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元史列传曰黄溍除翰林直学士兼经筵官执经进
讲者三十有二帝嘉其忠数出金织纹段赐之 又曰
额琳沁巴勒以御史大夫知经筵事经筵进讲必详必慎

故每读译文必被嘉纳 通纪曰明陈遇太祖拔金陵
侍御史秦元之荐遇辅佐才即日召见与语大悦礼待
极厚称先生而不名日侍讲幄赞机务三幸其第命之
官辄辞 吾学编曰方孝孺建文初廷臣交荐召为翰
林博士寻升侍讲学士暨 董伦
侍经筵备顾问孝孺德
望素隆一时倚重凡将相大政议辄咨孝孺帝好读书
每有疑义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 (第 5b 页)
 手书谢表(东观汉记曰和熹邓后逊位手书谢表深/陈德薄不足以奉宗庙充小君之位也)
(以上北/堂书钞) 增天英笔(金史传曰李经字天英两举不第/拂衣去南渡后其乡师有表至朝)
(廷士大夫识之/曰此天英笔也) 孝孺笔(吾学编传曰 董伦
(第 30a 页)
安常
恩/县人建文君即位召拜礼部)
(侍郎赐御书怡老堂扁及髹几玉鸠杖各一伦上表谢/略曰桓荣设几杖于太常不闻 (第 30a 页)
记帝与娥皇汎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芳茅为 刻丨为丨置于表端言知四时之候今之相)
(风此遗像也赐吾学编 董伦
(第 36a 页)
安常
恩县人建文召拜/为礼部侍郎 御书怡老堂扁及髹几丨丨杖各一)
玉凫(越绝书阖庐冢在阊门外名虎丘倾水银 (第 36a 页)
  建文君


  建文君讳允炆懿文太子次子高皇帝孙也(明史稿) 董伦
典教滇南建文在东宫怜其老且远去赐白金
若干镒及即位召拜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御书怡
老堂扁及髹几玉鸠杖各 (第 3b 页)
  龙镡字德刚万载人问学该博长诗文善草隶洪武
中为浙江按察使谪知长洲县寻升晋府长史靖难
师起不屈死(吴敬万载县志)

   董伦

   (第 27b 页)
董伦
(第 27b 页)
安常
恩县人侨居宛平质直有文学从游者
称为贝川先生洪武十五年徵为右赞善建文即位
拜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山东 (第 27b 页)
通志)


   董伦
篆宗周左丞(书史会要)

  唐之淳(肃子)

  唐之淳字愚子以字行博闻多识为文蔚赡有俊气
长于诗 (第 28a 页)
   太祖
太祖讳元璋字国瑞濠州人也姓朱即皇帝位定天下

之号曰大明庙号太祖(图绘宝鉴续纂/)
义乌黄昶引见于西苑上爱昶有俊才挥豪赋一诗赠
之字大如斝(宋濂学士集/)
休宁朱学士允升预参帷幄尝请留宸翰以光后圃书
楼上亲书梅花初月楼以赐之(黄瑜双槐岁抄/)
太祖赐臣下御劄甚多如中山王宋学士者勿论方驻
跸徽州时御书一劄赐汪同子孙宝藏于家(朱国祯涌幢小/)
(品/)

太祖神明天纵默契书法御书第一山三大字于凤阳
龙兴寺端严遒劲妙入神品 (史会要/)
万历中阁臣申时行于故牍中得高皇帝御笔七十六
道装潢以进(刘继五石瓠/)
   建文君
建文君讳允炆懿文太子次子高皇帝孙也(珊瑚网/) 董伦
典教滇南建文在东宫怜其老且远去赐白金若
干镒及即位召拜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御书怡老堂 (第 34a 页)
      方孝孺
   徐辉祖     陈性善
   郑恕      王艮
   龙镡       董伦
   唐之淳     姚广孝
   姚继      解缙 …… (第 6b 页)
   龙镡
龙镡字德刚万载人问学该博长诗文善草隶洪武中
为浙江按察使谪知长洲县寻升晋府长史靖难师起
不屈死(吴敬万载县志/)
    董伦

(第 58a 页)
董伦
(第 58b 页)
安常
恩县人侨居宛平质直有文学从游者称
为贝川先生洪武十五年徵为右赞善建文即位拜礼
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李贽 (第 58b 页)
续藏书/) 董伦
篆宗周左丞(书史会要/)
   唐之淳
唐之淳字愚士以字行(肃/子)博闻多识为文蔚赡有俊气
长于诗而 (第 58b 页)
 董文蔚(字彦华世祖时授槁城等处行军千户南镇邓州与荆襄接境沿边城壁未筑是年冬十)

(一月修光化乙卯立毗阳丙辰筑枣阳文蔚悉总之治板干其畚锸储糇粮运木石程其工力)


(时其饥饱药其疾病见执役者常以善言抚之弗事威猛众咸感曰他将领役鞭箠怒辱不恤)


(困苦今董侯慈惠若此我曹安忍负之各尽力成之) (明)董伦(字安常宛平县人端厚质实能诗文洪武中为右春坊大学士久之出为河南参政坐累谪云)

(第 13a 页)
 董文蔚(字彦华世祖时授槁城等处行军千户南镇邓州与荆襄接境沿边城壁未筑是年冬十)

(一月修光化乙卯立毗阳丙辰筑枣阳文蔚悉总之治板干其畚锸储糇粮运木石程其工力)


