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山孝王子元寿二年六月哀帝晏驾
大司马董贤自杀太皇太后诏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
领尚书事七月遣车骑将军王舜 大鸿胪左咸 使持节
迎中山王九月辛酉中山王即皇帝位年九岁在位五
年为莽所酖莽立宣帝元孙子婴为皇帝年二岁婴立 (第 14a 页)
大司马董贤自杀太皇太后诏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
领尚书事七月遣车骑将军王舜 大鸿胪左咸 使持节
迎中山王九月辛酉中山王即皇帝位年九岁在位五
年为莽所酖莽立宣帝元孙子婴为皇帝年二岁婴立 (第 14a 页)
諌大
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禦侮是为四友又置师
友祭酒及侍中諌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秩上
卿琅琊 左咸 为讲春秋颍川满昌为讲诗长安国由为
讲易平阳唐昌为讲书沛郡陈威为讲礼崔发为讲乐
祭酒遣谒者持安车印绶即 (第 18a 页)
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禦侮是为四友又置师
友祭酒及侍中諌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秩上
卿琅琊 左咸 为讲春秋颍川满昌为讲诗长安国由为
讲易平阳唐昌为讲书沛郡陈威为讲礼崔发为讲乐
祭酒遣谒者持安车印绶即 (第 18a 页)
(红阳侯立举陈咸对策拜光禄大夫翟方进奏咸不当蒙方正举并劾立选举不以实)太常举房凤方正
萧由举贤良为定陶令(鸿嘉中王嘉举淳朴能直言召见宣室对政事得失迁大中大夫)平阿侯举楼
(护方正为谏大夫)永始三年正月己卯晦日食举淳朴逊顺有
行义者各一人(谯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为议郎) 哀帝建平元年二
月举孝弟淳厚能直言通政事可亲民者各一人(扶阳)
(侯韦育举杜邺方正对策)贤良周护宋崇等对策 平帝元始元年五月丁
巳朔日食诏公卿举淳厚直言(太 鸿胪左咸 举谯玄诣公车对策申屠刚)
(忠贤良方正对策) 后纪光武建武六年冬十月丁丑日食
敕公卿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 (第 10a 页)
义对策高第拜议郎)
哀帝建平元年二月诏举孝悌敦厚 平帝元始
元年五月丁未朔日食举敦厚能直言者各一人 (大鸿)
(胪左咸 举谯玄诣公车对策) 后纪光武建武十二年八月乙未
诏光禄岁举郎茂才四行各一人(汉官目录见百官志注)通典 (第 34b 页)
萧由举贤良为定陶令(鸿嘉中王嘉举淳朴能直言召见宣室对政事得失迁大中大夫)平阿侯举楼
(护方正为谏大夫)永始三年正月己卯晦日食举淳朴逊顺有
行义者各一人(谯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为议郎) 哀帝建平元年二
月举孝弟淳厚能直言通政事可亲民者各一人(扶阳)
(侯韦育举杜邺方正对策)贤良周护宋崇等对策 平帝元始元年五月丁
巳朔日食诏公卿举淳厚直言(太 鸿胪左咸 举谯玄诣公车对策申屠刚)
(忠贤良方正对策) 后纪光武建武六年冬十月丁丑日食
敕公卿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 (第 10a 页)
义对策高第拜议郎)
哀帝建平元年二月诏举孝悌敦厚 平帝元始
元年五月丁未朔日食举敦厚能直言者各一人 (大鸿)
(胪左咸 举谯玄诣公车对策) 后纪光武建武十二年八月乙未
诏光禄岁举郎茂才四行各一人(汉官目录见百官志注)通典 (第 34b 页)
九宾鸿声胪传之韦昭云以大礼陈序宾客(景纪中元二年令诸侯王列侯大鸿胪奏谥诔策史于景)追
(举最后官名非表设也)表典客高五年薛欧 始为之(刘揭冯敬)韩信为连敖注典
(客)大行令武建武元年光 始为之(王恢张骞李息)大鸿胪太初元
年壶充国 始为之(田千秋广明韦贤萧望之育冯野王平当王嘉终于 左咸 前后凡三十四人)
(律志权衡规矩准绳鸿胪掌之平均曲直齐一远近)莽改大鸿胪曰典乐 志卿
一人中二千石( (第 41b 页)
(举最后官名非表设也)表典客高五年薛欧 始为之(刘揭冯敬)韩信为连敖注典
(客)大行令武建武元年光 始为之(王恢张骞李息)大鸿胪太初元
