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宜革除景泰不宜附录并形奏辨乃景泰附录改
  正而建文年号报罢直至二十三年九月神宗始
  允礼臣范谦覆科臣 杨天民
台臣牛应元等疏而
  奉有建文事迹着附载太祖高皇帝纪之末仍存
  其年号之旨其难其慎越今又四朝矣推而 (第 10b 页)
       杨起潜
  杨起元      杨镐
  杨恂       杨熑
  杨道宾       杨天民
  杨续芝      杨其休
  杨荣       杨鹤
  杨嗣修      杨涟
  杨邦宪   ……已四年,道宾极谏。其冬,天鼓鸣,道宾言:宜急罢矿使,更张阙政,以和民心。帝不听。踰年卒官,谥文恪。 杨天民
按《明外史 杨天民
传》: 天民,
字正甫,山西太平人。万历十七年进士。除朝城知县。调繁诸城,有异政,擢礼科给事中。进右给事中。册立久稽,再疏请,不报。二十九年五月,复偕同官上言。帝大怒,谪 天民
杂职。得贵州永从典史。 天民
幽愤卒。
杨续芝
按《沅州志》:续芝,参将杨显子。与父同剿播酋,赴乌江老君关,播酋迎敌,应援不至,续
王士昌
按《明外史·王宗沭传》:宗沭子士昌,进士,由龙溪知县擢兵科给事中,改礼科。万历十九年,帝将册立东宫,而故缓其期。士昌偕同官 杨天民
极谏,谪贵州镇远典史。屡迁大理右丞,定张差狱。旋进右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归卒。
王士性
谢廷赞
按《明外史·谢廷赞传》:廷赞,字曰可,金溪人。父相,由乡举为东安知县。廷赞举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帝有诏于二十八年春举行册立、冠婚之礼。将届期,都御史温纯、 礼科给事中杨天民
、御史冯应凤相继言之,不报。廷赞乃上疏,帝震怒,褫职为民,廷赞归。侨寓维扬,授徒自给。久之,卒。
丕扬,逮此吕,诘让思孝。御史俞价、强思、冯从吾,给事中黄运泰、祝世禄,皆为时馨讼冤,语侵思孝、东之。 给事中杨天民
、马经纶、马文卿又各疏劾思孝,大抵言文炳之疏由思孝,藉以摇丕扬也。思孝屡乞罢,因诋丕扬负国。员外郎岳
切。姚宗文阅视辽左,与熊廷弼相失,归而鼓同列攻之。允成恶其奸,再疏论列。天启元年,疏请恤先朝直臣,列 杨天民
等三十六人以上,帝纳之。俄陈任辅弼、择经略、慎中枢、专大帅、更戎政、严赏罚数事,末言:方今最可虑者,
      董嗣成
  贾名儒      张栋
  王如坚      张贞观
  王德完       杨天民
  余懋学
官常典第四百卷
给谏部名臣列传八
明四
欧阳一敬
按《明外史本传》:一敬,字司直,彭泽人 ……给事中朱钦相、倪思辉言事获罪,疏救之。明年,迁左。亡何卒官。其后辅忠、殿邦以党逆败,佥为德完惜之。 杨天民
按《明外史本传》: 天民,
字正甫,山西太平人。万历十七年进士。除朝城知县。调繁诸城,有异政,擢礼科给事中。时方纂修国史,与御史牛应元请复建文年号,从之。二十七年,狄道山崩,下成池,山南涌大小山五。 天民
言:平地成山,惟唐垂拱间有之,而唐遂易为周。今虎狼之使吞噬无穷,狗鼠之使攘敚难厌。不市而征税,无矿而 ……崩之势。天心仁爱,亟示谴告,陛下尚不觉悟,翻然与天下更始哉。不报。文选郎中梅守峻贪黩,将擢太常少卿, 天民
劾罢之。延绥总兵官赵梦麟潜师袭寇,以大捷闻,督抚李汶、王见宾等咸进秩予荫。寇乃大入,杀军民万计,汶等又妄奏捷。 天民
再疏论之,夺见宾职,梦麟戍边,汶亦被谴。 天民
寻进右给事中。册立久稽,再疏请,不报。无何,贵妃弚郑国泰疏,请皇长子先冠婚后册立, 天民
斥其非。国泰惧,委罪于都指挥李承恩,夺其俸。顺天、湖广乡试文多用二氏语, 天民
请罪考官杨道宾、顾天峻等,疏留中。二十九年五月, 天民