(时其饥饱药其疾病见执役者常以善言抚之弗事威猛众咸感曰他将领役鞭箠怒辱不恤)


(困苦今董侯慈惠若此我曹安忍负之各尽力成之)

(明)董伦(字 安常
宛平县人端厚质实能诗文洪武中为右春坊大学士久之出为河南参政坐累谪云) …… (第 13a 页)
 董鼐(同州人正统中任芮城教谕历知州为人清谨消虎患绝蝗灾兴利除害景泰初召见赐钞定)

(升吏部员外郎)

  董伦(字诚之上海人天顺甲申进士历御史)
 董纲(字万纪泾县人吴宽榜进士除大理寺评事转寺副果断有才不妄许与擢云南按察司佥事) (第 15a 页)
  御史者因其才品原不限以官如汉阳知县王叔
  英以方孝孺之荐召为修撰叔英又荐布衣杨士
  奇召入翰林修书 董伦
荐河州卫吏解缙召为文
  渊待诏杨解未几皆入阁 (第 24b 页)
 欲格君心者其可不求夫纯一之学也哉
国朝洪武十七年十一月乙丑上御东阁从容谓侍臣
曰责难之辞人所难受明君受之为无难谄谀之语人
所易从昏主信之为易入朕观唐虞君臣赓歌责难之
际气象雍容后世以谄谀相欢如陈后主江总辈污秽
简策贻讥千古此诚可为戒右春坊右赞善 董伦
对曰
诚如陛下所谕惟明主则能慎择之上曰责难易入于 (第 14b 页)
   江西按察副使程公
公讳本立字原道别号巽隐族出伊川远祖杞自开封
徙杭曾祖鹏自杭徙秀州崇德父德刚生公于凤鸣里
公少有大志闻金华朱彦修兄弟得考亭之学于许文
懿公乃往就学造诣日深洪武丙辰举明经秀才擢秦
府引礼舍人召见奉天门下赐马匹楮币在任五月以
母艰去庚申服除补周府礼官从王之国大梁丁卯春

从王朝京师被累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留
家大梁以一仆之任所部百夷叛逆公单骑深入为书
谕以祸福诸夷感悦边事以息时西南当王师初靖馀
孽尚骄长官不能戢遂屡生变公因创为赈济安抚之
计身历艰险自楚雄姚安以逮大理鹤庆丽江永昌咸
赖其抚绥由是军民得安戊寅奏计京师府尹向宝
士董伦
交章荐其文行乃徵入翰林纂修高庙实录升
左佥都御史辛巳岁以失误陪祀调除仍留翰林纂修 (第 22a 页)
 为礼部侍郎又辞又除为礼部尚书又固辞上嘉奖
 连称君子数谕之曰卿即老不欲仕有子令带刀侍
 卫亦叩首以子幼辞洪武甲子年七十二卒 董伦

 其墓
石首刘永清永乐辛丑进士庶吉士授检讨修五经四
 书成升侍讲正统初升广东左布政陈庄靖文自及 (第 7b 页)
性已错更何所得
(释董仲舒似分明矣然仲舒遇骄王而化毛苌遇献王/而行杨雄当王莽而仕其说性若不错亦难与毛 董伦)
(
也/)
汉策贤良犹是人举之如公孙弘者犹强起之乃就对
至如后世贤良乃自求举耳若果有曰我心只望廷对
欲直 (第 8a 页)
  殷云霄近夫      工科 德 东
北 陆稳汝成       兵侍 庆 河
百 孙楼子虚       推官 历 苏
印 潘季驯时良      司空 历 湖
近 查觉庵
贝  董伦安常       
礼侍 建 北 (第 8a 页)
贝州 董伦
观于白下其乐轩时洪武己巳五月一日也
洪武己巳夏五月始丰徐一夔观于杭学东斋
己巳夏五月晋阳升景敬观于杭 (第 9a 页)
   (卢熊字公武昆山人/吴睿字孟思钱塘人)
   (夹合希贤蒙古人小篆清劲同时泰不华熟而/ 无骨非希贤之比)
大明人书 (董伦
(第 18a 页)
安常
河南人/周仲薿伯温弟)
   (周宗仁字克复伯温子号介轩师二徐张谦中/陶复初字明本天台人)
   ( (第 18a 页)
世子师。每见,陈说道德。王尊以殊礼,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建文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读学士,与 董伦
同侍经筵,备顾问。帝好文,日与孝孺讨论,周官法度,国家大政事,辄咨之,读书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
之序。
《明》
建文帝建文元年,帝与方孝孺讨论《周官》法度。
按《明外史·方孝孺传》:建文帝即位,与 董伦
同侍经筵,帝好文,日与孝孺讨论《周官》法度。
世宗嘉靖八年,李如玉上《周礼》、《会要》十五卷。
按《
子师。每见辄为陈说道德,王尊以殊礼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建文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与 董伦
同侍,讲筵备顾问。帝好经学,日与先生讨论周官法度,先生之言曰:周室既衰,圣人之经皆见弃于诸侯,而周礼
谥忠文,所著有《周官官名急就章》一篇。
方孝孺,字希直,建文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读,明年迁侍读学士,与 董伦
同侍经筵。帝好文,日与孝孺讨论周官法度,所著有《周礼考次目录》一卷。
《鄞县志》:黄润玉,字孟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