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铭丨丨丨兮/大人造王气荡兮英风扫)承华启(崔群册太子礼毕赦文皇太子/恒忠孝温文率义由礼宽粹庄)
(重 自诚
而明庆灵所积姿器夙茂能辨南阳/之牍允符东海之贵丨丨载丨命以居之)苏合启(陈标秦王卷/衣诗御气馨)
( (第 70a 页)
(次溪傍孟郊诗丨丨积高韵人间访仙公欧阳修回吴资政启智/周丨丨性 自诚
明苏轼诗清韵生丨丨朗玉倾壶中又杜叟子何)
(人长啸/万丨丨)旌表(晋书荀崧传荀有一介之善宜在丨丨之例 (第 32a 页)
灵台赋彼灵台者丨丨而起惟神/所止白行简石韫玉赋孕明丨丨养素挺)
(英/)宽粹(崔群册太子赦文丨丨庄重 自/诚
而明庆灵所积姿器夙茂)发粹(刘允济天赋混成丨/丨大道含元柳宗元)
(戴氏堂记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 (第 5a 页)
宇内)标正(张衡周天大象赋杵军给/以丨丨曰年丰而示仰)神正(阮籍/清思)
(赋志不凯而丨丨/心不荡而 自诚)
济正(傅休奕桃赋辟凶邪而丨/丨兮岂惟荣美之足言)閒正(陶潜閒情/赋序始则)
(荡以思虑而/终归丨丨) (第 58b 页)
本仁本义可以弭兵是谓齐礼亦曰好生有教无𩔖
而明宗庙社稷飨之以恭宫室苑囿诫之在丰春蒐
秋狝不废三农击石拊石用格神宗使人以悦乃克成
功治国以正罔或 (第 5a 页)
  键
键闭(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坏城郭戒门闾修丨丨慎管/籥固封疆傋边竟完要塞谨关梁塞徯径注丨牡)
(丨牝也疏丨牡丨牝凡锁器入者谓之牡受者谓之牝/若禽兽牝牡然 张衡天象赋天辐备于舆辇丨丨守)
(于关/梁)
键精(越绝书时莫能用籥/口丨丨深 自诚
也) (第 24a 页)
 元

  杨维祯

  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会稽人擢进士第署天台尹
升江西儒学提举避地富春山徙钱唐张 自诚
累招
之不至行草书虽未合格然自清劲可喜(刘璋书画史) (第 1a 页)
同议

吕源明家塾广记宋神宗改官制凡大事三省与密院
同议进呈画旨称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三省官皆同
签付 枢密院行之
小事密院独取旨行讫关三省每朝
三省枢密院先同对枢密退待于殿庐三省始留进呈 …… (第 17a 页)
魏陈群以吏部不能审覈天下之事故令郡国及州各
置中正取德充才盛者为之使铨次等级以为九品吏
部凭以补授 行之
浸久中正或非其人奸弊日滋至晋
武帝太康间尚书左仆射刘毅上疏言职名中正实为
奸府事名九品实有八损宜罢中 (第 31a 页)
  平惜寸阴(淮南子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晋书陶/侃传侃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丨丨丨至于众)
  (人当惜/分阴) 冠人伦(范仲淹 自诚
明谓之性/赋丨乎丨丨立乎圣域) 庶圣雄(参同/契若)
  (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 …… (第 5a 页)
      (杰丨丨丨丨/明参日月)      (妫帝凤/凰之典)
  开凿理著       德纯天启
  陶铸功宣(隋享先圣先师/歌三坟肇册五) 才美生知(范仲淹 自诚
明谓/之性赋文王之德)
      (典留篇开凿理/著丨丨丨丨)     (之纯既由天启周/公之丨之 (第 6a 页)
 无此问词而犹有子曰二字盖子思删其繁文以附

