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儒家類
醫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知其乡惟心之谓欤此孟子所以有求放心之教也
 然操存舍亡求也苟不识心未易言也何也放非随
 感变通之谓也苟当乎理虽万感万 应圆
神莫测放
 之则弥六合而非放也求非守中存想之谓也虽当 (第 113a 页)
以应方数之八变也归奇合挂之数
有六谓五与四四也九与八八也五与四八也九与四
八也五与八八也九与四四也以 应圆
数之六变也
奇数极于四而五不用策数极于九而十不用五则一 (第 19a 页)
也 郑云羡延也袤一尺而广狭焉是羡为不员之见
也玉人造此璧之时 应圆
圆径九寸今减广一寸以益
上下之袤一寸则上下一尺广有八寸故云袤一尺而
广狭焉此璧羡天子以为量物之度也旧 (第 12a 页)
 盐汤空心吞下
蟠葱散加茱萸木香煎亦效(方见诸疝类/)
气證虚者嘉禾散木香匀气散木香流气饮治满腹胀
膨痛流走不定傍冲两胁及腰间实者分心气饮青木
香圆热盛大便秘三和散木香槟榔圆加大黄(方并见/诸气诸)
(疝/类)

积證香苏散用生姜乌梅缩砂煎吞感 应圆
治食多噫
醋吞酸口出清水恶心腹中紧痛每服三七粒菉豆大
服后得通仍佐以三棱煎圆及红圆子平胃散缩砂香
附 …… (第 38b 页)
 气偏虚寒者最宜服之与三棱煎圆和同服尤妙(方/见)
 (诸气/类)
 腹痛作呕欲利大便诸药皆吐惟苏感圆用姜汁泡
 汤吞服最妙苏合香圆(见中气类/) 应圆(见秘结类/)
 气滞腹痛神保圆柿蒂灯心汤下二七圆最为捷效
 (方见诸气类或肚腹作痛以磁石数斤杵为末铺席/睡其上再 (第 40b 页)
 用淡姜汤下
粉片索粉积紫苏浓煎汁加杏泥服即愈
面积阿魏圆浓煎萝卜子汤下(方见前/)

糍糕伤积加味青木香圆治糍糕伤脾噫酸不食心腹
作痛百药不效宜用青木香圆三百粒白丁香十粒小
酒曲二钱同为末入巴豆三粒更研和令匀蒸饼为圆
如梧子大每服二十圆渐加至三十圆生姜橘皮汤下
宿滞既去其疾自安又用小酒曲木香二□为末盐汤
调服口有酒香是效
虚人沈积卢氏感 应圆
治虚弱人久积不可直取宜此
药多用蜡匮庶使久留肠胃又不伤气能消磨至尽又 …… (第 4b 页)
 博临睡须常服之若欲治病不拘时候治豆积香苏
 散三钱水一盏煎服加白芥子一撮炒研入用
通治大抵治积以所恶者攻之以所喜者诱之则易愈
太乙神明再造感 应圆
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不能传
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噫宿腐气及霍乱吐
泻或复迟涩赤白脓血相杂米榖不消 …… (第 6a 页)
 右剉散每服三钱生姜三片煎不拘时服
沈香降气汤每服二钱枳壳半片煨切片苏叶三皮食

