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地理類
類書類
儒家類
愚则深于诗者矣疏通知远
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
矣洁净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矣恭俭 庄敬 而不烦
则深于礼者矣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矣天
有四时春夏秋冬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吐纳
雷霆 (第 11a 页)
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
矣洁净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矣恭俭 庄敬 而不烦
则深于礼者矣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矣天
有四时春夏秋冬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吐纳
雷霆 (第 11a 页)
东都之延熹大学诸生至三万馀人适足以起乱
果何益哉盖颐之道养正则吉养而不正其凶必
矣
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 (庄敬/ 也)刚
而无(与毋/同)虐简而无(与毋/同)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
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第 2b 页)
果何益哉盖颐之道养正则吉养而不正其凶必
矣
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 (庄敬/ 也)刚
而无(与毋/同)虐简而无(与毋/同)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
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第 2b 页)
乎然礼乐之制虽亡而礼乐之理则在故礼记谓致
礼以治身致乐以治心外猊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
之心入之矣中心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
庄敬 者礼之本也和乐者乐之本也学者诚能 (第 7b 页)
庄
敬
治其身和乐养其心则于礼乐之本得矣亦足以
立身而成德也三百篇之诗虽云难晓今诸儒发明
其义了然可知如 …… (第 7b 页)
与其门人皆不外乎此也
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
易教也恭俭 庄敬 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
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 …… (第 9a 页)
笃而厚重学书则通知古今治乱之理故其为人疏
明不滞而所见者远乐以道和故学之者开广而博
大平易而温良易道简洁精深礼主于恭俭 庄敬 故 (第 9b 页)
礼以治身致乐以治心外猊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
之心入之矣中心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
庄敬 者礼之本也和乐者乐之本也学者诚能 (第 7b 页)
庄
敬
立身而成德也三百篇之诗虽云难晓今诸儒发明
其义了然可知如 …… (第 7b 页)
与其门人皆不外乎此也
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
易教也恭俭 庄敬 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
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 …… (第 9a 页)
笃而厚重学书则通知古今治乱之理故其为人疏
明不滞而所见者远乐以道和故学之者开广而博
大平易而温良易道简洁精深礼主于恭俭 庄敬 故 (第 9b 页)
无益于人者抑不知释回增美皆由于礼器之大备
而好善听过皆本于乐节之素明礼以治躬则 庄敬
不期而自肃乐以治心则鄙诈不期而自销盖接于
视听者所以养其耳目而非以娱其耳目形于舞蹈
者所以导其血 (第 34b 页)
而好善听过皆本于乐节之素明礼以治躬则 庄敬
不期而自肃乐以治心则鄙诈不期而自销盖接于
视听者所以养其耳目而非以娱其耳目形于舞蹈
者所以导其血 (第 34b 页)
又按宋臣吕祖谦之说谓高宗已造明哲之地傅
说欲扩而充之必宪天之聪明而后已盖有明哲
之资者已裕作圣之基而进以法天之学则 庄敬
日强纯一不已俾庶明励翼悉凛王章万姓諴和
胥归王路而后宪天之道无馀蕴焉此即傅说所
以尽纳诲之职 (第 47a 页)
说欲扩而充之必宪天之聪明而后已盖有明哲
之资者已裕作圣之基而进以法天之学则 庄敬
日强纯一不已俾庶明励翼悉凛王章万姓諴和
胥归王路而后宪天之道无馀蕴焉此即傅说所
以尽纳诲之职 (第 47a 页)
圣相传之心法而勉勉即主敬之纯心棫朴之咏
歌文王以金玉追琢之躬启雅化作人之盛而归
功于此可谓得圣学之本矣后世学文王之学者
庄敬 日强以植其基至诚无息以要其极则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其必由此始矣 (第 18b 页)
歌文王以金玉追琢之躬启雅化作人之盛而归
功于此可谓得圣学之本矣后世学文王之学者
庄敬 日强以植其基至诚无息以要其极则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其必由此始矣 (第 18b 页)
