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孝經類
地理類
儒家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類書類
  乃大盛其指一陆氏也然终赖程朱之说具在可
  因是以得先王之教故一时后先起而辟之者有
  章懋罗钦顺吕原魏校崔铣 顾宪成
冯从吾高攀
  龙诸君子而王氏之学讫不能相胜云 (第 38a 页)
  悦故一榜尽赐及第

   泾阳顾宪成
曰人君之用人不可以一格限也以
  一格限天下士而士始有遗于所用之外矣何也
  士生世间有优于德行者有 …… (第 7a 页)
  为足以得士则张禹岂不明经而甘为淟涊之行
  刘蕡岂不忠直而卒贻下第之耻何说也太宗用
  贤而卒以科目限岂不深可惜哉
  (臣/)谨按 泾阳顾氏
谓太宗以科目限人其说未尽
  当也自古帝王致治莫不以用人为先务太宗汲
  汲求才故五百馀人尽赐及第可 (第 7b 页)
谓极盛矣而
  阳顾氏
乃惜之何耶马端临有言曰古之用人德 …… (第 7b 页)
  责者益当矢慎矢公共襄辟门吁俊之盛如此则
  不必拔十得五而十得二三亦可为致治之具诚
  如太宗之所谕矣 泾阳
之论不亦固哉 …… (第 11a 页)
 国家教思广被文治光昭内府所藏经史子集已无

  不具即朱子全书性理精义亦已颁行海内然自
  宋儒以来元则有若吴澄许衡等明则有若薛瑄
  高攀龙 顾宪成
胡居仁等我
 朝则有若汤斌陆陇其等类皆潜心理学其文集亦
  皆可采夫儒林之著述即天地之菁华藏之名山 (第 23a 页)
   凡三十六幅第七幅碧色笺本馀俱素笺本行
   楷各体书
   明人笺牍一册(次等/宿一)
   素笺本尺牍十二则第一则陈鎏第二则 顾宪
   成
第三则名署昌字第五则未署名第六则陆
   士仁第七则朱曰藩第九则刘黄裳第十则黄
   姬水第十一则石 (第 8b 页)
  部尚书夏邦谟

  万历中吏部尚书孙鑨致仕内阁欲推礼部尚书
  罗万化时侍郎赵用贤署篆以为不可勋司郎
  宪成
云内阁者翰林之结局冢宰者各衙门之结
  局况论用人大道止当问其孰可内阁孰可冢宰
  不可问其孰为某衙 …… (第 43a 页)
  巳丁亥借拾遗大僚哗襄城去矣癸巳借拾遗庶
  僚哗高邑逐清简行矣乙巳借楚事妖书哗三原
  上饶岌岌乎不免矣是明为群小报复也顾稽勋
   (宪/成)
王比部(德/新)发愤于丁亥陈秀水(泰/来)张义兴(纳/陛)
  滁阳(岩/)顾梁溪(允/成)薛毗 (第 65b 页)
  新文肃苗衷文康李奎文通刘宣文懿萧维祯文

  昭仪智何孟春文简王道文定 顾宪成端文
  词臣不谥文者曾棨马愉孙贤许彬襄敏杨鼎庄
  敏仪铭忠襄盛端明荣简王文毅悯陈文庄靖朱
  希周恭靖 …… (第 36b 页)
  则赏罚之尤大者也近日名教不灵廉耻道丧不
  知忠孝节义为何物则谥法真励世磨钝急务也
  除邹元标忠介冯从吾恭定 顾宪成端文
王德完
  庄毅赵南星忠毅高攀龙忠宪杨涟忠烈诸臣理
  学事功忠谏节义皆一代之最已经赐谥外据科
   (第 42b 页)
  之众正何不幸而受天下之群猜弓蛇石虎涂豕
  鬼车皆非实事也即如郭明龙正域生平未尝讲
  学生平不识东林黄门谓与 顾宪成
开讲东林即
  此而观他可例推无亦黄门师生姻娅之间涵濡
  浸灌之久于时局之说不自觉其入之之深乎不 …… (第 17b 页)
  知各处书院而统谓之东林又不知东林所自始而
  但借东林二字以为害诸君子之名目盖东林乃无
  锡书院名也宋杨龟山先生所建后废为僧寺 顾泾
  阳先生
自吏部罢归购其地建杨先生之祠同志者
  相与构精舍居焉至甲辰冬始与高忠宪数公开讲
  其中立为会约一 (第 20a 页)
以考亭白鹿洞规为教然躬与讲
  席者仅数人时 泾阳先生
已辞光禄之召不赴于新
  进立朝诸公漠无与也适忠宪起为总宪风裁大著 (第 20a 页)
 (己未顾天峻探花/戊辰)
戊辰日甲寅时时上偏官印绶带煞柱有庚辛制伏者
 贵辰戌丑未身旺亦贵
 (戊子廉宪/丙辰) (甲辰谏垣/癸酉) (丙午解元进士/辛丑)
 (庚戌 顾宪成
解元进士/乙酉) (壬午陆树德都院/庚戌)
 (己巳汪元极司业/庚午)   (甲戌贺逢圣榜眼入阁/乙 (第 128a 页)
  从祀疏
康熙二十年都察院佥都御史张吉午疏言故明翰林
院学士方孝儒当建文靖难之际平居则阐道黜邪临
难则成仁取义能以理学为天下倡其所著逊志斋集
自程朱而后未多见也吏部尚书罗钦顺当正嘉之际
学者蔑弃渊源谈空好异钦顺作困知记以正人心斥
杂学似是之非明心性毫釐之辨至万历启祯间圣道

