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醫家類
丨丨在乎春秋汉律严于名分)诡志(嵇康难/自然好)
(学论贪生之禽食园池之梁/菽求安之士乃丨丨以从俗) 泰志(阮籍清思赋冰心玉质则皎洁/思存恬澹无欲则丨丨适情)
摅志(挚虞悯骚泰则丨丨于/宇宙否则澄神于幽昧)放志(陆云逸民赋眇区外而/丨丨兮眷天路而怡颜)阐志( (第 32a 页)
 (志应豫泰其志同也/志 刚应而志行) (同人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暌男女暌而其志通也 巽)

 (刚巽乎中正而志行志爻象屯初志行正也初小畜/三上合志也 履三 刚也四志行也 泰 志
在)
 (外也/志也) (否初志在君也四志行也穷大有五信以发/谦上志未得也 豫初志 凶也四志大行 (第 30a 页)
 腑以高下定身形斯王叔和之所取以为寸口脏腑
 之位脉诀述之有差脉经两尺并属肾与膀胱今脉
 诀以命门列右尺 通真子
注又以三焦为命门合并
 属右尺是不可以不辩十八难曰手心主少阳火生
 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亦 …… (第 2a 页)
 兼取并用非疑而两存之也 千金载黄帝问曰何
 谓三部脉也岐伯曰寸关尺也今考黄帝书无此说
 思邈假托耳  通真子
曰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述三
 部言身之上中下部非谓寸关尺也
九候了然心里印
 素问曰人有三部部有九候乃各 …… (第 9b 页)
 尺泽者手太阴之合穴在肘中约纹上其取一寸九
 分之法上始鱼际大渊下终尺泽一尺一寸于尺取
 一寸于寸取九分为三部之位 通真子
云三部寸口
 在上关脉在中尺泽在下尺泽者尺脉一寸之外馀
 脉所不出不见如入深泽而穴故曰尺泽安可以穴 …… (第 12b 页)
 日三气得四十五日今改为四十五日以合内经李

 晞范脉髓作四十五动图说亦巧而未敢信 通真子
 
洁古诸解穿凿皆非盖脉之流行如环无端无一息
 之停未尝以五十动一止为限但止即为病依数而
 止期以岁死不 …… (第 33a 页)
 微在尺为阴盛阳虚故为身寒不可饮水若饮水则

 两寒相抟痛而呻吟也 通真子
曰多声池氏曰身寒
 饮水李氏曰好饮冷水皆非也
三沉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缓度三关状如
烂绵(举之 …… (第 48a 页)
 庶可隐隐形容之三至为迟何隐隐乎
迟脉人逢状且难(三至为迟/一息间)遇其季夏不能痊神工诊
着知时候道是脾来水必乾(或是脾虚/或肾寒)
 迟脉一息三至以至数之至为易见  通真子
曰迟
 脉属肾肾水忧在土土季夏王洁古云迟本土也当 …… (第 53a 页)
 先调气而血自顺亦有血先病而气后病者随病施
 治可也难乎执一其因物聚者又必以所恶者攻之
 以所喜者诱之亦不专于先动荣也  通真子
曰伏
 脉不可发汗更宜消息诚哉是言内经曰其有邪者 …… (第 55b 页)
 滑涩相兼而易诊 脉经曰尺弱阳气少发热骨烦
 又云少血脉经曰骨烦者肾主骨髓也脉诀作皮肤
 乃肺之合非肾所主今改之
  九道
  通真子
曰七表八里为阴阳正脉外有九种脉相通
 而见者经所谓脉来浮滑而长沉涩而短浮大而牢
 之类是也以愚观之脉 …… (第 60a 页)
 春肝脉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肝脉如循长竿末
 稍曰平如循长竿曰病有馀而过故也
长脉迢迢度三关指下来时又却还阳毒在藏三焦热
徐徐发汗始能安
  通真子
曰此云来时又却还者似一阴三阳之脉愚
 曰非也来而还只可谓脉之来去然诸脉皆如是若
 不能自还则代而死矣 …… (第 62b 页)
 象应指而回不能满部浮而短者荣卫不行沉而短
 者藏府痞塞短与长对知长则知短矣
短脉阴中有伏阳气壅三焦不得昌藏中宿食生寒气
大泻通肠必得康
  通真子
曰脉诀以一阳三阴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
 乃云有伏阳耳今按脉诀单论短为阴中伏阳盖以 …… (第 63b 页)
 血成班非促脉证
五结者阴也指下寻之或来或去聚而却还(脉来缓时/一止复来)
(无常数又曰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曰结主四肢气闷连痛时


