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儒家類
術數類
之通感慕殷宗而见刻当捧日而披诚庶明君之梦得
 又梦五色笔赋曰始其良夜幽閒斋心朗畅寝弥安
于自得思不适 于无妄
故降䌽笔冥徵元贶与蝇集而
殊端方兔毫而诡状丹翠式序玄黄可分参乎素色烂 (第 34b 页)
  注故元亨为诚之通利贞为诚之复六十四卦之
  不言诚正无一卦之不言诚也顾其理之尤为亲
  切著明者莫过 于无妄
中孚 (第 75b 页)
无妄
者纯乎天而不
  杂乎人者也中孚者尽乎人以复乎天者也夫阴
  阳之道不过刚柔而吾心之理不过虚实朱子云 …… (第 75b 页)
  哉夫合天下之理而归之于心合天下之心而归
  之于孚而毫无意必固我之私反之于天命之初
  殆无少亏缺此尽人以复乎天始克全其 无妄
(第 77a 页)
凶则天理本具于人心修身之道或可消非 于无妄

福禄于大有者必灼然矣
  括苍二十字例
恩 恩者如水生木木生火之类
煞 煞者如水尅火火尅金之类 (第 12a 页)
故六子柄令则天地为之让治矣天地所治上至
于肩井下至于商丘星辰所行涓泉所流六子间行则
持载贞治之故屯至 于无妄
雷次而左随为之辅噬嗑
为使集于少阳为天之左间则地从治之蒙至于大畜
出次而右蛊为之辅贲为之使集于阳明为 …… (第 5a 页)
 (九寸二分直象十卦三分之二则自两手中冲上至/侠白两臂侠白上至囱会两足阴包下至涌泉皆得)
 (十卦四爻合为三十二卦今言小畜履而下至于大/畜 无妄
为一际颐大过而下至于艮震为一际鼎革)
 (而下至于遁大壮为一际者以师比而上系于头维/咸恒之间入于丘墟 …… (第 10a 页)
 (六子之还天地得六子者五得天地者四风泽为主/山雷水火为客下载上持地在天中天在地外故自)
 (屯以至 无妄
蒙以至大畜左右廿四卦通为上际山/雷为主屯蒙本于北政以水德为山雷天地之初命)
 (左行者自屯而需而师颈 (第 10a 页)
维以上手足脉络六阳之/所上奏小畜泰同人自为肩际泰以天地为令风火)

 (为使谦随临自为臑际随以泽雷导临而奉于谦噬/嗑剥 无妄
自为肘际噬嗑以火雷从剥而归 (第 10b 页)
于无妄)
 (
故屯为天之劳子 (第 10b 页)
无妄
为天之佚子谦为地之立子/剥为地之骄子噬嗑与随从屯而自令雷独司权水)
 (为之德火为之贼泽为之配风为之 (第 10b 页)
 末句反言又以知化兼穷神
 高注天性无妄天命不已性即神命即化故至诚无
 息而性命神化一以贯之矣何以能诚妄复 于无妄
 
