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通判一(增签判附/)
增文献通考曰宋制通判职掌倅贰郡政与长史均礼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

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
闻 又曰按艺祖之设通判本欲惩五季藩镇专擅之
弊而以儒臣临制之号称监州其官虽郡佐而其人间
有出于朝廷之特命不以官资崇卑论也与后来之汎
汎称半刺者不侔矣 宋史曰元祐元年诏知州以帅
臣其将下公事不许通判同管元符元年诏通判幕职
官令日赴长官厅议事及都听签书文檄 南渡设官
如旧入则贰政出则按县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

责经制总制钱额与本部协力拘催以入于 户部 容
随笔曰今世士大夫既贵不可复贱淳化中北边有
事以殿前都虞候曹璨知定州时赵安易官宗正少卿
已知州遂就徙通 (第 13a 页)
  右唐李怀琳仿晋嵇康绝交书真迹具载唐窦蒙述
书赋注宋周越法书苑等书历代传赏者也此书筋
肉丰壮位置典古如云行水流浑然无迹高出怀琳
所作卫夫人七贤等帖上盖叔夜书唐世尚存怀琳

得以仿之宜其高于自作至于□□□□等古字亦
有所本也刘焘无言以能书名宋亦尝模刋于续帖
中辨论之详见黄伯思东观馀论此帖又经韩平原
赏阅图印具存渔阳鲜于伯机宝爱终世行草之源
亦出于此唐初名手书文赡字妙如此者世不多见
况是法书中烜赫者也德常其宝藏之东楚汤垕君
载书于燕山张氏 清容斋
延祐庚申四月五日(停云馆帖)
右唐胄曹参军李怀琳所摹绝交书今监察御史安 (第 10b 页)
   宋高宗书徽宗御集序
宋高宗御制徽宗御集序云右宋高宗御书序文一首
前有断简后称臣称名盖御制徽宗御集序也按绍兴
二十四年九月己巳宰臣进呈徽宗皇帝御集凡百卷
上自序之权奉安于天章阁今叙文无岁月岂即当时
所上邪后有龙舒故史胡珵跋亦无岁月但云书于袁
清容斋
盖元袁文清公伯长所藏伯长自跋亦缺其
后按伯长生咸淳二年宋亡时才十有四岁胡跋盖作 (第 38b 页)
   唐李怀琳仿晋嵇康绝交书
右唐李怀琳仿晋嵇康绝交书真迹具载唐窦蒙述书
赋注宋周越法书苑等书历代传赏者也此书筋肉丰
壮位置典古如云行水流浑然无迹高出怀琳所作卫

夫人七贤等帖上盖叔夜书唐世尚存怀琳得以仿之
宜其高于自作至于□□□□等古字亦有所本也刘
焘无言以能书名宋亦尝摸刊于续帖中辨论之详见
黄伯思东观馀论此帖又经韩平原赏阅图印具存渔
阳鲜于伯机宝爱终世行草之源亦出于此唐初名手
书文赡字妙如此者世不多见况是法书中恒赫者也
德常其保藏之东楚汤垕君载书于燕山张氏 清容斋
延祐庚申四月五日(停云馆帖/) (第 57a 页)
  字题松身曰蜀人李升以易刘泾古帖刘刮去升
  字题曰思训易与赵叔盎今人好伪不好真使人
  叹息
  又云 李文定
孙奉世子孝端字师端收薛稷二鹤
  唐李升著色画三轴其一幅山水舟舫小人物精
  细秀润其二幅画长林石岸 (第 5b 页)
   鳞坞后有王蒙印叔明二印幅前有史鼎玉印

