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雜家類
 不过一岁即序拨而杂历者减倍矣
 祖宗时特重督学使者之选两京用御史外省用按
 察司风宪官类皆海内名流国盛时未论迨正德中
 犹然 御史萧鸣凤
惩恶严虽才不贷副使魏校敦行
 节受欺不悔副使李梦阳伸士义振萎习诵义不休
 己皆遭搆去其后督学官稍益轻 (第 19a 页)
 萧昱(字用光山阴人性至孝母丧明昱日以舌舐之复有见以易诗三礼教授生徒学究本原经其)

(指授者多成名由乡举授知县有古循吏风)

  萧鸣凤(字子雍昱子弘治甲子第一授御史督学南畿人士以萧北斗颂之历官河南广东皆督)

(第 19a 页)
 萧昱(字用光山阴人性至孝母丧明昱日以舌舐之复有见以易诗三礼教授生徒学究本原经其)

(指授者多成名由乡举授知县有古循吏风)

 萧鸣凤(字 子雍
昱子弘治甲子第一授御史督学南畿人士以萧北斗颂之历官河南广东皆督) (第 19a 页)
  化畏信如神明既去思之如父母以宪副督河南
  广东学一如南畿时为国朝督学使者之冠
  明初重督学之选其盛时未论迨正德末 御史萧
  鸣凤
惩恶严虽才不贷副使魏校敦行急受欺不
  悔副使李梦阳伸士节振萎习士诵义不休其后
  督学官稍轻柄其任 (第 10a 页)
  韩定世安       太常 弘 北

