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雜家類
類書類
  门户
吾家自明嘉靖中先高祖太仆公以甲科起家至隆万
而极盛代有闻人当明中叶门户纷纭之时无一人濡
足者亦可见家法之恭谨矣先伯祖太师霁宇公(讳象/乾)
出入将相六十年与叶文忠公沈文端公郭文毅公辈
师友之谊最厚故小人造东林同志录东林籍贯皆列
焉先祖方伯公(讳象/晋)为礼部主事时乡人 亓诗教
韩浚 …… (第 25b 页)
楚浙三党鼎峙齐为 亓诗教
韩浚辈楚为吴亮嗣官应
震辈浙为刘廷元姚宗文辈而汤宾尹辈阴为之主于
是有宣党昆党种种别名宣即宾尹昆则顾 (第 26b 页)
天埈也
  亓韩 亓诗教
莱芜人韩浚淄川人赵忠毅著论所目为四凶
也皆同郡会山东缺铨司先方伯时官仪制主事同乡
前辈皆属意亓韩欲攘 (第 26b 页)
  姚端恪
刑书桐城姚端恪公(文/然)真实经济人也其好生之念尤
出天性常拈句云尝觉胸中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命诸子各录一纸粘于壁淄川高世豪公戊子所得士
也任南郑令卒官逋官粮二千馀两妻子十三人例当
没官公捐赀数百锾复醵金代输高妻子竟获免好行
其德皆此类公戊子典山东试闱中得先考功兄卷异

之曰他日必为风雅名家
  遵典集
遵典集亦伍袁萃撰所取章疏大抵党邪丑正如赵兴
邦攻汤兆京孙居相 亓诗教
攻孙玮周起元徐兆魁攻
顾宪成孙光裕攻高攀龙岳元声赵兴邦攻吕坤韩浚
攻刘宗周姚宗文荐徐大化胡来朝荐邵辅 (第 28a 页)
帝不能用。四十年,进士邹之麟分校乡试,私举子童学贤,正春黜学贤,谪之麟,而不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 亓诗教
因劾正春徇私。正春不安其位。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养归。天启元年,起礼部尚书,抗论忤魏忠贤,明年,
熊明遇
按《明外史·熊明遇传》:明遇,字良孺,进贤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长兴知县。四十三年,擢兵科给事中,旋掌科事。多所论劾已,上疏极陈时弊,言极危切, 亓诗教
以明遇与东林通,出为福建佥事,迁宁夏参议。天启元年,以尚宝少卿进太仆少卿,寻擢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
进孝
  亓赦       亓恒省
  亓光溥      亓万选
  亓才       亓惟一
   亓诗教      
亓湛
  亓銮       亓之伟
  亓玮       亓健
  亓镛       亓廷玢
  亓 ……之伟。
亓惟一
按《潍县志》:惟一,庠生。以子玮贵,赠为文林郎,河南泌阳知县,续赠江西道监察御史。 亓诗教
按《明外史·刘廷元传》: 亓诗教,
莱芜人。历荆州淮安推官,入为礼科给事中。贪污阴贼,与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并称亓、赵、官、吴。方从哲独相 诗教,
其门人尤怙势,每出疏必作隐语,见者皆自危。熹宗践祚, 诗教
引疾去。天启三年,赵南星主察,与兴邦、应震、亮嗣,并坐不谨落职。五年,冯铨用事, 诗教
以中旨起吏科,旋进都给事中。又以中旨擢太常少卿。明年正月,迁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 诗教
素骄恣,见崔呈秀意气自如,呈秀不悦。出之外,甫抵任,复讽。御史李懋芳劾罢。后入逆案,赎徒为民。
亓湛
之卒。子抚民,亦为宁夏总兵官。
官应震
按《明外史·刘廷元传》:万历时,齐、楚、浙三党用,事廷元与、 亓诗教
、官应震等为之魁刱,小东大东之说目,东宫为大东,东林为小东,一人稍异议,辄群起应,震黄冈人为户科给事中,贪恣不若 诗教
而声势并之,以久次擢太常少卿,谢病去。
官惟贤
按《明外史·官惟贤传》:惟贤,万历末,为甘肃裴家营守
周起元
按《明外史·周起元传》:起元,字仲先,海澄人。万历二十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历知浮梁、南昌,以廉惠称。行取入都,注湖广道御史。奸人刘世学者,诚意伯刘荩臣从祖也,疏诋东林顾宪臣,起元愤,力斥其谬。吏部侍郎方从哲由中旨起官,起元力言不可,并刺 给事中亓诗教
