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醫家類
藝術類
類書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儒家類
 汤酒任用其效如神
治瘦病骨蒸羸瘦虚弱四肢少力(方见食治门食/治五劳七伤类)
治瘦病咳𠻳骨蒸羸弱助血(方见虚劳门/虚劳咳𠻳类)
崔氏炙穴 崔氏丞相炙劳治外台秘要崔相家传方
及王宝臣经验方悉编载然皆差设毗陵郡有石刻最
详予取诸本参校成此一书比石刻方极为委曲依此
治人未尝不验往往一炙而愈予在宜成久病虚弱亦
用此而愈

唐中书侍郎崔知悌序
 夫含灵受气禀之于五行摄生乖理降之以六疾居
 岐 黄广
记蔚有旧经攻炙兼行显着斯疾骨蒸者亦
 名传尸生谓殗殜亦称复连亦曰无辜丈夫以癖气
 为根妇人以血气为本 (第 46b 页)
 热入脑子等味搅匀磁器内盛之用时旋摊
太乙膏 治恶疮

  桂心 玄参 白芷 大 黄 广
茂 生地黄
  芍药 当归(各二分/俱剉)
 右清油一觔同熬焦黄滤滓净入丹半斤慢火熬滳
 水如珠收用 (第 51a 页)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

 前温酒下米饮下亦得
增减四物汤(出兰室/秘藏方)治妇人血积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黄 广
茂 荆三棱
  桂(去/皮)乾漆(炒烟/尽)
 右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二大盏煎如常食前
没药丸 治 (第 5a 页)
 右㕮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
 七分不拘时候通口服
当归丸(出济生/拔萃方) 治妇人血经不调血积證
  当归 赤芍药 川芎 熟地 黄 广
茂 京三
  棱(各半/两)神曲 百草霜(各二/钱半)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水下三十丸食前
(第 40b 页)
  晋征南将军胡奋碑 元和郡县志云在鲁山


  南平将军 黄广
之碑 寰宇记云在鲁山为讨杜曾刻
石以纪其事

  桂阳军碑记

  唐李刺史墓神道碑 刺史名凤在郡城 (第 12a 页)
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又曰班超至于寘 黄广
德礼意甚疏且其俗信巫巫言
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騧马急求取以祀我广乃遣
使就超请马超密知其状报许之而令 (第 11b 页)
 加熨之二时许方贴膏药若是肝积加芦荟末同熨

加减四物汤(东/垣) 治妇人血积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黄 广
茂 桂(去粗/皮)
  京三棱 乾漆(炒烟尽/各等分)
 右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法如常
当归丸(丹 (第 43b 页)
溪) 治妇人月经不调血积證
  当归 赤芍药 川芎 熟地 黄 广
茂 京三
  棱(各半/钱)神曲 百草霜(各二/钱半)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桐子大温水下 (第 43b 页)
    周白     宋良臣

   徐世荣     霍适
   李明友      黄广
   吴璜      何浩
   李焕      师永锡
   房敛      储大有
   孙用和 …… (第 2a 页)
   霍适
霍适字南仲渭州人善画竹(画史会要/)
   李明友
李明友字题孺成都人善画竹(画史会要/)
    黄广
黄广字彦晖靖州人善画竹(画史会要/) (第 18a 页)
   霍适
霍适字南仲渭州人善画竹(画史会要/)
   李明友
李明友字题孺成都人善画竹(画史会要/)
   黄广 黄广
(第 18a 页)
彦晖
靖州人善画竹(画史会要/) (第 18a 页)
 岳州诸法帖(见妮/古录)

岳州诸名家可为书法者篆则李斯二十八字(玉女/池后)
和大定二碑额(岳/祠)会真宫李白诗四面碑八分则开元
磨崖御书叶彬补书百八字回马岭三字崖巅有开元
纪秦山铭四字如斗申旞补书秦始皇纪秦山铭皆有
古法楷则张待制宣和修庙(岳/祠)宋真宗御书青帝赞阴
字碑行则钱袭游览记尹待诏祥符四碑(俱岳/祠)草则
广
(诗刻延/禧殿前)魏闲许应元(诗刻/环亭)
 韩宗伯存良家藏 (第 113b 页)
 润过之

罗仲通汴梁人工画墨竹笔致端谨所乏者萧散之气
 以其习院体也
李明友字题孺成都人  黄广
(第 58a 页)
彦晖
靖州人 霍适
 字南仲渭州人
 已上三人俱善画竹
吴璜延陵人善墨竹学文湖州
师永锡成都人工画老竹枯木 (第 58a 页)
 天之川为边弦  天之西为边股
  西之川为边勾
 日之地为底弦  日之北为底股
  北之地为底勾
 天之山为 黄广
弦 天之金为股 …… (第 1b 页)
  股弦和八百较五十

