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元史曰杨湜至元中拜户部侍郎兼交钞提举时用
壬子旧籍定民赋役之高下湜言贫富不常岁久浸易
其可以昔时之籍而定今之赋役哉廷议善之因俾第
其轻重人以为平 献徵录曰明郁新洪武中超授户
部右侍郎每奏事廷中玉音顾问天下地理阴阳户口
漕运之数民间利害无巨细皆响应无所遗谬 又谢
琏升户部侍郎会尚书杨公致政琏独主部事夙夜勤

劳釐奸剔蠹创便宜六事为经久可继之规端严正直
最有大臣风 又黄琛字廷献为户部侍郎时尚书
号知人妙㨂僚属一时所得皆天下之选琛在稠人
中尤耿介有为最为所器重(以上/侍郎)
  户部尚书三
原掌 (第 12b 页)
 金纯(字文明泗州人由太学生擢吏部文选郎中有能声荐升江西布政司参政召为刑部侍郎寻)


(升礼部尚书致仕)

  金濂(山阳人永乐中由进士任御史有风裁升陜西按察副使转右佥都御史镇宁夏寻升副都御)

(史召拜刑部尚书时闽中盗起命将讨之濂参赞军务竣事进太子太保兼户部尚书卒追封)


(沭阳伯谥荣襄濂严明刚果狱无淹囚善于筹策国计以充)
 金问(字公素吴邑人少学易文行敦茂兼工松雪书永乐元年被荐为司经局正字后坐系十年讲)

(诵不辍洪 (第 6a 页)
 金濂(山阳人永乐中由进士任御史有风裁升陜西按察副使转右佥都御史镇宁夏寻升副都御)

(史召拜刑部尚书时闽中盗起命将讨之濂参赞军务竣事进太子太保兼户部尚书卒追封)


(沭阳伯谥 荣襄
濂严明刚果狱无淹囚善于筹策国计以充)

 金问(字公素吴邑人少学易文行敦茂兼工松雪书永乐元年被荐为司 (第 6a 页)
  常管此方十分年深劳著者就升部院掌印如正

  统天顺年间 金濂
年富皆自副都升户部尚书府
  尹及布政使称职者留以久任迁升侍郎并坐堂
  副都御史如天顺年间刑部尚书 (第 30a 页)
  彼佥都升副都副都升右都常管此方十分年深

