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正世称丨丨容斋随笔潭州石刻法帖十卷盖钱希白所镌最为/丨丨翰墨 志淳
化帖大观帖当时以晋唐丨丨及江南所收帖择)
(善者刻之悉出上圣规摹故风骨异象皆存在识者鉴裁而学者/悟其 (第 57b 页)
大木之)
(数苏颂历者天地之大纪赋下可辨乎斗建上/靡差于丨丨程俱诗十月俪丨丨如环了无端)两次(唐书历 志淳/
风驳戊寅历)
(曰汉志降娄初在奎五度今历日蚀在降娄/之中依无岁差法食于丨丨之交是乂不然)超次(唐书历 (第 67b 页)
又李固传斗斟酌丨丨运平四时尚)
(书出纳王命赋征四海注春秋保乾图曰天皇于是斟丨丨陈枢/以五易威宋史乐 志淳
清育物瑞木成文丨丨陶冶非烟郁氛春)
(秋繁露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 (第 38b 页)
有弦望星有流逆其归一也丨丨生焉)古术
(后汉书律历志今之不能上通于古亦犹丨丨之不能下通于今/也唐书历 志淳
风以为丨丨疏舛虽弦望昏明差天十五度而犹)
(不/知)天术(后汉书隗嚣传祸福之应各以事降莽明知之而冥昧 (第 27b 页)
群公)
(问儒门旧史长又晚节渐于丨丨细苏轼九日/次王巩诗鬓霜饶我三千丈丨丨输君一百筹)凤律(隋书律历 志/淳
古苇籥创)
(睹人籁之源女娲笙篁仍昭丨丨之首宋史乐志乐调丨丨酒浥/牺尊庾信邛竹杖赋蕴诸鸣丨之丨制以成 (第 47a 页)
 (何谓六物对曰岁时丨丨星辰是谓也又师旷曰爱之如父母仰/之如丨丨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论语仲尼丨丨也又君子之)
 (过也如丨丨之食焉史记武安侯传赞武安之贵在丨丨之际又/屈原传推此志也虽与丨丨争光可也汉书律历 志淳
于陵渠复)
 (覆太初历晦朔弦望皆最密丨丨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又萧何传/赞汉兴依丨丨之末光魏志陈思王传冀 (第 1b 页)
亿兆)顿设(晋书/刘颂)
(传宜令诸王于古典所应有者悉立/其制非急所须渐而备之不得丨丨)异设(魏书礼 志淳
浇世殊质/文丨丨损益相仍随时)
(作/范)俭设(魏书释老志僧尼寺舍私营转盛然童子聚沙可迈于/道场纯陁 …… (第 22a 页)
 韵藻勃碣(史记天官书自华以南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恒山之北气下黑上青丨丨海岱之间气皆黑江)
 (淮之间气皆白汉书地理志丨丨之间所都会也后汉书卢植传/四方未宁盗贼伺隙 恒岳
丨丨特多奸盗蔡邕奏议猾夏作寇震)
 (惊丨丨江赋产毻积羽往来丨丨隋炀帝亲征高丽诏崇聚丨丨/之间荐食辽 (第 29b 页)
(嫔妃所乘鸾和凝宫词丨丨供/奉打毬时 凤分厢锦绣衣)
两次(唐书历 志淳
风驳戊寅历曰汉志降娄初在奎五/度今历日蚀在降娄之中依无岁差法食于丨丨)
(之交是又不然上宋史孝宗纪淳 (第 64b 页)
凤律(隋书律历 志淳
古苇籥创睹人籁之源女娲笙篁/仍昭丨丨之首 崔融报三原李少府书龙文阳)
(发居然异气射人丨丨雄鸣自有 (第 20b 页)
 举跋百馀字

刘宫保子大周昉仕女图一卷苏汉臣戏婴一卷长丈
 馀绢皆如新
王叔明小纸丹台春晓图原在黄 志淳
(第 25a 页)
志淳
没归毗
 陵谈世伊思重予从借观纸高三尺馀阔未盈九寸
 而气槩磅礴充溢一幅
吴助教藏盛子昭萧山钓艇绢幅 (第 25a 页)
   律谱(隋书律历志遣晓音律者陈山阳太守毛爽及/太乐令蔡子元于普明等以候节气作丨丨)
  凤律(隋书律历 志淳
古苇籥创睹人籁/之源女娲笙篁仍昭丨丨之首) 三律(汉书律历/志在天成)
  (象在地成形后以裁成天地 (第 12a 页)
 张含(字愈光永昌府人尝举乡荐不第遂不复仕以书史吟弄终其身素与杨升庵翰撰善其诗多)

(所评定君弟合尝司吏部父 志淳
为南都户侍父子发解云南)

 张凤翔(字光世汉中洵阳人号伎阙生而异质殊才目羞日短视然暗处则反明灯月之 (第 22b 页)
 方侪 淳  (弟储俨以孟氏易自相讲授侪为南阙) 封关内侯俨为大都督俱以文学重于 

(时世传其昆弟皆为仙盖出于附会云)

(晋)方操(字持 志淳
安人磊落方正英秀雄伟孔群尝奏操执心正直积德慈仁累官至谏议大夫尚书)

(仆射封上虞县公)

 方望( (第 71b 页)
 娄暄

 娄炳(俱临清人登科)
 娄汝励(临清人登科)
 娄南良(字德刚临川人咸淳进士授吉州法曹与弟文辅子 志淳
皆以德名临川家世儒雅忠厚)

