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邵若愚”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子部
石注老子》二卷,《王雱注老子》二卷,《吕惠卿注老子》二卷,《陆佃注老子》二卷,《刘仲平注老子》二卷, 本来子《
道德经直解》四卷,苏子由《道德经注》四卷,李约《道德经新注》四卷,李息斋《老子解》二卷,吴幼清《老子
道德经传》〈自序〉
  宋苏辙《老子注》〈自序 又序 李载题后〉
  王雱《老子注解》〈自序〉
   邵若愚《
老子直解》〈自序〉
  明太祖御制《道德经注》〈御制序〉
  薛蕙《老子集解》〈高叔嗣序〉
  李载 ……闻道,夕死,可矣。则所谓道者,贵乎可以生死也。诚知道德之说而愬其所归,则死生之说尽矣。故余尽心焉。 《邵若愚
直解 卷》按 若愚
自序。据《史记》,老子为守藏室之史,周衰遂去。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著书上下篇,言道 ……千万岁。暂时易短为长,报尽还复于死,若不进道,何异大椿耳。此非论说是非恐殢神仙之术,不进于道也。〈按 若愚
本来子
绍兴时

〉《明太祖御制道德经二卷》按高皇帝御制序。朕本寒微,值群雄并起,不得自安于乡里,遂从军而
坤颠倒,水火东金西,木结汞凝,铅一动一静,俱合大道,凡五万馀言,名曰《三解》。

道德真经直解四卷 本来子邵若愚
直解。 此解凡言德者,事涉孔氏之门言,其大道虚寂,理准佛乘之旨,以儒释二教为證,撮道德合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