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雜家類
儒家類
類書類
谷之感不啻如右军禊帖云云矣
康熙戊午春
诏三品已上大臣荐博学鸿词以备顾问著作之选户
部侍郎 环溪魏公(象/枢)
过予邸舍问今人才谁可举者予
答曰公荐人与诸公稍不同诸公荐人文词足矣公荐
人即非文行兼者不可某交游颇众 (第 3a 页)
谷之感不啻如右军禊帖云云矣
康熙戊午春
诏三品已上大臣荐博学鸿词以备顾问著作之选户
部侍郎环溪魏公 (象/枢)
过予邸舍问今人才谁可举者予
答曰公荐人与诸公稍不同诸公荐人文词足矣公荐
人即非文行兼者不可某交游颇众 …… (第 3a 页)
止改四字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便有伧气论者
乃谓青出于蓝瞽人道黑白聋者辨宫徵可笑也
陈说岩总宪说蔚州 魏敏果公(象/枢)
初无子或教以空心 (第 23a 页)
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便有伧气论者
乃谓青出于蓝瞽人道黑白聋者辨宫徵可笑也
陈说岩总宪说蔚州魏敏果公 (象/枢)
初无子或教以空心 (第 23a 页)
是效不复知有父母又无足论矣云云龙其
字稼书平湖人庚戌进士初官嘉定知县有廉名巡抚
慕天颜恶之疏劾降级故 尚书魏敏果象枢
力言于朝 (第 11b 页)
    严公正矩(崇祯癸未进/士孝感人)

    田公逢吉(顺治乙未进士同年/高平人终浙江巡抚)
     魏公象枢(顺治丙戌进士蔚州人/终刑部尚书谥敏果)
    于公可托(顺治乙未进士/同年文登人)
户部福建司员外郎程可则(顺治壬辰会元南海/人终桂林府 …… (第 6a 页)
    顾公藻(康熙丙辰进士崇明人由翰/林院侍讲改终工部右侍郎)
督捕衙门例以每年四月汇题一年八旗逃获之数别
有绿头牌奏知逃官逃兵若干员名止纪总数以备
问人名地名不能悉也而捧牌启奏系满洲堂官专责
乾清门启奏
上问侍卫马三捷逃往何处席珠不能对士祯又不解

国语遂蒙
上谕下吏部都察院察议堂司官左都御史于公成龙
言绿头牌启奏汉官例不与闻与公无涉席珠公亦云
然予曰不然满汉堂官平日共事一堂又同启奏小有
利害辄分彼此既非大臣之体又非协恭之谊某不忍
为也于公与副都御史徐公潮深叹服谬许有古大臣
风且云
本朝此事惟一见于 魏敏果公(象/枢)
今乃再见公耳于公 (第 8a 页)
    顾公藻(康熙丙辰进士崇明人由翰/林院侍讲改终工部右侍郎)
督捕衙门例以每年四月汇题一年八旗逃获之数别
有绿头牌奏知逃官逃兵若干员名止纪总数以备
问人名地名不能悉也而捧牌启奏系满洲堂官专责
乾清门启奏
上问侍卫马三捷逃往何处席珠不能对士祯又不解

国语遂蒙
上谕下吏部都察院察议堂司官左都御史于公成龙
言绿头牌启奏汉官例不与闻与公无涉席珠公亦云
然予曰不然满汉堂官平日共事一堂又同启奏小有
利害辄分彼此既非大臣之体又非协恭之谊某不忍
为也于公与副都御史徐公潮深叹服谬许有古大臣
风且云
本朝此事惟一见于魏敏果公 (象/枢)
今乃再见公耳于公 (第 8a 页)
城以渐李文勤霨魏柏乡裔介冯文
毅溥尚书八人沙宗伯澄高司寇景傅司空维鳞冀司
空如锡朱司空之弼艾司寇元徵 魏敏果象枢
刘端敏
楗督抚尚书三人袁清献懋功朱河督之锡林漕督起 (第 11a 页)
子孙故王建云人怪考诗
严予生平手定朋友之诗多矣率从直谅谅之者固多
抑岂必无怪其严者昔为郎中时尝为户侍 魏敏果公
(象/枢)
阅其集魏以手札报谢云于论文谈艺之中见吾心 (第 14b 页)
云人怪考诗
严予生平手定朋友之诗多矣率从直谅谅之者固多
抑岂必无怪其严者昔为郎中时尝为户侍魏敏果公 (象/枢)
阅其集魏以手札报谢云于论文谈艺之中见吾心 (第 14b 页)
 能昼夜不忘念念不舍者吾未之见也

