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頫耕织图诗乘兹各/播种庶望丨丨丨)永逸功(王恽相视河流回诗此是丨/丨无穷丨作诗拟达宣房宫)太史功 (苏伯衡
诗囊括/山川丨丨丨)皇王功(王祎长安杂诗谁欤任儒学先正推许公/发挥圣贤道张主丨丨丨按此美元世祖)
( (第 11a 页)
( (第 11a 页)
霜都(褚载诗五龙/雷电绕丨丨)建都(杜甫诗/丨丨分)
(魏/阙)雄都(杜甫诗丨丨元壮丽望幸歘威神 苏伯衡 文丨丨大邑名城巨镇)帝都(杜甫诗龙媒真种/在丨丨李伯诗日)
(本晁卿辞丨丨又一振高名满丨丨白居易诗忽 (第 44b 页)
(魏/阙)雄都(杜甫诗丨丨元壮丽望幸歘威神 苏伯衡 文丨丨大邑名城巨镇)帝都(杜甫诗龙媒真种/在丨丨李伯诗日)
(本晁卿辞丨丨又一振高名满丨丨白居易诗忽 (第 44b 页)
孙惠伯曰寡君未知其罪请从君/惠于会宣子患之乃使叔鱼见季孙曰归子而不归将为子丨丨)
(于西河平子惧先归 苏伯衡 送王希旸编/修使交趾诗丨丨迎京使倾城拱道周)假馆(孟子交得见于邹/君可以丨丨愿留)
(而受业于门苏轼 (第 51a 页)
(于西河平子惧先归 苏伯衡 送王希旸编/修使交趾诗丨丨迎京使倾城拱道周)假馆(孟子交得见于邹/君可以丨丨愿留)
(而受业于门苏轼 (第 51a 页)
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抑丨丨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黄庭坚训)
(郭氏三子名字说丨丨抑痛炙手撋冻 苏伯衡 题方壶/云山烂熳图诗我自持杯酌阿母谁能丨丨招麻姑)忍痒(东坡/别集)
(处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閒 (第 12b 页)
(郭氏三子名字说丨丨抑痛炙手撋冻 苏伯衡 题方壶/云山烂熳图诗我自持杯酌阿母谁能丨丨招麻姑)忍痒(东坡/别集)
(处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閒 (第 12b 页)
致近年而言百岁之内有升举/有尸解有丨丨有立亡者居多)兔脱(虞集酬崔御史送熊掌诗丨/丨中山醢鱼藏丙穴腴 苏伯)
(衡
古剑歌神光丨丨飞/雪霜宝气龙腾贯霄汉)智脱(刘因四皓诗丨丨暴/秦网义动英主颜)绾脱(杨维桢香/奁诗华 (第 14b 页)
(衡
读书自娱每暇即召儒士探讨经史商𣙜)
(异同沉潜殆忘寝食时翰林编脩李叔荆掌中都国子/监事大被亲宠每召 苏伯衡 等与叔荆入西堂讲道论)
(文无虚日阎唐书曰岐王范好学工书爱儒士无贵贱/为尽礼与 朝隐刘延琦张谔郑繇 (第 36a 页)
(异同沉潜殆忘寝食时翰林编脩李叔荆掌中都国子/监事大被亲宠每召 苏伯衡 等与叔荆入西堂讲道论)
(文无虚日阎唐书曰岐王范好学工书爱儒士无贵贱/为尽礼与 朝隐刘延琦张谔郑繇 (第 36a 页)
特除(宋绍兴四年诏太/学生黄伦升补上)
(等上舍特与补左承/务郎除太学录焉) 伯衡恬静寡欲(明献徵录 苏伯/衡 (第 23a 页)
平仲 浙江) …… (第 23a 页)
选/为国子学录迁学正屹然以师道自任教胄子者五年)
(近臣有荐其才于上者即日召见亲擢为翰林国史院/编修 伯衡 以瞆疾辞不受寻乞省觐归洪武十年宋濂)
(以学士承旨请老既入谢上问曰今在外文学复有如/卿者乎其举以自代 (第 23b 页)
