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姚弘谟”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子部
  泉本以淳化法帖翻刻于泉州郡庠至洪武四年知

府古任常以刘次庄释文叙而刻之仁宗皇帝命
取入秘府人不可得而见矣是拓虽仅此卷神情烂
熳真泉州善本也闻之先子云古帖不必全即断圭
数行亦是可宝曾忆秋朗叔得东观古帖一本于吴
阊移归项玄海见之赏玩不置及玄海检所藏东观
本恰少此卷即强售补之即此一段奇缘可见物之
尤者全与亏从来并行于世乐卿藏此以待缘偶何
如戊辰腊月社弟高孟超题


  淳化泉本第六是玉右军书向为 姚禹门
太史所藏
后归先荆翁日置案头模玩尝云拓之新旧较然于
纸墨无庸赘也据阁帖考异第六卷差凉帖内二行
泉有斜 (第 12b 页)
  右小字石经残本百叶约万有五千言前后断缺无
书人名氏余考之盖宋思陵书也按绍兴二年帝宣
示御书孝经继书易书诗春秋左传论孟及中庸大
学乐记儒行经解总数千万言刻石太学后孝宗建
阁奉安名曰光尧石经之阁即此是也盖思陵平时
极留意字学尤喜写经尝曰写字当写经书不惟学
字又得经书不忘此书楷法端重结构浑成正思陵
之笔但所书惟易春秋左传又皆不全视全本百分

之一耳(甫田集)

  宋高宗养生论

  右太史 姚君继文
藏宋思陵手书嵇中散养生论(一篇)
行楷真草相间后有德寿御书印德寿思陵为太上
时所居宫也思陵初拟豫章在 (第 32a 页)
  浅白深红斗合欢丝丝香雨昼难乾会须一日三百盏
无那春风十二阑水上新传锦字艳楼头长怨玉箫寒
可怜春色随花尽归兴还应带月看 息园赏牡丹
蓬苑彯缨羡年少星装千里赴神皋王程草色催缇骑
仙阙花香待锦袍侍从雍容恩最渥文章清秘价偏高
金昌杨柳还堪折绿酒红亭揖佩刀  姚禹门
还朝北
(第 13b 页)
   宋高宗石经残本
右小字石经残本百叶约万有五千言前后断缺无书
人名氏余考之盖宋思陵书也按绍兴二年帝宣示御
书孝经继书易书诗春秋左传论孟及中庸大学乐记
儒行经解总数千万言刻石太学后孝宗建阁奉安名
曰光尧石经之阁即此是也盖思陵平时极留意字学

尤喜写经尝曰写字当写经书不惟学字又得经书不
忘此书楷法端重结搆浑成正思陵之笔但所书惟易
春秋左传又皆不全视全本百分之一耳(甫田集/)
   宋高宗养生论
右太史 姚君继文
藏宋思陵手书嵇中散养生论一篇
行楷真草相间后有德寿御书印德寿思陵为太上时
所居宫也思陵初拟豫章在青冰 (第 40a 页)
金昌杨柳还堪折绿酒红亭揖佩刀 送 姚禹门
还朝
北上
岭南才子迈华风早岁声名动域中无用官嫌广文冷
合知诗有拾遗工双鱼南北元非隔老骥雄心亦自同 (第 52b 页)
  市暑逍遥应识久忘机陆安道
 外录
  珊瑚网云余家藏十洲两三纳凉图闻之父执沈
  涵素云是其妇父 姚禹门
太史所遗上有诗斗为
  文徵仲题已失去矣今细观此图画桥烟柳鞦韆 (第 41a 页)
   感矣吾友杨应宁都宪得此而藏之敬题其后
   正德三年六月十三日长沙李东阳书又王世
   贞跋云右太史 姚君继文
藏宋思陵手书稽中
   散养生论一篇行楷真草相间后有德寿御书
   印德寿思陵为太上时所居宫也思陵初 …… (第 30b 页)
   尤其得意笔正书时于督策露章法一二盖欲