  弦较和六百较二百五十
  弦和和一千较一百五十
  黄广
弦五百一十 勾二百四十(即城/径也) 股四百五
  十
  勾股和六百九十较二百一十
  勾弦和七百 …… (第 4b 页)
  股相乘亦同上 虚勾乘大股得半段径幂 虚
  股乘大勾亦同上 边股□股相乘得半径幂
  明勾底勾相乘亦同上  黄广
股黄长勾相乘得
  径幂 高股平勾相乘得半径幂 明弦明股并
  与□弦□勾并相乘得半径幂 明弦明勾并 …… (第 10a 页)
  弦共也 股弦和即通股通弦和内少个边勾也
  其较则平勾也 弦较和为大差上股弦和其较
  则大勾也 三事和即通弦上股弦和(又/) 黄广
  
三事和上带勾圆差也其较则大差勾也(又/)为平
  弦上弦较和(又/)为太虚弦上股弦和也
 底弦上勾股 …… (第 11a 页)
  上勾弦和(又/)为黄长三事和上带股圆差其较则
  小差股也(又/)为高弦上弦较较(又/)为太虚弦上勾
  弦和
  黄广
弦上勾股和为大股虚股共(又/)为通勾通股共
  内少个小差上勾股和其较则两个高差也 勾 …… (第 11b 页)
  较则太虚上股弦较(又/)为虚勾内减虚黄方也

 前 黄广
勾股下 其勾股较(又/)为大差股上少个小
  差股(又/)为中差(按中差系/通勾股较)内少个小差较( (第 16a 页)
又/)
  广
股内少一径 勾弦共(又/)为两个底股(又/)为大
  股与小差股共 股弦和(又/)为大弦中差共(又 …… (第 16a 页)
  边弦乃边股平勾共(又/)为大股内减平弦上勾股
  较 底弦乃底勾高股共(又/)为大勾内加一个高
  差  黄广
弦为大股内减虚股(又/)为边股□股共
   黄长弦乃大勾内减虚勾(又/)为底勾明勾共
  高弦乃大差 …… (第 16b 页)
  弦乃大股内减大差勾(又/)为高弦明弦共(又/)大弦
  内去黄长弦 小差弦为大勾内减小差股(又/)
  平弦□弦共(又/)为大弦内去 黄广
弦 极弦乃高
  股平勾共(又/)为平弦明弦共(又/)为高弦□弦共(又/)
  为大差弦内减高平二弦 …… (第 17a 页)
  共(又/)为高弦内减明弦(又/)为平弦内减□弦 明

  弦乃高弦内减虚弦 □弦乃平弦内减虚弦
  黄广
弦黄长弦相并为大弦虚弦共也以此数减于
  大和馀即虚和 若以二弦相减馀即虚弦平弦
  共也(按虚弦平 (第 17b 页)
弦共此题/数偶合当云二极差)  黄广
(又/)为大差弦
  虚弦共 黄长弦(又/)为小差弦虚弦共 以黄长
  弦减于大勾馀即虚勾 以 (第 17b 页)
黄广
弦减于大股馀
  即虚股
 边弦底弦相并为大弦皇极弦共也于此并数内减 …… (第 17b 页)
  少个小差弦(又/)为高弦平弦较(又/)为明股内少□
  勾(又/)为大差弦内少皇极弦(又/)为次差虚差共也
   边弦(又/)为皇极股弦共(又/) 黄广
弦□弦共
  底弦(又/)为皇极勾弦共(又/)为黄长弦明弦共也
  以边弦减大股馀为半径内减平勾(又 …… (第 18a 页)
  减小差勾也 底弦内减大勾馀为高股内减半

  径(又/)为大差股内减高弦也
  黄广
弦内减边股即□股 黄长弦内减底勾即明
  勾也
 高弦高股共即边股 平弦平勾共即底勾 高弦
  高勾 …… (第 18b 页)
  和馀为皇极弦圆径共也 高弦平弦相减馀即
  皇极差也(又/)为皇极弦上减小差弦也若以相减
  数却加于相并数即 黄广
弦也
 高弦内减明股得半径 平弦内减□勾亦同上
 皇极勾上加明弦为皇极弦 皇极股上加□弦亦
  同上 …… (第 19a 页)
 太虚弦 加入极弦为极和 极弦内去之即明□
  二弦共 再去之则明大差□小差并也 加于
  大差弦即 黄广
弦 加于小差弦即黄长弦 内
  去明勾则□勾 加明勾为圆径内少虚黄□股 …… (第 19b 页)
  大差弦与明勾共即边股 小差弦与□股共即

