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醫家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農家類
譜錄類
藝術類
  苍术(捒坚实者剉为两段以米泔浸一日一换一/宿后以竹刀刮去皮再浸至湿透尽去油为)
  (度不可致烂再洗/净焙乾五两五钱)厚朴(厚者去粗皮剉如小豆 大/生
姜自然汁浸至浸过三) …… (第 27b 页)
 鬼交加龙骨煎肺虚咳嗽加五味子生姜煎有邪热
 发热吐血加紫苑黄耆煎胃寒大呕吐加吴茱萸半
 夏生姜煎食伤肚胀痛揉之益痛加枳壳一指 大生
 
姜煎有热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数日不大便
 加大黄一钱煎以取利一行(若便自利只/用防风远志)若阴闻木 (第 31a 页)
 一大碗汁取出滤去滓分作四盏每日空心一盏温

 米饮调下即用饭压之如欲丸甘草不用捣诸药为
 末炼蜜丸如梧桐子 大生
姜盐汤下十丸至十五丸
 亦得
木香煎(出圣/惠方) 治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发歇不定
  木香 桂心  (第 31b 页)
  (一两同矾研过入砂锅内依法封固/再煅通红候冷取出再研细令匀)附子(一两炮去皮/脐别研为末)
 右以粟粥丸梧桐子 大生
地黄汁下温酒米饮下亦
 可每服三十丸此是气血虚寒人服如少壮者用青
 蒿调水酒又脏腑虚弱下血用四物汤加 (第 4b 页)
 取侧柏叶阴乾作末和油涂之

治眉发髭不生方(出圣/惠方)
 用羊粪灰二斗以水淋取汁洗之三日一洗不过十
 洗 大生
令白发不生(出本/草)
 以麻子五升研同叶一握捣相和浸三日去滓沐发
 令白发不生
治发薄不生
 用豹 (第 42b 页)
杀人凡咽喉病毒气归心胸前
肿满气烦促下部洞泄不止者死候也 一十八种喉
风證论曰一单蛾风其形圆如小箸头 大生
于咽喉关
上或左或右关下难治二双蛾风有两枚在关喉两边
亦圆如小箸头大关下难治三蝉舌风自舌下再生重 …… (第 2b 页)
 等分
僵蚕散(一名三白散/出仁存方) 治喉痹

  僵蚕(一/条)马勃(拳大者瓦/上焙成末)白矾(皂子 大生)
天南星(一个/炮)
 右为末大人一钱小儿半钱生姜自然汁调下一方
 无马勃
白梅丸(出仁/存方) 治喉 (第 31a 页)
  (研飞/半两)牛黄(研/)朱砂(研飞/半两)人参(半/两)犀角(一/分)

 右为末面糊为丸菉豆 大生
姜汤下十五丸急病竹
 沥下
茯苓汤 治中风入腹心下如刺不得卧或在胁下转
 动无常腹满短气惙惙欲死此病 (第 22b 页)
 服夜一服若觉四体稍快宜服前方麻黄汤

