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小說家類
(谢遣丨丨丨又我甚/似乐天但无丨丨丨)舞腰蛮(方岳小集平山诗杨柳岂知/兴废事夕阳依旧丨丨丨)杜老蛮 (李元阳
白崖毕钵罗窟志毕钵罗窟在白崖川西山岩壁耸拔/其下林麓蓊郁无路可由南诏时有丨丨丨者即崖而寺之)
(第 66b 页)
 (之丨亟以游具属家/人过龙桥至鼓山下)羽化想(田汝成游鼓山记使鹤可骑云可舟/周流八极岂不快哉而不免淆滞人)
 (间此达士所以/怀丨丨之丨也)绝粒想 (李元阳
游石门山记流泉穿石往往成渠/但闻水声淙淙如鸣琴佩玉林际鸟语素) …… (第 28a 页)
为丨其丨)
(一统志丨丨山在雷州府/城西南八里上有雷师庙)挂榜(一统志白面山在象州南俗名/丨丨山 李元阳
游花甸记甸之)
(东西皆连冈西冈层叠如/云梯东冈壁立如丨丨)弭榜(鲍照采菱歌丨丨搴/蕙荑停唱纳薰若) (第 32b 页)
诗樯带丨丨/丨江连暮雨愁)采莲去(王维莲花坞诗日日丨丨丨洲长多暮/归李康成采莲曲丨丨丨月没春江曙) (李中溪
边吟茜裙二八丨/丨丨笑冲微雨上兰舟)深浅去(裴迪诗归山丨丨/丨须尽丘壑美)采芝去(孟浩/然诗) (第 14a 页)
安府纳楼丨丨长官司在府城西南一百八十/里蒙氏为丨丨元置二千户𨽻云南行省又改纳楼丨丨)
(名山记 李元阳
丨丨记曰马上作丨丨行/将出甸诸人倚马回望白鹿不胜恋恋)阳甸(陆机孝侯周处/碑潜光丨丨返)
(旆吴/丘 (第 13b 页)
红)阔碧(郑谷兴州东池诗南连/乳郡流丨丨浸晴楼)蓝碧(李沇巫山高乐府抉天心/开地脉浮动凌霄拂丨丨) (李元阳
游石宝山记将由故道向中岩有樵者指曰由西涉涧所/见尤胜遂行二里许见一石山丨丨如染逼而观之宛然一狮子) …… (第 44a 页)

