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其盛矣乎二帝三王存此心也夏桀商纣亡此心也
 太甲成王困而存此心者也存则治亡则乱
 真德秀曰五十八篇之书无一语不及天无一语不主敬
  董鼎
曰孔子断自唐虞迄乎周者盖以前乎五帝为三皇
 世尚洪荒后乎三王为五霸习尚权谲故自唐迄今以定
 百篇之书 (第 4a 页)
  唐虞圣君为治之要不出乎一心而已故朱吕二
  子及蔡氏皆本诸心为言盖示人以读书旨要也
真德秀曰五十八篇之书无一语不及天无一语不主
董鼎
曰帝王之书历代所宝天下家传人诵之人生八 (第 14b 页)
 谓赎虽大辟亦赎也舜岂有是制
 夏僎曰每条必言阅实其罪恐听者或不详其意止
阅实其一而忽其他故不嫌其费辞也 董鼎
曰舜既以五流而宥五刑矣鞭扑之轻者乃许
 以金赎所以养其愧耻之心而开以自新之路曰眚 (第 13b 页)
   内外之限
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乱/也)夏寇(劫/人)(杀/人)(在/外)(在/内)汝作
(理/官)

 朱熹曰夏明而大也又曰蛮夷猾夏不专指有苗但
 官为此而设
  董鼎
曰虞时兵刑之官合为一此蛮夷猾夏亦以命
 皋陶
  臣按有虞之世皋陶为士士理官也所掌者刑狱
  之事而 (第 1b 页)
 董德修(字仲修乐安人三赴漕试不第隐居力学曰吾族自显庸矣何必仕尝游象山之门终日)

(静坐潜心理窟从之游者多德成名立咸尊之曰心斋先生)

  董鼎(德兴人自幼力学受业于勉斋黄干得其端绪尝著书传纂疏行世同邑余芭舒亦潜心程朱)

(第 9a 页)
 官相让众贤和朝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晋悼公使之/将中军让荀)
 (偃其下韩起让赵/武栾黡让韩起)安有不和者我忌嫉人人必忌嫉
 我交相忌嫉何有于和
  董鼎
曰因所举之贤否益足以见我之贤否则推人 (第 3a 页)
  蔡沈曰所举之人能修其官是亦尔之所能举非
  其人是亦尔不胜任古者大臣以人事君其责如
  此
   董鼎
曰因所称举之贤否益足以见我之贤否为
  人臣者以是观之必无蔽贤妒能之事贤者有所 …… (第 69a 页)
  实明德之馨也至治举其成明德循其本非有二

  馨香也是训也至精至微非日新不已深致笃敬
  之功孰能与于斯
   董鼎
曰益曰惟德动天至諴感神周公曰明德惟
  馨感于神明幽远难通莫天与神若犹可以德感
  动况于民乎周公与 (第 71b 页)
蝶梦一船秋色鹧鸪声虽中州士人无以过

明永乐间胡广等奉诏撰五经大全皆钞录前人成书
窜易其名易则董楷 董鼎
董真卿诗则刘瑾书则陈栎
春秋则汪克宽李太宰默续孤树裒谈曾言之
钱武肃王常作金铜佛塔以金万片聚成之宋姜 (第 5b 页)
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读之真令人爽然(隋/宇)
(文恺曰裴秀舆地/以二寸为千里)
余谓穷经者须知地理元 董鼎
注蔡书传云西伯戡黎 (第 26b 页)
   孝经序
近世教子幼读社学惟孝经一书为有益至如蒙求千
文固非初学之可骤语其神童酒诗又非所以训子弟
之事殊不知子弟当以先入之言为主今既令从事末
习又安能使其求乎本而进于道哉况今之庸师俗儒
率皆愚瞽之辈往往乃以唐明皇孝经授之舛谬既不

能知何以训诸来学此晦庵为之刋误而 深山董氏

大义所由作也元武夷熊勿轩先生为之序曰孔门之
学惟曾氏得其宗曾氏之书有二曰大学曰孝经传章
句颇亦相 …… (第 3b 页)
予云谷山中手携孝经大义一书取而阅之则其家君
染山先生 董季亨
父所辑也其书为初学设故其词皆
明白而切实熟玩之则义趣精深又有非眇见謏闻所
能窥者族兄明仲敬为刋之书塾 (第 5b 页)
狩而溺死尚书岂有不明
言以纪之者且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尧妻以二女五
十摄行天子事五十八尧崩六十一践位故 董鼎
曰舜 (第 19b 页)
 周而以不及天行之数为所行度退行者却是一日
 绕地一周而多过天行之数退迟者先天不甚多退
 疾则逾多矣 深山董氏
曰日月丽乎天宜皆随天而行也而曰天左
 旋日月五星右转何哉大要天最健而行速日月五 (第 20a 页)
, 胡一桂《孝经传赞》, 李孝光《孝经图说》,至正七年进。 又《孝经义疏》, 林起宗《孝经图解》,  董鼎《
孝经大义》, 朱申《孝经句解》。
右元
小学类

