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列子田氏相/齐盈则已降)
(云/云) 结百姓法四方(国语云齐桓公使鲍叔为宰辞曰/臣之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
(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
( (第 5a 页)
𡰥曰父命也遂逃
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增国语曰齐桓公自莒返
于齐使鲍叔牙为宰辞曰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
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
门使百姓皆加勇焉 (第 38a 页)
  霸略(十八则/)
齐桓公 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
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
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臣

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
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
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加勇焉弗 (第 1b 页)
  相(国相/)

燕政大治(韩诗外传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饶谓哀/公曰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哀公曰何谓也饶)
(曰君犹不见鸡乎虽有五德君犹曰瀹而食之者何以/其所从来者近也夫黄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
(鳖啄君捈梁无此五德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者远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哀公曰止吾将书子之言也饶曰臣闻)
(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有臣不用何/书其言遂去之燕燕使为相之三年燕政大治哀公喟)
(然太息为/之避寝)辞不若夷吾者五(国语桓公使鲍叔为宰辞/曰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
(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桓鼓立)
(于军门使百姓皆加 (第 10a 页)
 贱不能临贵以为上卿 贫不能使富赐租一年
 疏不能制亲以为仲父
鲍叔五不若(鲍叔自谓不/若夷吾者五)
 宽 惠柔民
弗若也 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 忠
 信可结百姓弗若也 礼义可法四方弗若也 执
 旗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加 (第 24a 页)
恩惠纡忧黎元睦
恩氏:《风俗通》陈大夫成仲不恩之后。前燕东庠祭酒恩茂。惠氏:周惠王之后。《战国策》魏有惠施,《列子》惠盎,后汉惠衢,唐惠静寿李怀光将, 宋惠柔民。
纡氏:后秦肥乡侯纡邈。忧氏:见《姓苑》。黎氏:
黎侯国之后。《世本》子姓,《吕氏春秋》武王封尧后于
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
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
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
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 惠柔民,
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