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醫家類
類書類
导之后用益黄散
史君子丸平之则其利自止既已失治则脾胃俱虚致
被肝木所乘是为慢惊当用温补羌活膏主之 垣

孝忠
编集钱氏方以益黄补土误矣其药有丁香辛热
助火火旺土愈虚矣青橘皮泻肺金丁香辛热大泻肺
与大肠脾实当泻子 (第 4a 页)
  青橘皮 诃子肉 甘草(各半两/剉炒) 丁香(二/钱)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前至六分食前温服东
 垣云 阎孝忠
编集钱氏方以益黄散补土又言风旺 (第 3a 页)
      王仲勉经验方
 吴球活人心统    方贤奇效良方
 刘长春经验方    吴球诸證辨疑
  阎孝忠
集效方    禹讲师经验方
 赵氏儒医集要    孙天仁集效方
 戴古渝经验方    濒湖医案
 试 (第 20b 页)
 (往有白脉贯彻类肉之膏肋者为石膏此又本草所/谓理石也不知石膏定是何物今且依市人用方解)

 (石尔 阎孝忠
曰南方以寒水石为石膏以石膏为寒/水石正与汴京相反乃大误也石膏洁白坚硬有墙)
 (壁寒水石则软烂以手可 …… (第 34a 页)
 (方解石也烧之则姹散亦不烂与硬石膏乃一类二/种碎之则形色如一不可辨矣自陶弘景苏恭大明)
 (雷敩苏颂 阎孝忠
皆以硬者为石膏软者为寒水石/至朱震亨始断然以软者为石膏而后人遵用有验)
 (千古之惑始明矣盖昔人所谓 (第 34b 页)
 (举宗奭曰凝水石文理通彻人或磨刻为枕以备暑/月之用入药须烧过或市人者入轻粉以乱真不可)
 (察陶氏言夏月能为冰者佳如此则举世不能得矣 阎孝忠
曰石膏洁白坚硬有墙壁寒水石软烂可以)
 (手碎外微青黑中有细文王隐君曰寒水石坚白晶/洁状若明矾蓬砂之 …… (第 13b 页)
 (故又名方解石今人谓之硬石膏者是也时珍曰寒/水石有二一是软石膏一是凝水石惟陶弘景所注)
 (是凝水之寒水石与本文相合苏恭苏颂寇宗奭 阎/孝忠
四家所说皆是软石膏之寒水石王隐君所说)
 (则是方解石诸家不详本文盐精之说不得其说遂/以石膏方解石指 (第 14a 页)
 (用南星末姜汁调涂两/颊一夜即上 医说)小儿口疮(白屑如鹅口不须/服药以生天南星)
 (去皮脐研末醋调涂足心男/左女右 阎孝忠
集效方)走马疳蚀(透骨穿腮生/南星一个当)
 (心剜空入雄黄一块面裹烧候雄黄作汁以盏子合/定出火毒去 (第 19b 页)
 (不止马勃末浓米饮/服半钱 圣惠方)斑疮入眼(马屁勃蛇皮各五钱/皂角子十四个为末)
 (入罐内盐泥固济烧存性研每/温酒服一钱 阎孝忠
集效方)肷疮不敛(葱盐汤洗/净拭乾以) (第 12b 页)
 (温水下名金虎/丸 普济方)小儿下血(或血痢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为末饭丸麻子大每)
 (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 阎孝忠
集效方)妊娠下痢(白色昼夜三五十/行根黄厚者蜜炒)
 (令焦为末大蒜煨熟去皮捣烂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 (第 5a 页)
 (一升服令微/汗 梅师方)小儿狂躁(畜热右下身热狂躁昏迷不/食卮子仁匕枚豆豉五钱水)
 (一盏煎七分服之或吐或不/吐立效 阎孝忠
集效方)盘肠钓气(越桃仁半两/草乌头少许)
 (同炒过去草乌入白芷一钱为末每/服半钱茴香葱白酒下 (第 25b 页)
 (用五灵脂槟榔等分为末水煎石菖蒲调/服三钱作饼猪肉一二丸 海上仙方)小儿蛔痛
 (五灵脂末二钱灵矾火飞半钱每服一钱水一/盏煎五分温服当吐虫出愈 阎孝忠
集效方)经血 (第 53b 页)
 下万曰五脏气绝不可治转下之过也彼医曰白饼
 子钱氏下痰神方也万曰尽信书不如无书钱氏小
 儿皆出于门人附会之事也(虞天民谓钱乙书出于/门人 阎孝忠
所集非钱) (第 31b 页)
  论急慢惊风
钱氏曰急惊因闻大声或大惊而发搐发过则如故此

无阴也当下利惊丸主之此證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
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便黄赤剧则搐也盖热甚则风
生风属肝此阳盛阴虚也故利惊丸主之以除其痰热
不可与巴豆及温药大下之恐搐虚热不消也小儿热
痰客于心胃因闻声非常则动而惊搐矣若热极虽不
闻声及惊亦自发搐 慢惊因病后或吐泻脾胃虚损
遍身冷口鼻气出亦冷手足时瘈疭昏睡露睛此无阳
也瓜蒌汤主之 凡急慢惊阴阳异證切宜辩而治之

