动明日纵羸兵以攻 (第 42b 页)
《光宗实录》
朱阁学《大政纪》云:实录改修,惟文皇行之于建文,寻以未备重修。光宗在位,止《一月实录》,先上以三案改修,盖群奸仗魏逆之势,恣行如此。首先建议者黄承昊也,把持涂改者霍维华、谢启光、 徐绍
吉也。
叶文忠向高曰:光宗在位,仅《一月实录》,所载多潜邸时事,然其间亦有干碍而难直书,牵连而难尽书
勤妻袁氏      丁昌妻张氏
  李惠妻陈氏       杨政妻谢氏
  陈杰妻何氏        徐绍
举妻王氏
  张润妾沈氏       彭廷会妾古氏
  杨汝平妻王氏      钱琼妻李氏
  姚五 ……二十五孀居,止存二女。诸兄弟以其家贫劝改适,不从,勤纺绩自苦,持身敬谨。闾里咸尊礼之,卒年四十八。 徐绍
举妻王氏
按《广州府志》:王氏,东莞 徐绍
举妻。年二十二举亡,遗腹生子扬锦,矢志守节。家贫䌟纺自赡,年七十卒。
张润妾沈氏
按《广州府志》:沈
     徐如翰
  徐大相      徐养量
  徐腾芳〈宣城人〉 徐日升
  徐矿        徐绍

  徐三重      徐起陆
  徐腾芳〈长沙人〉 徐仕道
  徐大化      徐朝纲
  徐 ……治,号眉云。父苏州人,游学于荆,遂家焉。矿中万历癸丑会试,后历任铨曹,有清通之誉,历官右佥都御史。 徐绍

按《明外史·杨所修传》: 徐绍
吉,四川保宁人。历官吏科左给事中,掌科事。典万历四十五年京察,尽斥诸清流,由太常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
王之寀
按《明外史·王之寀传》:之寀,字心一,朝邑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除清苑知县,迁刑部主事。四十五年京察,给事中 徐绍
吉、御史韩浚用拾遗劾之寀贪,遂削其籍。天启初,廷臣多为之讼冤,召复故官。二年二月上《复雠疏》,帝不问
老携幼以迎王师,必然之理也。然兴动大众,犹有劳费,宜告喻威德,开示仁信,使知顺附和同之利。相国参军事 徐绍
、水曹掾孙彧,昔在寿春,并见虏获。绍本伪南陵督,才质开壮;彧,孙权支属,忠良见事。其遣绍南还,以彧为
辰辈故尝事忠贤不敢有所别白。鸿训至,毅然主持,次第斥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孙之獬、阮大铖、 徐绍
吉、张讷、李蕃、贾继春、霍维华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史𡎊、高捷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鸿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