盐少许煎汤再入浓磨沈香水一合服未效再加乳香
三粒(方见诸气类/)
方心气散加栗壳二枚木香少许煎
食伤香苏散加生姜石菖蒲半夏煨枳壳煎不拘时候
(方见伤寒和解类/)
应圆
每服三七粒盐梅汤下(方见诸气类/)
热證气针圆治久积风热疏利滞气宽胸膈止刺痛
  木香   青皮(去 (第 18a 页)
  真附子(一个去皮脐分作四块生姜一两研水/一碗慢火同煮至水尽取附子切焙)
 右为末每服一钱空服盐汤下
治翻胃呕吐便秘结虚冷者用灵砂或养正丹温而利
 之又苏合香圆用四分感 应圆
用六分夹研作细圆 …… (第 13b 页)
  乾姜(炮/)白术(炒/)青皮(去/白)陈皮(去/白)缩砂仁(各一/两)人参
  甘草(炙各/半两)
 右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
 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或兼进感 应圆
暑證香薷散治伤暑烦渴引饮所下如水(方见伤/暑类)
胃苓汤治伤暑烦渴引饮所下如水 …… (第 39a 页)
 子大每服三十圆盐汤下立效弱甚加茯苓二两木
 香一两
积證香苏散治食伤脾胃噫生熟气及所泄秽气殊甚
或腹𦂳块痛水煎吞卢氏感 应圆
每服三七粒立效久
患食积泄泻不止经验(方见伤寒和/解及诸积类)
缩砂香附汤治伤食成积下泻与平胃散合和 (第 49b 页)
 七分通口服不计时或盐汤盐酒亦可
木香匀气散治气痢腹痛经验(方见诸疝类/)
积痢治食积下痢腹内紧痛不进饮食盐梅汤或米饮
多服庐氏感 应圆
或用苏合香圆和圆仍用平胃散五 …… (第 9b 页)
  南木香(二钱半/)    川巴豆肉(一钱半研如泥/渐入药夹研)
 右为末生姜自然汁调神曲末为糊圆如麻子大每
 服十圆姜汤下如气攻腹痛枳壳木瓜煎汤下
应圆
治饮食所伤三焦气滞大便秘涩
  百草霜(用村庄家锅㡳上/者细研秤二两)新拣丁香(一两半/) …… (第 32a 页)
 时熟水送下未痊再服

独圣散治脾胃不足过食瓜果心腹坚胀痛闷不安
  盐(五合/)
 右用水一升煎消顿服自吐下即定或因食麦令人
 腹胀暖酒和姜汁饮一两杯即消
应圆
治积食停滞脾胃作胀(方见秘涩类/)
北亭圆治禀受怯弱脾胃易伤因此积聚中脘胀满心
腹坚硬㽱痛攻冲牵引小 (第 46a 页)
 汤下
通灵散治伏暑潮热及小腑不利作渴烦热头痛烦燥
(方见大方/科泄泻类)

惊风热面青多乳食脉粗大大青膏疏风小惊圆压惊
通心饮解热凉肝圆疏风(已上方/并见前)
伤积热肚𦂳其粪必臭葱汤圆白术散(方并/见后)
卢氏感 应圆
治诸积旋圆如粟米大每服二七圆米饮
下姜汤亦可(方见大方/科诸积类)
麻豆热耳鼻脚梢中指冷脸赤唇红肌肤 (第 41a 页)
  乌梅(八个/取肉) 巴豆(十六粒/去壳)青皮(五钱/去穰) 陈皮(五钱/去白)
 右为末米糊圆粟米大每服七圆米饮下化铁亦消
卢氏感 应圆
红圆子治食积面目肿黄肚热胀痛覆睡
多困酷啼不食或大肠乾涩小便如泔或便利无禁粪
白酸臭服之大效(方见大 (第 16a 页)
方科诸/积及痎疟类)

苏感圆治气积腹痛啼叫利如蟹涎皆因触忤其气荣
卫不和淹涎日久得之苏合香圆感 应圆
各等分和圆
如粟米大紫苏汤下三十圆立效(方见方科/中气涩类)
异香散取积后调理
  石莲肉(一两/) …… (第 16b 页)
 一二滴送下
小驻车圆治休息痢因肠胃虚弱红白相杂两三点滴
乍发乍止(方见大方/科下痢类)
炒鸡子治休息痢及疳泻日久不能安者

 右用鸡子一枚打破用黄蜡一块如指大铫内镕以
 鸡子拌和炒熟空心食之
应圆
治酿□痢肚大吃食不成肌肤其下如浓粥汁
青白黑为冷黄赤为热皆积聚所致(方见大方/科秘涩类)
缩砂圆(即 (第 29b 页)
 右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红枣煎温服

 止泻加黑豆(炒/)止痢加粟壳(蜜炒/)
应圆
治月水过期不通久无嗣息血癖气痛四肢浮
肿呕逆心疼虚烦郁闷面色痿黄崩漏𢃄下寒热蒸劳
头疼齿痛血下无度 (第 14a 页)
  孕妇七八个月伤暑伤热以致子烦胎气迫近于上咽
喉窒碍心腹胀满下坠似痢每登厕时坐一炊久忽尔
气下方得大便一通世俗率用痢药不知病在胎热子
烦可小柴胡汤下黄连阿胶圆或用炒阿胶净黄连各
一分枳壳北大黄半之分作两剂乌梅姜蜜煎服俟其