  底勾也 大差弦内减中差即黄长勾(按勾应/作股)
  差弦内加中差即 黄广
股也(按股应/作勾)大股内减小
  差股即 (第 22a 页)
黄广
股 大勾内减大差勾即黄长勾也
   虚弦得虚股即大差勾 虚弦得虚勾即小差
  股也 明段弦较和即大差 …… (第 22a 页)
 大差差小差差虚差共为一个通差 高平极三差
  共亦同上 明□虚三差共为一个极差也 诸
  黄方面亦仿此
 边黄内减底黄即虚差  黄广
黄内减黄长黄即二 …… (第 23b 页)
  方
 高差内减平差为傍差 边差内减底差亦同上
  明差内减□差亦同上 大差差内减小差差为二
  旁差  黄广
差内减黄长差亦同上 …… (第 24a 页)
  小差即平弦也 二之平差内去虚差馀即小差
  差 去二虚差即两个□差
 高股即半径上股方差 平勾即半径上勾方差
  故高勾平股共为全径也  黄广
股即全径上股
  方差 黄长勾即全径上勾方差  (第 26a 页)
黄广
勾黄
  长股共数为两个全径也 …… (第 26a 页)
  减通勾馀边差 内减底弦馀极差 内减底股
  为半径旁差共(又/)为极弦内少半径 内减底勾
  即大股内去边勾也 内减 黄广
弦馀□弦 内 (第 33b 页)
  减 黄广
股即小差股内去平差 内减 (第 34a 页)
黄广
勾即
  大差股内去平差 内减黄长弦(又/)得黄长弦(按/此)
  (条/误) 内减黄长股与内减 (第 34a 页)
黄广
勾同 内减黄长
  勾即大股内去极勾虚勾共 内减皇极弦馀高
  弦
 底弦 自减其股为□勾□弦并 自 …… (第 34a 页)
  减通勾馀高差 减于边弦馀极差 减于边股

  即底差内去半径 内减边勾即高差平勾共
  减于 黄广
弦馀为明大差□小差并(按此条亦/系数偶合)
  减于 (第 34b 页)
黄广
股即底差内去小差股 内减 (第 34b 页)
黄广

  即一个明弦一个黄长股弦较 内减去黄长弦
  馀明弦 内减黄长股与内减 (第 34b 页)
黄广
勾同 内减
  黄长勾馀为高股明勾共 内减极弦为平弦
  减于边股(又/)为底股内去大勾
 高差平差 …… (第 34b 页)
  平差较 极差得之为大差差也去之则为小差
  差也
 又高差平差下 明和内去虚弦即高差 虚弦内
  去□和即平差
 大差弦内加虚差即 黄广
股 小差股内减虚差即
  黄长勾
 通差内去高差即底差 内去平差即边差也
 虚大差得二虚勾即勾圆差之 (第 35b 页)
 相减又倍之为第二益廉一常法开三乘方得明勾
 草曰立天元一为明勾加明弦得□□为高股也以
 高股减边股馀□□为高弦以倍之得□□为 黄广

 
弦也内减边股得□□为□股复以边股乘之得□
 □于上又以明弦自乘得二万三千四百零九为分
 母以乘上位得 (第 15a 页)
□□为𢃄分半径幂(寄/左)然后置 黄广
 
弦以天元乘之得□□复合以明弦除之不除寄为
 母便以此为全径又半之得□□为半径以自之得
 □□□为同数 (第 15b 页)
 元以减甲东行步得□□即圆径也以圆径加共行
 步得□□即皇极和也(即小和又为高/弦平弦共数)又倍之得□
 □即黄长弦 黄广
弦共也内减大弦得下式□□□
 为皇极内小黄方也(亦为/虚弦)再置大和□□□以小黄
 方乘之得下式□□ (第 17b 页)
 减上位馀四分三釐七毫五丝为虚隅得城径
 草曰别得甲为大勾乙为明勾丙为大股丁为叀股
 也甲乙共内减半径即是黄长弦也丙丁共内减半
 径即 黄广
弦也黄长 (第 25a 页)
黄广
弦二数相减馀为两个
 皇极差也乃立天元为城径半之副置二位上以减 …… (第 25a 页)
 于甲乙共数得□□即黄长弦也以自之得□□□
 为黄长弦幂也内减天元一幂馀得下式□□□为
 勾方差幂也下位以减于丙丁共得下式□□即
 广
弦也以自之得□□□为 (第 25b 页)
黄广
弦幂也内减天元
 一幂馀得□□□为殷方差幂也再以勾方差幂股
 方差幂相乘得□□□□□为径幂(寄/左) (第 25b 页)
 减于通勾为边勾内减明勾也其共数即大弦内减
 皇极弦又为皇极勾股共也其相较步即皇极差也
 二云数相并即 黄广
弦也二云数相减馀即黄长弦
 也以共数减于大和馀□为皇极弦与圆径共立天
 元一为圆径以减皇极弦与圆径共 …… (第 11b 页)
 □□□(寄/左)乃再置虚弦以通和乘之得□□与左相