濂曰 伯衡 臣乡人也博学饬行为)
(文词蔚赡有法要不可以微疾废上许而亟徵之甫就/馆舍自宰执以下咸躬往候询及辄以疾 (第 23b 页)
对明日入见)
(固辞乃赐表里宝钞遣归二十一年会试复徵聘 伯衡/ 为考试官事竣复辞归 (第 23b 页)
伯衡 为人恬静寡欲容猊不踰)
(中人而学问可以兼天下/有集六卷宋濂刘基序之) 萧执陪祀应制(又萧执字/子所 (第 23b 页)
(等上舍特与补左承/务郎除太学录焉) 伯衡恬静寡欲(明献徵录 苏伯/衡 (第 23a 页)
平仲 浙江) …… (第 23a 页)
选/为国子学录迁学正屹然以师道自任教胄子者五年)
(近臣有荐其才于上者即日召见亲擢为翰林国史院/编修 伯衡 以瞆疾辞不受寻乞省觐归洪武十年宋濂)
(以学士承旨请老既入谢上问曰今在外文学复有如/卿者乎其举以自代 (第 23b 页)
濂曰 伯衡 臣乡人也博学饬行为)
(文词蔚赡有法要不可以微疾废上许而亟徵之甫就/馆舍自宰执以下咸躬往候询及辄以疾 (第 23b 页)
对明日入见)
(固辞乃赐表里宝钞遣归二十一年会试复徵聘 伯衡/ 为考试官事竣复辞归 (第 23b 页)
伯衡 为人恬静寡欲容猊不踰)
(中人而学问可以兼天下/有集六卷宋濂刘基序之) 萧执陪祀应制(又萧执字/子所 (第 23b 页)
常侍帅鄜坊丹延
道古进大夫文通加散骑常侍丞相度朝京师进封晋
国公以旧官相而以其副总为工部尚书领蔡任 明
苏伯衡 岐阳王李文忠勋德碑曰王初上谒年未三五
帝曰朕甥鞠于内府训之迪之允文允武乃命之将统 (第 25b 页)
道古进大夫文通加散骑常侍丞相度朝京师进封晋
国公以旧官相而以其副总为工部尚书领蔡任 明
苏伯衡 岐阳王李文忠勋德碑曰王初上谒年未三五
帝曰朕甥鞠于内府训之迪之允文允武乃命之将统 (第 25b 页)
元程钜夫安南国王陈益稷加恩制曰陈益稷慕帝
王之有真见几而作惧祖宗之不祀自拔而来始者周
王之赫怒伐罪吊民终焉舜帝之诞敷班师振旅彼迷
不复尔守弥坚拯溺救焚从王师凡一再举适馆授餐
留湖右几三十年身历事于四朝志不渝于初节肆朕
即祚亟其来庭于戏内宁外抚朕不忘铜柱之南近说
远来尔益拱辰星之北对扬休命永坚一心 明苏伯
衡 封靖西王制曰朕惟窦融保五郡而事汉式彰推戴 (第 11b 页)
王之有真见几而作惧祖宗之不祀自拔而来始者周
王之赫怒伐罪吊民终焉舜帝之诞敷班师振旅彼迷
不复尔守弥坚拯溺救焚从王师凡一再举适馆授餐
留湖右几三十年身历事于四朝志不渝于初节肆朕
即祚亟其来庭于戏内宁外抚朕不忘铜柱之南近说
远来尔益拱辰星之北对扬休命永坚一心 明苏伯
衡 封靖西王制曰朕惟窦融保五郡而事汉式彰推戴 (第 11b 页)
法迁于炎方辞高堂而堕心指绝国而摇
恨天与水远云连山长黄鹤晓别愁闻命子之声青枫
暝色尽是伤心之树
增记 明苏伯衡 南华谪居图记曰洪武元年国子祭酒
许先生谪韶州即唐宰相张文献公祠以居祠在州城
之北而城南有山曰南华直乎 (第 41a 页)
恨天与水远云连山长黄鹤晓别愁闻命子之声青枫
暝色尽是伤心之树
增记 明苏伯衡 南华谪居图记曰洪武元年国子祭酒
许先生谪韶州即唐宰相张文献公祠以居祠在州城
之北而城南有山曰南华直乎 (第 41a 页)
魏王粲儒吏论曰士同风于朝农同业于野虽官职
务殊地气异宜然其致功成利未有相害而不通者也
至乎末世则不然矣执法之吏不窥先王之典缙绅之
儒不通律令之要彼刀笔之吏岂生而察刻哉起于几
案之下长于官曹之间无温裕文雅以自润虽欲无察