而已
  愚按性与命对则命者性之流行神与化对则化
  者神之发用而性即神之体命即化之原也故性 (第 4b 页)
则诚矣(矣从原书叶吕本并作焉之双溪王氏曰复/者贤人之事无妄者圣人 事无妄则诚而)
(复者所以求至 于无妄
者也) (第 2a 页)
无妄
次复而曰先王以茂对时育万 …… (第 2a 页)
物深哉(通书次程传茂盛也对时谓顺合天时朱子曰 无妄
复亦卦之序先王以下引 (第 2b 页)
无妄
卦大象)
(以明对时育物惟至诚者能之而叹其旨之/深也 叶氏曰以上明端本在诚心之意) 明道先
生尝言 (第 2b 页)
于无妄
上真积加功又云尽性前头有格物物格之
用如此则是知其性者尽其心也尽心在尽性之前犹
格物在知至之前须是灵 (第 15b 页)
妄矣无妄则诚矣(矣从原书叶吕本并作焉 双溪王氏曰复者贤人之事无妄者圣人之事无妄则诚而
复者所以求至
于无妄
者也) (第 2a 页)
无妄
次复而曰先王以茂对时育万 …… (第 2a 页)
物深哉(通书 程传茂盛也对时谓顺合天时朱子曰 无妄
次复亦卦之序先王以下引 (第 2b 页)
无妄
卦大象
以明对时育物惟至诚者能之而叹其旨之深也 叶氏曰以上明端本在诚心之意)
 明道先
生尝言于神宗曰 (第 2b 页)
 福为君实难主普天之下处王公之上任土贡其所
 有具寮和其所倡是故恐惧之心日弛邪僻之情转
 放岂知事起于所忽祸生 于无妄
固以圣人受命拯
 溺亨屯归罪于已因心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 (第 8b 页)
其性命之理而已。故于复也,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者,所以应时。知应时,然后知对时育物。故 于无妄
也,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对时育物者,非稽古畜德之主,则不能。故于大畜也,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
一刚,是卦四体二,柔自临遁而变明矣。然详观夫子之言,于随于涣,皆曰刚来则是上卦,一刚来而为初二两爻, 于无妄
独曰刚自外来,加一外字,则其初未尝损上卦之一刚也。盖大畜上艮下乾,则一刚在外,反为 无妄,
则艮变为震。或谓大畜一刚在内自外来者,自大畜而来也。《叙卦》先 无妄,
后大畜,谓大畜刚上,自 无妄
而变,可也。谓 无妄
刚自外来,由大畜而变,于叙先后不合,殊不知《叙卦》先 无妄
而后大畜,《杂卦》又先大畜而后 无妄。
谓刚自外来,由大畜而变,何不可之。有其说,亦未尽,盖 无妄
储贰之卦,上乾为父,下震为长子,不损乾之一刚,所以见其父道之全。震为长子,初有一刚,实自乾而得之,故 ……卦〈晋蹇颐萃艮〉,自剥来者一卦〈谦〉。而屯生于坎,蒙生于艮,比生于师,颐小过生于晋,睽生于大壮,或生 于无妄,
旅生于贲,或生于噬嗑,中孚生于讼,小畜变需,上复变讼初,姤无生卦,师同人夬大有兑四卦,闳李鼎祚取蜀才 ……四卦〈明夷震屯颐升解坎裳小过萃观蹇晋艮〉。凡卦四阳二阴者,皆自遁来,遁五复五变而成十四卦〈讼损鼎大过 无妄
家人离革中孚大畜大壮睽颐兑〉。凡卦三阴三阳者,皆自泰来,泰三变而成九卦〈归妹节损丰既济贲恒井蛊〉。凡 ……此所谓出入以度外内,此所谓上下无常也。若言柔来者,明此本乾也,则不当分刚上而文柔,当曰刚来而文柔也。 无妄
之象曰: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外卦乾已三昼矣。谓之自外来,则当卦外来乎。故乾施一阳于坤,以化其阴,而生
谓中孚者,信也。夫以中孚为信,阳气必应于此,则是取其义而不取其气也。不取其气而取其孚信之义,则谓之起 于无妄
可也。何必中孚。雄之太元,乃亦效之,以首拟卦,岂以首与卦,皆主是气而后拟之也。以中拟中孚,以养拟颐,
厉覆车于前,义康袭轨于后,变发柴奇,祸成范、谢,亦皆以义夺亲,情为宪屈。况乃上悖天经,下诬政道,结衅 于无妄
之辰,希幸于文明之日,皇穹所不覆,厚土所不容。夫无礼之诫,臣子所宜服膺;干纪之刑,有国所应慎守。臣等
中山滕君仲礼早以学,行知名。而为人则慷慨,有才节者也。以退名,其所居之,室既以宁失于有。所不为,戒在 于无妄
之往,自铭矣。而又请予文以记之。余固知仲礼之不为。老氏之退者,然亦岂真失于有,所不为者也。夫有所不为
故曲陵县也。后乃沙羡县治也,昔魏将黄祖所守,遣董袭、淩统攻而禽之,祢衡亦遇害于此。衡恃才倜傥,肆狂狷 于无妄
之世,保身不足,遇非其死,可谓咎悔之深矣。江之右岸,有船官浦历黄鹄矶西而南矣。直鹦鹉洲之下尾江水溠曰
母岩。此山绝远而险,缘鸟道上人迹不及。樵采者,蚁附焉。其绝顶有井,云出其中,亭亭如盖则雨大降。明邑人 于慎思
有记。云翠山 在东南三十里。其高与𡽳山等而锐其上峰顶巨石,高数十丈,修广里许,其形正方,状如印而有
山寺记          前人
  云翠山天观记        前人
  石淙记           于慎思
  太白楼赋         杨士聪
  奉敕修河道之碑      徐有贞
  冈城堰记       ……耳目之所不及,而孰知其尾哉。是言也,吾闻之鸿濛,鸿濛闻之太始,太始闻之无为,因而为之记。
《石淙记》 于慎思
云壏岱宗之支山也。迤逦自东会于东阿,东南十二里许溪谷间,有磐塘焉,盘方二亩,平如砥,天成无缺隙。上有
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四十五卷目录
 兖州府部艺文三
  𡽳山记          明于慎思
  东蒙山赋        蒙阴公鼐
  南溪赋          李东阳
  孝妇冢碑记      ……  廖道南
  跻云桥赋       滕阳王元宾
职方典第二百四十五卷
兖州府部艺文三
《𡽳山记》 明·于慎思
吾邑在万山之中,城之东南。巑峰削壁,殆不可纪。而云翠大𡽳二山,则其最著者,云大𡽳山去城邑颇远,又
太白楼一首        前人
  过夏镇新河一首      王世贞
  石淙大书歌         于慎思
  泉林歌          于慎行
  济宁夜泊          吴宽
  兖州道中       ……锁,逼汉疑穿织女机。九道徵输宽气象,六军容物迥光辉。甘棠欲让金堤柳,曾护司空却盖归。
《石淙大书歌》 于慎思
君不见岱色参天杳何始,连绵迤逦中天起。触石兴云肤寸合,倏忽八埏润烟水。海若鞭石西向萦,印浮水面如掌平
君问答之辞,子真者,诚言也,无妄者,不虚也,有君者有是事也,以反相如之说焉。今有客过越,自称子真,介 于无妄,
先生贽见于有君,谒入乃膝而前曰:闻有君之名雅矣,今幸际颜色话言,仆辄有请君之听焉,君世家于越,以风流 ……尽善尽美,虽甚盛德蔑有加矣,昔季札观乐而止于韶,自韶之外不敢观,余问风俗亦极于舜,自舜之外不复问矣。 无妄先生
粲然失笑,于旁曰:固哉。子真之问,有君之答也,兹皆古之越,非今之越也,人死骨朽,世变风遗,山川虽在, ……之所别,览四海九州之风俗,掩两京三都之著述,腾万丈之光芒,有皇宋一统之赋出,回视会稽盖甄陶中之一物。 无妄先生
自知失言,色有馀愧,乃与子真逡巡而避,有君退而寄傲于南窗,有飘飘凌云之气。
《浙江观潮赋》明·黄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