太祖《契丹大字》,耶律庶成制。 李德明《番书》十二
集解》〈阙〉卷〈蜀成申〉,《书义元会》四卷〈张国宾〉,《书集解》五十八卷〈林少颖〉,《尚书纂注》六卷 〈董鼎〉
,《书集传》六卷〈陈栎〉,《王天与纂传》十卷,《书集解》十三卷〈胡士行〉,《尚书义粹》二卷〈王若卢〉
义》〈吴师道后序〉
  陈栎《尚书集传纂疏》〈自序〉
  陈栎《尚书解折衷》〈自序, 又自述〉
   董鼎《
书传辑录纂注》〈自序, 鼎,子真卿跋 吴澄序〉
  张仲寔《尚书讲义》〈牟巘序〉
  许谦《读书丛说 ……。大德癸卯十二月五日,始取大旨略改冠于篇端云。
按栎又述:予编书传折衷宗朱、蔡,采诸家附己见大略,与 深山董氏
相类。第不尽载蔡传于前尔。 董鼎
书传辑录纂注六卷按鼎自序:《生民》之类,必帝王而后治。帝王之道,必圣贤而后行考之。古可见已黄虞远矣。 ……此,何哉?《召》、《洛》二诰,朱子之说具在,而传不祖袭之故。窃疑《洪范》以后,殆非蔡氏之手笔也。鄱阳 董鼎季亨
父,治圣人之经,学朱子之学,详稽遗语,旁采诸家附于蔡氏各条之左,名曰《辑录》。纂注有同有异,俱有所裨 ……注引陈栎寿翁之说,以此三月诰商士为周公至洛之年、周公居东,二说兼存不以蔡之从郑为然也。略举一二端,则 季亨
父之有功书经多矣。澄于《书经》亦尝因先儒所疑,而推究其所可知往往不能悉与旧说合。观所辑纂,其间乃有与予不异者, 季亨
父笃行于乡里。年六十八而终。子真卿来游京师,出父书以示嘉,其穷经有特见而无党同护,阙之弊于是为识其卷
申。
《书义元会》四卷,〈注〉张国宾。
《书集解》五十八卷,〈注〉林少颖。
《尚书纂注》六卷,〈注〉 董鼎。
《书集传》六卷,〈注〉陈栎。
王天与纂《传》十卷。
《书集解》十三卷,〈注〉胡士行。
《尚书义粹》

杨士奇曰:《书传纂疏》六卷,分为三册,元新安陈栎辑。栎,字寿翁,号定宇,今读书传者,率资此书。及 董鼎
纂注,吾外氏有书传,会通尤详备,而今学者多未及见,余虽见之亦未及录也。 董鼎《
尚书辑录纂注》六卷,〈存〉。
《鼎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子真卿跋》〈亦另载〉。
陈栎曰:鄱阳 深山董公
宗蔡氏书传,辑朱子语录,增诸家注解,间以己意发明之。
鼎,字季亨,德兴人。

许谦《读书丛说》六卷,
注解孝经〈魏了翁题跋〉
  陆秀夫编正孝经刊误〈自序〉
  元吴澄校正孝经定本〈自题 张恒跋〉
   董鼎
孝经大义〈熊禾序〉
  明吕维祺孝经本义〈自序〉
 孝经部汇考三
  汉书艺文志〈孝经〉
  隋书经 ……来应之,不给,同门诸友共为锓木以公其传,而所闻师说并记于其后云大德。癸卯十月甲寅朔门人河南张恒记。 董鼎
孝经大义一卷
按《熊禾序》。孔子之学,惟曾氏得其宗,曾氏之书有二,曰《大学》,曰《孝经》,经传章句, ……注,以明一经而未果,一日余友胡庭芳携其高弟董真卿,访予云谷山中,手携孝经大义一书,取而阅之,则其家君 深山先生
董君季亨
父所辑也,其书为初学设,故其词皆明白而切实,熟玩之,则义味精深,又有非浅见謏文所能窥者,族兄明仲敬为

陈栎书解折衷〈佚〉
尚书集传纂疏六卷〈存〉
刘庄孙书传上下篇二十卷〈佚〉
胡炳文书集解〈未见〉 董鼎
尚书辑录纂注六卷〈存〉
何中书传补遗十卷〈佚〉
余𦬊舒读蔡传疑一卷〈佚〉书传解〈佚〉
广疏六卷〈未见〉
洪咨夔诗注〈佚〉
熊刚大诗经注解〈佚〉
高斯得诗肤说〈佚〉
顾文英诗传演说〈佚〉 董鼎
诗传〈佚〉
李彖诗讲义〈佚〉
郑犀诗古音辨〈注〉宋志一卷〈佚〉
刘元刚诗演义〈佚〉
章叔平读诗私记〈