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類書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又文苑传序及金行纂/极文雅斯盛张载擅铭山之美陆机挺丨丨之奇)
平体清(文心雕龙贾生俊发故 文洁 而/丨丨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 味深(文心雕龙/子云沈寂)
(故志隐而丨丨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 (第 37a 页)
平体清(文心雕龙贾生俊发故 文洁 而/丨丨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 味深(文心雕龙/子云沈寂)
(故志隐而丨丨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 (第 37a 页)
钱塘者匝月修复社仓三十所积粟九百馀石抚按颁
其法于通省民赖以济
又崇祯十三四年间连岁旱荒 中书舍人陈龙正 举社
仓法于本乡每区将附近各村居人挨次画图列名置
簿插青之际力不足者户贷米五斗多者一石至冬加
息二分 (第 12b 页)
其法于通省民赖以济
又崇祯十三四年间连岁旱荒 中书舍人陈龙正 举社
仓法于本乡每区将附近各村居人挨次画图列名置
簿插青之际力不足者户贷米五斗多者一石至冬加
息二分 (第 12b 页)
君恩未酬饰自家之濡滞务期上下交格志气聿
新于以睹廓清平治之猷成纲纪风俗之美庶几
有日矣
中书陈龙正 特阐揆职疏本朝不设宰相然今之
辅臣上效启沃下倡寅恭职无不统世庙宝训云
此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洋 (第 36b 页)
新于以睹廓清平治之猷成纲纪风俗之美庶几
有日矣
中书陈龙正 特阐揆职疏本朝不设宰相然今之
辅臣上效启沃下倡寅恭职无不统世庙宝训云
此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洋 (第 36b 页)
咨访以合多者为公吏部以此法求御史御史以此
法周知三司府县诚为良法使得此等数十人亦可
以修政立事矣 陈几亭 集有汪登原理学经济编序称登原此编语理
学则以平实救虚无语经济则以垦荒救聚敛此亦
熹宗朝一人物也惜 (第 26a 页)
法周知三司府县诚为良法使得此等数十人亦可
以修政立事矣 陈几亭 集有汪登原理学经济编序称登原此编语理
学则以平实救虚无语经济则以垦荒救聚敛此亦
熹宗朝一人物也惜 (第 26a 页)
刚而塞强而)
(义见虞书皋陶谟篇朱子曰九德皆是论反气质之意/只不曾说破气质耳问而下一字便是工夫否曰然 陈)
(几亭 曰宽柔愿扰是沈潜下四者即刚克之法乱直简/刚强是高明下五者即柔克之法阳数常胜故阳五阴)
(四/) 饥食 (第 10b 页)
(义见虞书皋陶谟篇朱子曰九德皆是论反气质之意/只不曾说破气质耳问而下一字便是工夫否曰然 陈)
(几亭 曰宽柔愿扰是沈潜下四者即刚克之法乱直简/刚强是高明下五者即柔克之法阳数常胜故阳五阴)
(四/) 饥食 (第 10b 页)
简而廉刚而塞强而
义见虞书皋陶谟篇朱子曰九德皆是论反气质之意只不曾说破气质耳问而下一字便是工夫否曰然 陈
几亭 曰宽柔愿扰是沈潜下四者即刚克之法乱直简刚强是高明下五者即柔克之法阳数常胜故阳五阴
四) 饥食渴饮冬裘 (第 10b 页)
义见虞书皋陶谟篇朱子曰九德皆是论反气质之意只不曾说破气质耳问而下一字便是工夫否曰然 陈
