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增详稳(辽史百官志北院丨丨司掌北院部族军马之政令南院/丨丨司掌南院部族军马之政令四帐都丨丨司掌四帐)
 (军马之事金史百官志 熙宗
定官制惟填/抚边民之官曰托多详衮此踵辽官名也)敞稳(辽史百官志大横/怅常衮司掌太祖)
 (皇帝后九帐 (第 21b 页)
大王及诸臣民不见佛久咸皆/丨丨云集此国以待世尊梁元帝谢敕送瑞像启有感有见丨丨)
(赴/几)景仰(金史 熙宗
纪上亲自祭孔子庙北面再拜退谓侍臣曰朕/幼年游佚不知志学岁月逾迈深以为悔孔子虽无位其)
(道可尊使万世 (第 52a 页)
(者惛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重外者拱其/内注拱本作拙惟忘内外遗轻重则无巧拙矣)五里内(金史 熙/宗
纪诏)
(薰风殿二十里内及巡幸/所过丨丨丨并复一岁)胸胁内(管子禁藏于丨丨之丨而祸避/于万里之外能以 (第 23a 页)
 韵藻就养(礼事亲无犯无隐左右丨丨无方唐书李光弼传光弼/疾笃将吏问后事荅曰吾淹军中不得丨丨为不孝子)
 (尚何言哉金史富察通传 熙宗
选护卫见通名以笔识之通以父/老恳乞丨丨众讶之曰得充侍卫终身荣贵今乃辞过人远矣朝)
 (廷义而从之孙楚 (第 57b 页)
 韵藻茶烟飏(杜牧诗今日须丝禅榻/畔丨丨轻丨落花风)征帆飏(苏轼诗鸟/外丨丨丨)

 增飘飏(金史 熙宗
纪有龙斗于利州榆林河水上大/风坏民居官舍瓦木人畜皆丨丨十数里)飏飏(元稹诗/凌风丨)
 (丨花透影胧 (第 52a 页)
谚云偏怜之子不保业难得之妇不主家我非不欲
立汝汝自不能矣重熙末更谥章肃皇帝 金史曰国
初制度未立太宗 熙宗
皆自安班贝勒即帝位安班
贝勒者汉语云最尊官也 (第 24b 页)
熙宗
立济安为皇太子始
正名位定制度焉(济安后谥/英悼太子) 经济𩔖编曰金世宗谓
太子曰朕为汝措天下当无 (第 24b 页)
士也 宗室传曰 熙宗
猎于海岛三日之内亲射五虎
获之勖献东狩射虎赋上悦赐以佩刀玉带良马 元
史传曰陈孚至元中以布衣上大一统 (第 42a 页)
人曰我故得重呼奴父也) 宣力国家
洞精典籍(金史阿林传阿林颖悟辨敏通女贞契丹大/小字及汉字幼时尝入宫 熙宗
见而奇之曰)
(是儿他日必能宣力国家下诚斋杂记郑元师马融三/载无闻融遣还元过树阴 假寐梦一人以刀开 (第 6b 页)
 又曰徽宗时宦官渐盛丰稷为御史中丞怀唐仇士
良传读于帝前读数行帝曰己谕稷若为不闻者读毕
乃止 金史曰世宗尝问思敬曰朕欲脩 熙宗
实录卿
尝为侍从必能记其事迹对 (第 11a 页)
熙宗
内外皆得人风雨 (第 11a 页)
 增畏天威 重民劳(宋史云玉清昭应宫灾章献太/后泣对大臣曰先帝竭力成此)
(宫一夕延燎几尽惟一二小殿存耳给事中范雍抗言/曰不若悉燔之也先朝以此竭天下之力遽为灰烬非)
(出人意如因其所存葺之则民不堪命非所以畏天戒/也 从信录注曰奉天华盖谨身三殿自永乐辛丑灾)
(历洪熙宣德垂二纪方修建仁宣二祖/恭俭之德敬天戒重民劳之意至矣) 牵上衣 引
帝裾(晋书曰悯怀太子少便聪慧武帝甚爱之六七岁/时宫中尝夜失火武帝登栖望之太子牵上衣裾)
(使入闇中上问其故太子对曰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亲近火光令照见人主 金史曰 熙宗
与近侍饮酒)
(会夜稽古殿火上欲往视都/检点希卜苏引帝裾止之) 勘火踪 图火势(蓼花/洲閒) (第 41b 页)
马亦有小车富贵者加之华饰禁制疏阔贵
于适用惟帝后加隆焉 又曰金初得辽之仪物既而
克宋于是乎有车辂之制 熙宗
幸燕始用法驾迨至世
宗大定十一年将有事于南郊命太常寺检宋南郊礼
卤簿当用玉辂金辂等项制作乃定班班乎古 (第 10b 页)
黄鹦鹉(宋史王著傅亳州献紫芝郓/城获白兔陇州贡丨丨丨著)
(献颂因以规諌/太宗下诏褒之)进獬豸(金史 熙宗
纪太原/路丨丨丨并瑞麦)蚕成锦段(金/史)
(章宗纪平晋县民利通家丨自丨丨丨长/七尺一寸五分阔四尺九 (第 20a 页)
主泽民成大功烈何屑屑为也吾与若居林下以丨丨/丨丨觞咏自乐虽不官无歉焉官努然之时称二逸)
给傔人(金史 熙宗
纪诏文武官五品以上致/仕给俸禄之半职三品者仍丨丨丨)亭号静隐
(金史张行信傅起为尚书左丞寻复致仕家居 (第 14a 页)
  臣按陆贽有言爵位惟功勋功德所宜处之苟非
  四者虽公卿之世华夏之胄犹不可轻亵况优伶
  乎庄宗之不以令终国祚不永有以夫 宋贞宗
时庞籍言纲纪者其要在赏罚恩赏贵乎审当 (第 17a 页)
 崇饰矫枉议其后也
宋神宗时久旱岁饥东北流民每风沙霾曀扶携塞道