 迟而小驶为缓应指暂歇为止缓而止为结 通真子
 
曰据经谓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为结其言是也此云
 或来或往聚而却还与之稍异来去者脉之常也聚
 而还何以见脉 (第 65b 页)
 病原曰脉伏及代而乱者霍乱也不乱犹不治微细

 不可治霍乱吐下脉微迟气息劣口不欲言者不可
 治脉经所无脉诀自创之例也 通真子
曰清浊相干
 霍乱时脉如微细是相宜不言气劣微迟小此候神
 工亦莫 (第 18a 页)
通真子
注脉诀不遵之而自作歌一曰浮
 洪可救一曰微细相宜何哉盖病原不同脉随而见
 以病原参之勿一例但曰霍乱而 …… (第 18a 页)
 必死今脉诀以微细为难救似与脉经相悖
上气喘急候何宁手足温煖净滑生反得寒涩脉厥逆

必知归死命须倾
  通真子
改差无因作命须倾贵协韵也
中恶腹胀紧细生若得浮大命逡巡
 脉经曰卒中恶吐血数升脉沉数者死浮大疾快者 …… (第 21b 页)
 沉细而微谓三部俱如此凶兆也 此四句论妊妇

 生死脉证之别
  妊妇杂病生死歌
血下如同月水来漏极胞乾主杀胎亦损妊毋须忧虑
争遣神丹救得回
  通真子
曰此只论漏胎候也夫胎之漏或食动胎之
 物或因热毒之气侵损或因入房劳损损轻则漏轻
 损重则漏重但漏血尽 …… (第 34b 页)
 中则生也经者常也谓离其常处为离经假
 如妊妇昨日见左沉实为男之脉今日或脉
 浮是离其寻常之脉而异于平日又且腹痛
 是知将诞也 通真子
引难经一呼三至曰离
 经为解李晞范又引难经一呼一至曰离经以
 解沉细而滑皆非也难经言损至二脉虽同名离 …… (第 36b 页)
 经故又增沉细而滑以见离浮大之常经为沉滑也
 圣惠方云夜半子时觉腹痛来日午时必定生产谓
 子午相冲正半日时数也 通真子
曰夜半痛日午生
 此言恐未为的又曰腹痛而腰不痛者未产也若腹 …… (第 37a 页)
 匀则脉形之速焱浮于上故云死一字之差生死顿异

  小儿生死候歌
  通真子
曰经云六岁以下为小儿十八以下为少年
 二十以上为壮年五十以上为老年其六岁以下经
 所不载是以乳下婴儿 (第 39a 页)
稽志》二十卷,王中行《潮州记》一卷,《莆阳人物志》三卷,〈郑侨序〉王震《阆苑记》三十卷,冉木《潜藩武 泰志》
十四卷,赵抃《成都古今集记》三十卷,张朏《齐记》一卷,《南北对镜图》一卷,《混一图》一卷,《西南蛮夷
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大道之堂奥,目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嘉 泰志》
云:越藏书有三家,曰左丞陆氏、尚书石氏、进士诸葛氏。中兴,秘府始建,尝于陆氏就传其书,而诸葛氏在绍兴
有牴牾之议。《水经》文至奇,郦道元注最赡博且工。王司寇元美至称为大地史。然述会稽诸水,亦未尽。核《嘉 泰志》
云道元未身履浙江以东,故诬如此。今郡中不踰数百里,矿生于斯而未及遍历,惟以往籍證,难矣。此所以愿望未