几亭 曰宽柔愿扰是沈潜下四者即刚克之法乱直简刚强是高明下五者即柔克之法阳数常胜故阳五阴
四) 饥食渴饮冬裘 (第 10b 页)
曰是始祖下之第二世及己身以上第六世之祖盖始祖及高祖以下至于祢
则自有时祭与冬至季秋之祭在故兹不复祭也 陈几亭 曰位非坐位也既不设主无所用坐盖位者几也列
祖共一几置牲牺粢盛于其上而共享之问何以只设二位朱子曰此只是 (第 59a 页)
则自有时祭与冬至季秋之祭在故兹不复祭也 陈几亭 曰位非坐位也既不设主无所用坐盖位者几也列
祖共一几置牲牺粢盛于其上而共享之问何以只设二位朱子曰此只是 (第 59a 页)
西铭皆是言仁
体
阅紫阳通志见高汇旃格致论其学似正于景逸又刁
蒙吉寄严佩之书不满泾阳而深推景逸以此与 陈几
亭
同配享于道南祠其所著潜室劄记中亦多格论但
于景逸觉服膺太过耳又施璜所著思诚录训蒙诸条
其论甚正又通志 (第 3a 页)
体
阅紫阳通志见高汇旃格致论其学似正于景逸又刁
蒙吉寄严佩之书不满泾阳而深推景逸以此与 陈几
亭
于景逸觉服膺太过耳又施璜所著思诚录训蒙诸条
其论甚正又通志 (第 3a 页)
见张尔公四书大全辨大约好因史以证经此其所长
而多翻朱注非纯正之书也比之见圣编则较敛然才
又不如内引 陈几亭 则称嘉善陈氏引谭梁生顾麟士
则称或曰
齐东野语系南宋周密字公谨所著内有辨复覆伏三
字音义一段甚好曰复 (第 7b 页)
而多翻朱注非纯正之书也比之见圣编则较敛然才
又不如内引 陈几亭 则称嘉善陈氏引谭梁生顾麟士
则称或曰
齐东野语系南宋周密字公谨所著内有辨复覆伏三
字音义一段甚好曰复 (第 7b 页)
罗文庄困
知记而止尔他如曹靖修之夜行烛陈布衣之正学纂
要专言一事未为全书而顾端文小心劄记高忠宪语
录 陈几亭 学言陆桴亭思辨录其果克继薛胡罗三君
子为朱子功臣乎
国朝治教昌隆先生应运而起其著𫐠所系真有以羽 (第 4a 页)
知记而止尔他如曹靖修之夜行烛陈布衣之正学纂
要专言一事未为全书而顾端文小心劄记高忠宪语
录 陈几亭 学言陆桴亭思辨录其果克继薛胡罗三君
子为朱子功臣乎
国朝治教昌隆先生应运而起其著𫐠所系真有以羽 (第 4a 页)
之流于异端者有刚柔之不同而圣人之教亦有刚
克柔克之不同原壤之叩盖以刚克柔之法也(原第/四十)
(五/条)
孔孟每称善人明季 陈几亭 以善人为中行谭梁生以 …… (第 1b 页)
为之回护如高忠宪云阳明无善之说不足以乱性
而足以乱教则以性原可谓无善特不可以此教人
耳岂性与教有二道乎 陈几亭 云阳明所言无者直
指本来不着一相非谓有善恶而不分别也衍之于
意与事是既有善恶之后仍不分别其学术祸 …… (第 5b 页)
惟程朱之闲荡然而良知之教亦且口实于天下则
似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语未尝差特龙溪衍之
过当耳果足以服龙溪之心乎 几亭 又云孟子言性
善未尝云有善呼性为善犹赞青天为好耳若夫善
意善事犹彩霞明星恶意恶事犹黑云浊雾虽彩霞 …… (第 6a 页)
声无臭者性而有物有则者非性一物不有者性而
万物皆备者非性乎其言不必无上加无若与阳明
稍相左而实深于回护阳明者也以景逸 几亭 之好
学深思亦知姚江末流之弊而不知其病根在昧于
心性之辨反从而为之辞甚矣莠苗朱紫之易乱也
(原 …… (第 6b 页)
(基有劄记一条云高忠宪旅店小楼忽悟明道实/无一事之旨与罗文庄初年晤老僧后揽衣流汗)
(所见正同 陈几亭 反谓高子所见者性也文庄所/见者心也文庄见后渐体认渐觉其非高子体认)
(既久忽见本原一时透脱是为实 …… (第 11a 页)
(于正路愈行愈熟则愈识其精微学者必须有此/一番按此论大非忠宪所以不及文庄正在于此)