有行取官许三礼者放言高论开口便说人莫要错了
 路头一大圣一大贤一大儒 环极魏先生
者冲虚君
 子也闻其言为所悚动乃谓某曰余不能测其学问
 高深君当一见之及见顷三礼言其宗旨云云某问
  …… (第 35b 页)
 大圣路头任其错走岂颜子天姿仅可以贤抑孔子

 秘而不宣耶三礼无以应翌日为 环极
述之 (第 36a 页)
环极

 为称叹久之某入朝班犹闻三礼向人称说云云可
 见其糊涂一世
人之语不近情理都是言妖今见得佛老果不 (第 36a 页)
 我所行一毫不差凡事只见得自己不差便会错误
 武侯周咨博访只要人箴其过所以人称其闻过必
 改而无吝色同朝某便推服 魏环极先生
人有所辨
 驳他却闭目细听于是处便点头有疑处即张目问
 几句仍复闭目及人尽其词乃叹曰是事都要与人
  (第 13a 页)
 直而为之调停排解其拖累寝搁者寡矣于土田并

 知其疆界以及其买卖所自虽刁诬无所施从与民
 亲切处料理故得其情而事省
某初入馆时同人联一小会一日 魏环极先生
至面有
 喜色问之曰道长宁尔讲参董汉策差快人意某曰
 以仆观之不为好事先生诘其故某曰汉唐屡下求
 贤 (第 10b 页)
  宫衔
康熙元年已后大臣无加宫衔者惟阁臣高阳宝坻临
朐三公以
世祖皇帝实录成晋宫衔其后宛平汉阳长洲三公以

太祖实录圣训告成亦晋宫衔甲子四月刑侍南宫宋
(文/运)以老病乞休
上嘉其廉慎特加太子少保致仕丁卯四月巡抚直隶
佥都御史于公(成/龙)亦加太子少保皆异数也
  谒陵诗
康熙辛酉二月
上谒
孝陵诸公卿三品已上皆从多赋诗纪事刑书蔚州

公环溪(象/枢)
一诗极令人感动诗曰蓟门西望望皇畿共

銮舆展谒归礼罢祾门云自阖梦回
寝殿泪频挥老臣将去填沟壑何日重 (第 23b 页)
  谒陵诗
康熙辛酉二月
上谒
孝陵诸公卿三品已上皆从多赋诗纪事刑书蔚州魏

公环溪 (象/枢)
一诗极令人感动诗曰蓟门西望望皇畿共

銮舆展谒归礼罢祾门云自阖梦回
寝殿泪频挥老臣将去填沟壑何日重 (第 24a 页)
郡江山之胜自题一联云居
临巴水真成字家对龙门好著书予昔过重庆闻之门
人林举人云
  魏尚书格言
蔚州 魏环溪尚书(象/枢)
顺治中以光禄丞养亲家居服阕 (第 17a 页)
自题一联云居
临巴水真成字家对龙门好著书予昔过重庆闻之门
人林举人云
  魏尚书格言
蔚州魏环溪尚书 (象/枢)
顺治中以光禄丞养亲家居服阕 (第 17a 页)
以临胊冯相国易赍(溥/)荐起为御史不五载至尚书所
著有 庸斋
閒话与薛文清读书录同旨偶录数则于此
 有不可知之天道无不可知之人事 好名是学者
病是不学者药 居大臣 …… (第 17b 页)
 成德每在困穷败身多因得志 为仙为佛论死后
地位为圣为贤论生前地位此虚实有无之别 世间
第一种可敬人忠臣孝子世间第一种可怜人寡妇孤
儿 恭谨忍让是居乡之良法清正俭约是居官之良