   宜尔子孙二印卷后有史鼎玉印尔铉 清容斋
   
图书记三印别幅素笺乌丝阑本揭傒斯楷书
   唐千佛寺多宝塔院楚金禅师碑文款识云吾
   郡邃庵程太史 (第 94b 页)
   孙永保墨林秘玩项墨林父秘笈之印诸印又
   万言壶中半印二后押缝有大观一印幅高八
   寸四分广九寸八分第六幅苏轼尺牍行书前
   有 清容斋
一印又鼎元半印后有有明王氏图
   书之印樊阁二印又半印不可识后押缝有大
   观一印幅高八寸一寸广 (第 15a 页)
   后有虞集伯生二印又钱良佑记语云至正癸
   卯十一月廿又一日会稽钱良佑观后有缊真
   斋乐琴书以消忧胜叔陶氏秘玩 清容斋
图书
   记家藏宝玩诸印又吴宽跋云北宋燕龙图水
   墨山水昔人拟配王摩诘然真迹传世甚少宣
    …… (第 28a 页)
   在默庵徐公处公博学好古雅具赏识每有购

   获辄命予互相鉴定暇日偶掉扁舟过 清容斋
   
出此见示展阅弥日觉幽深澹远如置身于荆
   溪苕霅间为之神形超越较前所见似又过之
   深叹默庵之具 (第 28b 页)
眼胜予也延陵吴宽跋前有胜
   叔生平真赏一印后有缊真亝陶明发印史鉴
   之章日鉴堂藏书画钤印记 清容斋
图书记延
   州来季子复诸印卷高八寸五分广八尺六寸
   一分引首 (第 28b 页)
集凡百卷上自序之权奉安于天章阁今序文无岁月
岂即当时所上耶后有龙舒故吏胡珵跋亦无岁月第
云书于袁桷 清容斋
盖元袁文清公伯长所藏伯长自 (第 6b 页)
东西分班鸿胪引赞行二跪六叩头礼毕仍
分东西班趋入讲官大学士兼掌翰林院事徐元文礼
部尚书张玉书兵部尚书 李天馥
刑部尚书杜臻工部
尚书兼詹事张英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彭孙遹立班
前行东向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王熙梁清标吏 (第 4a 页)
甲辰迁礼部与翰林 李检讨(天/馥)
湘北(兵部/尚书)陈检讨(廷/敬)
(左都/御史)台中董御史(文/骥)玉虬洎梁刘汪程辈切劘为诗 (第 6a 页)
甲辰迁礼部与翰林李检讨 (天/馥)
湘北(兵部/尚书)陈检讨(廷/敬)
(左都/御史)台中董御史(文/骥)玉虬洎梁刘汪程辈切劘为诗 (第 6a 页)
甲辰迁礼部与翰林李检讨(天/馥) 湘北(兵部/尚书)
陈检讨(廷/敬)
(左都/御史)台中董御史(文/骥)玉虬洎梁刘汪程辈切劘为诗
歌古文而合肥龚端毅 (第 6a 页)
豸西方羌
从羊则闽又南方之通称如羌蛮之类耳
戊午
上幸内阁偶问三老五更之义仓卒奏对皆未详晰今
大司马 李公容斋
时为学士以老人更知三德五事为
对本郑康成说也按小学绀珠引月令章句云三老国 (第 5a 页)
经筵届期特有是
命士祯以菲才与焉既感
圣恩高厚益自愧报称之难也
二月初二日同兵书 李公天馥
刑书杜公臻工书陈公
廷敬吏侍李公振裕赴
起居注馆会看
经筵讲章先是翰林院进拟题目
钦点孟子后稷教民稼 (第 15b 页)
禄寺卿金鼐罢
兵部尚书 李天馥
迁吏部尚书原任侍郎石文桂为总
督仓场户部右侍郎左通政刘楷迁光禄寺卿
国初创设兵部督捕衙门满汉左右侍郎 …… (第 12a 页)
太师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致仕杜立德卒公宝坻人崇祯癸未进士卒年八十一
赐谥文端(内阁以文端文毅文肃 文/定
等上 钦定今谥云) (第 15b 页)
洲户部尚书库勒纳礼部尚书
顾八代工部尚书石柱户部左侍郎阿山礼部左右侍
郎席尔达多奇刑部左侍郎傅腊塔汉 吏部尚书李天
礼部尚书熊赐履兵部尚书杜臻刑部尚书陈廷敬
吏部左侍郎李振裕兵部督捕右侍郎王士祯翰林院
掌院学士兼礼部 (第 23a 页)