等。与党人牴牾。寻巡按陜西,卒以东林故,出为广西参议。会辽阳破,廷议通州重地,宜设监司,乃命起元以参 ……逮下镇抚狱,毙之。
周永春
按《明外史·杨镐传》:周永春,金乡人。历官礼科都给事中。齐党方炽,永春与 亓诗教
为之魁。寻由太常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越二年,罢归。天启初,言官追论开原失陷罪,遣戍。
周宗建
获与。宗彦旋乞假去。御史薛敷政、萧毅中、左光斗、李徵仪、倪应春、彭际遇、张新诏等交章惜之,而延登同官 亓诗教
、薛凤翔又屡疏纠驳。其时齐党势盛,非同类率排去之。宗彦无所附丽,故终不安其位。明年,神宗崩,光宗立,
,焕遂称疾笃,坚不起。踰月,乃许乘传归。四十六年,吏部尚书郑继之去国。时党人势成,清流斥逐已尽。齐党 亓诗教
势尤张。以焕为乡人老而易制,力引焕代继之,年七十有七矣。比至,一听 诗教
指挥,不敢异同,由是素望益损。帝终以焕清操,委信之。及明年七月,辽东告警,焕率廷臣诣文华门固请帝临朝
邹之麟分校乡试,私举子童学贤,为御史马孟祯等所发。正春议黜学贤,谪之麟,而不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 亓诗教
因劾正春徇私。正春求去,不许。顷之,言官发汤宾尹、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 诗教
复劾正春,正春疏辩,益求去。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养归。天启元年,起礼部 ……之。会吏部缺侍郎,廷议改右侍郎李志于左,而以慎行为右,命俱未下。御史过庭训因言志未履任,何复推慎行, 给事中亓诗教
和之。慎行遂四疏乞归,出城候命,帝乃许之。已而京察,御史韩浚等以趣福王之国,谓慎行邀功,列之拾遗疏中
之祸惨于苏、张,是士大夫无人心。天下事可不寒心哉。又杂引天文书以證时事,凡数千言皆极危切,帝亦不省。 亓诗教
辈以明遇与东林通,出为福建佥事,迁宁夏参议。天启元年,以尚宝少卿进太仆少卿,寻擢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
周宗建
按《明外史本传》:宗建,字季侯,吴江人,尚书用曾孙也。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除武康知县,调繁仁和,有异政,入为御史。天启元年,首为顾存仁、王世贞、陶望龄、顾宪成请谥,追论万历朝小人,历数钱梦皋、康丕扬、 亓诗教
、赵兴邦乱政罪,并诋李三才、王图。时辽事方棘,上疏责备辅臣。无何,沈阳破,宗建责当事大臣益急,因请破 ……数十人,悉指为廷弼逆党。宗建益愤,抗疏力驳其谬,且曰:李维翰、杨镐、袁应泰、王化贞,皆坏封疆之人也; 亓诗教
力主催战,赵兴邦贿卖边臣,皆误封疆人也;其他荐维翰、荐镐、荐应泰、化贞者,亦误封疆之人也。巩胡不一击
请之国,保护先帝,有功国本者,靡不痛加摧抑;必欲败其名,锢其身,尽其伦类而后快。于是方从哲独居政府, 亓诗教
、赵兴邦等分布要津。凡疆圉重臣,皆贿赂请托而得,如李维翰、杨镐、熊廷弼、李如柏、如桢,何一不出其保举
给事中商周祚亦敬同乡,议并罪道南。孟祯以道南发奸,不当罪,再疏纠驳。帝竟如廷元等言,敕部更覈。廷元党 亓诗教
遂劾正春首鼠两端,正春寻引去。会熊廷弼之议亦起。初,宾尹家居,尝夺生员施天德妻为妾,不从,投缳死。诸 ……华、崔尔进、李若星、潘之祥、翟凤翀、徐良彦等持勘议甚力。而笃敬及给事中官应震、姜性、吴亮嗣、梅之焕、 亓诗教
、赵兴邦,御史黄彦士,南京御史周远等驳之,疏凡数十上。之祥因劾应震等重乡曲轻朝廷,植私党背公议,振基 ……复极言廷弼当勘,斥应震等党庇,自是党廷弼者颇屈。帝竟纳玮言,令廷弼解职。其党大恨。吏部尚书赵焕者,惟 诗教
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及云中、时熙于外。振基得山东佥事,玮亦引去。振基劲直敢言。居谏垣仅半岁,数有建
居漫录》、《弹园杂志》多贬斥当世公卿大夫,而于李三才、于玉立尤甚。若邵辅忠、徐兆魁、乔应甲、王绍徽、 亓诗教