法 吴芾云与其得罪于百姓不如得罪于上官李衡
云与其进而负于君不如退而合于道二君皆宋人也
合之可作出处铭 父母有过子犹几谏谕亲于道心
无欺慢兄弟有过岂容背讪面吐衷肠谁能离间匿怨
而友良朋所患一人作伪一家习惯骨肉手足诪张为
幻人而异情犬豕之豢
  家门喻 魏环溪尚书
圣人家门喻略载于左 圣人门(观者自/下而上) (第 18b 页)
  王东皋
王东皋(伯/勉)河南汤阴人丙戌进士久于铨曹一介不取

恒居官廨虽胥吏亦服其清正同年范印心以平阳监
司入觐念其贫怀金将遗之约同年馆卿钱綎同往语
久之卒不敢言而退寒冬惟一羊裘数年不易也御史
李某过汤阴见其居室庳陋叹其清节特疏荐之时王
已自选郎改御史内升京卿归里
上有意以都御史召竟未及用而卒海内惜之满洲总
宪某尝叹盐法之弊合肥龚端毅公曰古云有治人无
治法但以两淮付王伯勉两浙付 魏象枢
各加佥都御 (第 14a 页)
  王东皋
汤阴王东皋(伯/勉)官文选郎中清介有执持为本朝吏部
第一尝语同官尹澜柱(源/进)曰宋岳忠武王吾汤阴人也

王之言曰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吾生平服膺斯言
惟求无愧耳又曰作吏部无他才能只须守定不愆不
忘率由旧章八字
  宋开之
王在吏部同时以清直称者南宫宋开之(文/运)亦以文选
郎内升归卧不出 魏环溪(象/枢)
疏荐之起鸿胪寺少卿庚
申四月光禄寺少卿缺人应宋序转适光禄正卿亦缺
特旨以宋为正卿后至刑部侍郎卒谥端悫 (第 20b 页)
  王东皋
汤阴王东皋(伯/勉)官文选郎中清介有执持为本朝吏部
第一尝语同官尹澜柱(源/进)曰宋岳忠武王吾汤阴人也

王之言曰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吾生平服膺斯言
惟求无愧耳又曰作吏部无他才能只须守定不愆不
忘率由旧章八字
  宋开之
王在吏部同时以清直称者南宫宋开之(文/运)亦以文选
郎内升归卧不出魏环溪 (象/枢)
疏荐之起鸿胪寺少卿庚
申四月光禄寺少卿缺人应宋序转适光禄正卿亦缺
特旨以宋为正卿后至刑部侍郎卒谥端悫 (第 20b 页)
  杜公厚德
宝坻杜文端公(立/德)德器厚重人不见其喜愠之色京师
有无赖子偶与驺卒鬨乘醉随公舆后辱詈公若不闻无
赖子随至邸第詈不止久之公遣问曰詈可已乎无赖

子归酒既醒或告以昨辱宰相仓皇诣第谢罪公慰遣
之仍与二金令改行生理无赖子惑泣而去岁时必至
公门叩拜卒为善人予乡文定孙公(廷/铨)司寇高公(珩/)
乡亦然皆可为士大夫法
  成给事
初益都冯公荐起 魏光禄(象/枢)
于田间并及成主事性于
是魏授御史成授给事中成即魏己丑门生也曾以中
书舍人假御史巡按福建有清声在京师却 (第 9a 页)
  杜公厚德
宝坻杜文端公(立/德)德器厚重人不见其喜愠之色京师
有无赖子偶与驺卒鬨乘醉随公舆后辱詈公若不闻无
赖子随至邸第詈不止久之公遣问曰詈可已乎无赖

