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醫家類
儒家類
藝術類
子产字安期 肆考两处冲一王邃)
(字一王/湛字) 原称南北 别小冠(吴郡太守张元之与谢/元同年名亚 于元时
称) (第 35b 页)
掩鼻以敩之)南北二元
(晋书谢元传时吴兴太守晋宁侯张元之亦以才学显/自吏部尚书与元同年之郡而元之名亚 于元时
人称)
(为丨丨/丨丨)封胡羯末(晋书谢万传子韶字穆度少有名时/谢氏尤彦秀者称丨丨丨丨封谓韶)
(胡 (第 13a 页)
 宋书大明中吴兴沈怀远被徙广州造绕梁其器与
箜篌相似 戒庵漫笔玉尺八可吹者是乐器 珍珠
船吕才传制尺八凡十二枚逸史明皇得尺八吹之即
此物也余尝于曲沃李长史钧处见玉尺八温栗精工
奇物也又箫笛俱有名尺八者 杜氏通典铜钹亦谓
之铜盘出于西戎其圆数寸𨼆起若浮沤贯之以韦相
击以和乐大者圆数尺铜鼓虚其一面覆而击之 𩔖

山贝蠡大者南蛮吹以节乐释氏曰法螺 升庵外集
今之三弦始 于元时 
绀珠壶琴一名匏琴云锣九枚
一架手执击之即云璈也铙钹大尺许僧乐也磬子如
小铜磬扣之以代唤点子小钲而隆中 (第 32b 页)
  否不允而科臣史孟麟上所撰条议锡爵以三误

  自劾神宗报曰卿自引咎置朕何地议乃寝是时
  争者则 郎中于孔兼
主事张纳陛顾允成陈泰来
  贾严薛敷教岳元声若而人云
  二十二年甲午二月上出阁讲读告于奉先殿朝
  (第 34b 页)
四声遂阙其一余按北无入声不始 于元时
而外国忍
收之语非无入声愚者曰大氐五音二变之名不得已
而立者实则变动不拘也其生也以奇一而止五必加
(第 31b 页)
一乡并兴或筋骨疼痛人皆道苦或时下多有中风或前此盛行
痰火诸如此者以众人而患同病谓非运气之使然欤观东垣 于元时
太和二年制普济消毒饮以救时行疫
疠所活甚众非此而何第运气之显而明者时或盛行犹为易见至其精微则人多阴受 (第 28a 页)
也以予观之鲁斋之祀孔门其功在此若其
事元且谋伐宋不明正统大义则当黜矣
  吴草庐之学
许衡吴澄相继起 于元时
谓北许南吴北许之学得自
姚枢其傅以程朱为主南吴之学当炎运垂息之时得
断简于众遗发新知于卓识自任以天下 (第 17b 页)
   (可不待讼/而胜矣)
凡宋人兰亭辩證大约为薛道祖别摹一石而发盖彼
时秖此一伪石观其劖损五字正恐自迷眼耳至南渡
后好事者家刻一本则凡辩證所记悉摹入石若执此
以證之不正堕其网乎在彼时或纸墨明暗新旧不同

犹可辩若今时则皆为宋拓明者新者悉暗旧矣有得
南渡佳本有不以为定武初拓者耶得薛摹本澄心纸
廷圭墨又不惊诧以为古拓之绝奇者耶此跋谓取极
于损本似得要领无但未损本有两种即南宋所刻亦
必不摹损本故凡宋拓损本类多真也然余曩日曾问
莫廷韩兰亭孰佳渠云潘仲庵方伯者佳其帖近重摹
出五字损然细玩乃类木本又既称吴静心所藏顾又
窜入独孤帖中九跋则损本摹拓 于元时
又增此一番 (第 3b 页)
时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本朝因之观此则唐改
火亦止清明自夏以后已不复行非尽废 于元时
也鸡
羽入灰亦不起于唐商鞅弃灰之禁自秦已然矣