   以拙救熟耳行草翩翩二王堂庑间而不能脱
   蹊径然要当于六代人求之 继文
工八法无俟
   余赘余独叹中散之精于持论而身不能免也
   其微言奥旨若遗丹之在藏数百千年尚能起 (第 31a 页)
   (二跋皆/可宝也)
定武石藏道祖家道祖又最嗜古迹应日临数过然传
世者少何也此临本今刻停云馆帖中亦觉力弱彷佛
形似间不甚有骨
  宋高宗养生论(王氏跋一○右太史 姚君继文
藏/宋思陵手书嵇中散养生论一篇)
   (行真草相间后有德寿御书印德寿思陵为太/上时所居宫也○ (第 17a 页)
继文
工八法无俟余赘云)
思陵于字学最深此是逊功帝遗风然骨力似尚不及
正与米氏父子相似绍兴中虎儿直敷文可谓 (第 17a 页)
金昌杨柳还堪折绿酒红亭揖佩刀 送 姚禹门
还朝
北上
岭南才子迈华风早岁声名动域中无用官嫌广文冷
谁知诗有拾遗工双鱼南北元非隔老骥雄心亦自同 (第 11b 页)
  宋拓阁帖泉本第六卷
泉本以淳化法帖翻刻于泉州郡庠至洪武四年知府

古任常以刘次庄释文叙而刻之仁宗皇帝命取入秘
府人不可得而见矣是拓虽仅此卷神情烂漫真泉州
善本也闻之先子云古帖不必全即断圭数行亦是可
宝曾忆秋朗叔得东观古帖一本于吴阊携归项玄海
见之赏玩不置及玄海检所藏东观本恰少此卷即强
售补之即此一段奇缘可见物之尤者全与亏从来并
行于世乐卿藏此以待缘偶何如 戊辰腊月社弟高
孟超题

淳化泉本第六是王右军书向为 姚禹门
太史所藏后
归先荆翁日置案头摹玩尝云拓之新旧较然于纸墨
无庸赘也据阁帖考异第六卷差凉帖内二行泉有斜 (第 25a 页)
  又临池消夏图
湘帘寂寂夏堂虚竹影离离风外疏煮茗焚香消晏坐
硬黄临得右军书 师道题
凭阑閒看白鸥飞山色溪光绕四围六月不知城市暑

逍遥应识久忘机陆安道
 余家藏十洲两幅纳凉图闻之父执沈涵素云是其
 乃岳 姚禹门
太史所遗上有诗斗为文徵仲题已失
 去矣今细观此图画桥烟柳韆鞦院落绝似江南春
 光景余因改其名目彼时尚 (第 8a 页)
行人可憩。宋范致能记中称憩食,望云亭即此。
望日亭,在祝融峰东。
省心亭,在半山,人呼为半山亭。分守 姚弘谟
建。近知府邓以诰重建。
峻极亭,在祝融峰顶,御史唐符建。
道人亭,在岣嵝峰。
岳心亭,在掷钵峰。
,祀郡守黄懋。屠康僖公祠 在常丰坊东湖书院,祀刑部尚书屠勋。
姚谷庵祠 在盐仓坊清真道院,祀监察御史 姚弘谟。
孙简肃公祠 在永丰十四都麒麟原赐墓之东南一百步。
陈司徒庙 在城西南五里。唐咸通五年建,祀隋司徒陈
盐仓桥南,见列女传。屠谕德应峻墓 在城东德化三都调字圩。孙简肃公植赐墓 在城东南永丰十四都麒麟坝。 姚侍郎弘谟
赐墓 在城东南白苧十五都马当泾。
徐少司马必达赐墓 在城东北感化都石龙桥。
谭囧卿昌言赐墓 在城东白
家山赋          朱衣
  建三城楼记         前人
  重修晴川阁记        姚弘谟
  重修汉阳县学记      萧良有
  石榴花塔碑记       黄一道
  上刘太守议筑千湖泾书 ……,于东怀朝宗之义,于南思江汉之纪,于西期鸣鸟之闻焉。审如是宁,惟不忘今日之功已也。
《重修晴川阁记》 姚弘谟
沔口重镇也,环荆郡以千计,而汉阳要。环汉而峙以白计,而大别奇压,大别而庙者,禹王肘。禹王而阁者,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