  李崙世瞻       大参 弘 秦
  胡世宁永清      司马 靖 杭
   萧鸣凤子雍      
布政 靖 北
  洪芳洲
默 唐侃廷直       刑主 靖 南
整 罗钦顺允升      太宰 靖 (第 16b 页)
 人才固有不在命者不对而出
多王侯命 明王文禄龙兴慈记刘伯温往临淮见人
 皆英雄直谅与之算多王侯贵人命叹曰天子必在
 此不然何从龙者之众耶
焚禄命书 本朝劳大与瓯江逸志 萧鸣凤
精于星学
 以郡守罢归遇比部张公璁以命叩之曰禄命书从 (第 14a 页)
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五年大计外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以私憾欲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 萧鸣凤
、陜西副使唐龙。理力争曰:三人督学政,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请先去理。乃止。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璁、桂
壬申日辛亥时,贵辰戌丑未杂气,财官吉,年月干无
己土入日,禄格酉月申卯年行东北运显贵。 刘安峰尚书壬申丙午壬申辛亥, 陈炌左都掌院丙子丁酉, 徐南湖御史乙卯辛巳, 张玉御史乙丑癸未, 周大有御史甲子乙亥, 刘询给事己巳甲戌,  萧鸣凤进士
庚子壬午, 庚辰己卯〈主事〉, 辛酉丁酉〈侍郎〉, 辛未壬辰, 庚戌己丑〈俱举人〉, 杨启元编修丁未
琏妻朱氏
  杨正懋妻苏氏       汤世奇妻邓氏
  斯邦谷妻萧氏       易嵩妻萧氏
   萧鸣凤
妻何氏       彭霖妻熊氏
  黄廷臣妻刘氏       李迪妻孙氏
  李文煜妻曾氏      ……易嵩妻萧氏
按《雩都县志》:萧氏,易嵩妻。年二十嵩亡,遗腹生子,贺坚志守之,始终不易,年六十终。 萧鸣凤
妻何氏
按《雩都县志》:何氏 萧鸣凤
妻。年二十二,凤亡,抚子尚武,守节不渝,年七十卒。
彭霖妻熊氏
按《雩都县志》:熊氏,庠生彭霖妻。年
何氏女        范时孜妻邓氏
  颜景春妻田氏     姬瓒妻邓氏
  袁子龙妻毛氏      萧鸣凤
妻刘氏
  高天霖妻谷氏     邓云虬妻萧氏
  孔心妻凌氏      戴克官妻袁氏
  张锦文妻 ……子龙妻毛氏
按《郴州志》:毛氏,袁子龙妻。年二十七,丧夫,终身不衣帛,不归宁,教子成立。学使旌之。 萧鸣凤
妻刘氏
按《郴州志》:刘氏, 萧鸣凤
妻。年二十一,夫亡,抚子韶,娶李氏,生子嘉。会嘉谋未几,韶没,姑媳纺绩守会谋成人,年八十馀卒。
高天
       萧选
  萧柯       萧乾元
  萧祯       萧昆
  萧亮        萧鸣凤
  萧一中      萧与成
  萧晚       萧瑞
  萧大宾      萧惟翰
  萧大亨  ……郡学生锐,志韬略有胆气。正德五年,华林盗起,亮奋勇破贼寨,失援遇害。都御史陈金上功,诏录其子长孺。 萧鸣凤
按《明外史 萧鸣凤
传》: 鸣凤,
字子雍,浙江山阴人,举乡试第一。正德九年成进士,授御史。巡视山海诸关。武宗将出塞捕虎, 鸣凤
疏谏。不报。引疾归。起督南畿学政。诸生以比前御史陈选,曰陈,泰山;萧,北斗。嘉靖初,迁河南副使,仍督 ……愤挞肇庆知府郑漳,由是物论大哗。八年考察,两京言官交章论,坐降调。巳,与漳相诋讦。皆下巡按御史逮治。 鸣凤
遂不出。
萧一中
按《华容县志》:一中,字执夫。正德丁丑进士,知新城县。为御史唐龙所知,擢贵州道监察 ……行恭、张有略、族弟季遐、刘颖、韩拯、陈晋、孙益、韦建、韦收。独华与齐名,世号萧、李。
《浙江通志》: 萧鸣凤,
山阴人。督学南畿校士,必以行检为高下,不徒以文而已。南中有萧北斗之谣。
《明外史·萧彦传》:彦,有志
为凿孙继口,以疏横流漕运赖之。
高公韶
按《明外史 萧鸣凤
传》:内江高公韶,正德中为御史,尝劾总兵官郭勋罪。朵颜花当入寇,又劾总兵官遂安伯陈鏸、中官王欣、巡抚
,其文浩浩,其行卓卓。曰日青天,太山乔岳。呜呼一峰,九原不作,吾谁与归。吾将从子于冥漠。
《明外史 萧鸣凤
传》: 鸣凤
起督南畿学政。诸生以比前御史陈选,曰陈,泰山;萧,北斗。
《杭州府志》:胡端敏公尝荐林公俊、杨公一清
,丙戌,例当考察外官。时临颍内阁乐安冢宰,各挟私忿,欲去广东、河南、陕西三省提学。公乃昌言曰:魏校、 萧鸣凤
、唐隆,即今有数人物。若欲考此三人,请先考理。由是获免。
《献徵录》:李直为吏部侍郎一十六年,留意时
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馀,言官程启充、徐文华、 萧鸣凤
、邢寰等交章救,杨一清复以危言动钱宁,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完士实鹏并得罪,世宁起戍中为湖广
狱。萼等上言:给事琦、泰,郎中仕,声势相倚,挟私弹事,佐录杀人。给事中科、一鹏、祐、汉、辂,评事鸾, 御史鸣凤
、壮、雄,扶同妄奏,助成奸恶。给事中科逵,御史世魁,方幸寅就死,得诬勋谋逆,率众连名,同声驾祸。郎中 ……戍边卫者七人:琦、逵、泰、琼、启充、仕及知州胡伟。为民者十一人:贤、科、一鹏、祐、汉、辂、世魁、淳、 鸣凤
、相、鸾。革职閒住者十七人:颐寿、玉、启、潮、文庄、沐、泌、渊、元锡、才、楷、仲贤、润、英、壮、雄、
化      喻希礼
  石金       包节
  曾翀       龚恺
  张芹        萧鸣凤
  高公韶      袁宗儒
  余珊       洪垣
  周鈇       冯恩
  杨爵    ……副使。历右参政、右布政使。坐为海道时倭人争贡误伤居民,罢归。芹事继母孝,持身俭素,枲袍粝食终其身。 萧鸣凤 
高公韶
按《明外史本传》: 鸣凤,
字子雍,浙江山阴人。少从王守仁游,举乡试第一。正德九年成进士,授御史。副使胡世宁下狱,抗章救之。同官 ……当本我属卫,日凭陵。由本兵非人,致小丑轻中国。琼怒,奏讦公韶。中旨责公韶阴结外蕃,交通间谍,令首实。 鸣凤
上疏曰:公韶劾琼,所论者天下之事。琼不当逞忿恣辨,以钳谏官口。中旨责 鸣凤
党庇,而商公韶富民典史。 鸣凤
又劾江彬恃宠恣肆,蔓将难图。士论壮之。寻巡视山海诸关。武宗将出塞捕虎, 鸣凤
疏谏,因具陈官司掊剋,兵民疾苦状。不报。引疾归。起督南畿学政。诸生以比前御史陈选,曰陈,泰山;萧,北斗。嘉靖初,迁河南副使,仍督学政。考察拾遗被劾。吏部惜其学行,调为湖广兵备副使。明年复改督广东学政。 鸣凤
督学政三,廉无私。然性刚狠,以愤挞肇庆知府郑漳。漳惭恚,投劾去,由是物论大哗。八年考察,两京言官交章论,坐降调。已,与漳相诋讦。皆下巡按御史逮治。 鸣凤
遂不出。公韶,正德中为御史,尝劾总兵官郭勋罪。朵颜花当入寇,又劾总兵官遂安伯陈鏸、中官王欣、巡抚王倬
功郎中,丙戌例当考察外官。时临颍内阁冢宰,各挟私怨,欲去广东、河南、陕西三省提学。公乃昌言曰:魏校、 萧鸣凤
、唐龙,即今有数人物,若欲考此三人,请先考理。由是获免。公之保全善类,以扶正气如此。
《明外史·蒋信 ……、福州三府。以丁父忧,去职。
督学部杂录
《春明梦馀录》:明初,重督学之选。其盛时未论,迨至正德末, 御史萧鸣凤
惩恶严,虽才不贷。副使魏校敦行急,受欺不悔。副使李梦阳伸士节,振萎习,士诵义不休。其后督学官稍轻柄,
者属理,理力持不可,事竟寝。五年大计外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以私憾,欲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 萧鸣凤
、陕西副使唐龙。理力争曰:三人督学政,名著天下,欲去三人,请先去理。乃止。明年大计京官,吏部郎中彭泽
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五年大计外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以私憾欲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 萧鸣凤
、陜西副使唐龙。理力争曰:三人督学政,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请先去理。乃止。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璁桂、 ……居静存与同郡,邹南皋罗公廓邹泗山刘泸潇诸同志,往复商确,或操舟远访,至老不倦,四方从学如云,本邑欧阳 鸣凤
、王必彰、刘允伸称高弟焉,临卒犹会讲西原山,忽举手示客曰:病趣舆归。逾日而逝,豫自铭其墓,所著有《三
西。
训导宅三处 俱在明伦堂西南。
奎楼 在学前。
锦襄书院 在骆驼冈院,旧为尼寺,嘉靖四年提学副使 萧鸣凤
改建。
社学 在各里,凡三十有二,今废。
考城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中为先师殿五间,旁为东西庑各九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