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上详王孚安成记见前曰真德/秀越山新居成名其斋 学易) 无
倦 无邪(无倦斋在静江府经略使所治厅之西 张南/轩
曰旧名缓带予惧其肆也更题曰无倦)
(苏东坡故居在惠州府归善县北轼以元/祐党贬此所筑堂曰德有邻斋曰思无 (第 41b 页)
  岳(岳同/)
岳山(周礼职方氏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丨丨注岳吴/岳也 史记封禅书自华以西名山七曰华山薄)
(山丨丨岐山吴/岳鸿冢渎山)

岳镇(唐书礼乐志大祀天地宗庙五帝及追尊之帝后/中祀社稷日月星辰丨丨海渎帝社先蚕七祀文)
(宣武成王及古帝王赠太子小祀司中司命司人司䘵/风伯雨师灵星山林川泽司寒马祖先牧马社马步州)
(县之社/稷释奠)
岳麓(荆州记长沙西岸有丨丨山其下有精舍左右林/岭曲环泉涧旁有矾石每于严冬其水不停 丨)
(丨旧志丨丨负衡襟湘至宋开宝郡守刱建书院以待/四方学者教化于是大行咸平中山长周式真宗召见)
(授国子主簿诏使归院主教赐丨丨书院之额于是书/院之盛遂甲于天下南渡以兵火废乾道改元湖南安)
(抚刘□复创新院延请 张南轩
主教事绍熙五年晦庵/安抚湖南兴学丨丨更建书院于爽垲之地学者雪集)
(至千馀人时有谚云道林三百众书院一 (第 3b 页)
  徐灵期衡山记云夏禹导水通渎刻石书名山之高
刘禹锡寄吕衡州诗云传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
石琅玕姿秘文龙虎形崔融云于铄大禹显允天德
龙画傍分螺书匾刻韩退之诗岣嵝山尖神禹碑字
青石赤形模奇又云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
猱悲古今文士称述禹碑者不一然刘禹锡盖徒闻

其名矣未至其地也韩退之至其地矣未见其碑也
崔融所云则似见之盖所谓螺书匾刻非目睹之不
能道也宋朱晦翁 张南轩
游南岳寻访不获其后晦
翁作韩文考异遂谓退之诗为传闻之误盖以耳目
所限为断也王象之舆地纪胜云禹碑在岣嵝 (第 4a 页)
  文丞相书刻庐陵县学前有魁星赞字方一丈其堂
曰进士第一之堂乃刘道存书


  礼义廉耻四大字

   宋张南轩
书二碑俱在庐陵县学

  乾坤清气四大字

  松轩书字方五尺在道州

  秀山斗门四大字

  宋 (第 17b 页)
  上帝临汝无贰尔心(朱子书在抚州)


  礼义廉耻 (张南轩
书在庐陵学)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帖(宋薛尚功

  编次二十卷刻于九江府学)
   孝经小楷(今缺不全 …… (第 50a 页)
    岳麓寺碑(李邕行书字径寸在衡山之麓后黄

  仙鹤刻)
       城南书院四大字(张子徽书 张南轩


  学之所在长沙府临湘门)
    乾坤清气四大字(松轩书在道州)

  太极图说(在道州)   (第 51a 页)
  太朴擅书名虽乏挺拔然圆秀有致名手也此碑在
京师崇国寺人甚重之寺有二井元末京城陷太朴

奔井所将跃入僧挽之曰国史非公不能也自此老
臣危素遂不得为文天祥矣

  王龙泽丽泽书院记

  丽泽书院乃吕东莱先生与朱晦庵先生 张南轩

生讲道之所淳祐中建祠以祀东莱先生至至元中
复修之而龙泽为之记记石乃嘉靖中翻刻者其事
可记也存之 (第 26a 页)
  余少时喜学曹孟德书时刘共父方学颜真卿书余以
字书古今诮之共父正色谓余曰我所学者唐之忠臣
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余嘿然无以应是则取法不可
不端也

   张南轩
论蔡苏书

  蔡君谟书如礼法之士盛服斋居不敢少有舒肆之意 (第 21a 页)
  予于项玄度家见薛道祖字一幅又王晋卿谢馈帖
一幅又韩绛字一幅又吴傅朋节妇诗一幅又沈
文通秋杪帖一幅又苏文定公和诗帖一幅欧阳
玄字一幅又宋拓怀素千文一册又东坡乞田帖

一卷又颖滨帖二卷又黄文节公诗帖一卷又米
襄阳杜诗山水歌一卷又子昂文赋一卷吴兴赋
一卷而其间如苏明允题怀素诗邹志完建平柬 张南轩
荐游诚之书皆生平未见之翰墨也诸迹
中宜以东坡手柬六纸为辅而以怀素苦笋帖后
有米敷文跋者冠之矣

   (第 27b 页)
郊别立感生帝坛依赤帝高广之制从之绍兴十八年十一
月一日 秘书少监张杞
言我朝火德题运世以僖祖配之祥
符大观或至亲祠中兴以为小祀宜升为大祀于是用羊豕
各一于望祭斋宫行事升大 (第 27a 页)
 临丧破家供佛盛馔待客名曰斋筵病不延医杀牛
 赛鬼名曰毛药民多出外他人略卖其妻曰捲伴(见/岭)
 (表异录及 张南/轩
静江谕俗文)本朝德化所敷文风益振旧所污染
 日以维新凡冠婚丧祭渐遵文公家礼城市士民亦
 多丕变惟穷乡 (第 63b 页)
 其地也韩退之至其地矣未见其碑也崔融所云则似

