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当兴吾宗(杨子法言张骞苏武之奉使也执节没身/不屈王命虽古之肤使其犹劣诸注肤美)
(也复唐书萧复传复生戚里姻从豪侈以服从舆马相/夸 常衣垢弊居一室学自力非名士夙儒不与游以)
(清操显华每叹曰此子/当兴吾宗华复叔也) 佯为病狂 绝𩔖笃行(前汉/书韦)
(元成事详让二古元史许谦傅谦弟子 朱震亨/
清修苦节绝𩔖 笃行之士所至人多化之) 性命
有在 中外所宗(南史孔奂传侯景陷建业时侯子鉴/景之腹 (第 2b 页)

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治病不用古方其说曰
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自为家法云
 元史云 朱震亨
(第 14b 页)
彦修
浙江婺之义乌人也精于医
道其所著述甚富皆为近世之所宗尚云
  医三 (第 14b 页)
 姜附不可若用姜附又似非温治之例然衰其大半乃止

 脉得四至馀病便无令治之足矣虽用姜附是亦中治也
 非温而何张子和 朱彦修
皆尝治六月恶寒之證以寒凉
 药而愈不可拘于海藏之说大抵用药之寒热全视脉之
 迟数也此言脉迟胃冷故取海 (第 24b 页)
    医书如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或
    博而寡要或偏而失中均不能实裨于治疗
    故圣济总录惟行节本而局方尤为 朱震亨
    
所攻此编仰体
  圣主仁育之心根据古义而能得其变通参酌时
    宜而必求其徵验寒热不执成见攻补无所 (第 3a 页)
  则湿不得泻也热湿合化故身必发黄也
 (集/注)成无已曰动数变迟而浮脉独不变者以邪结胸
  中上焦阳分脉不得而沉也
   朱震亨
曰太阳病表未解而攻里里已虚矣虽见
  浮而动数之阳脉一经误下则必变为迟阴之脉
  矣胃中空虚短气躁烦 …… (第 74a 页)
  气下而又下宁不畏其重虚耶即阳病实邪下后
  若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者亦以栀子豉
  汤吐胸中之邪可也况太阳误下后明有虚證乎
 (按/) 朱震亨
所论治以栀子豉汤吐之亦是未成结胸
  从胸虚有热而化者宜也若从胸虚有寒而化者
  不论已成未成结胸则 (第 74b 页)
  疠癞之类是也

 (集/注)成无己曰痂癞者疠风也眉少发稀身有乾疮而
  腥臭经云脉风成疠是也
   朱震亨
曰经云诸痒为虚血燥不荣肌腠所以痒
  也
  方有执曰经云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 (第 55a 页)
  始立众方公之天下故建安以前苦于无方元丰
  而后虽有局方漫无指归不可为法今博集金匮
  千金外台诸书及王好古李杲刘完素 朱震亨
张 …… (第 5a 页)
 (集/注)柯琴曰经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故阳中无阴谓之孤阳阴中无阳谓之死阴 朱震
  亨
曰四物皆阴行天地闭塞之令非长养万物者
  也故四物加知檗久服便能绝孕谓嫌于无阳耳
  此方取参耆配四 …… (第 24b 页)
  中是方不以泻火固涩立法但安神固气使精与

  神气相依而梦少精秘矣
 (按/) 朱震亨
云主秘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藏有
  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
  于动心动则相火翕然 (第 41a 页)
随之虽不交会精亦暗流
  而渗漏矣所以圣人祗是教人收心养性其旨深
  矣 震亨
此论至当其平生精力在补阴以制相火
  深得内经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之旨近
  世医者惟知阳生不知 …… (第 41a 页)
  令人死奈志迷偏见者不回也即此一證老年之
  人心有所动而相火衰不能翕然随之虽有所梦
  而无所遗由此可知 震亨
用黄檗一味少佐冰片
  名清心丸独泻相火而治中年相火盛梦遗心悸
  者屡用屡效也 (第 41b 页)
 熟地(酒蒸/)    败龟板(各六两/酥炙)
  猪脊髓和炼蜜为小丸日乾每服三钱淡盐汤下
 (注/) 朱震亨
云阴常不足阳常有馀宜常养其阴阴与
  阳齐则水能制火斯无病矣今时之人过欲者多
  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真 (第 36a 页)
阴愈竭孤阳妄行而劳瘵

  潮热盗汗骨蒸欬𠻳咯血吐血等證悉作所以世
  人火旺致此病者十居八九火衰成此疾者百无
  二三 震亨
发明先圣千载未发之旨其功伟哉是
  方能骤补真阴承制相火较之六味功效尤捷盖
  因此时以六味补水水不 (第 36b 页)
 萹蓄     大黄
 木通     滑石
 车前子    甘草(各一/钱)
  加灯心一钱煎服
   朱震亨
方加木香一钱
 (注/)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三焦之职也受藏津液气化
  能出膀胱之职也若水道不输则内蓄喘 …… (第 19b 页)
  而喜饮小便利者易之不能饮水小便不利虽渴
  宜半夏也此湿为本热为标所谓湿极而兼胜已
  之化非真象也又东南之人湿热生痰故 朱震亨
  