  春日竞渡

  沈约宋志谓旧记郭虞有三女于三月三 (第 16a 页)
 孙安仁之姊以琴阮得侍上以此阮赐之
吹螺 张昱辇下曲三司侍晏皇情洽对御吹螺大礼
 终
三弦 杨慎词品今之三弦始 于元时
小山词云三弦
 玉指双钩草字题赠玉娥儿明周宪王元宫词三弦
 弹处分明语不是欢声是怨声
提琴 李日华集 (第 40b 页)
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 于孔兼
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东林名大著
否?不允,而科臣史孟麟上所撰条议锡爵,以三误自劾。神宗报曰:卿自引咎,置朕何地?议乃寝,是时,争者则 郎中于孔兼
、主事张纳陛、顾允成、陈泰来、贾严、薛敷教、岳元声若而人云 。二十二年甲午二月,上出阁,讲读告于奉先
并封未有旨,辅臣王锡爵盖先有密疏请也。迨旨下礼部,而王如坚、朱维京、涂一臻、王学曾、岳元声、顾允成、 于孔兼
等苦口力争,又共责让锡爵于朝房。于是锡爵始知大义之不可违,而天下之不我予,随上疏检举,而封事停也。假
悬空寺
寺在浑源州南磁窑口内。石壁如削,凿窍插梁结,构于数十仞之上,飞阁相通,下临无地,游者股栗。寺创 于元时,
近僧增三殿,称奇观焉。
天赐禅林
禅林在浑源州,今名云峰寺。在城南淘沙村天赐沟北崖上。嵌空构宇,累石
、王麟趾、史孟麟、赵南星、王继光所劾,时来亦连章乞休归。未出都,卒。赠太子少保,谥忠恪。寻为礼部郎中 于孔兼
所论,夺谥。
吴邦桢
按《明外史·吴洪传》:洪子山,山子邦桢,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终陕西行太仆卿,以清
      于湛
  于德昌      于廷寅
  于锦       于慎行
  于文熙       于孔兼
  于仕廉      于永清  于睿       于令仪
  于静庵      于思翀
  于友忠  ……,母已被执,道遇之,取石击贼,贼就剖其心杀之,母得遁去。博死年十六,嘉靖间旌表。
于湛
按《明外史 于孔兼
传》: 孔兼
祖湛,户部侍郎。
于德昌
按《万姓统谱》:德昌,四川资县人。嘉靖进士,任参政。
于廷寅
按《万姓统谱 ……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于文熙
按《明外史 于孔兼
传》: 孔兼
兄文熙,大名兵备副使。 于孔兼
按《明外史 于孔兼
传》: 孔兼,
字元时,金坛人。万历八年进士。授九江推官。入为礼部主事,再迁仪制郎中,有诏并封三王。 孔兼
与员外郎陈泰来合疏争之。未报。 孔兼
又谏,事竟寝。亡何,考功郎中赵南星坐京察削籍。 孔兼
疏救。帝积前恨,谪安吉判官。 孔兼
投牒归。家居二十年,杜门读书,矩矱整肃,乡人称之无间言。天启中,赠光禄少卿。
于仕廉
按《明外史 于孔兼
传》: 孔兼
再从弟仕廉,南京户部侍郎,有清望官,登莱副使时,缮莱州城。其后三十馀年,叛将余九成等攻莱州,七月城坚
至贵州按察副使,两受貤赠。子孙登科名仕籍者三十馀人,人谓中渐阴德,世食其报云。
陈泰来
按《明外史 于孔兼
传》:陈泰来,字伯孚,平湖人。年十九,举万历五年进士,授顺天教授,进国子博士。见执政与言路相水火,上
饶伸〈兄位〉
按《明外史·饶伸传》:伸,字抑之,进贤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十六年,庶子黄洪宪典顺天试,大学士王锡爵子衡为举首,申时行婿李鸿亦预选。 礼部主事于孔兼
疑举人屠大壮及鸿有私。礼部郎中高桂遂摘可疑者八人,并及衡,请得覆试。衡实有才名,锡爵大愤,上疏极诋桂
谏者,章日数上。锡爵偕志皋、位力请追还前诏,帝不从。已而谏者益多,而岳元声、顾允成、张纳陛、陈泰来、 于孔兼
、李启美、曾凤仪、钟化民、项德祯等遮锡爵于朝房,面争之。李腾芳亦上书锡爵。锡爵请下廷议,不许。请面对
掌察,而南星独被谴,亦为南星、淳熙等讼。帝皆不听。于是佥都御史王汝训,右通政魏允贞,大理少卿曾乾亨, 郎中于孔兼,
员外郎陈泰来,主事顾允成、张纳陛、贾岩,助教薛敷教交章讼南星冤,而泰来词尤切,其略曰:臣尝四更京察。 ……,进彼皆以货取者也。将来必挈权以阿阁臣,而后为不专权,必植党以附阁臣,而后为不结党乎。疏入,帝怒,谪 孔兼
、泰来等。世达又抗疏论救,帝益怒,尽斥南星、淳熙、于廷黄为民。鑨去志益决以专权结党之说不可不明乃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