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转乘翠龙而东度经原野之荒凉属西成之云暮伐金
鼓以清道扬悲笳而启路极厚地而不追终苍天而永
慕苍梧晦远 慎徽
不泯纪事寂寞龟书可循哲王违世 (第 12b 页)
  十一种一刘慎徽书忘所在一无可书在百塔寺九
无书者名在宝庆寺一乾州大马村一张曲井一李
家洼一海亭王府一宜川王府一草堂寺一宏福寺
二 凡石幢多书尊胜陀罗尼经余既有此癖遇必
摩之而择其佳者录之凡所录十一纸所在详目录

中但其书法刘 慎徽
僧无可者佳馀虽无名姓然皆
与此匹敌者也关中石幢无数或埋或断或移作他
用深为可恨(石墨镌华)

  石 (第 26a 页)
  杨友卿 唐碑杨友卿书(金石略)

  王知新 修北岳庙残碑王知新行书

  刘慎徽 尊胜陀罗尼经石幢刘 慎徽
正书

  李玄穆 华严九会碑李玄穆行书

  张颂 赠荣州刺史碑张颂行书在三原县北墓上(格古要论) (第 38b 页)
曹授梅赜(一作颐)
奏上其书(元帝时)亡舜典一篇(自乃命以位以上二十八字世所不传乃取王肃注)
(尧典 慎徽
五典以下分为舜典一篇续之)晋末范宁为解时已不得焉至齐
建武四年姚方兴于大航头得而献之事亦随寝(释文若 (第 17a 页)
年八月十五日王继先上校定大
观證类本草三十二卷释音一卷诏秘省修润付胄监
镂板行之(大观经史證类本草唐 慎徽
撰) (第 24a 页)
以为考河命题五德之期立将起之象
凡三篇在中候 礼记外传唐虞之际五礼明备

虞五礼 三礼 五典

舜典 慎徽
五典(注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举八元使布之于四方朱氏曰父子有)
(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 (第 3a 页)
   甘从福     徐挺古

   裴述      虞充
   屈安      杨友卿
   王知新     刘 慎徽
   李玄穆     张颂
   左兴宗     夏侯玄
   李安车     陈荡
   史凌   …… (第 4b 页)
   刘慎徽

慎徽
唐尊胜陀罗尼经石幢刘 (第 25b 页)
慎徽
正书(赵崡石墨/)
(镌华/)
   李玄穆
李玄穆唐华严九会碑李玄穆行书(金石表/)
   张颂 (第 25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西山读书记卷十一
            宋 真德秀 撰
   父子
书舜典 慎徽
五典五典克从
书皋陶谟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
五礼有庸哉
 孔氏曰叙次敕正惇厚秩序也○张 (第 1a 页)
曰卿常揔/万几何得解录可除节而已)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晋/中)
(兴书泰和元年诏会稽王朕承洪绪乃闻善秀 慎徽
五/教仪刑具瞻其以昱为丞相录尚书事入朝不趋赞拜) (第 12a 页)
志皆不载世皆以为天觉伪撰云(晁志/)
舜典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始以孔传奏上而缺舜
典一篇乃取王肃尧典 慎徽
以下分为舜典以续之自
是欧阳大小夏侯家等学马融郑元王肃诸注废而古
文孔传独行列于学官永为世范齐建武中 (第 9a 页)
分而续之(自 慎徽
以下分之/)陆德明释文云今之舜典
乃王肃本也自是欧阳夏侯之学马郑王肃之注皆废
而古文独行于世矣(即孔 (第 4a 页)
王肃本 慎徽
以下之传续之(陆氏释文云梅赜上孔氏/传古文尚书亡舜典一篇)
(时以王肃注颇类孔氏故取王注从 (第 38a 页)
慎徽
五典以下为舜典以续孔传)齐明帝建武四年
有姚方兴者于大航头得本有曰若稽古帝舜以下二
十八字献之朝议咸 (第 38a 页)
  介鸡
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左氏传曰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
鸡郈氏为之金距杜预注曰𢷬芥子播其羽或曰以胶

沙播之为介鸡观国观史记鲁世家曰季氏与郈氏斗
鸡季氏介鸡羽郈氏金距司马迁改介为芥而杜预用
其说以训左传耳观国按介与芥不相通用介者介胄
之介也介其鸡者为甲以蔽鸡之臆则可以禦彼之金
距矣司马迁误改介为芥而杜预循其误既自以为疑
又增胶沙之说夫以胶浃沙而播其羽是自累也又恶
能胜彼鸡大率司马迁好异而恶与人同观史记用尚
书战国策国语世本左氏传之文多改其正文改绩用

