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赵良仁” 相关资源

醫家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饧美以此木作屋柱令一室之酒味皆淡薄 赵以德

酒人发热用枝矩子而愈即此也 东垣云酒者大热
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
则愈矣其 (第 22b 页)
苦甘寒引阴气下降使离
于阳而热自己以猪苓之淡渗分利阴阳使不得交并
以穿山甲引之以甘草和之果一剂而止故 赵以德

尝究本草知母草果常山甘草乌梅槟榔穿山甲皆言
治疟集以成方者为知母性寒入足阳明药将用治阳
明独盛之 (第 50a 页)
 食再则吐谓之翻胃易老紫沉丸 旦食不能暮食
则吐食不下脉实而滑半夏生姜大黄汤下之 洁古
论吐分三焦其说盖本于黄帝所谓气为上膈食饮入
而还出为下膈食晬时乃反出之其上焦食已暴吐者
今世谓之呕吐也中下二焦食久而吐食再而吐者今
世谓之膈气反胃也分呕吐膈气为二门  赵以德
云 …… (第 2b 页)
何以将欬逆误作呃逆失之远矣  赵以德
曰成无已
云哕者俗谓之欬逆呃呃然有声然引欬逆是哕非也
内经以哕与欬逆为两證哕是胃病欬逆是肺病谓胃
(第 48a 页)
   眩晕
眩谓眼黑眩也晕如运转之运世谓之头旋是也 内
经论眩皆属肝木属上虚丹溪论眩主于补虚治痰降
火仲景治眩亦以痰饮为先也  赵以德
曰丹溪先生
主火而言者道也然道无所之而不在道之谓何阴阳
水火是也其顺净清谧者水之化动扰挠乱者火之用 (第 41a 页)
事如有邪依附者是也 痫病发
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而瘈疭抽掣目上
视或口眼喎斜或口作六畜之声  赵以德
曰考之内
经有痫有癫以痫而名者曰心脉满大痫瘈筋挛注云
心脉满大则肝气下流热气内搏筋乾血枯故痫瘈筋 (第 2a 页)
明年此月日时复发者有积故也脾主信故至
期复发热积大承气汤寒积感应丸虚者以保和丸加
三棱蓬术之属投之  赵以德
云昔闻先生言泄泻之
病其类多端得于六淫五邪饮食所伤之外复有杂合 (第 19b 页)
妄起宜远志丸茯神汤房劳无度致
肾虚者必兼见怯弱等證方可用补肾药故治有多端
须当审察不可偏作肾虚治也  赵以德
治郑叔鲁二
十馀岁攻举子业读书夜至四鼓犹未巳遂发此病卧
间玉茎但著被与腿便梦交接脱精悬空则不梦饮食 …… (第 18a 页)
鬼附邪气而入体与相接所以时见
于梦治之之法则朱砂雄黄麝香鬼箭虎头骨辟邪之
属是也 蒋右丞子每夜有梦招 以德
治之连二日诊
脉观其动止终不举头但俯视不正当人知为阴邪相 …… (第 19a 页)
   疝
或问疝病古方有以为小肠气者有以为膀胱气者唯
子和丹溪专主肝经而言其说不同何以辨之曰小肠

气小肠之病膀胱气膀胱之病疝气肝经之病三者自
是不一昔人以小肠膀胱气为疝者误也殊不知足厥
阴之经环阴器抵少腹人之病此者其发睪丸胀痛连
及少腹则疝气之系于肝经可知矣小肠气俗谓之横
弦竖弦绕脐走注少腹攻刺而膀胱气则在毛际之上
小腹之分作痛与疝气之有形如瓜有声如蛙或上于
腹或下于囊者不同也但小肠膀胱因经络并于厥阴
之经所以受病连及于肝则亦下控引睪丸为痛然止