大便调导却以川芎茯苓缩砂甘草继之若五苓散感 应圆
香连驻车非其治也

  下焦蓄血

  血之为病冒闷烦燥迷忘惊狂痰呕汗多骨热肢冷此
外證然尔何以知其 (第 17b 页)
汤点调气散吞青娥丸○气秘者停宿不消肠胃留滞
大便不通苏合香圆夹和感 应圆
或杨氏麝香圆局方
麻仁圆并用枳壳散送下○气疾之人多因气不归元
遂成气中状如中风仆倒昏迷牙关𦂳急只是 …… (第 3a 页)
  杜仲(十六两去皮姜汁浸炒)

  右为细末蒜膏为圆每服三十圆空心温酒下妇人
淡醋汤下常服壮筋骨活血脉乌髭须益颜色

  感 应圆
治积冷伤胃腹胁胀痛(方见胀满门)

  麻仁圆顺三焦润五脏治大便秘塞不通年高人尤宜
服之 (第 13b 页)
  和剂七气汤治痰水攻脾作痛(方见气门)夹和剂流气饮煎
亦得(方见胀满门)

  苏合香圆(方见𠻳门)夹感 应圆(方见胀满门)
等分用沉香降气汤
(方见诸气门)治食积脾痛

  独桂汤治风冷入脾逆气上攻作痛

  辣桂(去粗皮 …… (第 9b 页)
  家秘祛痛散治诸般心气疼痛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
连胸胁小肠吊疝及妇人血气刺痛立有神效(方见心痛
门)


  感 应圆
治积冷伤胃腹胁胀痛(方见诸气门) (第 15a 页)
  养正丹大治停寒留饮聚涎翻胃呕吐(方见病冷门)添姜煎
二陈汤下

  呕吐家多大便秘结虚冷者用灵砂或养正丹温而利
之又苏合香圆(方见𠻳门)用四分感 应圆(方见胀满门)
用六分夹
研作细圆姜汁泡沸汤下此亦温利若大便热结用蜜
煮凝捻作指铤纳后部导之或用獖猪胆一枚取汁入
(第 27b 页)
  右为末用鸡子清圆桐子大稍乾以木猪苓末夹和
慢火同炒圆子裂为度留木猪苓末养药磁器密收
每叁拾圆食前白伏苓煎汤下或用盐汤

  宁志膏调平心气赤白浊通用(方见心疼门)

  十四友圆治心虚便浊(方见惊悸门)

  妙 应圆
赤白浊通用

  真龙骨   辰砂    厚牡蛎(以腐草鞋重包插定

  火煅并研细)
   石昌蒲( …… (第 3a 页)
  右末酒面糊圆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伍拾圆空心
缩砂煎汤下粳米汤下苍术收敛脾精

  附诸方

  妙 应圆
治赤白浊 (第 9a 页)
  白术    当归(各叁钱)  甘草(炙)

  肉桂(各肆钱)

  右粗末每服贰钱姜枣煎食前服先用缩砂煎汤下
应圆(方见胀满门)
俟其积消然后服此

  鸡舌香散治飧食生冷久为冷积

  良姜    辣桂    香附(净炒)

  (第 13a 页)
 益智仁   天台乌药(各壹两)甘草(炙半两)


  右末每贰钱入少盐沸汤点吞感 应圆

  三棱散酒食伤积用此

  京三棱(炮)  蓬莪术(炮)  益智仁

  甘草(炙)   青皮(去 (第 13b 页)
白各贰两) 白茯苓(肆两)

  右末每贰钱少盐煎吞感 应圆
治伤食泄泻俟酸臭
出尽即服固肠散止之

  固肠散治冷泻肠滑及下痢频并

  罂粟壳(去筋萼壹两蜜炙 (第 13b 页)
  降气汤治气不下降大便不通(方见脚气门)加枳壳杏仁煎

此药流行肺气

  苏感圆治气秘不大便用紫苏橘皮煎汤下或枳壳散
送下苏合香圆(方见嗽门) 应圆(方见胀满门)
苏合肆分感应陆
分研和别圆大凡腹痛而呕欲利其大便诸药皆吐惟
苏感圆用姜汁泡汤下最妙