式微异端益炽赖有光禄少卿 顾宪成
都察院左都御
史高攀龙倡正学于东林都察院副都御史冯从吾倡
正学于关右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倡正学于浙东 (第 14a 页)
  遵典集
遵典集亦伍袁萃撰所取章疏大抵党邪丑正如赵兴
邦攻汤兆京孙居相亓诗教攻孙玮周起元徐兆魁攻 顾宪成
孙光裕攻高攀龙岳元声赵兴邦攻吕坤韩浚
攻刘宗周姚宗文荐徐大化胡来朝荐邵辅忠徐兆魁
皆推为千古公论而刘 (第 28a 页)
  王秋澄
王秋澄先生(教/)万历中官吏部文选郎中力持公法政

府权珰无所措手继者为 顾泾阳
孟云浦冯思豸(生/虞)
效之遂相继黜逐伍袁萃林居漫录云然又尝荐起邹
忠介赵忠毅诸公为正人所倚先生吾 (第 20a 页)
 于过泥图凡道理只平铺放着观之自见
问万事万物根本于太极太极却归何处曰太极即散

 见于万事万物 顾泾阳先生
云异教家往往好言天地未生前父母未
 生前不如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于此有得则二
 者皆在其中矣愚谓泾阳 (第 12b 页)
 世人不察群奉其说只是不曾用力于吾道耳 顾泾阳先生
当三王之学之后特起无师承能以性善
 之旨破无善无恶之说小心二字塞无忌惮之门横
 砥颓流亦可谓豪杰之士 (第 18b 页)
 一心思含其聪而聪益彻晦其明而明逾光幽隐烛
 于燃犀情伪莹于观火邪正之路别于黑白得失之
 机辨若列眉
  顾宪成
曰官辇毂举念不在君父官封疆举念不在
 百姓即有他美君子不齿
 高攀龙曰夫赈饥不难于饥者必赈而难于赈者 (第 27b 页)
者之事非浅学可
几学者只合说克己复礼为仁周海门先生深不然
之以为不识仁而能复礼者无有是处极为有见而 顾泾阳先生
则云学者极喜举程子识仁但昔人是
全提后人只是半提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
皆仁也此全提也后人只说得浑 (第 11a 页)
志文苑内有之字伯诚但鉴上多称阳节潘氏志则称
节斋
钱塞庵(名士/升)少受业于 顾泾阳
尝手辑 (第 9b 页)
泾阳
十书其居
丧最尽礼以家礼所载与朱子平昔议论多异同作家
礼考证一编二书惜未得见
偶阅大学衍义补历象法二 (第 9b 页)
  朱晦庵门人有与人争讼者切责之曰欲之甚则昏蔽