王中行《潮州记》一卷。
《莆阳人物志》三卷,〈注〉郑侨序。
王震《阆苑记》三十卷。
冉木《潜藩武 泰志》
十四卷。
赵朴《成都古今集记》三十卷。
张朏《齐记》一卷。
《南北对镜图》一卷。
《混一图》一卷。
《涌幢小品》《杜鹃》
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鸣时开。有二种:其一,先敷叶后著花者,色丹如血;其一,先著花后敷叶者,色差淡。人多结缚为盘盂翔凤之状,《嘉 泰志》
云。近时又谓:先敷叶后著花者,为石岩,以别之。然前人但谓之红踯躅,不知石岩之名起何时。今江南在在皆称
浮陀跋摩
按《高僧传》:浮陀跋摩,此云觉铠西域人也。幼而履操明直,聪悟出群,习学。三藏偏善毗婆沙论常诵,持此部以为心要。宋元嘉之中,游于西凉,先有沙门道, 泰志
用强惈少游,葱右遍历诸国,得毗婆沙梵本十有万偈。还至姑臧侧席虚襟,企待明匠,闻跋摩游心。此论请为翻译
山眼不枯。其二云:转食胶胶扰扰间,林泉高步未容攀。兴来尚有平生履,管领东南到处山。盖似所作也。
《嘉 泰志》
:越渔者杨父,一女绝色,为诗不过两句。或问:何不终篇。答曰:无奈情思缠绕,至两句即思迷不继。有谢生求
阊,铪则延子不扬,其声夫清虚,寥廓则神物来集,飘飖恍忽则洞幽贯冥,冰心玉质,则皦洁思存,恬澹无欲,则 泰志
适情,伊衷虑之遒好兮,又焉处而靡逞,寒风迈于黍谷兮,诲子而游鶄,申孺悲而母归兮,吴鸿哀而象生,兹感激
,赖经藏以给,今废。
寿圣院,晋天福六年建,初名上庵。宋熙宁三年赐寿圣额,隆兴元年改广福,今废。《嘉 泰志》
云:云门四寺相比,广福最在其上,小而秀邃,可喜。旁又有云泉,云峰庵,皆幽胜,而《虞记》则云:云门寺六
炉峰顶,人莫能见之。晋王右军家于此,有书楼墨池,旧迹仍存。南齐道士褚伯玉置金庭观,乃右军之宅也。《嘉 泰志》
云:桐柏在天台金庭在剡,或又以金庭为桐柏,盖其山陇联属故尔。
按《嵊县志·山川考》:金庭山,在县东六
广三丈五尺,冬冷夏煖。二溪北出,行三里至徐村,合成一溪。广五丈馀,而温凉不杂。盖山经所谓茗水也。《嘉 泰志》
云:亦镜湖之别派。月潭,在镜湖三山之西,广袤数亩。
杜浦桥,在府城西北十五里,漕河旁。《嘉 泰志》
云:自此而南,烟水无际,鸥鹭翔集。过三山,遂自湖桑埭入镜湖。
亭山桥,在府城南十五里,近镜湖诸溪之水
》:禹葬会稽,下不及泉,上不通臭。既葬,收馀壤为垄。
按《会稽县志》:夏禹陵,在会稽山西北五里。《嘉 泰志》
云:禹巡狩江南,死而葬焉。犹舜陟方而死,遂葬苍梧。圣人所以送终,事最简易,非若汉代人主,豫自起陵也。 ……等。葬之后,无改亩。《史记正义》又引《会稽旧记》云:禹葬茅山,有聚土平坛人功所作,故谓之千人坛。《嘉 泰志》
又云:是山之东,有陇,隐若剑脊。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处。明嘉靖间,有闽人郑善夫,定在庙南数
,有一衲子避地于此,植杏一株。杏熟而核自落,还复合之,因以名寺。
修真寺 在县东礼社晒书台,旧为观。 道士志
诠修真羽化,其徒杨志诲重修。
惠济禅院 在县南三十里。宋宣和元年建。幽东寺 在城西三十五里大封社。
五丈,周七里。里人呼为东山。贝琼曰:北齐海盐令周颙至此,谓其林境清丽,亚于钟山,山之北云北亚山,《徐 泰志》
:硖石镇西有紫薇,东有沈山,夹水并峙,故名硖石。《旧图经》云:宋临海南阳二郡太守沈景葬于此,故名沈山
山与此山相接。
大横山 在治西南三十里。《嘉禾志》:顾况所居在峡石山北。
沈山 在县西南七十里。《徐 泰志》
:海宁县峡石镇西有紫微山,东有沈山夹水并峙,故名峡石。沈山俗名东山,盐辖也。《旧图经》云:宋临海、南 ……在县西三十里,一名宋坡湖,周围四十馀里,南与黄道、彭墩二湖通。
横湖 在县西三十五里,周围六里,《徐 泰志》
:玙城西有柴庄湖,即此。
鸬鹚湖 在县西南四十里,周围四十馀里,上有黄道神庙,俗称黄道湖。
永安湖 
十,大抵多在五云门外。甃以石水高于地,不溢不涸,方暑时行道甚以为惠。相传皆钱镠所浚。
葛仙丹井 《嘉 泰志》
云:在云门,淳化寺佛殿西庑之外僧房中。泉味甘寒冠一山。唐时有长松树,近已槁死。又云:有松夭矫如龙,正 ……香泉 在石岩山,方四尺,深尺许。
佛眼泉 在城山。
洗马泉 如池,在城山。
金泉井 在县西一里。《嘉 泰志》
云:今为居民徐氏园,每县务酝酒,取汲于此。士大夫家酿酒,亦多用之。故县多名酒,亦名酒泉。《县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