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以广谏争之路也)子山(吴志步骘字丨丨周书庾信字/丨丨韩偓诗季重旧游多丧逝)
(丨丨新赋剧悲哀又元/史 巙巙
字丨丨康里氏)次山(唐书元结字丨丨皇甫湜诗丨丨有/文章可惋只在碎尤工于叙致约洁)
(有馀/态)义山( (第 13b 页)
(唐书魏徵/传徵子叔)
(瑜豫州刺史善草𨽻以丨丨传其子华及甥薛稷世称善书者前/有虞褚后有薛魏元史 巙巙
传善真草行书识者谓得晋人丨丨)
(宣和书谱唐人学字多仿王氏其或肥瘦疏密小大布置之不同/要其丨丨则一而 (第 24b 页)
明熟于翻切优于记问者方乃便捷)
国字(辍耕录杜清碧先生本有所编五声韵题曰华夏同音浙省/平章康里子山公 巙巙
来访一日语及声律之学因问丨丨)
(何以用可侯字为首先生曰正如婴儿初堕地作此一声乃得天/地之全气也元礼 (第 54b 页)
宜在卫士之列黄庭坚)
(同公择作㨂芽咏想得天香随御所丨/丨丨道转轻雷自注元丰末作丨丨丨)奎章阁(元史 巙巙
传大臣/议罢先朝所置丨)
(丨丨学士院及艺文监诸属官 (第 69b 页)
巙巙
进曰民有千金之产犹设家/塾延馆客岂有堂堂天朝富有四海一学房乃不能容耶帝闻而) …… (第 69b 页)
(深然之即日改丨丨丨为宣文阁艺文/监为崇文监存设如初就命 巙巙
董治)崇芳阁(汉武内传孝武未/生时景帝梦一赤)
(彘从云中下直入丨丨丨景帝觉而坐阁下果有赤龙如雾来蔽 (第 70a 页)
 善骑射通春秋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事(后唐/庄宗) 自
教法曲(明皇自教法曲/谓之梨园弟子) 自调歌曲(金世/宗) 习巧之勤
移于治国(南汉主刘鋹性绝巧尝以珠结鞍勒为蛟龙/之状极其精妙以献太祖太祖诏示诸宫官)
(皆骇伏遂以钱百五十万给其直谓左右曰鋹好工/巧习以成性倘能以习巧之勤移于治国岂至灭亡)
惟一事不能(元顺帝阅徽宗书画称善学士 巙巙
曰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帝问何事对曰独不)
(能为/君耳) 作无益害有益(明太祖时司天监进元主所制/水 (第 43a 页)
 殿大学士及学士并以宠辅臣之去位者端明殿学士

惟学士久次者始除阁学士(有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焕章华文宝谟宝)
(章等/阁)直学士庶官之外别加职名所以厉行义文学之
士高以备顾问其次与论议典校雠得之为荣选择尤
精 续文献通考曰辽南面有宣政殿学士观书殿学
士昭文馆直学士崇文馆大学士乾文阁学士金不置
元有昭文馆大学士焕章阁学士奎章阁学士奎章阁
大学士二员𨽻东宫属官后文宗复位升为奎章阁学
士院置大学士二员并知经筵事侍书学士承制学士

供奉学士并二员兼经筵官职顺帝至元六年罢奎章
阁学士院立宣文阁惟授经郎及鉴书博士至正元年
六月复旧奎章阁为宣文阁(时大臣议悉罢先朝阁监/官属翰林承旨 巙巙
言于)
(上曰民有千金之产而设家塾以延馆客堂堂天子富/有四海而学房乃不能容耶上然之即日改奎章阁为) (第 2b 页)
  渤海郡侯欧阳公神道碑

   巙巙
书文奎章阁学士院承旨学士尚师简奉敕篆
(圭斋集)

  贡奎神道碑

  马祖常奉敕制文张起岩书字 …… (第 22b 页)
  缪贞书贞字仲素常熟人善篆隶真行书好古博识
隐居不仕八分小篆追踪张有正书尤高古致道观
虞山福地四篆字李烈士碑其迹也旁有正书题识
尤佳所著有书学明辨(邓韨常熟志)