羸疾愁苦身无完衣并城民卖麻籸麦麸合米为糜或
茹木实草根至身被锁械而负瓦揭木卖以偿官累累
不绝郑侠监安上门乃绘所见为图奏疏曰谨按安上
门逐日所见绘成一图百不及一但经圣眼亦可流涕
况于千万里之外哉观臣之图行臣之言十日不雨乞
斩臣以正欺君之罪疏奏帝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
入内是夕寝不能寐翼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三司察
市易司农发常平仓三卫具熙河所用兵诸路上民物

流散之故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
八事民闻之欢呼相贺是日果大雨远近沾洽辅臣入
贺帝示以侠所进图状且责之皆再拜安石上章求去
 臣良胜曰观 贞宗
纳李迪之言而罢符瑞则蝗尽死
 神宗得郑侠之言而罢新法则雨沾足天人感应之
 理捷于影响而安石犹以天变不 (第 30a 页)
皇朝事实奏刘宋等为 (贞宗
实录赵安仁重修玉牒属/籍请依唐室故事修玉牒官奏)
(刘筠夏竦宋绶等为之初梁周翰始创其制而未备/安仁重 (第 14a 页)
是刘仍已替滋矣是岁果第一)
大中祥符元年状元姚煜(是年始赐袍笏)五年状元徐奭八年
状元蔡齐(东斋遗事 宋贞宗
策士梦殿下菜甚盛与殿基齐拆卷第一人乃蔡齐也)天禧三
年状元王整天圣二年状元宋郊五年状元王尧臣八 (第 53a 页)
烈、良弼、张景仁、曹望之、刘仲渊等同修。 《睿宗实录》,尚书左丞相纥石烈、良弼等修,大定十一年进。  《熙宗
实录》,郑子聃撰。 《世宗实录》,承安三年,尚书右丞完颜匡进。 《章宗实录》,兴定四年,尚书右丞高汝 ……贞观政要》,徒单镒译。 《贞观政要申鉴》,赵秉文。 《金四朝圣训》,承安五年,右补阙杨廷秀等类编。  《熙宗
尊号册文》,完颜勖撰。 《大定遗训》,正大四年,同知集贤院史公奕进。 《初政录》十五篇,范拱撰。 《
《金史》《文艺传序》
金初未有文字。世祖以来,渐立条教。太祖既兴,得辽旧人用之,使介往复,其言巳文。太宗继统,乃行选举之法,及伐宋,取汴经籍图书,宋士多归之。 熙宗
款谒先圣,北面如弟子礼。世宗、章宗之世,儒风丕变,庠序日盛,士繇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当时儒者虽无专门
《四朝圣训》 卷。
金章宗承安五年,右补阙杨廷秀请类编《太祖太宗世宗三朝圣训》,以时观览,因诏增 熙宗
为四朝。

《龟镜》, 《君臣政要》 卷。
金哀宗正大元年,诏赵秉文杨云翼纂。

《大定遗训》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