  煨蒜方独头 (第 42b 页)
  厚朴(制)   枳壳(制)   北梗(各半两)

  甘草(炙)   大黄(蒸各壹分)

  右剉每参钱姜伍片枣贰枚乌梅壹枚煎服

  感 应圆

  丁香    木香(各壹两半)  乾姜(壹两煨) …… (第 18b 页)
  右将丁香木香姜蔻为细末并三味研极得所炼油
蜡和剂油单裹渐圆菉豆大每伍㭍圆加至拾伍圆
熟水下夹苏合香圆(方见诸气门)通利胀满虽然感 应圆
只可治痢不可治泻盖痢家服之有积则行无积则
止若以此亦可治泻误人已上数剂前气类多用之 (第 19a 页)
   滞下方论第十(凡十三方/)
夫赤白痢疾者古人名之滞下是也究疾之原皆因外
感五邪之气内伤生硬冷热之食其證不一有赤有白
有赤白相杂有冷有热有虚有实大抵四时皆以胃气
为本未有不因外感寒暑燥湿风之气而伤于脾胃脾
胃既亏而又内伤饮食饮食不能尅化致令积滞而成
滞下古人云无积不成痢者此也经云春伤于风夏生
飧泄盖风喜伤肝然春时肝木正旺而不受邪反移气

尅于脾土然脾既受尅又不能忌慎口腹恣餐生冷粘
硬之物致令脾胃不能尅化因此积滞又夏秋之间或
再感暑湿风冷之气发动而成痢也其證必先脐腹㽱
痛洞泄水泻里急后重或有或无或赤或白或赤白相
杂日夜无度如有此證不问冷热虚实但当先服神术
散可以发散风冷寒湿之气次服五苓散分利水榖兼
用加巴感 应圆
温脾胃去积滞或六神圆未有不安者
也或曰虽古人有言无积不成痢亦不专以去积为先 …… (第 20a 页)
 

 
 
 
 
 
之證若手足和暖则为阳只须服五苓散用粟米饮调下
次服感 应圆
二十粒即愈若觉手足厥冷则为阴当服暖
药如巳寒圆附子之类如此治痢无不效此方亲曾用有 …… (第 26b 页)
 小柴胡汤   参苓白术散  香薷散
 败毒散    理中圆   四君子汤
 黄连阿胶圆  钟乳建脾圆  驻车圆
 感 应圆(亦有用苏合香元和圆服名苏感圆亦/有外加黄蜡圆如梧桐子大十粒兼服)
 胃风汤   四物汤   玉华白丹
 十全大补汤 斗门散   五苓散 (第 27a 页)
先服感 应圆

  论肠风痔漏證肠风下血脏毒下血或秘有热者可与
三黄圆黄连阿胶丸浓煎木香汤吞下 有热者与
鸡苏丸肠风 …… (第 16b 页)
  论小儿痢疾證赤白痢或泄泻者可与小驻车圆益黄
散胃风汤香连丸 久不止者每遇欲下痢先须腹
痛次下痢痢了其腹痛渐止者恐有冷积先服感应
丸挨积丸磨积丸紫霜丸次与前件痢药或渴者兼
服参苓白朮散人参散不能饮食者先与异功散助
脾次服治痢药 血痢者可与地榆散次服黄连阿

胶丸胃风汤小香连丸 久不止者有积欲下痢时
胸腹痛次下痢可与感 应圆
磨积丸紫霜丸之类次
服前件下痢药

  论小儿变蒸證变蒸作热或汗出咳嗽或吐逆不欲食
或眼睛上视上唇有 …… (第 28a 页)
  论小儿咳嗽證痰涎壅塞咳嗽者可与人参半夏丸润
肺丸辰砂化痰丸天麻防风丸 喘急喉中作水鸡
声者可与人参定肺汤辰砂半夏丸 伤风咳嗽可
与惺惺散发散风痰次服润肺散细辛五味子汤人
参补肺汤之类主之

  论小儿寒疟證疟疾寒热往来连日发或两日或三日
一次发小儿三四岁已上者可与感 应圆
三两服去
伤积次服不换金正气散草果饮如吃乳小儿只令 (第 2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