复偕同官上言:太子者,国之大本,家之冢嗣,树本欲固,自早正位号始。衍嗣欲繁,自早谐伉俪始。今皇长子年 ……必君父,果有别国,始足贻患。即当机少断,反汗靡常基,国家无穷之祸。陛下奈何不早计而预定哉。帝大怒,谪 天民
及王士昌杂职,馀夺俸一年,以士昌亦给事礼科也。时御史周盘等公疏请,亦夺俸。 天民
得贵州永从典史。至九月,帝迫廷议,始立东宫,而 天民
等卒不召 天民
幽愤卒。天启中,赠光禄少卿。初, 天民
去诸城,民为立祠。其后长吏不职,父老率聚哭祠下。
余懋学
按《明外史本传》:懋学,字行之,婺源人。隆
。大理卿郑继之言,留兵宜处饷。给事中许子伟、姚文蔚、侯先春、杨应文、御史周盘,皆议撤。给事中李应策、 杨天民
议,去留俱听之督抚。而张问达又谓,兵不可撤。帝以言人人殊,迄无定论。责朝鲜及督抚诸臣,博谋善计。最后
店名,无异北齐之市肆;官从内遣,何啻西苑之斜封。不报。二十九年,帝将册立东宫,而故缓其期。士昌偕同官 杨天民
极谏,谪贵州镇远典史。屡迁大理右丞署事,与张问达共定张差狱。旋进右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卒。
诸应格者,悉有品题至幼学,俱握笔不下一给事,问故咸曰:我不识陈中牟也。给事俱言中牟治状,乃得中考。 《杨天民
传》: 天民,
除朝城知县。调繁诸城,大水,民饥亟发粟赈救。复煮糜哺之病,则与善药。以故诸城独无道殣,是时承平久山谷,民有终身。不识城韨者闻 天民
贤,一日相率入县,皆古衣冠瞻觐而去。
《王洽传》:洽历知东光,任丘二县。服阕改长垣,汰冗费宽重徭,扫
士。未授官,即极论矿税之害。旋授刑部主事。帝有诏于二十八年春举行册立、冠婚之礼。将届期,都御史温纯、 礼科给事中杨天民
、御史冯应凤相继言之,不报。廷赞乃上疏,㨿易理以陈时事,曰:观乾坤以明阁员之当补,台省之当选,即损益
元贺皇帝表       文天祥
  史论          明何乔新
  复建文年号疏        杨天民
  题覆改正建文年号疏    袁一骥
  论泰昌天启改元揭      张泼
  请复泰昌年号疏    ……。曷尝有一事,克绳祖武哉。呜呼,袭其号而不践其实,徒启弊端而已。谓之善法祖,可乎。
《复建文年号疏》 杨天民
题为累朝阙典,究竟难湮。垦乞圣明,及时修举,以成祖德,以光正史事:臣惟神器相承,天下之大事也。名号显 ……《题覆改正建文年号疏》袁一骥
题为累朝阙典,究竟难湮,垦乞圣明,及时修举,以成祖德,以光正史事。仪制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内府,抄出 礼科给事中杨天民
题前事,奉圣旨:礼部知道,钦此。钦遵抄出到部,送司案呈看,得有一代之君,则有一代君临之位号。作史者,
,景泰不宜附录,并形奏辨,乃景泰附录改正,而建文年号报罢。直至二十三年九月,神宗始允礼臣范谦覆、科臣 杨天民
、台臣牛应元等疏,而奉有建文事迹著附载太祖高皇帝纪之末,仍存其年号之旨,其难其慎,迄今又四朝矣。推而
贵墓 县东二十里。
明御史马鸾墓 县南五里。
侍郎王体复墓 县南五里。敕建,大学士方从哲志铭。
少卿 杨天民
墓 县东十五里。都御史程绍志铭。
封布政王应时墓 县西南七里。
岳阳县
周晋大夫郤缺墓 在县东七十里
永乐元年建。弘治年修。今废。万历九年,知县杨瑞云重建,在关庙内。
驻节厅 在西门外,明万历九年,守备 杨天民
建。
喻口镇巡检司 在县治北一百二十里,正厅三间,司房三间,监房二间,大门三间,巡检廨一所。
清沟镇
除,景泰不宜附录,并形奏辨。乃景泰附录改正,而建文年号报罢。直至二十三年九月,神宗始允礼臣范谦覆科臣 杨天民
、台臣牛应元等疏,而奉有建文事迹著。附载太祖高皇帝纪之末,仍存其年号之旨。其难其慎,距今又四朝矣。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