(李元阳
游青碧溪三潭/记中潭水光丨丨色)尖碧(梅尧臣看山诗前山/不碍远断处吐丨丨)冷碧(曾巩诗丨/丨先归在) (第 45a 页)
洁丨丨精整结字遒丽皆)
(人间之/奇玩也)棋画(蔡羽覆舟山临望诗城中万/井如丨丨杨柳烟中分紫陌)斧画 (李元阳
西洱海志/东岸有分水崖俨)
(如丨丨渔人谓自崖下分水为两界南/为河北为海河鱼不入海海鱼不入河)纹画( …… (第 7b 页)
峰来趋北)
(尽浑源云中之景南目五台𨼆𨼆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昼锦封龙诸山皆俛首丨丨于其下)连脊 (李元阳
点/苍山志点)
(苍山凡十九峰丨丨/屏列内抱如弛弓然) (第 42a 页)
士丨丨丨)清相射(袁桷诗群山/积雪丨丨丨)菱角射(徐贲赋菜薖诗/捲轮木耳垂攒)
(刺丨/丨丨)擢矢射 (李元阳
游花甸记平甸二十里净绿如拭至此则骑/者扬鞭而骋弧者丨丨而丨步者跃舞倦者啸歌)
翠光射(陆师道诗山僧不 (第 51b 页)
物扫地所存惟卫公丨丨米老庵二间余作诗悼之/曰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又本草茜草一名丨丨草)洗塔(名山/记 李)
(元阳
游皖山记曰平旦谒殿礼塔僧曰每岁夏仲有龙水丨丨予/疑其言忽雷电交作雨倾盆大水从塔腹而出顷之顿止验其流) (第 32a 页)
明一统志丨丨风月亭在庆)
(阳府宁州治之后圃宋建亭台楼阁数处莲池柳巷花/屿兰皋郡人春月游赏于此 李元阳
游花甸记冈东)
(里许两山如壁中夹丨丨袤十馀里广仅百十武耳其/间杂花秀木丰茸葳蕤石色苍然窈窕修迥 (第 82a 页)
(甲者今但升名其后又许纳敕三次为定制焉大 李元/阳
白崖毕钵罗窟志岩壁上有独木桥十馀所 木如)
(指长三尺或五六尺巇险不敢著足樵子儇疾者履之/而过亦不 (第 33a 页)
女开垆相对依江渚) (杨巨源大堤曲丨丨婵/徐夤南书筵中咏红手)
(帕诗鹤绫三尺晓霞浓送与东家丨丨容苏 李中溪
边/吟茜裙丨丨采莲去笑冲微雨上兰舟 轼李钤辖)
(坐上分题戴花诗丨丨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第 48b 页)
  蓼
蓼花(宋史乐志风入松丨丨红曳珠佩遵渚鸿石林泉/高致石有怪石坡石松石兼云松者也林 兼之)
(林木秋江怪石怪石之在秋江也江上丨丨蒹葭之致/可以映带远近作一二也 王十朋民事堂赋射的黑)
(而米斛千兮撷丨丨以为粮寿柳宗元田家诗丨丨被/堤岸陂水寒更渌 杜牧题 安县甘棠馆御沟诗水)
(殿半倾蟾口涩为谁流下丨丨中溪温庭筠东归有怀/诗鹭眠茭叶折鱼静丨丨垂 又 上行见荷叶下)
(许浑朝台送客诗岭北居人莫回首丨丨枫叶万重关/ 方干陆处士别业诗蝉噪丨丨发禽来山果香 刘)
(兼莲塘霁望诗远岸牧童吹短笛丨丨深处信牛行芹/李咸用登楼值雨诗见松槛下 于鹄寄周恽诗见)
(叶下竹 李中溪
边吟诗见蘋穗下平王禹偁诗携瓶下/岸买 叶挂席背风穿丨丨 孔 仲风雨有秋色率) …… (第 39a 页)
波)
(任希古诗丨丨疑池上菱花似镜前鱼梅尧臣任适/尉乌程诗到时丨丨长 司马光诗 动惊丨丨)
蘋穗 (李中溪
边吟诗鸂鶒双飞/下碧流蓼花丨丨正含秋)
蘋末(庾肩吾团扇铭清逾丨丨莹等寒泉月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 (第 43b 页)
 (论其理以至六合之外伊川叹/曰平生唯见周茂叔论至此)可卓(丁鹤年诗无锥丨丨香/岩地有柱难擎把国天)
涿(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竹角切音斲)
 补藻封涿(易林丨丨沟/渎灌溃国邑)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竹角切音斲)
 补藻片琢(名山记 李元阳
点苍山志曰山腰多白石腻如/切肪白质墨章丨丨为屏有山川云物之状)施琢(王/禹) (第 8b 页)
  馆选散授不拘内外如永乐乙未沈晹知县戊戍
  莫圭孔友谅知县宣德癸丑傅纲知县正德甲戌
  王邦瑞知州嘉靖丙戍 李元阳
王格张铎连矿知 (第 55a 页)
  懿美之迹而志不知载惜矣
军都山在昌平州西北二十里昌平汉军都县以山名
也后汉卢植隐居上谷立黉肆教授生徒昭烈微时修
弟子礼焉彼时军都县属上谷郡又名居庸山
银山在昌平东北六十里峰峦高峻冰雪层积色白如
银故名麓有石崖皆成黑色又名铁壁顶为中峰迥出

云霄缘石梯上五里许下视梵刹如弹丸刹乃唐时建
领七十二庵沙门邓隐峰藏修之所有浸月泉天清桥
巨虎石诵经台诸胜
   明李元阳
记晓起骑行几二十里路人乃云赤独
  子去密云已旬日矣众相顾色阻南沙谓予曰银
  山铁壁去此不远盍往游 …… (第 32b 页)
  不游为恨荆川名顺之编修武进人湛泉名与龄
  验封郎山西人少海名瀚考功郎顺庆人南沙名
  过职方郎富顺人予则名 元阳
(第 34b 页)
仁甫
(第 34b 页)
中溪