  劳著者就升部院掌印如正统天顺年间 金濂

  富皆自副都升户部尚书不为躐等盖先必如此
  广推方能得人后必如此重擢方能久任久任方
  能修 (第 33a 页)
陈僖敏公治陜西王文少保为按察使 金荣襄
为副使
两人皆僖敏先后保荐入台然皆互有疑隙僖敏金则
稍舒景泰中金为十三道所劾及其𨼆恶盖文实主之
(第 3b 页)
也其亦异哉
景泰三年四月十日独石都督孙安奏墩军言永乐年
来每墩有预备馀粮二石柴水一月遇警食用乞如例 金荣襄
时为户部以未审有无事例查行宣府守臣亦
云查无见行近阅纂修旧册内永乐十年七月十二日
巳时总兵官武安侯钦 (第 6b 页)
五十卷〈宋薛居正〉,《五代史记》七十四卷〈欧阳修〉,《路史》五十卷〈宋罗泌〉,《诸史会编》一百十二卷 〈金濂〉
,《十八史略》八卷〈曾先之〉,《史纂左编》一百四十二卷〈唐顺之〉,《史纂右编》〈阙〉卷,《函史》一百
罗绮
按《明外史·罗绮传》:绮,磁州人。宣德五年进士。授御史,有能名。正统中参赞宁夏军务。踰年当代还,军民请命复任。寻擢大理右寺丞,劾指挥任信、总兵黄真。信、真倚王振势讦绮,且言绮詈宦官为老奴,以激怒振。振大怒,令马顺锻鍊成狱,谪戍辽东。景帝立,用 金濂
荐,召复故官,进右少卿,副李实使瓦剌。上皇驾还,以劳擢刑部左侍郎。已,代寇深镇松潘。在镇七年,威名甚
张凤
按《明外史·张凤传》:凤,字子仪,安平人。登宣德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统三年,法司坐事尽系狱,遂擢凤本部右侍郎。居数年,改南京户部,凤廉谨善执法,号板张。秩满进左。景泰二年,用陈循,荐擢尚书。寻改兵部,参赞机务。 户部尚书金濂
卒,召凤代之。英宗复辟,调南京户部,居五年卒。
张宇清
按《明外史·张正常传》:正一嗣教真人宇清,宣
幼孜      金问
  金叔刚      金辉
  金忠〈兵部尚书〉 金玉
  金顺        金濂
  金忠〈忠勇王〉  金音
  金彦文      金实
  金胜       金英
  金润     ……升都督府佥事。宣德三年,从巡北边,有斩捕功。四年,以旧劳封顺义伯,禄八百石,卒官,子忠,指挥佥事。 金濂
按《明外史 金濂
传》:濂,字宗瀚,山阴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宣德初,巡按广东,廉能最著。改按江西、浙江。用荐迁
陆矩
按《万姓统谱》:矩字仲舆,归安人,以父坐累,谪籍河间。宣德己酉中京闱乡试登癸丑进士,授刑部主事转郎中,用法平允。正统十四年闽贼反,命宁阳侯陈懋、大司马 金濂
往讨之,濂启以矩从,擒其贼首邓伯孙而释其胁从者,闽境平定,诸郡当毁烬之,馀民无庐舍,流散四方,矩招抚
年田租之三。今复移檄追徵,则是朝廷自失大信于民。怨气郁结,良由此也。帝乃令法司申冤滥,诘户部违诏,下 尚书金濂
于狱,卒免税如诏。东宫既易,加太子少师。四川巡抚李匡不职,以渊言罢之。母忧起复。初侍讲学士倪谦遭丧,
陈俊
按《明外史本传》:俊,字时英,莆田人。举乡试第一。登正统十三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督天津诸卫军采草,奏减新增额三十五万束。豪猾侵苏、松改折银七十馀万两,俊往督,不数月毕输。 尚书金濂
以为能,俾典诸曹章奏。历郎中。天顺五年,两广用兵,俊督饷。时州县残破,帑藏殚虚,弛盐商越境令,引加米
钝       郁新
  夏原吉      古朴
  郭敦       黄福
  张凤        金濂
  刘中敷      杨鼎
  翁世资      潘荣
  黄镐       李敏
  叶淇     ……以都御史督之,至是命凤兼督。廉谨善执法,号板张。秩满进左景泰二年用陈循荐擢尚书。寻改兵部,参赞机务。 户部尚书金濂
卒,召凤代之。时四方兵息,而灾伤特甚。帝屡诏宽恤。凤偕廷臣议上十事,明年复先后议上八事,咸报可。凤以 ……性淳朴。故人死,聘其女为子妇,教其子而养其母终身。同学友苏洪好面斥凤,及为凤属官犹然。凤待之如初。 金濂
按《明外史本传》:濂,字宗瀚,山阴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宣德初,巡按广东,廉能最。改按江西、浙
户部尚书金濂
亦疏争,乃止然言者捃摭不已。诸御史以深文弹劾者数矣,赖帝力持之谦,得尽其所施设。然谦故性刚,负才气遇 ……饥,颂声大作。辑其事为救荒录以传。初,竑奏淮扬饥,帝大为民虑。及得竑自劾疏,喜曰:真贤都御史也。于是 尚书金濂
、大学士陈循等颂竑功。就进左副都御史。时济宁亦饥,帝遣尚书沈翼赍帑金三万两往赈。散给仅五千,馀归之京
陆瑜
按《明外史本传》:瑜字廷玉,鄞人。宣德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为郎中仲闵所器。语之曰:子他日必大就,不可不习朝家典故。因时举累朝法令沿革告之。瑜自是多所谙练。尝核内库货币,勾稽精密,中官无所售其欺。正统九年,以员外郎恤刑南畿,出重囚三百馀人,轻罪减免者又千馀人。 尚书金濂
咨服。景泰二年,由郎中出为山东右参政,佐徐有贞治水有功,就迁左布政使,能声益著。天顺二年,用李贤荐,
三暮四之术,民力已尽而征发无已,民财已竭而赋敛日增。苟纾目前之急,不恤意外之虞,臣窃惧焉。章下户部。 尚书金濂
请解职,帝不许。鼎言亦不尽行。踰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
固尽心赈恤,盗贼弭散。还,卒于官。固在谏职敢言,吏部侍郎赵新、大理卿俞士悦、平江伯陈豫、宁阳侯陈懋、 尚书金濂
等皆被劾,又劾都御史陈鉴、侍郎丁铉、通政使李锡,各举属官出身掾吏者为知府。自是掾吏不得历知府,著为例 ……立者,非止赃罪已也。赐之诰敕,以何为辞。若但褒其纳米,则是朝廷诰敕止直米二十石,何以示天下后世。此由 尚书金濂
不识大体,有此谬举。帝立为已之。山东岁歉,户部以尚书沈翼习其土民瘼,请令往赈。及往,初无方略。炜因劾
刘福等言礼宜从厚。忤旨,被诘,尚书胡濙为解,乃已。再迁都给事中。军兴,减天下学校师儒俸廪。侃奏复之。 户部尚书金濂
违诏徵租,侃论濂,下之吏。石亨从子彪侵民业,侃请置重典,并严禁勋戚、中官不得豪夺细民,有司隐者同罪。 ……曾翚
按《明外史本传》:翚,字时升,泰和人。宣德八年进士。治秦府永兴王葬,却有司馈遗。还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 尚书金濂
器之,俾典奏牍。有重狱,诸郎不能决,辄以属翚。秦王讦巡抚陈镒狎妓。翚按得其情,劾藩府诬大臣,朝论伟之
贬抑,年深有劳者,就彼佥都升副都,副都升右都常管此,方十分年深劳著者,就升部院掌印。如正统天顺年间, 金濂
年富,皆自副都升户部尚书不为躐等盖,先必如此广推,方能得人,后必如此重擢,方能久任,久任方能修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