  杨仲宏墓志

  右杨仲宏墓志黄晋卿撰 巙巙
书仲宏晋卿皆先待
制同年进士余尝录此文附置题名碑阴又得此于
王汝玉赞善汝玉以为佳物赠余惜其纸墨颇劣也 (第 24a 页)
  渔阳太常以书名一世余见其遗迹极多最佳者为
杜诗秋风破屋歌风格遒逸有晋人遗法后自跋亦
自负盖得意书也其子去矜亦善书见卷后世传伯
机与赵吴兴齐名赵每自书二纸易其一纸辄焚之
不知果有此事否然寥寥宇宙得一人妒亦足矣吴
兴乃知巳也此卷余官开封时张大理睡心所赠相

随二十馀年矣每开阅辄作聚散存亡之感

  元人书吴兴渔阳而外无可存者即 巙巙
康里名甚
噪然其书稍俗康里尝问人赵承旨日书几何或对
曰万字康里曰吾日可书三万字此其所以俗也然
承旨书 (第 16b 页)
后人尚有评其稍熟者盖作画则欲熟中熟
作字则欲熟中生董玄宰谓鲜于书胜赵承旨亦正
以鲜于书不熟不俗耳(按 巙巙
康里应改喀喇库库因题识故仍其旧)

  赵子昂千文墨迹 (第 16b 页)
   吴福孙
吴福孙字子善杭州人效赵文敏公书得其早年楷法
之妙兼工篆籀文敏极称许之阿荣大学士以其所作
小楷书数万字上进因得召见 巙巙
学士方侍书于阁
中前奏曰臣滥得能书名如吴福孙所书虽臣亦有所
不及上颔之命侍臣引金钟酌酒以赐至正六年授 …… (第 22a 页)
   李处巽
李处巽字元让东平人至元间能小篆(书史会要/)
   尚师简
尚师简(世祖/时人)渤海郡侯欧阳公神道碑 巙巙
书文奎章
阁学士院承旨学士尚师简奉敕篆额(圭斋集/)
   高翿 (第 29a 页)
   周伯琦
周伯琦字伯温(陶宗仪云号/玉雪坡真逸)饶州人以荫授南海县主
簿三转为翰林修撰帝以伯琦工书法命篆宣文阁宝
仍题扁宣文及摹王羲之兰亭序智永所书千字文刻
石阁中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者
十馀年(吴宽平吴录云伯琦被留于吴张氏为造第宅/于乘鱼桥北厚其廪给日与诸文士以文墨留)

(连因亦/忌归)伯琦博学工文章而尤以篆隶真草擅名当时
尝著六书正讹说文字原二书(元史本传/)
至正间初改奎章阁为宣文朝臣咸谓必命 巙巙
书榜
时周伯琦虽在馆阁精篆书未为上知 (第 25a 页)
巙巙
日令书宣
文阁榜十数纸周不识其意一日有旨 (第 25a 页)
巙巙
书阁榜辞
曰臣所能者真书不古古莫如篆周伯琦篆书今世无
过之者上如其言召之书由是进用(天都载/)
伯琦 (第 25a 页)
  礼部
修撰五礼(隋书牛弘傅拜礼部尚书奉敕/丨丨丨丨勒成百卷行于当世)论议避席(隋/书)
(辛彦之傅拜礼部尚书与秘书监牛弘撰新礼吴兴沈/重名为硕学高祖尝令彦之与重丨丨重不能抗于是)
(丨丨而谢曰辛君所谓/金城汤池无可攻之势)天下高其议(唐书杨绾傅历礼/部侍郎建复古孝)
(廉力田等科/丨丨丨丨丨)柬宰相(唐书韦贯之傅改礼部侍郎尝从/容奏曰礼部侍郎重于宰相帝曰)
(侍郎是宰相除安得重曰然为陛/下丨丨丨者得无重乎帝美其言)得才实(唐书高锴傅/为礼部侍郎)