  理人为御史
玉带山在州东北十五里山腰白石周围如带实拱揖
皇陵者又五里为笔架山三峰并列迥出云表 …… (第 34b 页)
  山高古幽奇无所不极

   李元阳
纪盘山顶上无土盘石径四丈许有大字
  刻云唐李从简游李靖舞剑台盖此石即靖舞剑
  处也字刻约八寸许深 (第 54b 页)
也又云昆崙西南有嘉湖分为潞江大居槟榔安
义四大江皆折数千里入南海而无源弱水黑水其入
流沙而出此乎履按 李元阳
曰西洱海出浪穹是黑水
伏流别派也点苍山后濞水漾水合而会兰沧江入南
海兰沧即黑水也其辨曰潞江兰沧皆由吐 (第 23a 页)
  江阴县城池考
江阴县城自梁太平二年始筑跨乾明演教二寺故址历隋
唐皆因其旧以其创始故曰古城后梁乾化三年改筑(祥符/图经)
(载城周一十三里天祐十年/筑内有子城即古城旧址)后晋改县为军曰军城门四曰
延庆钦明通津朝宗宋增城门四东曰新津南曰观风西曰望
京北曰澄江外城门五东曰春晖西曰天庆南曰朝宗西曰
爱日东北曰建寅元定江南城郭尽燬至正十一年兵起始

诏天下复缮城郭时州人黄傅摄州事率乡民垒土城之国
初龙凤三年更加修筑甃砖垒石增女墙辟四门名仍其旧
岁久而倾如履平地正德元年知县刘纮修朝宗天庆二
门六年知县王鉼裒民力畚土筑之周九里三十步高一
丈五尺门皆有楼东南北各置水关次年流贼渡江寇城
下居民赖以保障十二年推官王钧置扉木架城上覆以
瓦嘉靖十二年 知县李元阳
增建城楼八座各当空阙瞭
望相属二十二年巡江御史马公璋捐赎垒石培址甃砖 (第 49b 页)
云云士祯按黄华老
人即金翰林修撰王庭筠字子端此四诗有真迹石刻
在汾州府学朱翰林彝尊吴徵士雯皆曾见之盖 李中
(元/阳)
侍御摹刻于点苍而滇人傅会为仙耳又云苍山
中岩亦号雪山相传即如来苦行之地草石皆作栴檀 (第 19a 页)
按黄华老
人即金翰林修撰王庭筠字子端此四诗有真迹石刻
在汾州府学朱翰林彝尊吴徵士雯皆曾见之盖李中
(元/阳)
侍御摹刻于点苍而滇人傅会为仙耳又云苍山
中岩亦号雪山相传即如来苦行之地草石皆作栴檀 (第 19a 页)
生在滇有张半谷含辈从游时谓杨门六学
士以比黄秦晁张诸人半谷即愈光馀则杨弘山士云
王纯庵廷表胡在轩廷禄 李中溪元阳
唐池南锜又有
吴高河懋为七子以拟廖明略升庵谓七子文藻皆在 (第 17b 页)
  尤生
江南尤生者忘其郡县将赴乡试而苦贫无装具夜梦
人告曰市桥下有白金二锭重二十两五更可往取之
如其言而往无所见夜复梦如前又往亦无所遇桥侧
有银工某者怪其早行频数邀而问之尤告以梦且叹
鬼神弄人如此至夜复梦如前更促其早往至则果有

白金如其数银工又邀而问之对以故出示果白金也
银工曰吾误矣昨闻君述梦聊镕铅锡为之以戏君耳
不意误取箧中金以往然神先告之特假手于我此定
数也即举以相赠已而中式乃倍酬银工焉
  李参政仆
己未七月廿八日京师地震前河东道参政 李元阳

采峪死焉其二仆皆死逾二日一仆复活云初地震时
不知已死但见二伟丈夫各高丈馀驱出门顾视同行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