 于篇而所删有不尽者今当为衍文也博学之以下
 家语无之意彼有阙文抑此或子思所补也欤 自诚
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自由也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者圣人之德所性而
 有者也天道也先明 …… (第 46b 页)
 性但以所赋形气不同而有异耳能尽之者谓知之
 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也赞犹助也与天地参谓与
 天地并立为三也此 自诚
而明者之事也
 右第二十二章言天道也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
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 …… (第 47b 页)
 有光辉发越之盛也动者诚能动物变者物从而变
 化则有不知其所以然者盖人之性无不同而气则
 有异故惟圣人能举其 性之
全体而尽之其次则必
 自其善端发见之偏而悉推致之以各造其极也曲
 无不致则德无不实而形著动变之功自不 …… (第 48a 页)
  皆闇必有容明之所从其容明之所而辟之此致
  曲之法也建安真氏曰曲犹曲礼之曲纤悉委曲
  而用其功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 行之
意颜子
  之四勿曾子之三省皆致曲之事也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
有妖孽见乎蓍龟 …… (第 48b 页)
 亦无不行矣
诚者非自成已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

性之
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知去/声)
 诚虽所以成已然既有以自成则自然及物而道亦
 行于彼矣仁者 (第 50a 页)
体之存知者用之发是皆吾 性之

 有而无内外之殊既得于己则见于事者以时措之
 而皆得其宜也
 右第二十五章言人道也
  或问二十 …… (第 50a 页)
  后行乎方内而无不通文者书之点画形象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王去/声)
 吕氏曰三重谓议礼制度考文惟天子得以 行之

 国不异政家不殊俗而人得寡过矣
上焉者虽善无徵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
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 …… (第 58b 页)
  言之则物各付物者小德之川流纯亦不已者大
  德之敦化曰子所谓兼内外该本末而言何也曰
  是不可以一事尽也姑以夫子已 行之
迹言之则
  由其书之有得夏时赞周易也由其 (第 61b 页)
行之
有不时
  不食也迅雷风烈必变也以至于仕止久速之皆
  当其可也而其所以律天时之意可见矣由其书
   (第 61b 页)
之有序禹贡述职方也由其 行之
有居鲁而逄掖 …… (第 61b 页)
 经纶皆治丝之事经者理其绪而分之纶者比其类

 而合之也经常也大经者五品之人伦大本者所
 之
全体也惟圣人之德极诚无妄故于人伦各尽其
 当然之实而皆可以为天下后世法所谓经纶之也
 其于所 (第 64a 页)
性之
全体无一毫人欲之伪以杂之而天下
 之道千变万化皆由此出所谓立之也其于天地之
 化育则亦其极诚无妄者有 …… (第 64a 页)
  自然之效而中庸之极功也故以是而终篇焉盖

  以一篇而论之则天命之性率 性之
道修道之教
  与夫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者于此可见
  其实德以此章论之则所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 (第 69a 页)
 亦我之性但以所赋形气不同而有异耳能尽之者
 谓知之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也赞犹助也与天地
 参谓与天地并立而为三也此 自诚
而明者之事也
  臣按先儒谓此乃有德有位圣人之事惟尧舜足
  以当之嗟乎孟子有言人皆可以为尧舜矧受上 (第 5a 页)
 许沆(泸川人累官至太府少卿性孝善文词有章奏赋咏杂著三十卷)
 许俭(字幼度闽清人朱文公门人俭不蓄私财不置私器三世不分异庭无间言 郑性之
大书孝友) (第 74b 页)
  (谓有类于胡子同体异用之云/者遂妄以意揣量为图如后)

 
 
 
 
  (善恶虽相对当分宾主天理人欲虽分泒必省宗/孽 自诚
之动而之善则如木之自本而干自干而)
  (末上下相达则道心之发见天理之流行此心之/本主而诚之正宗也其 …… (第 17a 页)
  (有善而/无恶也)
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
 道之得于心者谓之德其别有是五者之用而因以
 名其体焉即五 行之
性也
  (问以诚配太极以善恶配阴阳以五常配五行此/固然但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则五常必不)
  ( …… (第 18a 页)
  (是体几是用仁义礼智信是体爱宜理通守是用/诚几只是德擘来做在诚为仁则在几为爱在诚)
  (为义则在几为宜性焉复焉发微不可见是体安/焉执焉充周不可穷是用性如尧舜 性之
也复如)
  (汤武反之也是既失了却再复得安而 (第 20a 页)
行之
不恁/地辛苦执则是择善而固执须恁地把捉发其源)
  (头底充是流出底其发也微而不可见其充也周/而不可 …… (第 20a 页)
  (如木之有萌芽而已发也曰所解周子之意得之/○问诚几德朱子解以诚无为比太极几善恶配)

