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洞一
增广韵曰洞空也 唐书曰明皇天宝九载十月幸华
清宫太白山人王元翼言玄元皇帝降于宝仙洞 又
曰元结作自释曰天下兵兴隐居猗玕洞称猗玕子
又曰韦夏卿晚岁将罢归署其居曰大隐洞 杨妃外
传曰骊山有金沙洞玉蕊峰 原茅君内传曰大天之

内有地之洞天三十六所乃真仙所居 又云第一王
屋山之洞周回万里名曰小有清灵之天 又云第二
委羽山之洞周回万里名曰大有空明之天 又云第
三西城土山之谷周回三千里名曰太元总真之天
又云第四西方 元三山
之谷周回千里名曰三元极真
之天 又云第五青城之洞周回二千里名曰宝仙九
室之天 又云第六赤城丹山之洞周 (第 26a 页)
黄九(志林山谷和茶诗云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东坡云丨丨恁地怎得不穷 臆乘少游)
(称后山为 陈三/山
谷为丨丨)
黄巢(唐书五行志中和初童谣曰/丨丨走泰山东死在翁家翁)
黄灵(汉书郊祀志分群神以类相从为 (第 26a 页)
  南轩张氏(栻夫/敬)    象山陆氏(九渊/子静)
  默斋游氏(九言/)    东莱吕氏(祖谦/伯恭)
  勉斋黄氏(干卿/直)     三山陈氏(祥道/)
  云庄刘氏(爚伯/晦)    西山蔡氏(元定/季通)
  节斋蔡氏(渊静/伯)    九峰蔡氏( (第 4b 页)
 明徐贲仿巨然惠崇二家笔意
   明王绂万竹秋深图
   明王绂万竹秋深图
   明王绂画竹
    明陈叔起
王绂合作潇湘秋意图 (第 2a 页)
   有苍岩子蕉林鉴定二印押缝有信公鉴定珍

   藏一印后隔水押缝有半古轩书画印信公鉴
   定珍藏二印拖尾黄思恭跋云 三山陈公叔起
   
博识善谈尤长于绘事与余交二十馀年情好
   莫逆往来过访留连竟日而后去间尝论及古
   今画品余曰潇 (第 59a 页)
 右六人俱工山水子德兼工花鸟亦能傅神
刘凭善枯木竹石
梁叔刚工小景山水
鲍原礼画菜若生
顾云屋善画山水
杨云林工于花鸟