为功用改厥田为其田改肆觐为遂见改宵中为夜中
改咨四岳为嗟四岳改协和为合和改方命为负命改
九载为九岁改格奸为至奸改 慎徽
为慎和改烈风为
暴风改克从为能从改浚川为决川改恤哉为静哉改
四海为四方改熙帝为美尧改不逊为不训改胄子 (第 22a 页)
三代圣人之
说取不根之言可乎
书序云伏生又以舜典合于尧典今观史记载釐降二
女于妫妠嫔于虞帝曰钦哉即接 慎徽
五典此乃伏生
本文盖二典尧舜事相连虞朝方成书故曰虞书则知
今舜典孔安国所分无疑舜典曰虞舜侧微尧闻之聪 (第 9a 页)
  吴生画护法神

诸佛于过去世振大法音作狮子吼其破聋抉聩如天
鼓雷音裂山发地于是天龙鬼神各司其方咸出护持
以左右大法又尝发大誓愿以救末法其考于经名在
诸神不可胜数也吴生作护法神止存一象以经考之
知其非护佛而持法者也特护经而来尔故不为众相
而特以护经为相者也当元徽间法献自西方来得诸
佛说法传之震方有神伽蓝毗尼罗护持佛牙与其经
说偕东至宋末而求反国即图其形留之后入庄严寺则

道子于画盖稽于经矣非如后世绘工塑师于僧坊下
冠冕相者岂止无所据邪
  李 慎徽
秋雨图
余尝逮闻范蜀公言仁宗皇帝御极四十二年总览机
衡垂意民𨼆弃旧除慝纳之大和当时号登极治观阖
(第 10a 页)
阴阳图回万微与神合契不谋自成然左右辅弼日
进苦语危切上衷拯弊救失尝若一日不胜举者此其
君臣忧劳天下飨于逸乐逮今功德涵养而不替也当

嘉祐二年仲秋苦雨圣念忧勤滨州守臣李 慎徽
为图
以进立禾生蛾垂禾出芒黍穟腐黑木实膀腔上掩图
叹曰阴阳失理以至是邪又语近臣曰此禾头生耳矣
何以拯 (第 10b 页)
之当时相传杜甫诗言禾头生耳恐一时所传
有误今按吴兴录则谓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
乘舟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圣学淹流稗说琐语无
不尽者此宜世有以记而史官不能传甚可惜也 慎徽
图今留秘阁崇宁三年黄符摹其本属余书其后因考 (第 10b 页)
   高惠文景本纪
述高祖神怪相术太烦而妄岂以起闾巷为天子必当
有异耶契稷仲衍皆上古事不可考阙之而已班彪遂
谓体貌多奇异语尤陋矣书曰 慎徽
五典五典克从纳
于百揆百揆时叙诗曰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
若舍其德而以异震愚俗则民之受患者众矣惜乎 (第 6b 页)
》:江左中兴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奏上孔传古文《尚书》,亡《舜典篇》,购不能得,乃取王肃注《尧典》从, 慎徽
五典以下分为《舜典篇》以续之,学徒遂盛。
南齐
明帝建武四年姚方兴表上孔氏传古文舜典
按《南齐书·明
开皇初购求遗典始得之,今按古文孔传《尚书》有曰,若稽古以下二十八字,伏生以《舜典》合于《尧典》,只以 慎徽
五典以上接。帝曰钦哉之下,而无此二十八字,梅赜既失孔传《舜典》,故亦不知有此二十八字。而 慎徽
五典以下则固具于伏生之书,故传者用王范之注以补之。至姚方兴乃得古文孔传舜典,于是始知有此二十八字,或
《舜典》、《益稷》、《盘庚》中下、《康王之诰》各自为篇,则为今之五十八篇矣。其《舜典》亡,阙取王肃本 慎徽
以下之传续之。
陆氏释文云梅赜上孔氏传《古文尚书》亡,《舜典》一篇时,以王肃注颇类孔氏,故取王注从 慎徽
五典以下为《舜典》,以续孔传。

齐明帝建武四年,有姚方兴者,于大航头得本。有曰若稽古帝舜以下二十八
冥中之书契也。自瑞官文而卑高陈,民师建而贱贵序,此乃人间之绳式也。是以《唐典》篆钦明之册,《虞书》铭 慎徽
之篇,《传》著夏氏之《箴》,《诗》录商家之《颂》,斯皆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也。逮于周姬,鉴乎二代,文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