  (阴阳之象德则曰即五 行之
性如此观之理却贯/通答曰以诚几德配太极阴阳五行此亦要看得)
  (活活则处处皆通不活则处处唤做不是不 …… (第 21a 页)
  (配阴阳德阴而道阳也朱子曰亦有此理○勉斋/黄氏曰主静审几慎动三者循环与孟子夜气平)
  (旦之气旦昼所为相似○节斋蔡氏曰道即太极/流 行之
道德即 (第 23b 页)
性之
德动而正即前所谓几也) …… (第 23b 页)
  (用而和即后/所谓中节也)
  道第六
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
 中即礼正即智图解备矣
守之贵
 天德在我何贵如之 行之

 顺理而行何往不利 …… (第 24a 页)
  (亲切只是不曾发出气禀一段所以起后世纷纷/之论盖人之所以有万殊不齐只缘气禀不同这)
  (气只是阴阳五 行之
气如阳性刚阴性柔火性燥/水性润金性寒木性温土性厚七者夹杂便是)
  (参差不齐所以人随所值便有许多般 …… (第 26b 页)
  (大本则一虽下愚亦可变而为善然工夫最难非/百倍其功者不能故子思曰人一能之已百之人)
  (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正/为此耳○西山真氏曰 性之
不能离乎气犹水之)
  (不能离乎土也虽不杂乎气而气汩之则不能不/恶矣虽不杂乎土而土汩之则不能不浊耳 …… (第 27a 页)
  (所为自弃者便/是柔恶之所为)
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

 此以得 性之
正而言也然其以和为中与中庸不合
 盖就已发无过不及者而言之如书所谓允执厥中
 者也
  (朱子曰中也 …… (第 28b 页)
  (昏地又不得须知气禀之要害力去用功克治裁/其胜而归于中乃可○问子路不能变化气质曰)
  (言之非难政惧 行之
不易是以难轻言尔周子有/言圣人立教使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切)
  (意如子路者可谓能易其恶矣若至 …… (第 29b 页)
  (朱子曰仁义如阴阳只是一气阳是正长底气阴/是方消底气仁便是方消底义义便是收回底仁)
  (○问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此亦所谓天/道人道之立欤曰此即此书二气五 行之
说○舒) …… (第 36a 页)
 纯者不杂之谓心谓人君之心
  (北溪陈氏曰凡/物一色谓之纯)
仁义礼智四者动静言貌视听无违之谓纯
 仁义礼智五 行之
德也动静阴阳之用而言貌视听 (第 37a 页)
 五 行之
事也德不言信事不言思者欲其不违则固
 以思为主而必求是四者之实矣
心纯则贤才辅
 君取人以身臣道合而 …… (第 37b 页)
  (亦恐只是影说毕竟礼中之和不可见如曲礼条/目甚详不知何者为和曰和固不可便指为乐然)
  (乃乐之所由生所设喻亦甚当如曲礼之目皆礼/也然皆理义之所宜人情之所安 行之
而上下亲)
  (疏各得其所岂非和乎又曰无礼之节则无乐之/和惟有节而后有和也○问周子以礼先于乐而) …… (第 39a 页)
  (至五行处是一关隔自五行而上属乎造化自五/行而下属乎人物所以太极图说到四时行焉却)
  (说转从五行说太极又从五 行之
生说各一其性/说出至变化无穷盖天地造化分阴分阳至五行)
  (而止五行既具则由是而生人物也有太极便有 …… (第 44b 页)
 欲心平故平中躁心释故优柔言圣人作乐功化之
 盛如此或云化中当化化成
  (朱子曰优柔平中中字于动用上说明道云惟精/惟一所以至之允执厥中所以 行之
即此意然只)
  (云于动用上说却觉未尽不/若云于动用上该本体说)
后世礼法不脩政刑苛紊纵欲败度下民 …… (第 46a 页)
  圣学第二十
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
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
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
 此章之指最为要切然其辞义明白不烦训解学者
 能深玩而力 行之
则有以知无极之真两仪四象之本
 皆不外乎此心而日月间自无别用力处矣 (第 48a 页)
五年
六十日故五岁再润天时地理人事三者知之不易
资性得之天也学问得之人资性由内出者也学问由
外入者也 自诚
明性也自明诚学也颜子不迁怒不贰
过迁怒贰过皆情也非性也不至于性命不足以谓之好学
伯夷柳下惠得圣人之一 …… (第 9b 页)
刅物来则剸之若恃刅之利而求割乎物则刅与物皆
伤矣言发于真诚则心不劳而逸人久而 信之
作为任
数一时或可以欺人持久必败
人贵有德小人有才者有之矣故才不可恃德不可有
天地日月悠久而已故人当 …… (第 11a 页)
智为智敛天下之善为善则广矣自用则小
汉儒以反经合道为权得一端者也权所以平物之轻
重圣人行权酌其轻重而 行之
合其宜而已故执中无 …… (第 11b 页)
行之
路不可不宽宽则少碍
知易者不可引用讲解是为知易孟子之言未尝及易
其间易道存焉但人见之者鲜耳人能用易是 …… (第 13b 页)
牛伤则知鲁之僭郊因初献六羽则知旧僭八佾因新
作雉门则知旧无雉门皆非圣人有意于其间故曰春
秋尽 性之
书也
春秋为君弱臣强而作故谓之名分之书
圣人之难在不失仁义忠信而成事业何如则可在于
绝四
有马者借人 …… (第 16a 页)