是二经之病不可以为疝也  赵以德
曰此条本为睪
丸之症立名然内经以疝者痛也有腹中藏府之痛一
以疝而名者故通叙于此其腹中五藏之疝得以就此 (第 29b 页)
从受气于始肾受气于巳心受气于亥肝受气于申肺
受气于寅脾受气于四季此治法皆生长之道也 
以德
曰耳者肾之窍足少阴经之所主然心亦寄窍于
耳在身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手厥阴外其馀十经脉
络皆入耳中盖肾治 (第 3a 页)
赵团练使以德
𨽻二州𨽻朱滔令还镇滔固请深州
不许由是怨望留屯深州武俊自以不得为节度使又
失赵定不悦复有诏令武俊 (第 45b 页)
 而苏此等症候皆火挟痰而作又非三生饮可治者
 并姜汤亦不相宜也(此当与江选薛立斋/治王进士案同参) 赵以德
治陈学士敬初因醮事跪拜间就仆倒汗注如 (第 17b 页)
 莹(抄自医/说续编)

浙东监宪全公每晨先饮阿剌吉十馀杯然后饮常酒
 至六月大发热张奕之治用冰摊心腹上冰消复增
 内饮以药三日乃愈
一富家子二十馀岁四月间病发热求 赵以德
治之脉
 浮沉无力而虚热又往来潮热作无时脉间有力又
 洪数随热进退因知非外感之热必是饮酒晋毒在
 内 (第 23b 页)
 之类脾胃受伤乃问于薛薛述东垣先生云脾胃之
 症实则枳实黄连泻之虚则白术陈皮补之彼遂以
 二味等分为丸常服由是多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 赵以德
云予近治一男子肩井后肿痛身热且嗽其肿
 按之不坚此乃酒痰流结者遂用南星半夏瓜蒌葛
 根芩连竹沥作煎饮 (第 20b 页)
 (粹/) 赵良仁
云丹溪先生尝用参膏治一老人目暴不明昏
 暗如夜正乃灵枢谓气脱者目不明是也余亦曾治
 一士人患头风连左 (第 41a 页)
 用炙草乾姜此属寒也脉痿涎唾多心中㳑液温液
 者用炙甘草汤此补虚劳也亦与补阴虚火热不同
 是皆宜分治故肺痿又有寒热之异也 赵以德
治一妇人年二十馀患肺痈胸膺间患一窍于
 口中所咳脓血与窍相应而出必人参黄当归补气
 血剂加退热排脓等 (第 11a 页)
  府

汉曰郡唐曰州州即郡也惟建都之地乃曰府唐初止
京兆河南二府武后以并州为太原府玄宗以蒲州为
河中府益州为成都府肃宗以岐州为凤翔府荆州为
江陵府德宗以梁州为兴元府惟兴 元以德
宗行幸于
此其馀皆建都之地也(旧唐书田悦传朱滔自称翼王/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又请)
(李纳称齐王以幽 (第 6b 页)
 具药治之后复投四物汤数百剂遂不发动
一人面浮油光微肿色变眉脱痒二世疠风死者三人
 与醉仙散出涎水如盆而愈(琇案此 赵/以德
案)
一人面肿色变黑燥痒眉发脱落手足皮燥厚拆痛痒
 无全肤有时痒入骨髓爬至血出稍止复作昼夜不
 眠与 (第 44a 页)
运,世谓之头旋是也。内经论眩皆属肝木属上虚,丹溪论眩,主于补虚治痰降火,仲景治眩,亦以痰饮为先也。 赵以德
曰:丹溪先生主火而言者道也。然道无所之而不在,道之谓何?阴阳水火是也。其顺净清谧者,水之化,动扰挠乱
明大肠经之会。
前寸许属手阳明大肠经。
曲颊后属足少阳胆经。
《灵枢》曰: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赵以德
曰:耳者肾之窍,足少阴经之所主。然心亦寄窍于耳,在人身十二经络中,除足太阳手厥阴外,其馀十经脉络皆入
小肠膀胱,因经络并于厥阴之经,所以受病连及于肝,则亦下控引睪丸为痛,然止是二经之病,不可以为疝也。 赵以德
曰:此条本为睪丸之證立名,然内经以疝者痛也,有腹中脏腑之痛,一以疝而名者,故通叙于此。其腹中五脏之疝
,何耶?仲景云:下利不止,医以理中汤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当治以理下焦法则愈矣。昔 赵以德
有云:予闻先师言泄泻之病,其类多端,得于六淫五邪饮食所伤之外,复有杂合之邪,似难执法而治。乃见先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