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子部
》四卷,《导江形胜书》三卷〈李圣〉,《问水集》一卷〈刘天和〉,《古今大河指掌》一卷,《河河通考》三卷 〈刘隅〉
,《修河录》一卷〈张鼎〉,《坤壤记》一卷〈黄闵记荥阳山水〉,《永初山川古今记》二十卷〈齐刘澄之〉,《
见其书,辄曰:前无古人,其推服之如此,岂同时诸儒所可及哉?先生卒后门人辑成藏,弆故人不见,嘉靖中东阿 刘隅
始得其书于先生乡人汪元锡,而属教谕夏镗传之噫,后之学者知三传之不可废,不仅抱遗经以究终始者,其必赖是
十卷。
《三吴水利论》一卷,〈注〉伍馀福。
《问水集》一卷,〈注〉刘天和。
《治河通考》三卷,〈注〉 刘隅。 《条河录》一卷,〈注〉张鼎。
《甘水仙源录》十卷,〈注〉见道藏。
《海道经》一卷。
《海运编》二卷
《三吴水利论》一卷,〈注〉伍馀福。
《问水集》一卷,〈注〉刘天和。
《治河通考》三卷,〈注〉 刘隅。 《条河录》一卷,〈注〉张鼎。
《甘水仙源录》十卷,〈注〉见道藏。
《海道经》一卷。
《海运编》二卷
士最清华,而俾萼等居之,谁复肯与同列哉。帝怒,切责。宇遂乞休,许之。驰传给夫廪,犹如故事。御史许中、 刘隅
等请留宇,帝曰:朕非不用宇,宇自以疾求去耳。后《明伦大典》成,追论前议,夺官。杨一清卒,宇渡江吊之。
讦,乃摭缵宗迎驾诗穆王八骏等语为谤诅。言缵宗命已刋布,不从,属钦夔论黜,罗织成大辟。凡生平所不悦,若 副都御史刘隅,
给事中鲍道明,御史胡植、冯章、张洽,参议朱鸿渐,知府项乔、贾应春等百十人,悉搆入之。候长至日,令其子
》之不当者,出按畿辅。桂萼疾台谏排己,考察京官既竣,令科道互纠劾。吏科都给事中王俊民等争之,琼与同官 刘隅
等亦言交相批抵报复,非盛世事。帝切责俊民、隅,夺其俸五月,琼等皆三月,而命部院考之。琼竟以劾勋谪戍边
六千八百九十三疋一丈四尺一寸。农桑丝绢,八百一十疋二丈七尺九寸四分一釐二毫,每疋银七钱。嘉靖十九年, 都御史刘隅
例行并于均徭册内,通融徵派,故详见于后。秋粮粟米,一万三千八十石七斗二升八合九勺零,岁入户部,及存诸
也。嘉靖中,拆毁淫祠,改为书院,祀周、程、张、朱五贤,以元左丞严实、学士李谦、明参政刘约、员外刘田、 都御史刘隅
、同知于玭配。
学田 旧七顷馀。因黄水淹没,无考。今存一顷五亩六分七釐。四等徵粮。一等每亩徵银二钱;
学田 旧七顷馀。因黄水淹没,无考。今存一顷五亩六分七釐。四等徵粮。一等每亩徵银二钱;
部尚书张本墓 在城北四十里王村铺,宣德中奉敕修造。少师杨士奇为铭。
户部尚书师逵墓 在城北一里许。 中丞刘隅 墓 在城西二十五里苦山后,父参政约、兄员外郎田俱葬其地。
中丞李仁墓 在苦山之前,明嘉靖间葬。兵部侍
户部尚书师逵墓 在城北一里许。 中丞刘隅 墓 在城西二十五里苦山后,父参政约、兄员外郎田俱葬其地。
中丞李仁墓 在苦山之前,明嘉靖间葬。兵部侍
道书院额,后马光祖、姚希得增修。元废。明弘治间御吏司马堙祀于学。嘉靖初御史卢焕始即今址为书院祠祀焉。 御史刘隅
、章衮增饰之。皇清康熙六年,知府陈开、虞同、推官谢铨倡修,复旧制。
新泉书院 在长安街西,明嘉靖初湛
新泉书院 在长安街西,明嘉靖初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