行之
数以十二除之则得二十九日
五十分之则为十若三天两之则为六两地又两之则
为四此天地分太极之数也天之变六 …… (第 23a 页)

坤起自奇偶奇偶生自太极
自泰至否其间则有蛊矣自否至泰其间则有随矣
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 性之
在物之谓 …… (第 25a 页)
性之

文中子曰易乐者必多哀轻施者必好夺或曰天下皆争
利弃义吾独若之何子曰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
乎若 …… (第 28a 页)
也德者得于己有
形故可据德主于仁故曰依
庄子曰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此君子
思不出其位素位而 行之
意也
晋狐射姑杀阳处父春秋书晋杀其大夫阳处父上漏
言也君不密则失臣故书国杀 …… (第 28b 页)
善藏其用
思虑一萌鬼神得而知之故君子不可不慎独
时然后言言不在我也
学在不止故王通云没身而已
诚者主 性之
具无端无方者也
  (第 30a 页)
 付于人人所受于天也天之付于人者公而无私人
 之受于天也同而不异虽或气质之不齐而其善则
 一也不必皆 自诚
而明之圣也不必皆自明而诚之
 贤也夫所生之民无不有是则人所秉之彝无不好
 是德也人之善也犹水之下人之 …… (第 5b 页)
  性
程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天命之谓性也孟子言性

 之善是 性之
本孔子言性相近谓其禀受处不相远
 也人性皆善所以善者于四端之情可见 人之性
 果恶耶则圣人何为能反其 (第 6a 页)
性以至于斯也 称
 之
善谓之道道与性一也以 (第 6a 页)
性之
善如此故谓之性
 善 (第 6a 页)
性之
本谓之命 (第 6a 页)
性之
自然者谓之天自 (第 6a 页)
性之
有形
 者谓之心自 (第 6a 页)
性之
有动者谓之情凡此数者皆一也
 圣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而后之学者随文析
 义求奇异之说而去圣人之意远 …… (第 6a 页)
 具而体著矣

延平李氏曰动静真伪善恶皆对而言之是世之所谓
 动静真伪善恶非 性之
所谓动静真伪善恶也惟求
 静于未始有动之先而 (第 7a 页)
性之
静可见矣求真于未始
 有伪之先而 (第 7a 页)
性之
真可见矣求善于未始有恶之先
 而 (第 7a 页)
性之
善可见矣 天下之理无异道也天下之人
 无异性也性惟不可见孟子始以善形之惟能自性
 而观则其致可求苟自 …… (第 7a 页)
 谓性 性则纯是善底 性是天生成许多道理散
 在处为性 性是实理仁义礼智皆具 性天理也
 理之所具便是天德在人识而体之尔 问性固是
 理然 性之
得名是就人生禀得言之否曰继之者善
 成之者性这个理在天地间时只是善无有不善者 …… (第 7b 页)
 处有处处皆有只是寻时先从自家身上寻起所以
 说性者道之形体也此一句最好盖是天下道理寻
 讨将去那里不可体验只是就自家身上体验一
 之
内便是道之全体千人万人一切万物无不是这 (第 8b 页)
 道理不特自家有他也有不特甲有乙也有天下事
 都恁地 性者道之形体心者 性之
郛郭康节这数
 句极好盖道即理也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是也然
 非性何以见理之所在故曰性者道之形体仁义礼 (第 9a 页)
 智性也理也而具此性者心也故曰心者 性之
郛郭
  问性者道之形体曰性者人所禀受之实道者事
 物当然之理也事物之理固具于性但以道言则冲
 漠散 (第 9a 页)
殊而莫见其实惟求之于性然后见其所以为