主之加枳实砂仁名枳实二陈汤其性较急也先
  哲云二陈为治痰之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所不 (第 42b 页)
  痛湿郁痰饮火郁为热及呕吐恶心吞酸吐酸嘈
  杂嗳气百病丛生故用香附以开气郁苍术以除
  湿郁抚芎以行血郁山栀以清火郁神曲以消食
  郁此 朱震亨
因五郁之法而变通者也五药相须
  共收五郁之效然当问何郁病甚便当以何药为
  主至若气虚加人参气痛加 (第 26b 页)
  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本草曰润可去燥是以麻仁
  为君杏仁为臣枳实破结厚朴泻满故以为佐芍
  药调中大黄通下故以为使
   朱震亨
曰既云脾约血枯火燔津竭理宜滋阴降 (第 10b 页)
 渗湿汤
渗湿湿中内昏冒震亨湿热热生痰厚味醇酒生冷水

胃苓香附抚砂连
 (注/)湿中内谓湿从内生之病即 朱震亨
所云湿热生
  痰昏冒之證得之于伤厚味醇酒生冷水物过节
  也渗湿汤即胃苓汤加香附抚芎砂仁黄连
 除 (第 21a 页)
  后腐烂必难医治
 产后虚实宜审
震亨产后惟大补从政莫作不足看二说须合形證脉
攻补虚实仔细参
 (注/) 朱震亨
云产后气血两虚惟宜大补虽有他證以
  末治之张从政云产后慎不可作诸虚不足治之
  二说各有偏处当合形 (第 24b 页)
 (方/歌)李杲龙泉敷诸疬瓦粉龙泉莪术棱昆布共研为

  细末滚水调涂速又灵 朱震亨
贴瘰疬饼
 治项间瘰疬不辨肉色不问大小及日月深远或有
 赤硬肿痛并皆贴之效
 生山药    萞麻子肉 (第 38a 页)
  右等分捣匀摊贴之
 (方/歌) 震亨
贴瘰疬可移萞麻山药共研泥不问日久并
  肿硬作饼贴之效更奇 (第 38a 页)
 (熊宗立传滋辈皆有歌括/及药性赋以授初学记诵)

 本草衍义补遗(时珍曰 元末朱震亨
所著 (第 12a 页)
震亨
义乌/人字 (第 12a 页)
彦修
从许白云讲道世称丹溪)
 (先生尝从罗太无学医遂得刘张李三家之旨而推/广之为医家宗主此书盖因寇氏衍义 …… (第 12a 页)
 (部二种部兽部一/种 人 一种)

 寇宗奭本草衍义一种(兽部/)
 李杲用药法象一种(草部/)
  朱震亨
本草补遗三种(草部一种部谷部/一种 木 一种)
 吴瑞日用本草七种(谷部一种/果部二种) (菜部 (第 46b 页)
  (宋马志开宝/寇宗奭衍义) (苏颂图经/大明日华)  (唐慎微證类珠囊/金张元素珍)
  (元李杲法象/明汪颖食物) (王好古汤液/汪机会编)  (朱震亨
补遗/王纶集要)
  水之一   天水类一十三种
   雨水(拾遗/)
   潦水(纲目/)
    (第 2a 页)
  火部
李时珍曰水火所以养民而民赖以生者也本草医方
皆知辨水而不知辨火诚缺文哉火者南方之行其文
横则为三卦直则为火字炎上之象也其气行于天藏
于地而用于人太古燧人氏上观下察钻木取火教民
熟食使无腹疾周官司烜氏以燧取明火于日鉴取明

水于月以供祭祀司爟氏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
救时疾曲礼云圣王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则古先圣
王之于火政天人之间用心亦切矣而后世慢之何哉
今撰火之切于日用灸焫者凡一十一种为火部云
本草拾遗一种(唐陈/藏器)  本草纲目一十一种(明李/时珍)
附注 (元朱/震亨)
 火     凡一十一种
   阳火阴火(纲目/) (第 1b 页)
  土部
李时珍曰土者五行之主坤之体也具五色而以黄为
正色具五味而以甘为正味是以禹贡辨九州之土色
周官辨十有二壤之土性盖其为德至柔而刚至静有
常兼五行生万物而不与其能坤之德其至矣哉在人
则脾胃应之故诸土入药皆取其裨助戊巳之功今集

土属六十一种为土部(旧本三十九种/散见玉石部)
神农本经二种(梁陶弘/景注) 名医别录三种(梁陶/弘景)
唐本草三种(唐苏/恭)   本草拾遗二十八种(唐陈/藏器)
四声本草一种(唐萧/炳)  开宝本草一种(宋马/志)
證类本草一种(宋唐/慎微)  衍义补遗一种 (元朱/震亨)
本草纲目二十一种(明李/时珍)
附注(魏李当之药录/齐徐之才药对) (吴普本草性宋雷敩炮炙/唐甄权 (第 1b 页)
  (蜀韩保升重注/陈承别说)   (宋寇宗奭衍义囊/金张元素珍珠)

  (元李杲注象 朱震亨
补遗)    (王好古汤液/明汪机会编)
  (徐用诚发挥/王纶集要)
  金石之一  金类二十八种 (第 2b 页)
 (篇云愚人不信黄丹胡粉是化铅所作苏恭以二物/俱炒锡作大误矣时珍曰锡炒则成黑灰岂有白粉)
 (苏恭已误而 朱震/亨
复踵其误何哉) …… (第 19b 页)
 (炒紫色地上去火毒入药会典云/黑铅一斤烧丹一斤五钱三分也)
 气味辛微寒无毒(大明曰微咸凉无毒伏砒制硇硫 震亨
曰一妇因多子月内服铅丹)
 (二两四肢水冷食不入口时正仲冬急服理中汤加/附子数十帖乃安谓之凉无毒可乎 (第 2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