子归酒既醒或告以昨辱宰相仓皇诣第谢罪公慰遣
之仍与二金令改行生理无赖子惑泣而去岁时必至
公门叩拜卒为善人予乡文定孙公(廷/铨)司寇高公(珩/)
乡亦然皆可为士大夫法
  成给事
初益都冯公荐起魏光禄 (象/枢)
于田间并及成主事性于
是魏授御史成授给事中成即魏己丑门生也曾以中
书舍人假御史巡按福建有清声在京师却 …… (第 9a 页)
满家众流汇川渎耿公实廉吏斋厨甘把菊
张公赴徵车万里向巴蜀正谓是也沐字仲诚顺治戊
戌进士曾知内黄县后以 魏尚书环溪(象/枢)
荐起知四川
资县谢病归
  烈女
闽县旌表孝子王鉴女慧贞年十六许字儒士杨俨夫
死谋以身殉家人防之因请 (第 17b 页)
川渎耿公实廉吏斋厨甘把菊
张公赴徵车万里向巴蜀正谓是也沐字仲诚顺治戊
戌进士曾知内黄县后以魏尚书环溪 (象/枢)
荐起知四川
资县谢病归
  烈女
闽县旌表孝子王鉴女慧贞年十六许字儒士杨俨夫
死谋以身殉家人防之因请 (第 17b 页)
龄为
礼部右侍郎同胞兄弟也其胞弟鸿绪时为工部尚书
兄弟三人同时八座
特谕蔚州壬戌进士魏学诚改官翰林故 刑部尚书象
子也以其父居官清正故有是

学士初无大称唐中宗欲以宠大臣始有大学士之名
五代有文明殿大学士为宰相兼 (第 15a 页)
气格者最为高调至于鸡声
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乃近俗谛世人顾亟赏之而罕知
前作之妙岂知诗者哉
故大司寇蔚州 魏敏果公(象/枢)
在京师与余投契甚深所 (第 21b 页)
为高调至于鸡声
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乃近俗谛世人顾亟赏之而罕知
前作之妙岂知诗者哉
故大司寇蔚州魏敏果公 (象/枢)
在京师与余投契甚深所 (第 21b 页)
北也余夙昔于前辈
诗文就质凡佳恶必直言无隐故翰林侍读施愚山先
生常曰吾交游满天下直谅多闻惟王先生耳故 刑部
尚书魏环溪先生
每有所作必属余指其瑕即欣然改
定尝有谢劄云于论文较艺之中见吾心不欺之学又 (第 12b 页)
一节文见得注中所谓自欺不是掩
饰只是气粗不能自知
看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二句文觉得此章即是一贯
道理 魏庸斋
疑好仁恶不仁隐居求志行义达道见过内自 …… (第 5a 页)
张篑山集内有与 魏庸斋
论寻孔颜乐处 (第 7a 页)
庸斋
云舍功
问效如舍舟渡水舍梯登屋终日寻不能得否则讲说
高妙动涉禅机茫无把捉不若溯流穷源从切实下手
处寻 …… (第 7a 页)
最好皆本集注朱子之意 庸斋
又云从何寻曰下学上
达克己复礼篑山又自述其山房旧有扁命云寻孔颜
乐处联云问孔子何以乐曰𤼵愤忘食问颜 (第 7b 页)
陶庵本从濂
洛入门后喜静坐又喜阅坛经诸书因不无夹杂又言
此事是非诚难辨在江宁得学蔀通辨乃始知之又言 魏环极
言孙北海诸书以考正晚年定论为第一又言 (第 3a 页)
上谕,九卿科道官内升外转原以示劝惩也。今见才
优者,犹知惮于外转。其或才力不及不称言职之人,安于外转道员者甚多。是但以示劝非所以示惩也,故令九卿詹事科道会议务期得当 魏象枢
等奏称,恐天下不肖之辈,不识朝廷慎
重道员之意,疑为厌薄言路之端等语。迩年以来,姚文然李之芳施维翰等 ……道,员者甚多,岂尽系贪劣之人乎。如陈丹赤等优者,匿而不言,独举范永茂等四人,不辨贤否而概言之,可乎。 魏象枢
去岁七月,内曾于朕前面奏科道官所行皆系徇私,有负朝廷耳目之任,罪皆应死。今甫数月,复言历年外转者,并
共之,竟诿之宰相,可乎。或有为君者,凡事俱付与宰相,此乃其君之过,不得独咎宰相也。康熙十八年,地震, 魏象枢
云有密本因独留面奏,言此非常之变,惟重处索额图明珠可以弭此灾矣。朕谓此皆朕身之过,与伊等何预。朕断不以己之过移之他人也。 魏象枢
惶遽不能对当,吴三桂叛时索额图奏云始言迁徙,吴三桂之人可斩也。朕谓欲迁移者,朕之意也。与他人何涉,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