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子部
文献通考曰明精膳清吏司掌宴飨牲豆酒膳之事以
赞尚书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 献徵录曰 唐祯 为礼部精膳司郎中精膳主天下贡茶至者必先
呈样样者其名实则私馈所从来久矣祯至饬门者正
供外无得入流风一 (第 28b 页)
赞尚书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 献徵录曰 唐祯 为礼部精膳司郎中精膳主天下贡茶至者必先
呈样样者其名实则私馈所从来久矣祯至饬门者正
供外无得入流风一 (第 28b 页)
喜迁莺词西园路/更红尘不断蝶酣丨丨)
蜂沾(翁卷书隐者所居诗丨/丨朝露出鹤带晚云归)
蜂粘(袁士元和 元善郎中 诗丨丨飞絮起鱼噞落花沈落/ 台哈布哈春日宣则门书事简虞邵庵诗丨丨)
(絮萦青幔燕逐/飞花避绿沈) (第 59b 页)
蜂沾(翁卷书隐者所居诗丨/丨朝露出鹤带晚云归)
蜂粘(袁士元和 元善郎中 诗丨丨飞絮起鱼噞落花沈落/ 台哈布哈春日宣则门书事简虞邵庵诗丨丨)
(絮萦青幔燕逐/飞花避绿沈) (第 59b 页)
是必不然故予以为好事者为之若然则异日温
韬之事亦佛氏所谓报缘者耶此定武本也因观
故及之谷口生郑 元善
字书为六艺之一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兰亭帖
其一也当右军燕集时书以纪一时之事初不计
其传远与 (第 91a 页)
韬之事亦佛氏所谓报缘者耶此定武本也因观
故及之谷口生郑 元善
其一也当右军燕集时书以纪一时之事初不计
其传远与 (第 91a 页)
朱元
按《十国春秋·南唐》:朱元,颍州沈丘人,即舒元也。少倜傥,辨捷彊记,通《左氏春秋》。元既与李平留事,元宗以驾部员外郎待诏文理院。保大末,周师入淮南,元请对言兵事,元宗大悦,命从齐王景达救寿州。 元善 抚士卒,与同甘苦,每临战誓众,辞旨慷慨,流涕被面,闻者皆有奋志。初复舒和蕲州,以功加淮南北面行营应援
按《十国春秋·南唐》:朱元,颍州沈丘人,即舒元也。少倜傥,辨捷彊记,通《左氏春秋》。元既与李平留事,元宗以驾部员外郎待诏文理院。保大末,周师入淮南,元请对言兵事,元宗大悦,命从齐王景达救寿州。 元善 抚士卒,与同甘苦,每临战誓众,辞旨慷慨,流涕被面,闻者皆有奋志。初复舒和蕲州,以功加淮南北面行营应援
久旱,英至,绍兴大雨,水深二尺,灌献之夕,雨止,星见。明日,又大雨,田野沾足,人皆喜曰:此侍郎雨也。 唐祯
为礼部精膳司郎中,精膳主天下贡茶,至者必先呈样。样者其名,实则私馈,所从来久矣。祯至,饬门者,正供外
、凤阳府同知戴耀在、安州知州赵瑛、徐州知州王叙、南昌府通判虞良、阜城知县林恭、吴桥知县张铎、馆陶知县 唐祯
、安丘知县何镇赐诰。敕命抚宁侯朱永充总兵官,都督刘玉、刘聚充左右副总兵,太监傅恭、顾恒监督军务,右副
张庆,真定人。善事继母。伯父泰异居河南,庆闻其贫,迎归养之。供膳丰备,过于所生。县以事闻,旌其家。 元善
按《元史·孝友杨一传》:元善,大名人。父有昆弟五人,因贫流散江淮。久之,遂客死。至大四年,善往寻其骸
按《元史·孝友杨一传》:元善,大名人。父有昆弟五人,因贫流散江淮。久之,遂客死。至大四年,善往寻其骸
唐州东南三十里,东北入禹城,其源无可考,疑即屯氏河也。
唐公沟 在高唐州东门外,成化间屡有水患,知州 唐祯 因东北地下浚沟注之,水患遂息。因名唐公沟。
楼儿井 在高唐州城内,西南隈水清甘,夏月久贮不变。境内又
唐公沟 在高唐州东门外,成化间屡有水患,知州 唐祯 因东北地下浚沟注之,水患遂息。因名唐公沟。
楼儿井 在高唐州城内,西南隈水清甘,夏月久贮不变。境内又
建门楼。十一年城为漳水所啮,知县黄在中张焜各随宜修补。张珽重建门楼。
馆陶县城 土城。明成化丁亥知县 唐祯 筑,周围五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二丈,阔如之。弘治十三年,知县瞿鉴重筑。万历二年,知县李冲奎增修。
高
馆陶县城 土城。明成化丁亥知县 唐祯 筑,周围五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二丈,阔如之。弘治十三年,知县瞿鉴重筑。万历二年,知县李冲奎增修。
高
导姚鹏墓 在三十七保吕荡庙,顾清铭孙蒙附。
义乌训导封长沙府知府李霆墓 在吕冈泾,徐阶铭。
礼部郎中 唐祯 墓 在金汇塘铅山,费宏志铭。礼部郎中孟羽正墓 在朱方桥仲子养大附。赠徵仕郎中书舍人包志墓 在十一保漕
义乌训导封长沙府知府李霆墓 在吕冈泾,徐阶铭。
礼部郎中 唐祯 墓 在金汇塘铅山,费宏志铭。礼部郎中孟羽正墓 在朱方桥仲子养大附。赠徵仕郎中书舍人包志墓 在十一保漕
年,知县许绅筑护城堤,城益完固。顺治七年,知县李应轸重建门楼。
馆陶县城池, 土城,明成化丁亥,知县 唐祯 筑,周围五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二丈,阔如之。
高唐州城池, 土城,周围九里,明正德辛未,知州张纮增筑
馆陶县城池, 土城,明成化丁亥,知县 唐祯 筑,周围五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二丈,阔如之。
高唐州城池, 土城,周围九里,明正德辛未,知州张纮增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