(文庄迷而能改忠宪即从此悟做成也 几亭 又谓/朱子言一旦豁然贯通观其生平亦尝经此段光) …… (第 11a 页)
乃能行得如登万仞之山必见山头所在乃有进步
处非可冥目求前也此亦与象山所谓讲明一般(原/第)
(十四/条)
(按此条问学录所载前引清澜 几亭 两/段甚长后引文贞学则甚略与此不同)
顾泾阳学蔀通辨序以象山为有我朱子为无我其说
是矣至谓朱子岐德 (第 13b 页)
克柔克之不同原壤之叩盖以刚克柔之法也(原第/四十)
(五/条)
孔孟每称善人明季 陈几亭 以善人为中行谭梁生以 …… (第 1b 页)
为之回护如高忠宪云阳明无善之说不足以乱性
而足以乱教则以性原可谓无善特不可以此教人
耳岂性与教有二道乎 陈几亭 云阳明所言无者直
指本来不着一相非谓有善恶而不分别也衍之于
意与事是既有善恶之后仍不分别其学术祸 …… (第 5b 页)
惟程朱之闲荡然而良知之教亦且口实于天下则
似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语未尝差特龙溪衍之
过当耳果足以服龙溪之心乎 几亭 又云孟子言性
善未尝云有善呼性为善犹赞青天为好耳若夫善
意善事犹彩霞明星恶意恶事犹黑云浊雾虽彩霞 …… (第 6a 页)
声无臭者性而有物有则者非性一物不有者性而
万物皆备者非性乎其言不必无上加无若与阳明
稍相左而实深于回护阳明者也以景逸 几亭 之好
学深思亦知姚江末流之弊而不知其病根在昧于
心性之辨反从而为之辞甚矣莠苗朱紫之易乱也
(原 …… (第 6b 页)
(基有劄记一条云高忠宪旅店小楼忽悟明道实/无一事之旨与罗文庄初年晤老僧后揽衣流汗)
(所见正同 陈几亭 反谓高子所见者性也文庄所/见者心也文庄见后渐体认渐觉其非高子体认)
(既久忽见本原一时透脱是为实 …… (第 11a 页)
(于正路愈行愈熟则愈识其精微学者必须有此/一番按此论大非忠宪所以不及文庄正在于此)
(文庄迷而能改忠宪即从此悟做成也 几亭 又谓/朱子言一旦豁然贯通观其生平亦尝经此段光) …… (第 11a 页)
乃能行得如登万仞之山必见山头所在乃有进步
处非可冥目求前也此亦与象山所谓讲明一般(原/第)
(十四/条)
(按此条问学录所载前引清澜 几亭 两/段甚长后引文贞学则甚略与此不同)
顾泾阳学蔀通辨序以象山为有我朱子为无我其说
是矣至谓朱子岐德 (第 13b 页)
逢文集〈岁寒居答问〉
冯从吾文集〈疑思录〉
高攀龙文集〈会语〉
刘宗周文集〈学言〉
陈龙正 文集〈随时问学〉
辛全文集〈四书说〉
陶望龄观书矩率〈看书〉
经籍典第二百九十八卷
四书部总 ……》
识得夫子言性处方可与尽性,后人皆以性求,性妄意有一物,可指终失面目,即孟子道性善亦是下了注脚
。 陈龙正 文集 《陈龙正 文集》
《随时问学》
孔子说吾忧,孟子说三乐,惟修德讲学迁善改过,方可免愧作育人,才是故孔之蔬水亦乐
冯从吾文集〈疑思录〉
高攀龙文集〈会语〉
刘宗周文集〈学言〉
陈龙正 文集〈随时问学〉
辛全文集〈四书说〉
陶望龄观书矩率〈看书〉
经籍典第二百九十八卷
四书部总 ……》
识得夫子言性处方可与尽性,后人皆以性求,性妄意有一物,可指终失面目,即孟子道性善亦是下了注脚
。 陈龙正 文集 《陈龙正 文集》
《随时问学》
孔子说吾忧,孟子说三乐,惟修德讲学迁善改过,方可免愧作育人,才是故孔之蔬水亦乐
大将军收瘗枯骨碑 明杨璥
劝掩骸骨说 吕维祺
掩骼会序 陈龙正
瘗骸文 唐顺之
瘗旅文 王守仁
掩胔部艺文二〈诗词〉 ……非以为徼誉祈报地也。淮南子曰:芥子入目,必加抚扪。盖由中发,非为观容,敬以公诸同志者。
《掩骼会序》 陈龙正