年壶充国 始为之(田千秋广明韦贤萧望之育冯野王平当王嘉终于 左咸 前后凡三十四人)
(律志权衡规矩准绳鸿胪掌之平均曲直齐一远近)莽改大鸿胪曰典乐 志卿
一人中二千石( (第 41b 页)
左儒(宣王将杀杜伯左儒争之九复不许儒曰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帅友以违君)
(王怒儒曰士不枉义以从死不易言以求生臣能明君之过以正杜伯之无罪王杀杜伯左儒)
(死之)
(汉)左雄(字伯豪涅阳人安帝时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徵拜议郎迁尚书令累上疏条陈时政明达政)
(体迁司隶校尉)
左咸(琅琊人从淮阳冷丰学公羊春秋由大鸿胪迁九卿官至大司徒哀帝甚重之元寿二年遣咸)
(持节迎中山王箕子为嗣) 左于(光武军师)
左恢(曲阿人官至尚书左丞京师称其志高后迁会稽太守)
左原(陈留人教郡学生 (第 14b 页)
(王怒儒曰士不枉义以从死不易言以求生臣能明君之过以正杜伯之无罪王杀杜伯左儒)
(死之)
(汉)左雄(字伯豪涅阳人安帝时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徵拜议郎迁尚书令累上疏条陈时政明达政)
(体迁司隶校尉)
左咸(琅琊人从淮阳冷丰学公羊春秋由大鸿胪迁九卿官至大司徒哀帝甚重之元寿二年遣咸)
(持节迎中山王箕子为嗣) 左于(光武军师)
左恢(曲阿人官至尚书左丞京师称其志高后迁会稽太守)
左原(陈留人教郡学生 (第 14b 页)
(出严彭传/) 公孙文为东平太傅(仝上/) 颜安乐字
公孙鲁国薛人也眭孟姊子也官至齐郡太守丞后为
仇家所杀安乐授淮阴冷(音零/)丰次君淄川任公由是
颜家有冷任之学(出本传/) 冷丰为淄川太守(出颜安/)
(乐传/)丰授马宫琅邪 左咸(仝上/) 任公为少府(出颜安/)
(乐传/) 贡禹事嬴公成于眭孟至御史大夫(出颜安乐/)
(传/)禹授颖川堂 (第 7a 页)
溪惠(仝上/) 疏广事孟卿至太子太傅
广授琅邪筦辂(出颜安乐传/)明春秋为九传(本传/) 筦
辂为御史中丞(出颜安乐传/)辂授孙宝(仝上/) 堂溪惠
授太山冥都(仝上/) 冥都丞相史与筦辂又事颜安乐
故颜氏复有筦冥之学(出颜安乐传/) 孙宝为大司农
(仝上/) 左咸 为郡守九卿徒众尤盛官至大司徒(仝上/) (第 7a 页)
公孙鲁国薛人也眭孟姊子也官至齐郡太守丞后为
仇家所杀安乐授淮阴冷(音零/)丰次君淄川任公由是
颜家有冷任之学(出本传/) 冷丰为淄川太守(出颜安/)
(乐传/)丰授马宫琅邪 左咸(仝上/) 任公为少府(出颜安/)
(乐传/) 贡禹事嬴公成于眭孟至御史大夫(出颜安乐/)
(传/)禹授颖川堂 (第 7a 页)
溪惠(仝上/) 疏广事孟卿至太子太傅
广授琅邪筦辂(出颜安乐传/)明春秋为九传(本传/) 筦
辂为御史中丞(出颜安乐传/)辂授孙宝(仝上/) 堂溪惠
授太山冥都(仝上/) 冥都丞相史与筦辂又事颜安乐
故颜氏复有筦冥之学(出颜安乐传/) 孙宝为大司农
(仝上/) 左咸 为郡守九卿徒众尤盛官至大司徒(仝上/) (第 7a 页)
平帝元始五年大司马王莽奏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
子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
于配天(师古曰孝经载孔子之言)王者尊其祖考欲以配天缘孝之
意欲尊祖推而上之及始祖是以周公郊祀后稷以配
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礼记天子祭天地及山
川岁遍春秋榖梁传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郊此
以下历述高皇孝文孝武祀事及建始永始绥和建平
徙郊复郊始末臣谨与孔光平宴 左咸 刘歆朱阳薛顺
国田等六十七人议皆曰宜如建始时丞相衡等议复
长安南北郊莽又颇改其祭周官天坠(汉书如此今 (第 2b 页)
子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
于配天(师古曰孝经载孔子之言)王者尊其祖考欲以配天缘孝之
意欲尊祖推而上之及始祖是以周公郊祀后稷以配
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礼记天子祭天地及山