郑山辉工画兰
毛元升画花草
于竹屋画墨梅
赵从吉号雪斋善画墨梅
顾叔润常熟人山水学盛子昭
姚仲祥凤阳人善画墨梅
王超号东皋山水宗米元章
张世禄仪封人山水人物名重于时 陈叔起
山水杂画稍有清意无过人处
陈九成吴兴人山水师沈士称亦工花鸟
沈彦诚钱塘人山水宗高房山而欠熟
胡元素工 (第 78b 页)
八郑堪为郑三孟浩
然称张千容为张八王摩诘称韦穆为韦十八山谷称
东坡为苏二后山称少游为秦七少游称后山为 陈三
谷为黄九
浃辰浃日左传成公九年云浃辰之间楚克其三都辰
指十二辰自子至亥也周礼天官云浃日而敛之以甲
(第 55b 页)
衡也。舜典所谓七政,即尧典所谓日月星辰皆在其中矣。岂有道与器与事之异哉。〈集传〉或问:七政诸说如何。 〈三山陈氏
曰:日月五星,在天之政也。唐孔氏曰:言吉凶各有异政,得失由于君之政也。王氏曰:以人之所取正也。叶氏曰
向连年寇贼鸱张出没无常,令视疮痍,爬梳剔抉,休养调护,昼夜不倦,终未能安集,又明年冬,上特命京湖议军 三山陈公
瑾以大理丞持斧节制二道,行营兵马不动声色,诛三叛卒,一城安堵,纲常既正,风采大振,而郡侯建安陈公梓又
一员,吏一人,卒徒二十人,责以典守,然创始之初,规制未备。成化十八年,左布政使福清王公克复右布政使, 三山陈公
炜以厅事隘陋,撤而新之,前为视事之厅,后为燕休之堂,翼室庖湢等房,以次列置。又作中门,以严出入,凡为
与饮食。只是作互用文耳。不知如何直翁以饮食譬日用。味譬理。此说亦似当。不知是否。 直翁说是赵顺孙纂疏 三山陈氏
曰。道曷尝离人哉。特百姓日用而不知耳。陈栎发明道不可离。人自不察。如饮食而不知味。是以有过不及之弊。
强。然近理也。人能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亦是个好人。故为君子之事。董铢赵顺孙纂疏宽柔以教。至胜人为强。 三山陈氏
曰。守其气质而不变。是亦强也。君子之道也。陈氏曰。此君子。只平说。如君子。长者之谓。陈擽详解子路问强 ……和而不流。是说成德。如论语首章。不亦君子乎。是说成德。与后章君子不重则不威。又是泛说。马豫缉义发明引 三山陈氏
曰。南方之性。既曰宽柔。何强之有。盖守其气质而不变。是亦强也。 辑释亦引之。史伯璿管窥此以含忍之力胜 ……为强。君子居之。此君子之道也。〉衽金革。
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朱子章句𣐅。席也。 三山陈氏
曰。卧席曰祍。金。戈兵之属革甲冑之属。北方风气刚劲。故以果敢之力胜人为强。强者之事也。朱子语类风俗易
。素隐行怪。乃贤智之过者。不是不好底人。但不合圣人之中庸。故不为之耳。赵顺孙纂疏索。按汉书。至行也。 三山陈氏
曰。诡异之行。荀子所谓苟难者。于陵仲子。申屠狄。尾生之徒是也。陈栎详解子曰。素。隐行怪素。当作索。今
赏军。士有战死者。以妻妻殉葬。故人自为战。所向无敌。〉
陈叔█〈通鉴网目隋文帝开皇九年。陈湘州。刺史 陈叔起
兵长沙败死。杨素之下荆门也。遣厅晖将兵略地。南生湘州。城中将士刻日读降。刺史岳阳王叔年十八。置酒会僚
既祭祀。然后告诸侯坐𩲸望后也冢说见伊训。新安王氏曰。群后指当时诸侯之受命者告之愚曰方夏谓华夏之方。 三山陈氏
曰膺天命抚方夏。至初无心于德力之辨也见陈经详解吕氏曰文王地方百里。而大邦畏者非畏其力乃畏其德耳所谓德 ……四十四祀。起乙未。尽戊寅。而天下归周。自武王至赧王三十七主。凡八百六十七年。起乙卯。尽乙巳。而周亡。 三山陈氏
曰。见陈经详解。孔氏曰。见孔传。朱氏曰。见董鼎纂注。薛氏曰。见古文训。乃反商政。政由旧。新安王氏曰。 ……见正义。愚曰。凭式。不敢堂也。孙氏曰。散者分而布之也。发者。开而出之也。赉。予也。薛氏曰。见古文训。 三山陈氏
曰。见经详解。陈大猷或问吴才老曰汤武之师。顺乎人而应乎天者。盖无一而不听于天也。师出自周踰月而后至既
文王之辞。不得不尔。学者当于言外得之。陈氏大猷曰。天命文考。何自而见。观民心归文王而怨纣。此即天命。 三山陈氏
曰。文王所谓大勋。惟在化纣改过自新。天下之民各得其安。此文王之勋也。邹季友音释经湎。弥充友。陂。班縻 ……纣之恶极。故天之怒与之俱极。又曰。天威。非敬则不能将。毫𩬊怠慢。即是人欲。非天威矣。愚曰。见会选。 三山陈氏
曰。见陈经详解。仁山金履祥表注天命周伐受。文王未伐。武王未遽伐。受终不悛。许谦丛说命我文考。肃将天威
集传天矜于民。至时哉弗可失。愚曰。矜与天亦哀于四方民之意同。叶氏曰。纣秽德浊乱天下。故伐纣为清四海。 三山陈氏
曰。见陈经详解。吕氏曰。仝胡士行详解。仁山金履祥表注终承天为君之责。王天与纂传天佑下民。至时哉弗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