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竹枝游子泪沾衣
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南
过洞庭水更应消息稀 贾岛早行诗曰早起赴前
鸡尚未鸣主人灯下别羸马暗中行蹋石新霜滑穿
林宿鸟惊远山钟动后曙色渐分明 刘得仁早行诗
曰万类半已动此 (第 20b 页)
内侯邑封为安平侯宋汉书武帝纪进/贤受丨丨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 史王祖道传是)
(后庞恭孙张庄赵遹 程邻
皆以拓地受丨丨大抵皆规/模祖道祖道起冗散骤取美官而朝廷受其敝云 元)
(史鄂兰乌鲁斯传十月从击呼喇 (第 41b 页)
  十卷实秘阁前帖翻本内羲献帖略有增入庆历间慧
照师钱希白摹镌自五年乙酉至八年戊子讫事尝观
杂文中载东坡自儋耳移合浦见桂帅 程钦之
潭帖册
各题其后第二卷云唐太宗作诗至多亦有徐庾风气 (第 32a 页)
  庆历长沙帖 法帖谱系云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
化官帖命慧照大师希白模刻于石置之郡斋增入
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等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
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岁月第一卷题云庆历五
年季夏慧照大师希白模勒第二卷庆历八年仲冬

月慧照大师希白模勒第三卷则五年六月第四卷
八年仲冬月第五卷戊子岁孟冬第六卷五年季夏
第七卷五年仲秋月第八卷五年季夏月模勒上石
第九卷八年仲冬月第十卷五年仲秋月每卷各有
庆历及慧照大师希白重模字不复赘录 洪迈容
斋随笔云潭州石刻法帖十卷盖希白所镌最为善
程钦之
待诏以元符三年帅桂林东坡自儋耳移
合浦得观其藏帖每帖各题其末第二卷云唐太宗 (第 15a 页)
  甲申后余见潭帖最多有初刻本有私第本有碑匠
家本有新刻本有三山木本皆潭也而以刘丞相命
僧希白所刻者为最今所藏第三第四二卷乃希白
所摹刻者故独存之字法清劲不俗不媚绛帖之下
屈指惟此帖耳昔苏子瞻桂帅 程钦之
家见潭帖谓
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帖比淳化待诏所 (第 7a 页)
    庆历长沙帖
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慧照大师希白摹
刻于石寘之郡斋增入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等诸
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岁月第
一卷题云庆历五年季夏慧照大师希白摹勒第二卷
庆历八年重冬月慧照大师希白摹勒第三卷则五年

六月第四卷八年重冬月第五卷戊子岁孟冬第六卷
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重秋月第八卷五年季夏月摹
勒上石第九卷八年重冬月第十卷五年重秋月每卷
各有庆历及慧照大师希白重摹字不复赘录(法帖谱/)
(系/)
长沙帖十卷实秘阁前帖翻本内羲献帖略有增入庆
历间慧照师钱希白摹镌自五年乙酉至八年戊子讫
事尝观杂文中载东坡目儋耳移合浦见桂帅 程钦之

潭帖册各题其后第八卷云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
故长沙法帖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
本误矣此逸少 (第 58a 页)
  露布
用兵获胜则上其功状于朝谓之露布今博学宏词科
以为一题虽自魏晋以来有之然竟不知所出唯刘协
文心雕龙云露布者盖露板不封布诸观听也唐庄宗
为晋王时擒灭刘守光命掌书记王缄草露布缄不知
故事书之于布遣人曳之为议者所笑然亦有所从来

魏高祖南伐长史韩显宗与齐戍将力战斩其裨将高
祖曰卿何为不作露布对曰顷闻将军王肃获贼二三
人驴马数匹皆为露布私每哂之近虽得摧丑虏擒斩
不多脱复高曳长缣虚张功捷尤而效之其罪弥甚臣
所以敛毫卷帛解上而已以是而言则用绢高悬久矣
  东坡题潭帖
潭州石刻法帖十卷盖钱希白所鑴最为善本吾乡
钦之
待诏以元符三年帅桂林东坡自儋耳移合浦得 (第 2b 页)
 相命僧希白所摹刻者为最今所藏第三第四二卷
 乃希白所摹刻者故独存之字法清劲不俗不媚绛
 帖之下屈指惟此帖耳昔苏子瞻于桂帅 程钦之

 见潭帖谓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帖比淳化
 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本误矣子瞻善书
 者乃 (第 7a 页)
曰僧伽有神吾不敢强遂止
徽宗时边事大兴 程邻
于西广置隆兑二州又置大观
州湖北又置靖州建官分职与内地等费不可胜计靖
州初无赋入岁于湖广拨钱七八万以 (第 7a 页)
,更为怀远军,后为平江州;更吉州为从州、王江为允州;并隶黔州。政和二年,复废。边吏黄忱、李坦诳其帅臣 程邻,
乞存平州,设知州一人、兵职官二人、曹官一人,县令簿二人,提举溪峒公事;本州管界都同巡检二人,五砦堡监
其酋蒙光有者复啸聚为寇,经略司遣将官黄忱等击却之。大观二年,遂以三州一镇户口六万一千来上。诏以知融州 程邻
往黔南路抚谕,官吏推恩有差。
大观元年,经略使王祖道请并南丹州地。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按《蛮夷
《庆历长沙帖》
长沙帖十卷,实秘阁前帖翻本,内羲献帖略有增入。庆历间慧照师钱希白摹镌,自五年乙酉至八年戊子,讫事尝观杂文中载,东坡自儋耳,移合浦见桂帅 程钦之
潭帖册,各题其后。第八卷云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法帖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本误矣
可考,官称乃唐人,则章丞相可谓明鉴也。
《容斋四笔》:《潭州石刻法帖》十卷,钱希白所镌最为善本。吾乡 程钦之
待诏以元符,三年帅桂林,东坡自儋耳。移合浦得观其藏帖,每帖各题其末,第二卷云唐太宗作诗至多,亦有徐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