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易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之旧物复官易地遣使宣恩)籍图(曾巩分/宁县云)
(峰院记云峰院在县极西无丨丨不知自何/时立景德三年邑 僧道常
治其院而侈之)吴图(黄庭坚诗枯/棋覆丨丨)
(陆游诗麟笔残功成水/品丨丨馀思入棋枰)坼图(陆游岁 (第 54a 页)
 (陆游南唐书丨丨传乔字子乔幼敏悟文辞清丽事亲/以孝闻徐铉诗珍重芸香丨子丨亦解贻书远相问)蓝乔(苏轼/诗丨)

 (丨近得 道常
苦世褊迫注丨丨/字子升循州龙川人得道仙去)
 欲成乔(李绅诗常带九天新雨/露近来葱翠丨丨丨)张公乔( (第 57b 页)
啸是丨丨皮日休诗望)
(朝齐戒是丨丨静启金根第几章指月录清献/公赵抃偈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丨丨) 道常(汉书东方朔/传君子丨其)
(丨小人/计其功)
异常(后汉书阴后纪详案旧典时上尊号丨丨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唐书韦陟传陟与弟斌俱秀敏)
(丨丨玉 (第 3a 页)
丨束壁挂胡床刘得仁游/郑泉诗澄时丨丨丨分处历千林苏轼送朱朝奉入蜀)
(诗送君丨丨丨清江饮君马黄庭坚诗 道常
丨丨丨学要反三隅/杨万里钓雪舟诗归自严州丨丨丨扁舟载得钓台归传灯录五)
(祖求法嗣令寺僧各述偈上座神 (第 13a 页)
公别录凡人语及其不平则气必动色必变辞必厉/唯宰相韩魏公不然说到小人忘恩负义欲倾已处辞)
(气和平如 道常
事) 不愧科名 大耐官职(宋进士由乡举至/廷试皆第一者才)
(三人王曾宋庠为名宰相冯京为名执政不愧科 (第 31a 页)
尧冬至日在虚昏中昴今日在斗昏中壁盖天度常平
运而舒日 道常
内转而缩天渐差而西岁渐差而东此
即岁差之由唐一行谓日与黄道俱差者是也(见日度议)
时昏旦星中于午月 (第 14b 页)
之验暨于周末此器乃亡汉洛下闳作浑仪其
后贾逵张衡等亦各有之而推验七曜并循赤道按冬
至极南夏至极北而赤 道常
定于中无南北之异盖浑
仪无黄道久矣太宗异其说乃诏为之至七年仪成表
里三重下据准基状如十字末植鳌足以张 (第 23b 页)
商傅岩

说命说筑傅岩之野注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
经有涧水坏 道常
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
胥靡筑之以供食 吕温有铭

周九州山川 九薮 夏九薮 禹九泽

礼夏官 (第 14b 页)
威人之奉尔盖为朝廷或不矜伐掌守礼度不
自专辄常禀法制则外人见仍加钦重复命入对勿希
旨勿附辨但存公平之 道常
持正直节俭忠直不为奢
侈之事切思矫伪勿思迟迟尔有勤劳国家必以官报
尔不求自至也承翰请刻石本省从之 庆 (第 33b 页)
之工诵之三公进而读之宰夫减其膳是天子不得为
非也明堂之位曰道者导天子以 道常
立于前是周公
也充者充天子之志常立于左是太公也弼者拂天子
之过常立于右是召公也承者承天子之遗忘常立于 (第 4a 页)
韩魏公别录凡人语及其不平则气必动色必变辞必
厉唯宰相韩魏公不然说到小人忘恩负义欲倾已处
辞气和平如 道常