(者惟娄氏饶氏焉)

(明)娄观(洪武末鄢陵知县民多豪猾难治观选邑中老 (第 31b 页)
  论贤
史纲论刘静脩不仕元与其退斋记之讥许衡仕元义
最明正至以静脩作渡江赋为幸元灭宋且谓刘生长
燕北为见闻习染所局如卢挚之徒谓宋为淮夷此殊
不知静脩矣观静脩诗有云世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
家七岁儿又云都无三百年间事寡妇孤儿又被欺则
其非宋取国之不义已有素矣此渡江赋之根抵也弘
治中刑部潘员外府作孔子通纪后纪而及于静脩亦

以过江赋为疑遂与内江刘检讨瑞计以为静脩必别
有所见而不能剖刘以问 志淳
曰此何难剖之有刘异
而求其说曰静脩之莭决不肯苟于出处故退斋之记
作静脩之见尤不足篡周之宋故过江之赋成 …… (第 3a 页)
  荐贤
华容刘东山公为兵书时极意荐才于是群趋竞进时
张䌽为稽勋员外郎欲求越次之举又值北人火筛张

甚遂以谈兵动刘刘极推许间以语 志淳
因素知䌽之
大奸险无学术贪财好色好乱而谈兵亦妄也颇谓不
然刘遽曰吾无才而居此故急于取才耳对以就才之 (第 9a 页)
所称天子之称加于府州县之臣可
乎建安杨府丞旦为考功即中时尝言不忍以父母二
字加于人虽人不悦我竟不忍改 志淳
甚是其见因推
而论之
  田双
辍耕录言田一双为四亩云因见云南杂志始知之近
见唐书南诏传言田一双为五 …… (第 3b 页)
  大臣
王嘉为丞相以諌董贤增封忤哀帝得罪当时议即议
犹以为圣王于大臣在舆为下御坐为起疾病视之无
数进之以礼退之以义今嘉罪虽著大臣祼形就笞非
所以重国也以是观汉于大臣虽有诛戮不逮于宋然
礼之亦重矣弘治四年礼部尚书耿公裕侍即倪公岳
周公经皆送锦衣卫镇抚司去衣笞二十而倪体肥硕

去衣之时尤增多口后耿倪二公皆为吏书卒官周为
户书去位一时有识谓三公皆时望在位通不及十年
孰若下狱后从容以疾求去为优也此所谓祼形就笞
者与
  中庸 志淳
居学宫时见一官问中庸二字所出曰中出尧之
执中庸出易之庸德近观周礼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
曰中和祗庸孝友郑 …… (第 4b 页)
  赖字
今人以物相质不还曰赖然左传今郑人贪赖其田则
赖之为义亦有本矣

  转注训 志淳
幼读解曰转注如考老之类假借如令长之类窃
疑令长以圈法之字多故可言类若考老则不见其类
也殊不能自决近见 …… (第 6a 页)
  并坐
弘治中北兵火筛寇边势甚猖獗时钧阳马公文升以
少傅兼太子太傅为兵书朝廷特所倚重命阅兵于教

场又命司礼监太监李荣同阅马欲与李并坐往返言
再三荣竟不允遂各居一幕而递阅之夫以保傅之官
掌大司马之柄又值弘治之世内臣之自尊犹若此无
怪乎汉唐之末造也
  迁狱
永昌文庙东有镇抚司每考讯搒掠声彻礼殿 志淳

学时随类告迁于上司皆难之后常山樊公莹为御史
至永昌佥以樊有清声亟往告焉难之尤甚时成化已 (第 8b 页)
几乎数十两汝岂无半乎一时愤辩伤
急公微哂曰吾子为陆安知州考满买茶作吏部人事
吾所知也则又辨曰茶为礼时 志淳
为主事亦不多值
以老大人故亦各有香与帕答之公徐曰若如汝言则
今吏部司属争求入何意哉予乃为公反覆辨论且 (第 5b 页)
每见上意喜皆争先进言一值上怒皆缩恧失措唯某
与吾喜亦不敢肆言怒亦不敢惴默所以遂蒙天监而
独贷此命也 志淳
闻此而恨生晚不及见之尝以闻先
君云高唯一子生一孙今皆湮灭矣不识天道竟何如
(第 2a 页)
志淳
窃谓此足见高庙慎罚之一端而不止起居之 …… (第 2a 页)
  考官
左都御史浮梁戴公珊当考察时吏部只欲凭巡按御
史考语黜退公不从吏部曰如是我不担怨公不然私
志淳
曰果欲如此吾与子先将御史考覈从其贤者
斯可不可如贵堂上一概从之由是果有所得公可谓
公无私矣宜孝庙之重 (第 14a 页)
公于是非枉直足以发之笔端传之后世以
感动朝廷其可得乎宜乎急救社稷则请招人纳粟求
清黜陟则请秤官行李也 志淳
以为皆吏部之所考选
亦或近本之说而自愧斯言则多矣
  定字
史记时用定字如陈王定死主父定死之类不一后 (第 10a 页)
  服善
吏书河南耿公裕尝曰吾为礼书时暮自部归必经过
王三原之门过必见其老苍头持秤买油于门首因自
念入官至今初不知买油点也故每过辄面城墙而行
盖愧之也时耿公方代王公为吏书而心服王公如此
可谓贤已 志淳
为吏部主事时亲见公子自三原来省
公只如商旅骑一骡而已有司驿递何从奉之又见公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