 消得□□□开平方得二百四十步即城径也合问
或问依前见大和只云 黄广
弦五百一十步黄长弦二
 百七十二步问答同前
 法曰云数相并减大和复以相并数乘之为实云数
 相并减大和 (第 13a 页)
得数复以加大和为法得虚弦
 草曰别得 黄广
弦又为大差弦虚弦共又为边股叀
 股共也黄长弦又为小差弦虚弦共又为底勾明勾
 共也以 (第 13a 页)
黄广
弦减于大股馀即虚股以黄长弦减于 (第 13a 页)
 法曰云数相并而半之以自乘于上半丙斜行以为
 幂半甲斜行以为幂并二幂减上位为实并云数为
 益从一步平隅得虚弦
 草曰别得丙斜行为 黄广
弦也亦为两个高弦也此
 勾则城径也甲斜行即黄长弦也亦为两个平弦也
 此股则城径也二数相并得□即大弦虚 …… (第 2b 页)
 法曰斜行自之于上倍南行减斜馀自之以减上为
 实倍南行减斜又四之为从八步常法平方得半径
 草曰别得南行即小差股斜行即 黄广
弦也小差股
 内减半径馀即半个黄广积上股弦差也全径即其
 勾也立天元一为半城径减于乙南行倍之得□□ (第 3b 页)
 即一个 黄广
即上股弦差也以减于斜行步馀□□
 即股也自之得□□□为股幂也又倍天元以自之 …… (第 3b 页)
 法曰二行相乘为实一步常法得城径
 草曰别得丙行即大股丁行即小差之股也甲行即
 大勾乙行即大差之勾也其□即 黄广
股其□即黄
 长之勾也立天元一为城径先置 (第 7a 页)
黄广
股□为股方
 差以□为勾方差以乘之得□为城径幂(寄/左)然后以
 天元幂与左相消得下式丨□□开平方得 (第 7a 页)
 释曰此股外容半圆也南行为□股东行为□勾
 术曰勾股相乘倍之为实勾股求弦以股弦较为法
 除之
 或问 黄广
勾股黄长勾股无求圆之法何也曰 (第 10a 页)
黄广
 
之勾黄长之股即圆径也故不立法曰上下高勾股
 上下平勾股何以不立法曰上高去城远下高与上
 平俱不当城半 (第 10a 页)
 南行四百八十步望柳与城参直边股也斜行至柳

 树下 黄广
弦也此以黄长 (第 12b 页)
黄广
二弦立法测望
 术曰半甲斜行自之得一万八千四百九十八为 (第 12b 页)

 广
弦半算半丙斜行自之得六万五千○二十五为
 黄长弦半算并二行折半自之得一十五万二千八
 百八十一以二算 (第 12b 页)
  后凡言带从廉减从方翻法开立方法者俱仿此

出城东门外往南有树甲从西北乾隅南行六百步见
 树斜行五百一十步至树下问城径
 释曰此以通股 黄广
弦测望南行通股也斜行乃天
 之山 (第 3a 页)
黄广
弦也
 术曰二行相减馀九十为差倍差以乘倍南行得二
 十一万六千为实 差并南行倍之得一千三百八
 十为 …… (第 3a 页)
 城径

 释曰此以边股 黄广
弦立法测望甲出西门南行边
 股也斜行乃天之山 (第 31b 页)
黄广
弦也
 术曰斜行减南行馀三十为差差乘南行即半径算
东门外不知步数有树乙从城外西北乾隅东行不知
 步数 …… (第 31b 页)
 外东北艮隅南行一百五十步望见之乃斜行五百

 一十步就乙相会问城径
 释曰此以小差股 黄广
弦立法测望乙从艮隅南行
 小差股也斜行与甲会 (第 32b 页)
黄广
弦也
 术曰斜行自之得二十六万○一百为 (第 32b 页)
黄广
弦算
 倍南行以减斜行馀二百一十自之得四万四千一
 百○二数相减馀二十一万六千为实 倍南行以
 减斜 (第 32b 页)
 望乙与城相参直又斜行五百一十步与乙相会问

 乙行步则曰少于城径二百一十步不知城径几何
 释曰此 黄广
弦与叀 (第 24a 页)
黄广
勾较立法测望乙出东
 门南行为叀股城径即 (第 24a 页)
黄广
勾少于城径即叀股 (第 24a 页)

 广
勾较也斜行 (第 24a 页)
黄广
弦也
 术曰较自之得四万四千一百为较算以为实 斜
 步四之减二较馀一千六百二十为从 五为隅算
 作负 (第 24a 页)
隅减从开平方法除之得叀股三十加较为
 广
勾即城径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