风流宰相

王俭曰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盖自况也

清白宰相

宋庆历中杜衍为相苞苴货殖不敢到门 (第 13a 页)
   北岳恒山
经十有一月朔巡狩至于北岳(书/)太行恒山至于碣石
(禹/贡)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周/礼)
子其山北临代南俯赵东接河海之间早生而晚杀五
谷之所蕃熟四种五穫焉(管/子)恒山之蛇名曰率然一身
而两头击其一头则一头至击其中则两头皆至(孙/子)
史赵简子谓诸子曰吾藏宝符于恒山中往者立为后

诸子竞往无所得无恤曰常山临代代可取也简子曰
是知符矣(史/)
传记恒山为北岳(尔/雅)北方为恒恒者常也阴终阳始其 道常
久故曰恒山(白虎/通)常山高三千九百丈上方三千
(山海/经)慕容隽恒山上得璧七十二(前燕/录)昌容 (第 26b 页)
   定力
传记晋惠远居庐阜三十馀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
送客以虎溪为界(高僧传庐山记云昔远师/过此虎辄号呜遂为名焉)身影不落
俗家(释氏/会要)稳披云衲坐藤床(杜荀/鹤)
集隆安六年桓温遣书于惠远令致敬王者惠远荅书

论不可致之意又言袈裟非朝廷之服钵盂非廊庙之
器军国非沙门之像遂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惠远/集)
三浊四染不能渝其质(崔融律/师碑)双舄不践居士之门六
根不染欲界之尘(独孤及作/律师铭)八风吹不动(寒山/子诗)
   自负
史释道安曰弥天释道安(晋/书)
传记晋沙门释道安自号弥天模楷(三宝/记)晋慧远既入 道常
以大法为已任(庐山远/法师传) (第 17a 页)
 抵老兄平日似于果断未足虽是过于厚伤于慈为

 君子之过然在他人观我则观过可以知仁在我自
 检点则终是偏处仁义之 道常
相须若于义不足则
 所谓仁者亦失其正矣去年闻从学者甚众某殊谓
 未然若是为举业而来先怀利心岂有就利上 (第 24b 页)
 万物洪纤高下各以其类各正性命也天所赋为命
 物所受为性保合太和乃利贞保谓常存合谓常和
 保合太和是以利且贞也天地之 道常
久而不已者
 保合太和也天为万物之祖王为万邦之宗乾道首
 出庶物而万汇亨君道尊临天位而四海从王者体 (第 3a 页)
 矣然天地由开辟而混沌者固以其渐由混沌而开
 辟者亦以其渐方开辟之初又必有聪明神圣者继
 天为主而人极以复立伏羲盖当一开辟之初也
鲁斋许氏曰天 道常
于不足处行将去亦屈伸消长乘
 除对待之理天之道损有馀补不足人则不能合天
 道也○天有寒暑昼夜物有生荣 …… (第 23b 页)
 过处便是日之退处日月会为辰○天道与日月五
 星皆是左旋天道日一周天而常过一度日亦日一
 周天起度端终度端故比天 道常
不及一度月行不 (第 24a 页)
 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
 不知其恶也杨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
 安往而不爱故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 道常
 
胜之道曰柔不常胜之道曰彊又曰百年寿之大齐 (第 37a 页)
 怪所以不兴者只为善恶分明自然不求之神至于
 乱世反是
周礼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
王建保邦国
 注疏曰天气常伸谓之神地 道常
默以示人谓之祗
 周礼以祗作示字盖天垂象所以曰天神地成形所 (第 7a 页)
 邢炳正义曰孝者事亲之名经者常行之典按礼记
 祭统云孝者畜也畜养也释名云孝好也周书谥法
 至顺曰孝总而言之 道常
在心尽其色养中心悦好
 承顺无怠之义也尔雅曰善父母为孝皇侃曰经者
 常也法也此经为教任重道远虽复时移 (第 3a 页)
  耿南仲曰乾道所以变化者阴阳而已各正性命者

 阴阳之定分保合太和者阴阳之冲气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程颐传曰天地之 道常
久而不已者保合太和也天
 为万物之祖王为万邦之宗乾道首出庶物而万汇
 亨君道尊临天位而四海从王者体天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