 道之实初不外乎此也中庸所谓率 性之
谓道亦以
 此而言耳 因言性如何是道之形体陈淳曰道是
 性中之理曰道是泛言性是就自家身上说道在事
  (第 9b 页)
物之间如何见得只就这里验之(一作反/身而求) 性之
所有
 则道之所在也道是在物之理性是在己之理然物
 之理都在我此理之中道之骨子便是性刘砥问性
 物我 …… (第 9b 页)
 则谓之心其用属之人则谓之情又曰道是发用处

 见于行者方谓之道性是那道骨子性是体道是用
 如云率 性之
谓道亦此意 答张敬夫曰性不可以
 善恶名盖善者无恶之名夫其所以有好有恶者特
 以好善而恶恶耳初安有不 (第 11a 页)
善哉然则名之以善又
 何不可之有 答胡广仲曰天命之性只以仁义礼
 智四字言之最为端的率 性之
道便是率此之性无
 非是道亦离此四字不得如程子所谓仁性也孝弟
 是用也性中只有仁义礼智而已曷尝有孝弟 (第 11a 页)
来此

 语亦可见矣盖父子之亲兄弟之受固 性之
所有然
 在性中只谓之仁而不谓之父子兄弟之道也君臣
 之分朋友之交亦 (第 11b 页)
性之
所有然在性中只谓之义而
 不谓之君臣朋友之道也推此言之曰礼曰智无不
 然者又曰伊川云天地储精得五 (第 11b 页)
行之
秀者为人其
 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
 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于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 …… (第 11b 页)
 感时言耳当此之时心之所存浑是天理未有人欲
 之伪故曰天之性及其感物而动则是非真妄自此
 分矣然非性则亦无自而发故曰 性之
欲动字与中
 庸发字无异而其是非真妄特决于有节与无节中
 节与不中节之间耳来教所谓正要此处识得真妄 (第 12a 页)
 是也至谓静字所以形容天 性之
妙不可以动静真
 妄言却有疑焉盖性无不该动静之理具焉若专以 (第 12a 页)
 静字形容则反偏却性字矣既以静为天性只谓未
 感物之前私欲未萌浑是天理耳不必以静字为
 之
妙也真妄又与动静不同 (第 12b 页)
性之
为性天下莫不具
 焉但无妄耳今乃欲并与其真而无之此韩公道无
 真假之言所以见讥于明道也伊川所谓其本真 …… (第 12b 页)
 说性时便已不是性矣盖人生而静只是静之未发

 但于此可见天 性之
全非真以静状性也书藁后复
 补其意曰如广仲之言既以静为天地之妙又论性
 不可以真妄动静言是知言所谓叹 …… (第 13a 页)
 一后一彼一此皆以对待而得名者也不与恶对则
 不名为善不与动对则不名为静矣既非妄又非真
 则亦无物之可指矣今不知 性之
善而未始有恶也
 真而未始有妄也主乎静而涵乎动也顾曰善恶真 (第 13a 页)
 妄动静凡有对待皆可以言性而对待之外别有无
 对之善与静焉然后可以形容天 性之
妙不亦异乎
 当时酬对既不出此而他所自言亦多旷阙如论性
 无不该不可专以静言此固是也然其说当 (第 13b 页)
性之
 