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如不分别则误甚矣 阎孝忠
曰急慢惊风古人无之惟曰阴阳痫阳动而速
故阳病曰急惊阴静而缓故阴病曰慢惊此阴阳虚实
寒热之别治之不可误 …… (第 20b 页)
 热啼哭咬人面脸弄色或红或青伸舒用力微微作
 声有已上證候惊搐先證也预防之驱风膏琥珀散
 更择对證药 阎孝忠
曰似搐而不甚搐此名瘈疭
 按此所论诸脏旺实或伤风因食所致发搐旺者当 …… (第 26a 页)
 有热泻黄芩大黄 有寒泻附子 有湿泻白术茯

苓 有肺泻芍药桂 定喘荆芥人参如甚加槟榔木
香大便不通则加大黄更详看病新旧新则止之久则
肠风之患宜推陈致新法当宣风散导过以用入脏君臣
药调之益黄散
凡大泻引饮者其病不以新久皆宜服白术散痢病亦
同身热吐泻咳𠻳是风木入于脾母虚其子亦弱法当
煎槟榔豆蔻汤下大青膏后服益黄散 身热吐泻大
渴大便必少是热入膀胱亡失津液此为大逆是阴阳

相乘也五苓散主之 身凉吐泻不渴则知为寒泻当
补之煎附子桂枝汤下大青膏 阴阳相乘肝入于胃
故发热而呕当服白术散后煎槟榔木香汤下大青膏 阎孝忠
曰凡小儿吐泻当温补之予每用理中丸以温
其中以五苓散𨗳其逆连与数服兼用异功散等温药
调理之往往便愈若 (第 30b 页)
 马勃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即愈
 斑疮入眼马屁勃蛇皮各五钱皂角子十四个为末
 入罐内盐泥固济煅存性研每温酒服一钱此 阎孝
 忠
集效方也 因无别用故不著简误
水蓼主蛇毒捣傅之绞汁服止蛇毒入内心闷煮渍捋
脚消气肿
 疏○水蓼感金水 (第 49b 页)
丘以疮疱而死者皆误杀人也故疗小儿惟钱仲阳书
中可采者最多但其方为 阎孝忠
所乱有识者宜择而
取之
  證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六
君子非好与昔人辨以要誉也盖昔人有一误流为千 (第 33b 页)
   治惊论
外物惊宜镇心以黄连安神丸若气动所惊宜寒水石

安神丸大忌防风丸治风辛温之药必杀人何也辛散
浮温热者火也能令毋实助风之气盛皆杀人也因惊
而泄青色先镇肝以朱砂之类勿用寒凉之气大禁凉
惊丸风木旺必克脾胃当先实其土后泻其木 阎孝忠
编集钱氏方以益黄补土误矣其药有丁香辛热助火
火旺土愈虚矣青橘皮泻肺金丁香辛热大泻肺与大
肠脾实当泻子 (第 63a 页)
再表皆为不可误
伤多矣此表里俱虚气不归元阳浮于外所以再发热
也但以六神散和其胃气则收阳归内身便凉矣 阎孝忠
论小儿壮热伤风温疫伤寒风热疮疹伤食率
皆相似未能辨认之间但与升麻葛根汤惺惺散小柴 (第 14b 页)
微搐
切当救乃危候也方搐之时但与扶持慎勿擒捉盖风
气方盛恐流入筋脉致手足曲戾不随或成拘挛
凡小儿急惊 阎孝忠
云当其搐势减时与镇心治热药
一二服如射香圆抱龙圆辰砂圆紫雪之类候惊势已
定用药下其痰热如射香圆软金丹 (第 13a 页)
桃枝圆之类如此
则心神安宁即愈
凡小儿慢惊若因吐泻已成虚损者 阎孝忠
云当与速 …… (第 13a 页)
痫寒温药性当于方中用时增损则无失矣又 阎孝忠
言慢惊药中宜去龙脑纵须合用必以温药为佐或少
少用之惟凉故也
凡小儿于天阴雷发声之时必掩塞其耳或作杂声 (第 14a 页)
 末雄黄末各抄一钱琥珀末甘草末各抄二钱拌匀
 炼蜜圆鸡头大名太乙丹治小儿百病此方陈易简
 家藏服之无时 阎孝忠
云小儿吐泻脾胃虚而生风以为慢惊或傅成 (第 38b 页)
 用熨斗适温凉熨之不可令熨斗大热以脐内响为

 度
吐泻方 阎孝忠
曰凡小儿吐泻多因寒冷当温补之余
 每用理中丸以温其中五苓散以导逆五苓治小儿
 吐尤妙逆者吐也连与数服 (第 35a 页)
 闭塞不通者用苇筒入药吹入喉中重舌木舌生姜
 汁调涂患处肿痛咽颔者依此用之口疮舌上生疮
 用此药涂之最效李方叔 阎孝忠
皆以此方救人甚
 多以磁合蜜封收贮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