铁弹丸(出圣剂/总录) 治偏风卒中风
  五灵脂 乌头(去皮脐尖并生/取净各等分)
 右合研令匀滴新水硬和入臼中杵一千下丸如弹
 子 大生
绢袋子内盛之悬透风处每丸分四服烂嚼
 温酒吃下十服后一丸分二服更十日后却一丸分
 四服一月内必瘥如不 (第 60b 页)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甘草(炙/剉)半夏(汤浸生布揉洗/七次焙各一两)生姜
  (去皮一两半先与/半夏同捣焙乾)
 右为末鍊蜜和丸如大豆 大生
姜汤下三丸加至五 (第 19a 页)
  (十/铢)秦芁 芎藭 桂心 防己 生姜屑 黄芩
  (各一/两)附子(十八/铢)石膏 寒水石(二/两)羚羊角(一两/半)
 右为末白蜜和丸如梧桐子 大生
姜蜜汤服二十丸
 日三稍加至三十丸忌油面蒜生冷酢滑及猪羊鸡
 鱼等肉
防风饮(一名大防风/汤出千金方 (第 35b 页)
  (炙/剉)枳壳(麸炒/去穰)(去粗/皮)厚朴(去粗皮涂姜/汁炙五遍)五加皮(剉/)
  泽泻 知母(焙/)细辛(去须/叶炒)白芷(炒各/一两)
 右剉如麻豆 大生
绢囊盛用好酒二斗蜜封浸经七
 日每空心午时夜卧各温服五合又渐加至七合一
 升勿令醉吐
防风酒(出圣济 (第 25b 页)
  白茯苓(去黑/皮)白蒺藜(炒去/刺)人参(去/芦)天麻(去/苗)川续断
  (各一/两)
 右剉如麻子 大生
绢袋盛了用无灰酒一斗浸之密
 封瓶口春浸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每服一杯 (第 37b 页)
  乌梅肉 馀甘子(去核二味各一两半/馀甘无以百药煎代)
 右为末以夹绢筛过炼硬蜜和匀入臼杵数百下先
 以酥涂 杵丸如樱桃 大生
朱砂为衣常用一丸含 (第 67b 页)
  (各一/两)大黄 芦会 青黛(各半/两)木香(一/分)麝香(半钱/别研)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小儿麻子 大生
姜汤每
 服二十丸忌发热诸物宜兼服防风通圣散一方加
 牵牛二两
既济清神饮益肾水降心火清上实下 (第 18a 页)
  桔梗一两
五味子汤(出活/人书)治伤寒喘促脉伏而厥
  人参 麦门冬(去/心)杏仁(去皮/尖)橘皮(去白各/一两)五味子
  (半/两)
 右剉如麻豆 大生
姜汁片枣子三枚水三大白盏煎
  至一盏半去滓分二服
   伤寒上气(论/)
夫伤寒毒气不退上焦烦热则 (第 48a 页)
  枯白矾(一/两)樟脑(一/钱)蛤粉(半/两)
 右为末擦之
又方(出德/生堂)
  胆矾(一豆/许)田螺 (大生/
者)巴豆(去壳各/一个)
 右将田螺以水养三日出泥土揭起靥入矾豆同麝 (第 45b 页)
  人参 茯苓(去/皮)天南星 薄荷叶(各半/两)半夏 乾
  生姜 白矾(生/)寒水石(各一/两)蛤粉(二/两)藿香叶(一/分)
 右为末面糊丸如小豆 大生
姜汤下二十三十丸食
 后水亦得一法加黄连半两黄檗二两水丸取效愈
 妙治酒病调和脏腑尤宜服一方无半夏 (第 22a 页)
  (尖/)马兜铃(炒/)人参 黄芩 当归 泽泻 茯苓
   苦葶苈(炒各/二两)牵牛(取头末各/一两半)防己(五/钱)
 右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大生
姜汤下
 每服一二十丸食后 (第 25a 页)
 右以半夏大者切四块先以汤浸七遍却以萝卜切
 作大片拌匀用水慢火煮直候尝其味不袭人方止
 焙乾去萝卜不用入人参等分为末水浸蒸饼丸如
 梧桐子 大生
姜汤下食后服
玉粉丸(出拔/萃方) 治气痰欬嗽脉涩面白气上喘促酒淅
 寒热悲愁不乐
  南星(一两 …… (第 15a 页)
 心欲倒已吐加槟榔三钱

  半夏(一两汤/洗切)雄黄(三钱/研)
 右同为末生姜汁浸□饼为丸桐子 大生
姜汤下小
 儿丸如黍米大
天麻丸(出保命/集方)
  天麻(一/两)  半夏   南星   雄黄(少 (第 27b 页)
  (二/钱)川乌头(四/分)半夏(半/两)(二/钱)巴豆(四/枚)牵牛(三/钱)
 右为细末用膏丸小豆 大生
姜汤下十丸十五丸或
 嚼生姜温水或只用温水凉水下亦得渐加至三二
 十丸或心胃间稍觉药力煖心然即却减丸 …… (第 16b 页)
  鸡瓜三棱 石三棱 京三棱 木香 青皮
  陈皮(各半/两)硇砂(三/分)槟榔 肉豆蔻(各一/两)
 右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桐子 大生
姜汤下一
 方无陈皮云年深者一月见效忌一切生冷硬物及
 滑物
木香丸(出圣/惠方) 治痃癖气胁肋妨闷 (第 18a 页)
  藿香(三/钱)  附子(炮去皮/半两) 缩砂仁 胡椒(各二/钱半)

  草豆䓻(半/两)
 右为细末姜汁糊和丸如桐子 大生
姜汤下二十丸
 不拘时
木香槟榔丸 疏导三焦宽利胸膈破痰逐饮舒气消
 食通润大肠
  木香(不见/火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