分虽属乎静而其蕴则该动静而不偏故乐记以静
 言性则可如广仲遂以静字形容天 (第 13b 页)
性之
妙则不可
 如此则语意圆矣如论程子真静之说以真为本体
 静为未感此亦是也然当云下文所谓未发即静之 (第 13b 页)
 谓也所谓五性即真之谓也然则仁义礼智信云者
 乃所谓未发之蕴而 性之
真也欤如此则文义备矣
  人生而静天之性者言人生之初未有感时便是
 浑然天理也感物而动 (第 14a 页)
性之
欲者言及其有感便是
 此理之发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未尝不善感物而
 动 (第 14a 页)
性之
欲此亦未是不善至于物至知知然后好恶
 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方是恶故圣贤说得恶 (第 14a 页)
字煞迟 答林择之曰静字

 乃指未感本然言盖人生之初未感于物一 性之

 湛然而已岂非当体本然未尝不静乎惟感于物是
 以有动然所感既息则未有不复其常者故尝以为
 静者 (第 14b 页)
性之
真也 诸儒论性不同非是于善恶上不
 明乃性字安顿不著 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
 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 …… (第 14b 页)
 老而言之所以不能不异在诸子中最为近理盖如

 吾儒之言则 性之
本体便只是仁义礼智之实如老
 佛之言则先有个虚空底性后方旋生此四者出来
 不然亦说性是一个虚空底物里 (第 15a 页)
面包得四者今人
 却为不曾晓得自家道理只见得他说得熟故如此
 不能无疑又才见说四者为 性之
体便疑实有此四
 块之物磊块其间皆是错看了也须知 (第 15a 页)
性之
为体不
 离此四者而四者又非有形象方所可撮可摩也但
 于浑然一理之中识得个意思情状似有界限而实 …… (第 15a 页)
 者要人能明之耳若曰难言而遂不可言曰不容说
 而遂不可说却恐渺茫而无所止也
东莱吕氏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天命之谓性也若
 有恒性率 性之
谓道也
或问性中具仁义礼智道德如何潜室陈氏曰行是四
 者即为道得是四者即为德 …… (第 16a 页)
 相应是指理而言此夫子所谓善是就人物未生之
 前造化原头处说善乃重字为实物若孟子所谓性
 善则是就成之者性处说是人生以后事善乃轻字
 言此 性之
纯粹至善耳其实由造化原头处有是继
 之者善然后成之者性时方能如是之善则孟子之
 所谓善实渊源于夫子所 …… (第 17a 页)
 谓孟子所谓性善者只是说继之者善也此又是借
 易语移就人分上说是指四端之发处言之而非易
 之本旨也
西山真氏曰仁义礼智 信之
性古人谓之五常君臣父
 子夫妇昆弟朋友之道古人亦谓之五常以 (第 17b 页)
性之

 而言则曰仁义礼智信以 (第 17b 页)
性之
用而言则曰君臣之
 义父子之仁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其实则
 一而已天下岂有性外之理哉 (第 17b 页)
  人物之性
程子曰天降之谓性率 性之
谓道者天降是于下万物
 流形各正性命是所谓性也各正性命而不失是所
 谓道也此亦通人物而言循性者马则为 …… (第 18a 页)
 非性乎马之性健而健牛之性顺而顺犬吠盗鸡司
 晨不待教而知之岂非率性乎
朱子曰天之生物也一物与一无妄 天下无无 性之
 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无此物则无此性 问性具
 仁义礼智曰此犹是说成之者性上面更有一阴一 …… (第 20a 页)
 一句自古无人敢如此道心则知觉之在人而具此
 理者也张子又言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
 名合虚与气有 性之
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其名
 义亦甚密皆不易之至论也盖天之生物其理固无
 差别但人物所禀形气不同故其心 …… (第 28a 页)
 别某物是有性底某物是无性底孟子言山之性水

 之性山水何尝有知觉耶若于此看得通透即知天
 下无无 性之
物除是无物方无此性若有此物即如
 来喻木烧为灰灰阴为土亦有此灰土之气既有灰
 土之气即有灰土之性安得 …… (第 29b 页)
 之性禽兽则昏而不能备草木枯槁则又并与其知
 觉者而亡焉但其所以为是物之理则未尝不具耳
 若如所谓才无生气便无此理则是天下乃有无

 之
物而理之在天下乃有空阙不满之处也而可乎
  问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如物之无情者亦有理
 否曰固是有理如 (第 31a 页)
舟只可 行之
于水车只可 (第 31b 页)
行之

