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類
董两湖
定 方新德新 参政 庆 南
近 罗汝芳惟德 大参 庆 江
朴 潘潢荐叔 兵书 靖 歙
柘 凌柘轩
柳 怀铁松
沅 何鳌 刑书 石湖子
晋 王琼德华 兵书 德 晋
鹿 周镳仲驭 仪部 永 南
雪 赵次诚学之 初 温
苏平秉衡 文学 景 杭
箬 顾应祥惟贤 刑书 靖 湖
讷 周都峰 (第 7b 页)
定 方新德新 参政 庆 南
近 罗汝芳惟德 大参 庆 江
朴 潘潢荐叔 兵书 靖 歙
柘 凌柘轩
柳 怀铁松
沅 何鳌 刑书 石湖子
晋 王琼德华 兵书 德 晋
鹿 周镳仲驭 仪部 永 南
雪 赵次诚学之 初 温
苏平秉衡 文学 景 杭
箬 顾应祥惟贤 刑书 靖 湖
讷 周都峰 (第 7b 页)
马维藩
按《保定府志》:马维藩字介夫,号静元安肃人,初补诸生无何。遇异人,授方外之传。遂觉悟曰:圣贤性命之学在是哉。乌用是声利为也。于是抱元守,一莫有知者久之。屏儒衣蔬食饮水萧然,兀坐一室,冬不绵不火;夏不葛不扇者二十馀年。四方 元学之 士皆愿从游维藩曰:予恶有知哉,试归而求之,斯得矣。维藩素慈祥乐接引于芽甲,草木含息蠢动之微,皆不欲伤
按《保定府志》:马维藩字介夫,号静元安肃人,初补诸生无何。遇异人,授方外之传。遂觉悟曰:圣贤性命之学在是哉。乌用是声利为也。于是抱元守,一莫有知者久之。屏儒衣蔬食饮水萧然,兀坐一室,冬不绵不火;夏不葛不扇者二十馀年。四方 元学之 士皆愿从游维藩曰:予恶有知哉,试归而求之,斯得矣。维藩素慈祥乐接引于芽甲,草木含息蠢动之微,皆不欲伤
祐之制,少变之奉三清于殿,以为教门之祖。若醮,则祭昊天上帝于坛,以为百神之宗,庶不失崇敬之义,亦唐崇 元学之
旧醮仪,当更为奏章之制,而去其邀迎之僭,庶景贶来临矣。
《蓄德录》:倪文毅公岳,初为礼部尚书。值遣祭
《蓄德录》:倪文毅公岳,初为礼部尚书。值遣祭
使过不及。可见与此君子中庸一语不可同论。熊禾标题事义以下五章。皆言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未易知。未易能。 赵次诚
考义第二章。书中所言之中庸其所谓中者皆无过不及之中也。朱子以首章有中和之中。故名篇之中不得不兼言未发
不可及也特以民性之蔽而加之以世教之衰。则民之鲜能者非道远人。人自远耳程复心章图此皆不知戒。谨恐惧之弊 赵次诚
考义第三章朱子尝曰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德言心之所得行言身之所行是中庸兼德与行而言也。论语加之为德也四字 ……行皆由于过不及之故道以不明言贤以为不足知以不可离言不肖不求所知是以有过不及之弊能之之由人日用而不知 赵次诚
考义知愚贤不肖。以学者之事言。非指人言之。而以为。知者之优于愚。贤者之优于不肖也。盖道病于愚不肖者之 ……所知者一也。曹谓空寂非老佛之贤。而逃遁非沮溺之。知乎。愚故以为分。知愚贤不肖于知行之过不及。只可指为 学之
事言。而不可以言知愚贤不肖之人也。陈华祖提纲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至愚者不及也。以见此中庸之道本行也 ……当先也。政以民性之蔽不能知。故不能行也。故下章以大舜之。知。矫其知愚过不及之病。所以明择善所当先也。 赵次诚
考义三章言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曰其则见中庸。指上章君子之中庸而言也。此章言道其不行矣夫。曰其则
察隐恶扬善。则非知者之过矣。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则非愚者之不及矣。此舜之所以为大知。而道之所以行也 赵次诚
考义。好问好察。则已之善不矜。隐恶扬善。则人之善不掩。执两端。则善之在人者公于已。用其中。则善之在己
引下章回之所谓仁。第九章借白刃可蹈之说以引下章子路之所谓勇毕竟都是子思檃括夫子之意言之姑识此以待来者 赵次诚
考义祸患气之变也中庸。理之常也祸自外来。智且不能知辟而不是以应变矣况理本内有而智尚是以守常乎然则朱子 ……。 愚谓此言盖欲极意以谀颜子而无所准则。不自知其言之过也。程于遗书颜子择中庸得善拳拳。中庸如何择如博 学之。
又审问之。又明择之。所以能择中庸也虽然学问明辨亦何所据乃识中庸。此则存乎致知。致知者。此则在学者自加 ……而不通之病矣程复心章图能择中庸则无贤者之过矣服膺弗失。则非不肖之不及矣。此回之所以贤。而道之所以明也 赵次诚
考义此章与前章。皆言择乎中庸而此章之所谓拳拳服膺而弗失即前章之所谓能守也。章句于前章。释择乎中庸为辨 ……是也吾谓颜氏子之学。几于舜之大知矣几于舜之执中矣前章论舜。此章继论颜子。盖子思子特以二人拟伦而启发后 学之
心也学者观此。胡不豁然有省。乃知无名位禄寿。与享名位禄寿之极者。其实则一。此正可以见性命之不相离也。 ……中庸之成德而言。故微见勇之意。非如初学者。全有待于自胜之勇。方能择而能守也。程复心章图 论德难易 赵次诚