而忘义理求之极则争夺而至怨雠

  吴康斋应召还山后有族人盗卖祭田康斋讼之官至
囚服听断太守不为礼君子讥之

   顾公宪成
司理处州有兄弟讼累年不决者呼谓之曰
汝两手两足相争否兄弟手足也而相争非怪事乎乃
恬不以为怪何也既相争 (第 55b 页)
者薛文清读书录胡文敬居业录罗文庄困
知记而止尔他如曹靖修之夜行烛陈布衣之正学纂
要专言一事未为全书而 顾端文
小心劄记高忠宪语
录陈几亭学言陆桴亭思辨录其果克继薛胡罗三君
子为朱子功臣乎
国朝治教昌隆先生应运而 (第 4a 页)
 不讲分寸而各持一说则二者皆必弊之道也矜而
 争群而党正是正直忠厚之无分寸者虽如韩魏公
 之不欲分别黑白 顾泾阳
之自谓吾辈持濂洛关闽
 之清议不持顾厨俊及之清议皆不免有弊士君子 …… (第 21b 页)
 主持而化裁之取其长而导其偏使君子之忠厚者
 不病于正直正直者不病于忠厚则东西京末流之
 祸不见于天下而唐虞之治可几(原第十/九条) 顾泾阳
告王荆石曰以模棱为工以调停为辨遇贤否
 不欲分明别白混而纳之于平等而曰吾能剖破藩 (第 22b 页)
 去中行将益远岂圣人之教乎人多错认圣人取狂

 狷之意 顾泾阳
谓学问当从狂狷起脚是何言欤(原/第)
 (十八/条)
圣人以杖叩原壤此亦因人而施若使遇庄周苏轼必
  …… (第 1b 页)
 是其区宇方寸亦其本位神而明之无方所可言也
 平生深鄙学者张皇言悟此时看作平常自知从此
 方可下工夫耳甲辰 顾泾阳先生
始作东林精舍大
 得明友讲习之功徐而验之终不可无端居静定之
 力盖各人病痛不同大圣贤必有大精神其主静 …… (第 9a 页)
 处非可冥目求前也此亦与象山所谓讲明一般(原/第)
 (十四/条)
  (按此条问学录所载前引清澜几亭两/段甚长后引文贞学则甚略与此不同) 顾泾阳
学蔀通辨序以象山为有我朱子为无我其说
 是矣至谓朱子岐德性问学为二不能无失而曰辨 …… (第 13b 页)
 朱陆者不须辨其孰为支离孰为禅辨其孰为有我
 而已矣则似朱子之胜象山者仅在无我此则愚所
 未安(原第十/三条)
  (基按读 泾阳
还经录其辟阳明可谓力矣然尚有/未深烛其蔀处故小心斋劄记及文集内说到下)
  (手工夫终觉含糊先生日记 (第 14a 页)
有云辨学术同异若/在经书文义上辨之则彼此胶执葛藤无已矣若)
  (舍文义而单论下手工夫则得失自见 泾阳/
此序舍清澜本意而别生议论诚不免躲闪)
余于辛丑壬寅间有告子阳明之辨谓告子不是如禅
 家守其空虚无用之 …… (第 14a 页)
 (著有杨/园集)
余于壬子五月始会东庄于郡城旅舍谆谆以学术人
 心为言曰今之人心大坏至于此极皆阳明之教之
 流毒也又曰 泾阳
景逸之学大段无不是然论心性
 则虽甚辟阳明而终不能脱阳明之籓篱又曰东坡
 学术尤误人好其学者戏谑游荡 (第 16a 页)
 唤觅头颅顺得诗大惧遂谋杀之

水污吾手 徐渭集叶信为工部时同舍郎某以墨闻
 公从之饮醉沃手先同舍郎次公公叱奉盆者易水
 曰是水污吾手
手削署名 明史藁 顾宪成
为主事时张居正病朝士
 群祷焉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闻驰往手削
 去之
越中四谏 献徵录会稽沈束为 …… (第 7b 页)
 出忠贤令诏劾之
不建珰祠 冬夜笺记梁应泽抚治郧阳当魏忠贤擅
 权天下巡抚鲜不具疏建祠者郧阳独无
东林 明通纪万历中沈一贯为相以才自许不为人
 下 顾宪成
谪归讲学于东林而孙丕扬邹元标赵南
 星之流謇谔自负与政府每相 (第 8b 页)
宪成
讲学天下趋 …… (第 8b 页)
 传宋四儒为真派摹拟阐解学者宗之称曰虚斋先
 生著有四书易经蒙引太极图密箴世庙阅其易说
 特命颁行列姓名于理学名臣录中
志在世道 明史稿 泾阳先生顾宪成
讲学东林书院
 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上官封疆志不在民生上 (第 2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