呜呼,茕民没无槥犹之生,无食其无告同其哀,迫同然生而无食,足尚能游行,口尚能呼号,告之一线,有未或穷
劝掩骸骨说 吕维祺
掩骼会序 陈龙正
瘗骸文 唐顺之
瘗旅文 王守仁
掩胔部艺文二〈诗词〉 ……非以为徼誉祈报地也。淮南子曰:芥子入目,必加抚扪。盖由中发,非为观容,敬以公诸同志者。
《掩骼会序》 陈龙正
呜呼,茕民没无槥犹之生,无食其无告同其哀,迫同然生而无食,足尚能游行,口尚能呼号,告之一线,有未或穷
陈显
陈宰 陈泰来
陈良谟 陈三仁
陈所闻 陈三接
陈龙正 陈际泰
陈函辉 陈学良
陈昌言 陈力
陈潜夫 陈司铎
……釐剔之。壬午冬,城破,三接巷战,死于万锋之下。配武氏,自缢而死。赠山东按察司佥事,荫一子入监读书。 陈龙正
按《明外史 陈龙正 传》: 龙正, 字惕龙,嘉善人。父于王,福建按察使。 龙正 游高攀龙门。崇祯七年成进士,授中书舍人。时政尚综覈,中外争为深文以避罪,东厂缉事尤冤滥。十一年五月,荧惑守心,下诏修省,有哀恳上帝语。 龙正 读之泣,上《养和》、《好生》二疏。语刺执政。留中不下。其冬,京师戒严,诏廷臣举堪任督、抚者。御史叶绍颙举 龙正。 久之,刑部主事赵奕昌请访求天下真贤才。帝令奕昌自举,亦以 龙正 对。帝皆不用。 龙正 居冷曹,好言事。时议欲用为吏部,御史黄澍以伪学诋之,左迁南京国子监丞。甫抵家而京师陷。福王立于南京,用为祠祭员外郎,不就。南京不守, 龙正 得疾,遂卒。门人私谥曰文洁。
陈际泰
按《明外史·艾南英传》: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父流寓汀州武平
陈宰 陈泰来
陈良谟 陈三仁
陈所闻 陈三接
陈龙正 陈际泰
陈函辉 陈学良
陈昌言 陈力
陈潜夫 陈司铎
……釐剔之。壬午冬,城破,三接巷战,死于万锋之下。配武氏,自缢而死。赠山东按察司佥事,荫一子入监读书。 陈龙正
按《明外史 陈龙正 传》: 龙正, 字惕龙,嘉善人。父于王,福建按察使。 龙正 游高攀龙门。崇祯七年成进士,授中书舍人。时政尚综覈,中外争为深文以避罪,东厂缉事尤冤滥。十一年五月,荧惑守心,下诏修省,有哀恳上帝语。 龙正 读之泣,上《养和》、《好生》二疏。语刺执政。留中不下。其冬,京师戒严,诏廷臣举堪任督、抚者。御史叶绍颙举 龙正。 久之,刑部主事赵奕昌请访求天下真贤才。帝令奕昌自举,亦以 龙正 对。帝皆不用。 龙正 居冷曹,好言事。时议欲用为吏部,御史黄澍以伪学诋之,左迁南京国子监丞。甫抵家而京师陷。福王立于南京,用为祠祭员外郎,不就。南京不守, 龙正 得疾,遂卒。门人私谥曰文洁。
陈际泰
按《明外史·艾南英传》: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父流寓汀州武平
集园记 计宗道
宴会说 辛全
长安雅会铭 陈龙正
题仇实父临西园雅集图后 王世贞
金谷序兰亭记评 项煜
鸳湖修禊序 ……先生交游广矣,宴会美矣,乐趣真矣,愿人人却世俗之宴会而仝赴先生之宴会,可乎。曰:可。
《长安雅会铭》 陈龙正
三人共席,六簋素一踰,则有禁讦其不及宾可频过主易为力迨灯而散。亭午斯集。役无怨言,马无疲色。金吾不惊
宴会说 辛全
长安雅会铭 陈龙正
题仇实父临西园雅集图后 王世贞
金谷序兰亭记评 项煜
鸳湖修禊序 ……先生交游广矣,宴会美矣,乐趣真矣,愿人人却世俗之宴会而仝赴先生之宴会,可乎。曰:可。
《长安雅会铭》 陈龙正
三人共席,六簋素一踰,则有禁讦其不及宾可频过主易为力迨灯而散。亭午斯集。役无怨言,马无疲色。金吾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