刻弗能得矣竹帛之儒岂生而迂缓也起于讲堂之上
游于乡校之中无严猛断割以自裁虽欲不迂缓弗能
得矣先王见其如此也是以博陈其教辅和民性达其
所壅袪其所蔽吏服雅训儒通文法故能宽猛相济刚
柔自克也
增说 明苏伯衡 空同子瞽说曰三代之后取天下不必
皆由仁义其才智高出于天下则取之矣至于维持天
下系乎风俗维持风俗系乎政 (第 18a 页)
务殊地气异宜然其致功成利未有相害而不通者也
至乎末世则不然矣执法之吏不窥先王之典缙绅之
儒不通律令之要彼刀笔之吏岂生而察刻哉起于几
案之下长于官曹之间无温裕文雅以自润虽欲无察
刻弗能得矣竹帛之儒岂生而迂缓也起于讲堂之上
游于乡校之中无严猛断割以自裁虽欲不迂缓弗能
得矣先王见其如此也是以博陈其教辅和民性达其
所壅袪其所蔽吏服雅训儒通文法故能宽猛相济刚
柔自克也
增说 明苏伯衡 空同子瞽说曰三代之后取天下不必
皆由仁义其才智高出于天下则取之矣至于维持天
下系乎风俗维持风俗系乎政 (第 18a 页)
威严四
增诗明李东阳殿上戏诗曰殿上戏丞相嗔丞相勿嗔
吾弄臣臣可弄不可狎节使不来臣已杀君王有道臣
职遂细柳营中亲按辔
增碑周庾信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曰公讳常字子
元四方杂俗天下殊风以君廉能使为观察驰传拥节
扬铃持斧既乘骢马仍被绣衣群盗累足贵戚敛手乡
亭留宿幸无归忌之疑公车奏事宁有反支之日
增墓志唐孙逖太子舍人王公墓志铭曰公讳无竞字
仲烈恩泽侯张昌宗位极大官宠震群后公著书东观
与之联事未尝昵就色庄见惮长孺之抗礼将军曷足
议也公尝执简中禁司察班位时三事大夫有族谈错
立者公进而言曰朝有著定所以道威仪邦之具瞻所
以昭轨物不遵不恭不敬不从其可是耶则肃然从列
增题 明苏伯衡 题郑宣抚墓志后曰公宣抚川陜节制
诸将严甚吴璘而下每入谒必先庭参然后入就坐一
日璘除少保来谢语主阍吏欲 (第 40b 页)
增诗明李东阳殿上戏诗曰殿上戏丞相嗔丞相勿嗔
吾弄臣臣可弄不可狎节使不来臣已杀君王有道臣
职遂细柳营中亲按辔
增碑周庾信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曰公讳常字子
元四方杂俗天下殊风以君廉能使为观察驰传拥节
扬铃持斧既乘骢马仍被绣衣群盗累足贵戚敛手乡
亭留宿幸无归忌之疑公车奏事宁有反支之日
增墓志唐孙逖太子舍人王公墓志铭曰公讳无竞字
仲烈恩泽侯张昌宗位极大官宠震群后公著书东观
与之联事未尝昵就色庄见惮长孺之抗礼将军曷足
议也公尝执简中禁司察班位时三事大夫有族谈错
立者公进而言曰朝有著定所以道威仪邦之具瞻所
以昭轨物不遵不恭不敬不从其可是耶则肃然从列
增题 明苏伯衡 题郑宣抚墓志后曰公宣抚川陜节制
诸将严甚吴璘而下每入谒必先庭参然后入就坐一
日璘除少保来谢语主阍吏欲 (第 40b 页)
上蔡书院山长 又曰谢端五六岁能吟
诗十岁能作赋 宋本滋溪书堂记曰延祐六年予初
来京师闻同学贵游称诸生 苏伯衡 以碣石赋中公试
往往诵其警句名籍甚 明诗纪事钱惟善字思复钱
塘人至正辛巳乡试出罗刹江赋锁院三千人皆不 (第 42a 页)
诗十岁能作赋 宋本滋溪书堂记曰延祐六年予初
来京师闻同学贵游称诸生 苏伯衡 以碣石赋中公试
往往诵其警句名籍甚 明诗纪事钱惟善字思复钱
塘人至正辛巳乡试出罗刹江赋锁院三千人皆不 (第 4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