见之盖所谓螺书匾刻非目睹之不能道也宋朱晦翁 张南轩
游南岳寻访不获后晦翁作韩文考异遂谓退
之诗为传闻之误盖以耳目所限为断也王象之舆地
纪胜云禹碑在岣嵝峰 (第 7a 页)

张南轩
跋荆公书谓丞相平生何得有许忙事此言深
中其病今观温公此藁笔削颠倒讫无一字作草其谨
重详审乃如此诚笃忠 (第 46a 页)
 古今文士称述禹碑者不一然刘禹锡盖徒闻其名矣
 未至其地也韩退之至其地矣未见其碑也崔融所云
 则似近之盖所谓螺书匾刻非目睹之不能道耳宋朱
 晦翁 张南轩
游南岳寻访不获其后晦翁作韩文考异
 遂谓退之诗为传闻之误盖以耳目所限为断也王象
 之舆地纪胜云禹碑在 (第 5b 页)
 滨帖二卷又黄文节公诗帖一卷又米襄阳杜诗山
 水歌一卷又子昂文赋一卷吴兴赋一卷而其间如
 苏明允题怀素诗邹志完建平柬 张南轩
荐游诚之
 书皆生平未见之翰墨也诸迹中宜以东坡手柬六
 纸为辅而以怀素苦笋帖后有米敷文跋者冠之矣 (第 28a 页)
 熙宁六年改高亭县为永兴 嘉定四年平倭寇析
郴县两乡于青要置资兴县析桂阳于土村置桂东县
(沿革/表)橘井苏仙宅茶经陆羽泉(张舜/民)郴江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秦少/游)石桥步月公居后橘井烹茶我
在先(折枢/密)郴山足奇变其水清复美 (张南/轩)
   荆湖南路
    道州(倚郭一/外县三) (营道/永明) (江华/) (宁远/)
郡号春陵  (第 21b 页)
 端溪山有五色香水 端溪水在高要 龙子岭狮
子冈凤头冈在四会 牛鼻山在始昌 端溪子石砚
可值千金有赤白黄色点者谓之鸲鹆眼脉理黄者谓
之金线纹(舆地/纪胜)
人物皇朝梁顺孙两贡辟雍第 谭维寅中梁榜乙科

 黄执矩从胡致堂 张南轩
(舆地/纪胜)
集端州石匠巧如神踏(阙/)磨刀割紫云(李/贺)端州江口连
云处始信哀猿伤客心(李 (第 8b 页)
   朱文公论书
欧阳文忠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惟观
其深者得之黄鲁直自谓人所莫及自今观之亦是有

好处但自家既是写得如此好何不教地方正须要得
恁敧斜则甚又他也非不知端楷为是但自要如此写
亦非不知做人诚实端悫为是但自要恁地放纵道夫
问何谓书穷八法曰只一点一画皆有法度人言永字
体具八法行夫问张于湖字何故人皆重之曰也是好
但他是不把持爱放纵今本朝如蔡忠惠以前皆有典
则及至米黄诸人出来便不肯恁地要之这便是世态
衰下其为人亦然

余少时喜学曹孟德书时刘共公方学颜真卿书余以
字书古今诮之共父正色谓余曰我所学者唐之忠臣
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余嘿然亡以应是则取法不可
不端也
    张南轩
论蔡苏书
蔡君谟书如礼法之士盛服斋居不敢少有舒肆之意
见者自是起敬
坡公结字稳密姿态横生一字落纸固可 (第 21a 页)
 欧阳玄字一幅 沈文通秋抄帖 吴傅朋节妇诗
一幅 苏端明郎中帖 王晋卿谢馈帖一幅 苏文
忠公祷雨帖又润笔帖 东坡乞田帖一卷 书阿育
王宸奎阁碑文 苏文定公和诗帖一幅又颍滨帖二

卷 黄文节公诗帖一卷又山谷维清道人帖 米南
宫临兰亭又窦先生帖书杜诗山水歌一卷 赵文敏
公书文赋一卷 书吴兴赋一卷
其间如苏明允题怀素诗邹志完建平柬 张南轩
荐游
成之书皆生平未见之翰墨也诸迹中宜以东坡手柬
六纸为辅而以怀素苦笋帖后有米敷文跋者冠之庶
得次量 (第 113a 页)
 此章言爻象之动而举爻以明之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之/)以明失得之报
 晦庵曰系辞自此以下皆难说本义亦略矣愚按自
 此以下 张南轩
蔡节斋之解多分晓王氏之解亦足
 以辅之然终当以晦庵阙疑之义为主难质言也
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第 51a 页)
 此晦庵疑其有误者也 南轩
曰行健为乾之类当其
 名也名既当则刚柔之物辨矣言天下至赜之类正
 其言也言既正则辞之所指者可断矣蔡曰 …… (第 51a 页)
 开明之也未形之物不可辨必以名之已立者辨之
 是谓当名未然之辞不可断必以言之已验者断之
 是谓正言愚按 南轩
以两项各相因蔡说以当名辨
 物正言断辞作四项王作两项未知孰是姑以晦庵
 所未解而录之 …… (第 51b 页)
 (或者谓此因康节先天而不能无疑于易系所言之/八卦也凡皆门人之所录非出于晦庵之成书未知)
 (然/否)
乾为马(之/)兑为羊
  南轩
节斋说甚详明晦庵云此章广八卦之象其间 (第 60b 页)
 人传说皆不可信须是亲见某平昔见册子上并人
 说得满头满耳只是都不曾自见曰只是不曾见毕
 竟其理如何 张南轩
亦只是硬不信有时戏说一二
 如禹鼎铸魑魅魍魉之属便是有这物深山大泽是
 彼所居处人往占之岂不为崇问敬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