 陆 草木都是得阴气走飞都是得阳气各分之草
 是得阴气木是得阳气木坚走兽是得阴气飞鸟是
 得阳气 …… (第 31b 页)
 能以自通也惟人全夫天地之性故有所主宰而为
 人之心所以异乎庶物者独在于此也
北溪陈氏曰人物之生不出乎阴阳五 行之
气本只是
 一气分来有阴阳阴阳又分来为五行二与五则管
 分合运行便有参差不齐有清有浊有厚有薄且以
  …… (第 33a 页)
 之小便亦在前下此所以为得气之正如物则禽兽
 头横植物头向下枝叶却在上此皆得气之偏处人
 气通明物气壅塞人得五 行之
秀故为万物之灵物
 气塞而不通如火烟郁在里许所以理义皆不通 …… (第 33b 页)
 地句掇一字来说气帅字只就孟子志气之帅句掇

 一字来说理人与物同得天地之气以生天地之气
 只一般因人物受去各不同人得五 行之
秀正而通
 所以仁义礼智粹然都与物异物得气之偏为形骸
 所拘所以其理闭塞而不通人物所以为理只一般
  (第 34b 页)
 充积盛满而后发于外则发于外者岂不如主于中
 者然主于中者却是本不可不知 恭主容敬主事
 有事著心做不易其心而为之是敬恭形于外敬主
 于中 自诚
身而言则恭较紧自行事而言则敬为切
  初学则不如敬之切成德则不如恭之安敬是主
 事然专言则又如修己以 (第 32a 页)
 孔子
周子曰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其
 惟孔子乎
程子曰孔子之道著见于行如乡党之所载者 自诚

 明也
朱子曰孔子天地间甚事不理会过若非许大精神亦 …… (第 15b 页)
 其制行立身又专以轻富贵守贫贱不求人知为大
 是以从之游者所闻虽或甚浅亦不失为谨厚脩洁
 之人所记虽或甚疏亦必有以切于日用躬 行之

  曾子说话盛水不漏 曾子父子相反参合下不
 曾见得只从日用间应事接物上积累做去及至透 (第 21a 页)
 彻那小处都是自家的了点当下见得甚高做处却
 又欠阙 曾子之学大抵力 行之
意多
  子思
龟山杨氏曰孔子殁群弟子离散分处诸侯之国虽各
 以所闻授弟子然得其传者盖寡故子夏之后有 (第 21b 页)
 之材以至于其极圣者人之极也孟子曰或相倍蓰
 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材者也弗思耳矣盖思之于人
 也如此然而或曰不思而得者何也盖 自诚
而明者
 不思而得尧 (第 28b 页)
性之
者也自明而诚者思之弗得弗
 措也汤武身之者也○程子曰思曰睿思虑久后睿 …… (第 28b 页)
 多而不节未有不失其本心者学者所当深戒也程

 子曰所欲不必深溺只有所向便是欲○集义程子
 曰孟子言养心莫善于寡欲欲寡则心 自诚
荀子言
 养心莫善于诚既诚矣又何养此已不识诚又不知
 所以养○致知在所养养知莫过于寡欲○吕氏曰
 欲 …… (第 51a 页)
 之谓也寡欲之人则无梏亡之患矣其为人也多欲

 则好动而无节妄作而失常善端所由丧而天理亏
 焉故虽有存焉寡矣是故心者 性之
用也可以成性
 可以失性得其养则道进而德长所以成性失其养
 则反道败德所以失性云云又曰天下之难持者莫 (第 51b 页)
 乎本心之体而已或疑之以谓有类于胡子同体异
 用之云者遂妄以意揣量为图如后善恶虽相对当
 分宾主天理人欲虽分𣲖必有宗孽 自诚
之动而之 (第 35b 页)
 说都是○智者直是见得分晓故不惑○问智不惑
 一段能明理便能无私否曰亦有人明理不能去私
 欲然去私欲必先明理惟圣人 自诚
而明可以先言
 仁后言智至于教人当以智为先○问子罕智仁勇
 章与宪问仁智勇章何以次序不同曰成德以仁为 …… (第 38a 页)
 德千百皆然但此三者达德之大者也○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德之序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学之序也知以知之仁以守之勇以 行之
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 (第 39b 页)
行之
者一也
 此章当连天下之达道五参看○朱子曰谓之达德
 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一则诚而已矣达德虽 (第 3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