都督沈至祭景皇帝陵寝李鹤祭恭让章皇后中
官祭宪庙废后吴后都指挥佥事蒋克谦祭哀冲
庄敬 二太子各陵园侯张建元祭天寿山神初拟
本日仍驻跸感思殿圣母与上闻陵所艰于得水
且因念六军恐难以 (第 15b 页)
官祭宪庙废后吴后都指挥佥事蒋克谦祭哀冲
庄敬 二太子各陵园侯张建元祭天寿山神初拟
本日仍驻跸感思殿圣母与上闻陵所艰于得水
且因念六军恐难以 (第 15b 页)
言也
经解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
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
也恭俭 庄敬 礼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
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 (第 30a 页)
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
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
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 庄敬 而不烦则
深于礼者也属词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 (第 30a 页)
失于无实矣故书之失诬务广博易良而徇其情则
失于好大矣故乐之失奢务洁静精微而蔽于道则
失于毁则矣故易之失贼务恭俭 庄敬 而忘其体则
失于过当矣故礼之失烦务属词比事而作其法则
失于犯上矣故春秋之失乱夫六经之教先王所以 (第 30b 页)
经解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
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
也恭俭 庄敬 礼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
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 (第 30a 页)
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
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
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 庄敬 而不烦则
深于礼者也属词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 (第 30a 页)
失于无实矣故书之失诬务广博易良而徇其情则
失于好大矣故乐之失奢务洁静精微而蔽于道则
失于毁则矣故易之失贼务恭俭 庄敬 而忘其体则
失于过当矣故礼之失烦务属词比事而作其法则
失于犯上矣故春秋之失乱夫六经之教先王所以 (第 30b 页)
读书录卷五 明 薛瑄 撰
易大象
重坤相因其势极厚君子法之以厚德载物
水荐至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水相续不已有恒久之
意故君子以常德行相沓而来有重复之意故君子以
习教事
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天高去而不留
山卑下而常止有悬绝不相及之势君子犹天也小人
犹地也君子以 庄敬 自持则小人自不能近故取此象
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火照有明意
山静有慎意火去又有不留之意 (第 1b 页)
易大象
重坤相因其势极厚君子法之以厚德载物
水荐至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水相续不已有恒久之
意故君子以常德行相沓而来有重复之意故君子以
习教事
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天高去而不留
山卑下而常止有悬绝不相及之势君子犹天也小人
犹地也君子以 庄敬 自持则小人自不能近故取此象
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火照有明意
山静有慎意火去又有不留之意 (第 1b 页)
明
只致其恭敬则心肃然自存非是捉住一个心来存放
这里读书论事皆推究到底即是穷理非是悬空寻
得一个理来看 庄敬 是保养身心底工夫
一整齐严肃心便在是自能整理才宽慢则心便悠荡
无归著是自不能整理也
端庄整肃严威俨 (第 5a 页)
只致其恭敬则心肃然自存非是捉住一个心来存放
这里读书论事皆推究到底即是穷理非是悬空寻
得一个理来看 庄敬 是保养身心底工夫
一整齐严肃心便在是自能整理才宽慢则心便悠荡
无归著是自不能整理也
端庄整肃严威俨 (第 5a 页)
积累久地位高者领会不得吾每欲学者先读朱子
行状有规模格局方好读明道行状
心专则不放故程子主一为敬容庄则心自一故朱子
庄敬 涵养
朱子直是勇穷理便直是穷到底作事直是做彻底
朱子体段大相似孟子但孟子气英迈朱子气豪雄孟 (第 12b 页)
行状有规模格局方好读明道行状
心专则不放故程子主一为敬容庄则心自一故朱子
庄敬 涵养
朱子直是勇穷理便直是穷到底作事直是做彻底
朱子体段大相似孟子但孟子气英迈朱子气豪雄孟 (第 12b 页)
冲漠无朕而已而天下万物之理已默具于其中公
甫说一片虚灵万象存是要把他底精神来包涵万
象与程子实不同也以程子之说只去 庄敬 涵养上
做工夫而心之本体已立不用察觉安排而道之全
体已浑然在中故圣贤气象深沉笃实光辉自在如 (第 16b 页)
甫说一片虚灵万象存是要把他底精神来包涵万
象与程子实不同也以程子之说只去 庄敬 涵养上
做工夫而心之本体已立不用察觉安排而道之全
体已浑然在中故圣贤气象深沉笃实光辉自在如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