、姚宗文辈誉之不容口。其后魏忠贤出,诸人皆入其党,而袁萃已前卒。故时人颇议其偏。
任可容
按《广东通
相,犹谓之党。夫居相一人耳,何能为。彼浙江则姚宗文、刘廷元辈,湖广则官应震、吴亮嗣、黄彦士辈,山东则 亓诗教
、周永春辈,四川则田一甲辈,百人合为一心,以挤排善类,而赵兴邦辈附丽之。陛下试思居相一人敌宗文辈百人 ……言过当,乃下部院议罚。而朴再疏发亮嗣、应震、彦士、一甲赃私,及宗文、廷元庇韩敬、兴邦媚赵焕状,且言: 诗教
为群凶盟主,实社稷巨蠹,陛下尤不可不察。帝为下诏切责言官,略如朴指。党人益怒,排击无虚日。侍郎李汝华 ……夏嘉遇
按《明外史本传》:嘉遇,字正甫,松江华亭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保定推官。四十五年,用治行徵。当擢谏职,先注礼部主事。帝久倦勤,方从哲独柄国。碌碌充位,中外章奏悉留中。惟言路一攻,则其人自去,不待诏旨。以故台谏之势,积重不返,有齐、楚、浙三方鼎峙之名。齐则 给事中亓诗教
、周永春,御史韩浚。楚则给事中官应震、吴亮嗣。浙则给事中姚宗文、御史刘廷元。而汤宾尹辈阴为之主。放废 ……选久稽,屡趣不下,言路无几人,盘踞益坚。后进当入为台谏者,必钩致门下,以为羽翼,当事大臣莫敢撄其锋。 诗教
者,从哲门生,而吏部尚书赵焕 诗教
乡人。耄昏矣,两人一听 诗教。
诗教
把持朝局,为诸党人魁。武进邹之麟者,浙人党也。先坐事谪上林典簿,至是为工部主事,附 诗教
、浚。求吏部不得,大恨,反攻之,并诋从哲。 诗教
怒,焕为黜之麟。时嘉遇及工部主事钟惺、中书舍人尹嘉宾、行人魏光国皆以才名,当列言职。 诗教
辈以与之麟善,抑之,俾不与考选。以故嘉遇不能无怨。四十七年三月,辽东败书闻,嘉遇遂抗疏言:辽左三路丧 ……兴邦也。参貂白镪,赂遗络绎,国典边防,因之大坏。惟陛下立断。疏入,未报。从哲力辨,嘉遇再疏劾之,并及 诗教。
于是 诗教
、兴邦及亮嗣、延登、壮丽辈交章力攻。 诗教
谓嘉遇不得考选,故挟私狂逞。嘉遇言: 诗教
于从哲,一心拥戴,相倚为奸。凡枚卜、考选诸大政,百方挠阻,专务壅蔽,遏绝主聪。遂致纲纪不张,戎马驰突 ……家有如是法纪哉。疏奏,诸御史复合词攻嘉遇。嘉遇复疏言:古人有云,见无礼于君者逐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诗教
、兴邦谓臣不得台谏而怒。夫爵位名秩,操之天子,人臣何敢干。必如所言,是考选予夺,二臣实专之。此无礼于君者一。事宁优叙,非明旨乎。乃竟蔑而弃之。此无礼于君者二。魏光国疏论 诗教,
为通政沮格。夫要截实封者斩。自来奸臣不敢为,而 诗教
为之。此无礼于君者三。二奸每事请托,一日以七事属职方郎杨成乔。成乔不听,遂逐之去。 诗教
以旧憾欲去其乡知府,考功郎陈显道不从,亦逼之去。夫吏、兵二部,天子所以驭天下也,而二奸敢侵越之。此无 ……齐党,亦交斗其间。扬言齐人张凤翔为文选,必以年例斥宗文、廷元。于是齐、浙之党大离。及是嘉遇五疏力攻, 诗教
辈亦窘。而浙人唐世济、董元儒遂助嘉遇排击。自是亓、赵之势顿衰,兴邦竟不果迁,自引去。时论快焉。光宗立
华、王时熙、潘之祥亦交章论列。且下令捕世学,世学遂遁。吏部侍郎方从哲由中旨起官,起元力言不可,并刺及 给事中亓诗教
、周永春,吏部郎李养正、郭士望等。吏部尚书赵焕出云中、时熙于外,起元劾其背旨擅权,坐停俸。焕去,郑继
改右通政,进太常卿,至则擢工部右侍郎。居数月,拜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天启三年大计京官,以故 给事中亓诗教
、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先朝结党乱政,议黜之,吏科给事中魏应嘉力持不可。南星著《四凶论》,卒与考功郎
园杂志》多贬斥当世公卿大夫,而于李三才、于玉立尤甚。诸攻三才、玉立若邵辅忠、徐兆魁、乔应甲、王绍徽、 亓诗教
、姚宗文辈,誉之不容口。其后魏忠贤出,诸人皆入其党。袁萃已前卒矣。
王时槐
按《明外史本传》:时槐,
削逐至四十馀人。又以中旨,削尚书张问达等十馀人。以熊廷弼故,杖其姻御史吴裕中,至死。朝署一空。而特召 亓诗教
、刘述祖等为御史,私人悉不次超擢。于是忠贤之党遍要津矣。当是时,东厂番役横行,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