川岁遍春秋榖梁传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郊此
以下历述高皇孝文孝武祀事及建始永始绥和建平
徙郊复郊始末臣谨与孔光平宴 左咸 刘歆朱阳薛顺
国田等六十七人议皆曰宜如建始时丞相衡等议复
长安南北郊莽又颇改其祭周官天坠(汉书如此今 (第 2b 页)
房宿(去氐五度去/极一百八度)
房(四星增二星/西外) 键闭(一星/)
钩钤(二星星/西一) 罚(三星作伐/西一)
西咸(四星一名右咸池/西五星外增三星) 东咸(四星一名 左咸 池/西外增一星) (第 5a 页)
房(四星增二星/西外) 键闭(一星/)
钩钤(二星星/西一) 罚(三星作伐/西一)
西咸(四星一名右咸池/西五星外增三星) 东咸(四星一名 左咸 池/西外增一星) (第 5a 页)
字次君,菑川太守,
及淄川任翁
少府,
丰授大司徒马。宫
字游卿,东海戚人,封扶德侯。
及琅邪 左咸
郡守九卿,徒众甚盛,
始贡禹
字少翁,琅邪人,御史大夫。
事嬴公而成于眭孟,以授颍川堂溪惠,惠授
及淄川任翁
少府,
丰授大司徒马。宫
字游卿,东海戚人,封扶德侯。
及琅邪 左咸
郡守九卿,徒众甚盛,
始贡禹
字少翁,琅邪人,御史大夫。
事嬴公而成于眭孟,以授颍川堂溪惠,惠授
冥都,都为丞相史。都与路又事颜安乐,故颜氏复有筦、冥之学。路授孙宝,为大司农,自有传。丰授马宫、琅邪 左咸。
咸为郡守九卿,徒众尤盛。官至大司徒。
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董仲
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董仲
,路为御史中丞,其后筦路、冥都又皆事颜安乐,由是公羊颜氏复有筦冥之学。路授孙宝为大司农,丰授马宫琅邪 左咸,
咸为郡守九卿,徒众尤盛,官至大司徒,至后汉建武时,公羊家严氏颜氏二家并立博士,其以公羊严氏显者,山阳
冥都,都为丞相史。都与路又事颜安乐,故颜氏复有筦、冥之学。路授孙宝,为大司农,自有传。丰授马宫、琅邪 左咸。
咸为郡守九卿,徒众尤盛。官至大司徒,自有传。
荣广
按《汉书·儒林·瑕丘江公传》:上尊公羊家,诏太子
荣广
按《汉书·儒林·瑕丘江公传》:上尊公羊家,诏太子
复长安南北郊。建平三年,惧孝哀皇帝之疾未瘳,复甘泉、汾阴祠,竟复无福。臣谨与太师孔光、长乐少府平晏、 大司农左咸
、中垒校尉刘歆、大中大夫朱阳、博士薛顺、议郎国由等六十七人议,皆曰宜如建始时丞相衡等议,复长安南北郊
左丘明〈明叶音芒〉
左氏:周有左儒,又左丘明,鲁之左史继守其职,遂为氏。又楚左史倚相末裔,亦为氏。又齐公族有左丘公子,后为氏。又商纣有谀臣左强,楚有左爽,周有左尚,秦有左成,《战国策》:魏左华,汉有 左咸 左隆左雄左原左承祖左慈,晋左思,吴左奕,唐左震,后秦左雅。丘氏:陈有宛丘居者,以为姓。又邾有丘弱,后
左氏:周有左儒,又左丘明,鲁之左史继守其职,遂为氏。又楚左史倚相末裔,亦为氏。又齐公族有左丘公子,后为氏。又商纣有谀臣左强,楚有左爽,周有左尚,秦有左成,《战国策》:魏左华,汉有 左咸 左隆左雄左原左承祖左慈,晋左思,吴左奕,唐左震,后秦左雅。丘氏:陈有宛丘居者,以为姓。又邾有丘弱,后
谯元
按《后汉书·谯元传》:元字君黄,巴郡阆中人。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州举元,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 大鸿胪左咸 举元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迁中散大夫。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元,为绣衣使者,持节,
按《后汉书·谯元传》:元字君黄,巴郡阆中人。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州举元,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 大鸿胪左咸 举元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迁中散大夫。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元,为绣衣使者,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