在鄱阳士大夫家以二公风节行义殊不类何耶(秦朗/宜禄)
(之子与何晏并养/宫中视如公子)
初十日同 李容斋
太宰斋宿
天坛十一日陪祀毕仍赴午门坐班
十一日祭祈谷坛 …… (第 5b 页)
祖久而勿怠如此(凡祭祀则太常寺预进铜人置/乾清门铜牌南向铜人西向)
十五日常朝朝罢九卿仍追班与 李容斋
太宰杜肇余
大司马李厚庵少司马憩于朝房予谈及吏礼二部翰
林院国子监土地皆祀韩文公或诘其故予谓韩尝再 …… (第 6b 页)
知代制
诗数百篇伪撰名公卿序数篇又代刻之装潢百本卷
轴灿然是日赴宾筵为献马大喜赠之千金吴人传为
笑柄 李太宰容斋

彭少宰羡门说明末时家有小仆倪素者颇騃一日从
灶前过忽见一妇人红衣高髻插花满头面施粉黛向
灶而坐见 …… (第 19a 页)
光如炬身长丈馀素惊呼仆地同辈趋至扶掖始苏数
日竟死不数月浙西乱彭氏罹兵难者数人 李太宰容斋
又说合肥王通参纲(思/龄)殁于京师其家已
闻讣矣有仆某暑月卧堂上中夜忽闻传呼自外入须
臾驺从杂沓于庭 (第 19b 页)
未刻
文华殿经筵讲官满洲礼部尚书顾八代工部尚书索诺
和礼部左侍郎席尔达右侍郎多奇刑部左侍郎傅腊
塔汉 吏部尚书李天馥
刑部尚书陈廷敬工部尚书李
振裕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彭孙遹兵部督捕右侍
郎王士祯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 (第 17b 页)
上遂
俱议降一级留任仍罚俸一年蒙
圣恩予与汉理事官劳公之辨照部院议而席珠公等
三人皆降三级随旗上
吏部尚书李公天馥
亦语侍郎彭公孙遹曰王公不失厚道
然未免过于忠厚吾所不能掌院学士张公英云公此一事
起居注诸公皆传道之 …… (第 8b 页)
吏部尚书李容斋天馥
礼部尚书前大学士熊青岳
赐履兵部尚书杜肇余臻刑部尚书前吏部尚书陈说
岩廷敬皆顺治戊戌进士同时领六卿前 (第 19a 页)
九月二十一日未时
经筵经筵讲官满礼部尚书顾八代兵部尚书索诺和
礼部左侍郎兼太常寺卿席尔达右侍郎多奇汉 吏部
尚书李天馥
礼部尚书熊赐履兵部尚书杜臻工部尚
书李振裕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彭孙遹户部右侍
郎王士祯翰林院掌院学士 …… (第 19a 页)
驾谒
孝陵内阁九卿跪送于东华门是日以 吏部尚书李天
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十五日
驾入内阁九卿跪迎于东华门
以礼部尚书熊赐履为吏部尚书以翰林院掌院学 (第 20b 页)
挥以下得专生杀权重
如此在兄处之必其有道公答书曰事繁当以无事处
之权重当以无权处之如是而已
大学士兼 吏部尚书李天馥
赴 …… (第 21b 页)
畅春园谢
恩回籍守制
温旨慰劳 天馥
因为母
诰封一品太夫人瞿恭请
御笔亦蒙
俞旨颁赐 (第 22a 页)
天馥
因奏前恭遇
万寿节所进书画等未蒙俯纳不敢带回仍祈
俞旨收入内府有 …… (第 22a 页)
诗文最忌裨贩所谓汝口不用反记吾语者也
上命内阁学士戴通赍
御书赐 大学士李天馥
母瞿曰贞松堂上方有玺曰康熙
御笔之宝又
(第 23b 页)
天馥
御书一卷曰儒者当学探本原行迪醇茂循序进德守
已冲虚一言一动罔有不谨嘉谟嘉猷必以入告斯广
誉翕闻而为周 (第 2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