(阅三岁颇/丨丨丨)书笏(辽史刘景傅擢礼部侍郎迁尚书上方/欲倚用乃丨其丨曰刘景可为宰相)
以文章复用(金史赵秉文傅复为礼部尚书入谢/上曰卿春秋高丨丨丨故须丨丨卿)僚佐
肃然(元史 巙巙
傅拜礼部尚书正色率下国制大乐诸/坊咸𨽻本部遇公宴众伎毕陈 (第 28a 页)
巙巙
视之泊如丨)
(丨以下/皆丨丨)亲书官阶(元史郭贯傅除礼部尚书帝丨丨/其丨丨曰嘉议大夫以授有司)(第 28a 页)
啻金玉(元史 巙巙
(第 16a 页)
巙巙
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丨丨丨丨人争宝之丨丨丨丨)温润
遒劲(元史泰不华传善/篆隶丨丨丨丨)万里 …… (第 16a 页)
云丨丨丨云是虏语其书合)
(作者时有太宗御笔于/后题之叹其雄逸云)日写三万字(陶宗仪辍耕录江/浙平章 子山公
书)
(法妙一时自松雪翁之后便及之尝问客有人一日能/写得几字客曰闻赵学士言一日可写万字公曰余一)
( (第 27b 页)
滑东坡山谷多用之作画写字元时
彩色粉笺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笺皆出绍兴有白箓纸
观音纸清江纸皆出江西赵松雪 巙巙子山
张伯雨鲜
于枢书多用此纸永乐中江西西山置官局造纸最厚
大而好者曰连七曰观音纸有奏本纸出江西铅山有
(第 20b 页)
   八尺有二寸廿有一日敕臣周朗貌以为图廿
   有三日诏臣揭傒斯为之赞臣推本圣德及制
   作之体皆合列于歌颂故以颂体为之是日

   林学士承旨巙巙
进臣为赞而皇帝谦让弗居
   申敕臣朗绘于卷轴二十八日诏臣复赞之臣
   本才疏识下岂足以上当圣心然 (第 35b 页)
  秋开讲前一日皇帝皮弁服拜跪用羹酒果脯帛
  行奠告礼元人经筵仪节悉备如以勋旧大臣知
  其事及定期二八月后累朝皆仍其制翰林承旨
   巙巙
曰天下事宰相当言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
  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
  故事勋臣一人知经筵阁臣俱同知经筵 (第 4a 页)
行弘治中都御史熊翀重刋本
翀与祖常皆光州人也元代文章极盛色目人著名者
尤多如祖常及赵世延孛术鲁翀康里 巙巙
贯云石辛
文房萨都刺辈皆是也伯庸文五卷向廑从刘钦谟中
州文表见之有文而无诗康熙己巳冬杪于竹垞寓斋 …… (第 5b 页)
奇伟今石刻在汾州府及城武县学君实云曾见所
书老杜宛马蟋蟀萤火林猿等四诗沈顿雄快与南宋
诸老并行南北非 元初巙巙子山
辈所及按东昌府学
三绝碑庭筠书王去非撰党怀英篆
元僧温日观善画蒲桃须梗枝叶皆草书法见杨琏真
伽辄骂为 (第 19b 页)
 软非刑部可用阿鲁图曰选侩子耶若选侩子须用
 强壮人尚书详谳刑狱不枉人坏法即是好官何用
 强壮者为 学士巙巙
曰天下事宰相当言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
 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
元顺帝之失天下也此三人者皆有大臣之度而 (第 9a 页)
 道原号觉隐写竹有掀簸之态又一小卷高五寸元
 张伯雨国初姚少师各小楷书步韵诗佳甚赵文敏
 楷书道德经上卷邓文原行草家书与妻县君 巙巙
 子山
行草一绝宋仲温书急就章极婉丽有则唐伯 (第 15b 页)
有作用倚墙靠壁便不是欧虞 巙巙子山
一流人有墙
壁所以不好姜立纲尤俗
恶人必有天报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我耳目所闻见
多矣灼然不谬不可不知恶 (第 17a 页)
   不知撰者谁氏其言或本于古人之所已言而
   书则未有能尽知也前元时见于都下馆阁名
   臣家渔阳鲜于枢吴兴赵松雪康里 巙巙子山
   
常宝爱之参政周伯琦来吴中久而人方知其
   有是编其归鄱阳也人始得而相传之乃知诸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