考义章句谓三者皆倚于一偏。可均者。才能之施于人。知之偏也。可辞者。制行之守于己。仁之偏也。可蹈者。血
之。南方强失之不及北方强失之太过。皆非中庸之道。此下说君子有四者之强。乃中庸之道。子路之所当强也。 赵次诚
考义强哉矫。皆勉学者自强之意。和而能自强。则不至于流。中立能自强。则不至于倚国有道而自强。则能不变其 ……能守。学知利行。主于行而为仁。子路问强。而夫子抑其血气之刚。进之德义之勇。困知勉行。主于强而为勇。其 学之
浅深。事之大小。固有不可以槩论也。陈华祖提纲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夫子举三者 ……推此言之弱为万物之根人而病此。无德可言矣。故曰强者德之干。干立而德充如四体既正而肤革充盈也然强当较积 学之
虚实。不当较气禀之刚柔南方之气温厚故其人以容忍胜北方之气严凝故其人以果敢胜虽不尽然孔子举其大槩论之。参较二者。南方固优于北方。然而亦气禀之所钟。非得于积 学之
所养也。所贵乎学者。变化气质。所禀偏于刚。主之以义理而不暴。所禀偏于柔。主之以义理而不怯。是其强也盖
所以体此即所谓存天理而遏人欲也。勇所以强此。即所谓强乎仁知者也。三者之序。先知后行。乃入德之次第也。 赵次诚
考义素。隐行怪。知行之过。遵道而行。半涂而废。知行虽有及有不及。然行之而至于废。则必其知之不真。故朱 ……于隐怪。弱者。泥于半涂。而小有善者。又或丧于矜伐欲其依乎中庸而不悔也难矣。有志于道者可不谨哉可不谨哉 赵次诚
考义总论二章以下十章之旨。 章句谓此十章为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首章之义。愚窃推子思之所引者。而知其意之 ……不为半涂而废之不及于知行矣。或举舜颜渊子路而分言之。或举孔子而该言之。无非所以明知行之无过不及。而圣 学之
所以成也。然则索隐行怪。所以结前章知行之过者。而遵道而行。半涂而废。所以结前章知行之不及者也虽然凡所
。盖言不剀切无以激其意。不顺适无以寓其讽。虽若不同。其所以引君于道。则一而已。 程复心章图 赵次诚
考义耕者九一。野无。横敛。仕者世。朝。无滥爵。关市不征。通民之财。泽梁无禁。因地之利。罪人不拿。不戮
代。虽亲亲为重。然非贤不用也。春秋皆世卿为致而贤者之进甚难。新进者皆是疏远外臣。故君臣当各尽其道也。 赵次诚
考义如不得已。旧说以为不得已而使卑之踰尊。疏之踰戚。重在于踰尊逾戚。朱子以不得已为谨之至。则其重不在 ……不暴亦不可何文渊事文引證书曰。独夫纣。 周书泰誓中。独夫受。洪惟作威。愚按受。纣之名也。程复心章图 赵次诚
考义贼仁贼义之贼。主心而言。谓之贼谓之残。主事而言。害仁害义之心。本出于一。故同谓之贼。及见于行事。 ……付之能者。至于治。国家。乃不任贤者。而徇私以为之。则虽曰治之。乃所以害之。是爱国家。反不如爱玉也。 赵次诚
考义巨室之俞。以工师为贤者。从匠人为君。贤人之学大而君小之。犹工师之木大而匠人斲之小也。璞玉之俞。以 ……胜其任矣。巨室。大宫也。尔雅曰。宫谓之室。工师。主工匠之吏。匠人。工匠之人也。将以比喻之也。夫人幼而 学之。
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谓人少学先王之道。壮大而仕。欲施行其道。而王止之曰。且舍 ……矣。凡此皆孟子将以比喻而言也。以其欲使重王易晓其意也。巨室。大宫也。工师。主工匠之吏也。又言夫人幼而 学之。
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者。是孟子又言夫人既以幼少而学先王之道。及壮大仕。而欲施行其幼之所 学之
道。而王乃曰。且舍去汝所 学之
道。而从我教命。则如之何也。令有璞王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彫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 ……玉人。然后得成美器也。若国家则人君之所宝也。然人君不能自治。必用君子治之。然后安也今也。君子不得施所 学之
道以治国家。反使从己所教以治之。此亦教玉人彫琢玉同也。固不足以成美器。适所以残害之也。故孟子所以有此 ……喜悦其人。以为能胜其任使也。而匠人乃斲削其木而小之。则王必忿怒。以为其人不胜其任使矣。夫人自幼小而习 学之。
年既壮则以其所学而欲推行之。今王乃曰。姑且弃舍女之所学而从我所为。则何如而可哉。今有石中之璞玉于此。 ……斫而小之。小匠人斫削而小之。斫。卓。则王怒。则王恚怒。以为不胜其任矣。以为不能胜当其任使矣。夫人幼而 学之。
夫人幼小之时。习学先王之道。壮而欲行之。力壮之时。欲推行其所学。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宣王 ……天位。武王亦不得不伐。岂武王致伐于二年之后欤。何文渊事文引證史记周本纪。西伯崩。太子发立。是为武王。 赵次诚
考义宣王以人力为天意。而重在于取不取。孟子以人心为天意。而重在于悦不悦〉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