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尚开红踯躅丨丨初结白芙蓉李群玉诗摘花把)
(酒弄丨丨吴云楚水愁茫茫苏轼诗丨丨压帽露花滋云笈/七签茅山 元静
李先生若丨丨之依层巘夏潦之会通川也)微芳
(阮籍诗修容耀姿美顺风振丨丨陆机诗江篱生幽渚丨丨不足/宣谢 (第 17a 页)
休令火龙黼黻炜靴于廊
庙衮冕旂旒舄奕乎朝廷冠德百王莫参其政是以仲
尼叹焕乎之文从郁郁之盛也夫质者端一 元静
俭啬
潜化利用承清泰御平业循轨量守成法至乎应天顺
民拨乱夷世摛藻奋权赫奕丕烈纪禅协律礼仪焕别
览坟丘 (第 10a 页)
 典与之高睨而大谈(著悬图衡集作玄图太平御览引玄图曰橐籥元气禀受无原)隋志张衡集十一卷 
(梁十二卷又一本十四卷) 隋志张衡为太史令铸浑天仪总序经
星谓之灵宪衡所铸之图遇乱堙灭星官名数今亦不
存 文选蜀都月赋注蓺文类聚引灵宪太平御览引
自地至天一亿万六千二百五十里灵宪注曰太素之
前幽清 元静
春秋正义引灵宪曰当日之冲光常不合
是谓闇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隋志引张衡灵宪
曰日之薄地闇其明也类聚 (第 33a 页)
图) 旧史永徽五年高宗图长孙无忌形象
亲为画赞以赐之 通志有唐朝功臣配享图 李
嗣真武后奇其风度召阎 元静
图之杨志诚为赞殷
仲容书

唐广德凌烟阁图功臣

代宗纪广德元年七月壬子给功臣铁劵藏名于太庙 (第 15b 页)
 成嗣真居崇业里疑土中有之不得其所道上逢一车有

 铎声甚厉嗣真曰宫声也市以归振于空地若有应者掘
 之得钟众乐遂和天后奇其风度应对召阎 元静
图之杨
 志诚为赞殷仲容书时以为宠永昌中以御史中丞知大
 夫事
李靖字药师京兆人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 (第 16a 页)
 (世系表/乘作衷)孺复宗偃御史中丞乘秘书郎孺复容州刺

 史元基弟 元静
膳部郎中清漳公生肱肱生岳峦陟
 武式岱密岩冈武兴元少尹式宣歙观察使

 谨按后汉钟离意传意为堂邑令 (第 12b 页)
  又
韩昌黎赠太傅董公行状开首三行大书曾祖仁琬祖
大礼父伯良各系官阶于其下此即作文之定例也故
崔评事墓铭曾大父知道大父玄同父倚施州房使君
郑夫人殡表曾祖随祖玠考绛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铭
曾大父元简大父旷父虬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

曾祖希庄祖元晖父播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
人墓志铭曾祖父伯阳大王父迢王考夏卿兴元少尹
房君墓志曾祖 元静
祖肱父峦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
曾祖弘泰祖乾秀父燮夫人刘氏曾祖子元祖餗集贤
院校理石君墓志铭曾祖行褒祖怀 (第 40b 页)
  周伯𤦺伯温 元
丹华张汝方仲贤   金 仙华方凤韶卿
九 熊皎        玉 杨准素士  
静 
赵淇元建太初 平远
东野徐诩元敏        应俊
  赵时习         戴炳景明 (第 45a 页)
  疟病全在未发时真能致知者工夫只于此时用○
自有宋诸儒而后学者专宗紫阳氏家法为入道之
方即江门崛起直溯濂溪犹曰吾道有宗主千秋朱
紫阳说敬不离口示我入德方独阳明子读大学至
格物一解谓朱子即物穷理之说为支离而求端于
心天下无心外之物即本心以求物理是为致良知

于事事物物之间而意可得而诚也遂揭致良知三
字专教学者而答陆 元静
数书发明中庸之理甚奥
则其真接濂溪之传者其曰未发之中即良知即主
静立极之说也其曰良知无前后内外而浑然 (第 31a 页)
 亦可今不曰情性而特曰性情盖发明贞下起元静
 中有动四时循环终而复始之义若但情复乎性则
 终于贞而不 元静
而不动生意或几乎熄矣岂易之 (第 2a 页)
诚切。期初七示寂,至日酉时,跏趺而逝。阇维获舍利五色,归藏于塔。
元静
按《五灯会元》:彭州大随南堂 元静禅师,
阆之玉山大儒赵公约仲之子也。十岁病甚,每祷之,感异梦,舍令出家。师成都大慈宝生院宗裔。元祐三年,通经
,夏节恨深,黄耆礜石骆驿,月内尊体,谢安《八月五日》,褚遂良《枯树赋》、李邕《岳麓娑罗树》、张从、申 元静。
淳化法帖 诸帖之祖王著模刻深得古意,不见真迹,得此足矣。
绛帖 淳化之子潘师旦模刻骨法清劲,足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